首页 理论教育 现代化配送中心的综合功能简介

现代化配送中心的综合功能简介

时间:2023-06-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配送中心为了实现配送,要进行必要货物储备。配送中心是配送的组织者。配送中心实际上是集货中心、分货中心、加工中心功能的综合。连锁经营的配送中心通常应具备以下八项功能。这是因为现代化配送中心要求迅速、及时、正确无误地把订货商品送到门店。有了配送中心,可以把验货工作集中转移给配送中心承担。而且,配送中心与销售商店建立信息直接交流,可及时得到商店的销售信息,有利于合理组织货源,控制最佳库存。

现代化配送中心的综合功能简介

一、配送中心的定义

配送中心是指汇集连锁门店的要货信息,进行采购,从供应商手中接受多种、大量商品,进行储存保管、配货、分拣、流通加工、信息处理,把按各门店需求配齐的商品,以令人满意的服务,迅速、及时、准确、安全、低成本地进行配送的物流设施。

可以从以下角度进一步来认识配送中心:

(1) 配送中心的“配送”工作是其主要、独特的工作,全部由配送中心完成。

(2) 配送中心为了实现配送,要进行必要货物储备。

(3) 配送中心可以按一定的配送辐射范围完全自行承担送货,也可以利用社会运输企业完成送货。配送中心是配送的组织者。

(4) 配送中心利用配送信息网络实现其配送活动,将配送活动与销售或供应等经营活动相结合,因而它不是单纯的物流配送活动。

(5) 在配送中心中,为了能更好地进行送货的组织,必须采取零星集货、批量进货等种种资源搜集工作和对货物的分拣、配备等工作,因此,它具有集货中心、分货中心的职能。为了更有效地配送,配送中心往往还有比较强的流通加工能力。配送中心实际上是集货中心、分货中心、加工中心功能的综合。

(6) 配送中心是现代流通设施,在这个流通设施中,以现代装备和工艺为基础,不但处理商流,而且处理物流,是兼有商流、物流全功能的流通设施。由此可见,配送中心是从供应者手中接收多种大量的货物,进行倒装、分类、保管、流通加工和情报处理等作业,然后按照众多需要者的订货要求备齐货物,针对特定用户,以令人满意的服务水平进行配送的设施。

(7) 配送中心是在物流领域中社会分工、专业分工进一步细化的产物。配送中心现在不但要承担起到物流结点的功能,还要起到衔接不同运输方式和不同规模的运输职能。

二、连锁企业配送中心功能

作为现代物流方式和优化销售体制手段的配送中心,是一种多功能、集约化的物流据点。连锁经营的配送中心通常应具备以下八项功能。

(一) 集货功能

为了满足门店“多品种、小批量”的要货和消费者要求在任何时间都能买到所需的商品,配送中心必须从众多的供应商那里按需要的品种以较大的批量进货,备齐所需商品,此项工作称为集货。

(二) 储存功能

利用配送中心的储存功能,可有效地组织货源,调节商品的生产与消费、进货与销售之间的时间差。

虽然配送中心不是以储存商品为目的,但是为了保证市场的需求,以及配货、流通加工等环节的正常运转,也必须保持一定的库存。这种集中储存,较之商场“前店后库”的分散储存,可大大降低库存总量,增强促销调控能力。这就是为什么连锁超市公司一定要在达到相当规模才能获得良好效益的缘故。由于配送中心按照网点反馈的信息,及时组织货源,始终保持最经济的库存量,从而既保证了门店的要货,将缺品率降低到最低点,又减少了流动资金的占用和利息的支付。所以,降低商品的周转期是配送中心获取效益的重要手段之一。

(三) 拣选功能

在品种繁多的库存中,根据门店的订货单,将所需品种、规格的商品,按要货量挑选出来,并集中在一起,这种作业称为拣选。

商品的拣选工作在现代物流中占有重要地位。这是因为现代化配送中心要求迅速、及时、正确无误地把订货商品送到门店。而规模较大的配送中心往往面对的门店数和商品的种类十分繁多,如百货批发商的配送中心,商品品种可达十几万种,门店遍及全国,甚至世界各地;客户要货的批量又十分零星(有的甚至要开箱拆零);要货时间十分紧迫,必须限期送到;总的配送量又很大。在这种情况下,货物的拣选已成为一项复杂而繁重的作业,商品的拣选技术也成为现在物流技术发展的一个亮点。

(四) 流通加工功能

流通加工是物品在从生产领域向消费领域流动的过程中,为了促进销售、维护产品质量和提高物流效率而对物品进行的加工。例如,以往所有商品均由批发商、制造商向商店直送,店内的验货工作极其繁重,操作人员要花大量时间来验货、交接。有了配送中心,可以把验货工作集中转移给配送中心承担。又如,配送中心可根据各商店的不同需求,按照销售批量大小,直接进行集配分货;可拆包分装、开箱拆零,在配送中心供应零售商的商品中,有一部分十分零星而且品种繁多,需拆箱组配后再拼箱。再如,以食品为主的连锁超市配送中心,还增加了食品加工的功能,设有肉、鱼等生鲜食品的切分、洗净、分装等小包装生产流水线,并在流通过程的储存、运输等环节进行温度管理,建造冷藏和冷冻供货系统,直接产生经济效益。

(五) 装卸搬运功能

这是为了加快商品在配送中心的流通速度必须具备的功能。配送中心应该配备专业化的装载、卸载、提升、运送、码垛等装卸搬运机械,以提高装卸搬运作业效率,减少作业对商品造成的破损。

(六) 运输和配送功能

配送中心需要自己拥有或租赁一定规模的运输工具,具有竞争优势的配送中心不只是一个点,而是一个覆盖全国的网络,因此,配送中心首先应该负责为客户选择满足客户需要的运输方式,然后具体组织网络内部的运输作业,在规定的时间内将客户的商品运抵目的地。除了在交货点交货需要客户配合外,整个运输过程,包括最后的市内配送都应由配送中心负责组织,以尽可能方便客户。

与运输相比,配送通常是在商品集结地——物流据点,完全按照客户对商品种类、规格、品种搭配、数量、时间、送货地点等各项要求,进行分拣、配货、集装、合装整车、车辆调度、路线安排的优化等一系列工作,再运送给客户的一种特殊的送货形式。配送具有不同于旧送货的现代特征。它不单是送货,在活动内容中还有分货、配货、配车等项工作,必须有发达的商品经济、现代的交通运输工具和经营管理水平;配送是分货、配货、送货等活动的有机结合体,同时还和订货系统紧密相连,这就必须依赖现代信息系统的作用,使配送系统得以建立和完善,变成为一种现代化的营销方式。

(七) 信息处理

配送中心有相当完整的信息处理系统,能有效地为整个流通过程的控制、决策和运转提供依据。

无论在集货、储存、拣选、流通加工、分拣、配送等一系列物流环节的控制,还是在物流管理和费用、成本、结算方面,均可实现信息共享。而且,配送中心与销售商店建立信息直接交流,可及时得到商店的销售信息,有利于合理组织货源,控制最佳库存。同时,还可将销售和库存信息迅速、及时地反馈给制造商,以指导商品生产计划的安排。配送中心成了整个流通过程的信息中枢。

(八) 需求量预测功能

配送中心经常负责根据配送中心商品进货、出货信息来预测未来一段时间内的商品进出库量,进而可有效预测市场对商品的需求量。

三、配送中心的类型

为了深化及细化地认识配送中心,要对配送中心做出适当的划分。总结、归纳国内外配送中心的建设与营运情况,可以把配送中心分成许多种类。

(一) 按经营主体划分

1. 厂商主导型配送中心

对于规模较大、实力雄厚的特大型生产厂家来说,通过配送中心的设立,形成具有特色的产供销一体化的经营体制,以此来增强市场竞争能力,保持市场占有率。建立以配送中心为核心的物流系统,有利于缩短物流距离,减少中间环节,将产品在最短的时间内以较低的物流成本推向市场,在维持产品的低价格水平的基础上,获得较高的收益。通常,家用电器汽车化妆品、食品等厂家多采取这种形式。

2. 批发商主导型配送中心

批发主导型配送中心是指由批发企业为主体建立的配送中心。配送中心作为批发商从厂家购进商品,向零售企业,如连锁零售企业的配送中心或店铺直接配送商品的物流基地。为满足零售商日益高度化的需求,批发商必须在订货周期、送货时间等方面不断加以改进,提高服务水平。为了强化批发为零售的服务职能,有的批发企业成立了自由连锁集团。在了解零售店铺经营需求的基础上,采取多种措施支持零售店铺的运营。例如,通过分析零售店铺在经营中遇到的困难及准备采取的对策,归纳出零售商对批发商的要求,即完备的物流功能、低廉的进货价格、商品品种齐全、及时提供信息、销售预测准确等。

3. 零售商主导型配送中心

它是以零售商为主建立的面向终端用户或门店的配送中心,是指零售企业为了减少流通环节,降低物流成本,把来自不同进货者的货物在配送中心集中分拣、加工等,然后按其所属的店铺进行计划配送。一些大型连锁零售企业依靠连锁经营的规模效益,降低物流成本,而支持连锁经营系统的是现代化的后勤保障系统——配送中心。

4. 物流企业主导型配送中心

由物流企业建设的面向货主企业提供配送服务的配送中心。其服务对象一般比较固定,物流企业在与货主企业签订长期物流服务合同的基础上,代理企业开展配送业务,属于第三方服务形态。物流企业提供的不仅是设施和保管、配送等作业服务,而且为货主企业提供物流信息系统和配送管理系统,并对配送系统的运营负责。

5. 共同型配送中心(www.xing528.com)

这是用来开展共同配送的配送中心。共同配送是为了实现物流活动的效率化,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企业相互协作共同开展配送活动的一种形式。共同型配送中心一般是由规模比较小的批发业或专业物流企业共同设立的。通过共同开展配送活动,可以解决诸如车辆装载效率低下,资金短缺无法建设配送中心,以及配送中心设施利用率低等问题。为多个连锁店提供配送服务的配送中心也可以看作是共同型配送中心。

(二) 按服务对象划分

1. 面向最终消费者的配送中心

在商物分离的交易模式下,消费者在店铺看样品挑选购买后,商品由配送中心直接送达到消费者手中。一般来说,家具、大型电器等商品适合于这种配送方式。

2. 面向制造企业的配送中心

根据制造企业的生产需要,将生产所需的原材料或零部件,按照生产计划调度的安排,送达企业的仓库或直接送到生产现场。这种类型的配送中心承担了生产企业大部分原材料或零部件的供应工作,减少了企业物流作业活动,也为企业实现零库存经营提供了物流条件。

3. 面向零售商的配送中心

配送中心按照零售店铺的订货要求,将各种商品备齐后送达零售店铺,包括为连锁店服务的配送中心和为百货店服务的配送中心等。

(三) 按配送物品的种类划分

由于商品的种类、特性多种多样,配送的特点也就各有不同,由此产生了不同类型的配送中心,如日用品配送中心、食品配送中心、生鲜品配送中心、化妆品配送中心、医药品配送中心、图书配送中心、服饰配送中心、电子产品配送中心、农产品配送中心等。

由于所配送的产品不同,配送中心的规划方向就完全不同。例如: 书籍产品的配送中心,由于书籍有新出版、再版及补书等特性,尤其是新出版的书籍或杂志,其中的80%不上架,直接理货配送到各书店去,剩下的20%左右库存,在配送中心等待客户的再订货。

(四) 按配送的层次和范围划分

1. 中央配送中心

该类配送中心主要位于制造商的生产基地,辐射范围广,面向下游的区域配送中心或直接面向客户服务。这种配送中心的特点,与我国物流术语标准中“物流中心”定义的内容比较接近,因此,也可以把中央配送中心称为物流中心。

2. 区域配送中心

这是一类辐射能力较强,活动范围较大,可以跨省、跨市进行配送活动的配送中心。区域配送中心主要接收上游厂商或中央配送中心送来的货物,然后转运到下游的城市配送中心、仓库或直接配送给客户。制造商、分销商或零售商通常会将自己的销售市场进行划分,然后根据一定的条件设立若干区域配送中心。

区域配送中心一般经营规模较大,设施设备齐全,配送的货物批量大而批次相对少,在实践中为完善服务,虽然也从事零星分散的配送,但不是其主要业务。

3. 城市配送中心

该类配送中心是向城市范围内的用户提供门到门的配送服务。由于在城市范围内,货物的运输距离短,大型载重汽车又受到城市道路通行的限制,因此,配送中心在组织送货时,一般使用中小型厢式货车居多,更多地体现了小批量、多批次、高频度的服务特点。因为城市配送中心的服务对象主要是市内的生产企业、零售商或连锁店铺,因此其辐射能力不太强,一般通过与区域配送中心联成网络的方式运作。

(五) 按配送中心的功能划分

1. 专业型配送中心

专业型配送中心大体上有两个含义,一是配送对象、配送技术是属于某一专业范畴。在某一专业范畴对具有一定综合性、专业性的多种物资进行配送,例如,多数制造业的销售配送中心。专业配送中心第二个含义是,它属于以配送为专业化职能,基本不从事经营的服务型配送中心。

2. 柔性型配送中心

柔性型配送中心在某种程度上是和专业配送中心对立的一种配送中心类型。这种配送中心不向固定化、专业化方向发展,而向能随时变化、对用户要求有很强适应性、不固定供需关系、不断发展配送用户并向改变配送用户的方向发展。

3. 供应型配送中心

这是专门为某个或某些用户(例如联营商店、联合公司、生产企业等)组织物料和商品等供应的配送中心。例如,专门为大型连锁超级市场组织商品供应的配送中心、向汽车整装厂供应零件和组件的零件配送中心,以及向炼钢厂和发电厂配送原料的配送中心,均属于供应型配送中心。

4. 销售型配送中心

这是以销售经营为目的、以配送为手段的配送中心。建立销售配送中心大体有三种类型: 一种是生产企业为将自身产品直接销售给消费者的配送中心;另一种是流通企业将其作为自身经营的一种方式,建立配送中心以扩大销售,我国目前拟建的配送中心大多属于这种类型;第三种,是流通企业和生产企业联合的协作性配送中心。

这类配送中心主要包括不同业态的连锁企业和大型零售业。为了减少流通环节,降低物流成本,把来自不同进货者的货物在配送中心集中分拣、加工等,然后按其所属的店铺进行计划配送。一些大型连锁零售企业依靠连锁经营的规模效益来降低物流成本。

所以支持连锁经营系统的现代化的后勤保障系统正是销售型配送中心。

5. 储存型配送中心

储存型配送中心有很强储存功能的配送中心。一般来讲,在买方市场下,企业成品销售需要有较大库存支持,其配送中心可能有较强储存功能;在卖方市场下,企业原材料、零部件供应需要有较大库存支持,这种供应配送中心也有较强的储存功能。大范围配送的配送中心,需要有较大库存,也可能是储存型配送中心。我国目前拟建的配送中心,都采用集中库存形式,库存量较大,多为储存型。

配送中心采用集中库存方式,可以将大量采购的商品储存在这里,而各个工厂或店铺不再保有库存,根据生产和销售需要由配送中心及时组织配送。这种将分散库存变为集中库存的作法,有利于降低库存水平,提高库存周转率。

6. 流通型配送中心

流通型配送中心基本上没有长期储存功能,仅以暂存或随进随出方式进行配货、送货。商品在这里停留的时间非常短,商品途经配送中心的目的是为了将大批量的商品分解为小批量的商品,将不同种类的商品组合在一起,满足店铺多品种小批量订货的要求;通过集中与分散的结合,减少运输次数,提高运输效率以及理货作业效率等。配送中心具备高效率的商品检验、拣选以及订单处理等理货和信息处理能力,作业的自动化程度比较高,信息系统也比较发达。

7. 加工型配送中心

加工型配送中心以加工产品为主,因此,在其配送作业流程中,储存作业和加工作业居主导地位。

由于流通加工多为单品种、大批量产品的加工作业,并且是按照用户的要求安排的,因此,对于加工型配送中心,虽然进货量比较大,但是分类、分拣工作量并不太大。此外,加工的产品品种较少(指在某一个加工中心内加工的产品品种),一般都不单独设立拣选、配货等环节。通常,加工好的产品(特别是生产资料产品)可直接运到按用户要求划定的货位区内,并且要进行包装、配货。

四、配送中心和仓库的区别

配送中心和仓库的区别如表3-1所示。

表3-1 配送中心和仓库的区别

续 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