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让产品进退有度,再获新生

让产品进退有度,再获新生

时间:2023-06-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是积极拥抱这种变化,将原有产品转型为新兴产品。比如我们前面提到的数码相机,并不是一看到智能手机上有了数码相机的功能,就赶紧也做智能手机,而是把相机这个单一领域做得高度专业,从而让一些对拍照质量有高度专业要求的单位和个人离不开自己。

让产品进退有度,再获新生

在当今互联网时代,产品大致有两个发展方向,一个方向是功能高度集成。一款产品可以尽可能多地满足人们的各项需求,比如智能手机,除了其最基本的接打电话、收发短信功能,还可以在手机上安装各种APP软件,常见的有即时聊天软件、影视娱乐APP、移动电商APP、地图类APP、以及互联网金融类APP……数量之多,可谓难以计数。可以说,人们用手机可以拍照、在线购物、在线炒股、在线理财、查阅公交线路、在线通过多媒体方式进行交互等,我们在前面曾经提到“大而全”的概念,现在的智能手机,所能满足的需求和具备的功能数量就是“大而全”的典型表现。

另一个方向是功能高度专业而单一。举例来说,随着智能手机的广泛普及,而且摄像头几乎成为每一款智能手机的标配,这使得每部智能手机均有了“数码相机”的功能,仿佛数码相机在市场上已经没有了“存在”的必要,然而实际上,仍然有很多人购买数码相机,一些数码相机厂商也“活”得很好,甚至市场上一些数码相机的售价比普通智能手机还要贵很多。这里面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由于数码相机在智能手机普遍具有“拍照功能”形势的逼近下,采用了功能高度专业而单一的竞争策略,即只做相机这一种产品功能,并把这个功能做得无与伦比,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体现了我们前面说过的“小而美”的思想,在核心功能数量上非常小,但却做得非常美。比如,尽管智能手机上的功能数量堪称“大而全”,但是正因为功能太多,才削弱了人们关注的一些功能的专业度;而数码相机满足的就是用户对拍照专业度的要求。所以,在智能手机来袭的情况下,数码相机靠着这种“金刚钻”一般的专业度,存活了下来。

其实,在我们的成长经历中,经历过不少产品的兴衰过程。举例来说,曾经风光一时的胶卷相机、采用录像(音)带的录像(音)机、BP机(又称“寻呼机”)、收音机、MP3、MP4等,从原来在市场中随处可见,到现在退出市场或者小范围地存在,这些产品在其生命周期中可谓经过了一个兴衰历程。

那么,当一种产品面临市场上出现了替代自己的产品时,应该怎么做呢?

一是积极拥抱这种变化,将原有产品转型为新兴产品。比如说,我国智能手机兴起来后,国内原先生产传统手机的厂商立即转型生产智能手机,从而适应移动互联网的发展趋势。(www.xing528.com)

二是继续捍守“老本行”,做到“人有我优”。比如我们前面提到的数码相机,并不是一看到智能手机上有了数码相机的功能,就赶紧也做智能手机,而是把相机这个单一领域做得高度专业,从而让一些对拍照质量有高度专业要求的单位和个人离不开自己。

三是审时度势地退出市场,但不忘发挥余热。举例来说,20世纪80年代中期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BP机在我国大受欢迎,销路非常好,当时生产BP机的厂商有摩托罗拉、松下等。BP机的使用原理是,如果A用户要找B用户,B用户却不在家里,但是B用户随身带着一台BP机,那么A用户就可以用固定电话打到传呼台,让传呼台给B用户留言,诸如“请速回电话”之类,B用户通过BP机收阅到A用户的信息后,再找公用电话给B用户回电话。后来,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我国出现了手机,我们可以看到,BP机的烦琐操作与不便,在手机面前几乎无优势,于是有条件的人开始使用手机,但是由于刚开始的时候,手机价格昂贵(动辄两三万元,这时的手机也很简单,体积硕大,俗称“大哥大”),BP机价格较低,所以BP机虽然已经有被取代的趋势,但是仍存活了一段时间,待到21世纪初时,随着手机价格大幅下滑,几乎在价格上与BP机不相上下,于是,BP机就再也无人问津。后来,中国联通干脆取消了BP机所依赖的寻呼台业务,意味着BP机彻底寿终正寝,一些BP机生产厂商也转而改为生产手机。比如,在BP机大行其道的时候,一些知名的BP机生产厂商培养出了品牌,在产品生存所依赖的大环境不复存在后,这些厂商就可以采取凭借之前形成的品牌优势与人们的使用惯性,采取以BP机折价换手机等方式,使得人们从BP机改用手机,但仍是延续同一个品牌厂商。

总的来说,在产品生命周期中,我们要进退有度,既要探究市场未来的、潜在的变化,让产品去适应这种新的变化,又要在产品不得不退出市场时,仍能像三国时期诸葛亮退兵那样有条不紊,从而让一个品牌的延续深深地扎根在用户的心中,而非突然“断层”般消失。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