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台湾岛内钢铁业的发展历程和现状

台湾岛内钢铁业的发展历程和现状

时间:2023-06-1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这一阶段台湾岛内钢铁工业处于发展早期,主要以来自拆船及其他途径的废旧钢铁炼钢,生产规模较小,产量仅有100万吨左右。台湾岛内钢铁行业经过40多年的不断发展,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备的钢铁工业体系。2011年台湾岛内钢铁工业总产值为3757亿元新台币,粗钢产量已接近2000万吨,在全球所有国家及地区中排名第12位。[28]由此可见台湾岛内钢铁工业雄厚的产业基础和经济实力。

台湾岛内钢铁业的发展历程和现状

台湾岛内钢铁工业的发展大致经历了四个时期。第一个阶段为1974年之前。在这一阶段台湾岛内钢铁工业处于发展早期,主要以来自拆船及其他途径的废旧钢铁炼钢,生产规模较小,产量仅有100万吨左右。第二个阶段为1974年至1983年,此阶段开始的标志性事件为台湾“中钢集团公司”的成立。台湾“中钢集团公司”第一期建设于1977年完成,粗钢产量达到了150万吨。1983年通过二期扩建工程,粗钢产量进一步提高到325万吨。从此开始,台湾岛内钢铁工业进入快速发展阶段。第三阶段为1983年至1996年,这一阶段由于台湾“中钢集团公司”在钢铁上游的产品产量大幅度扩张,为其下游配套产业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1984年以后,相关主管部门在钢铁产业政策方面进行了调整,废除了《投资禁令》,进一步提高了钢铁业的市场化程度,民营钢铁企业在这一阶段获得了较快的发展。第四阶段为1996年至今,台湾岛内钢铁工业进入成熟期。台湾岛内目前拥有完整的上下游产业体系,从上游的粗钢生产,到中游的热轧板、冷轧板及各种规格的型钢和线材,再到下游产业的钢结构、钢管、镀锌钢卷及剪裁加工等,除一些特殊钢材需要依赖进口外,其他大部分钢材产品均可在岛内自行生产。

台湾岛内钢铁行业经过40多年的不断发展,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备的钢铁工业体系。2011年台湾岛内钢铁工业总产值为3757亿元新台币,粗钢产量已接近2000万吨,在全球所有国家及地区中排名第12位。[28]由此可见台湾岛内钢铁工业雄厚的产业基础和经济实力。钢铁业作为台湾岛内主要的支柱产业之一,对台湾岛内的经济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台湾岛内钢铁业与其下游产业具有很强的产业关联性,包括装备制造业、建筑业、船舶工业、消费电子行业、汽车业、零部件加工业等。与此同时,这些行业的发展会引致对钢铁产业的需求增加,并对钢铁业的产业结构提出不同的要求。(www.xing528.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