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贸易保护对中国钢铁发展的影响分析

贸易保护对中国钢铁发展的影响分析

时间:2023-06-1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外国的贸易保护政策之所以会有一定影响,主要是因为中国钢铁市场低迷,产能过剩比较严重,在一定程度上会加剧国内钢铁业供大于求的形势。国际贸易保护对中国钢铁产业出口产生一定影响,中国钢企的规模和效益都可能受到严重影响,钢企大量工人可能面临失业。贸易保护政策可能倒逼中国钢铁企业进行跨国投资。

贸易保护对中国钢铁发展的影响分析

1.中国钢铁业贸易摩擦的现状、趋势及原因分析

中国是钢铁业的生产和消费大国,长期以来,中国钢铁业一直是遭受来自欧美以及新兴市场贸易区贸易摩擦的重灾区,特别是2008年金融危机后形势更为严峻。从遭受反倾销调查的案件数量看,中国都高于其他国家,1999年至2009年间,中国钢铁行业的反倾销调查案件共162起,位居全球第一。从纵向趋势看,中国遭受的钢铁反倾销数量从1999年的10起增加至2009年的22起。[19]1999年至2009年,中国钢铁遭遇的反倾销措施一共112起,低于韩国,2009年中国钢铁业被采取反倾销措施9起。2012年,针对中国钢铁产品的贸易救济案件9起,主要品种都卷入了双反漩涡。[20]

更值得注意的是,到2016年底,中国“非市场经济地位”将自动失效。在《美国贸易权利执行法案》中,不承认国有企业的市场经济地位,并且认为国有企业是公共机构的一种。根据世贸组织的《补贴与反补贴措施协议》,来自公共机构的补贴也被纳入反补贴的范畴之内。

由于中国大型钢铁企业大部分是国有企业,同时,欧美国家对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特点的不了解和不承认,将中国所有商业银行信贷、出口信贷、政府提供土地都当成补贴。可以预见,在2016年之后,对中国补贴的质疑和责难会越来越多。

由于反补贴的调查范围更加广泛,包括可能接受政府补贴对象的下游企业甚至整个产业链,反补贴措施波及的面更广,危害也更大。同时,反补贴具有更强的连锁反应。一个成员在反补贴调查中认定的补贴措施,可以直接被其他成员在反补贴调查中援引、效仿。

可以预见,2016年之后,单一的反倾销可能不再是中国面临的主要贸易措施。取而代之的是,反倾销+反补贴将成为欧美等国对中国进行贸易制裁的重要手段。从中国现有贸易摩擦发展趋势也可以看出,中国遭遇的贸易摩擦的焦点已经在沿着“产品—产业—制度—体制”的路径逐渐升级。钢铁贸易摩擦也由主要针对某个产品,逐渐发展到产业与产业间的摩擦。(www.xing528.com)

中国钢铁业之所以是国外贸易救济的主要对象,其原因包括:①中国对欧美等国的钢铁出口长期顺差。自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中国钢铁业对欧美以及世界主要新兴市场一直处于贸易顺差的地位。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公布数据显示,2012年,中国全年累计进口钢材1360多万吨,金额大约为180亿美元;而累计出口钢材却高达5500多万吨,金额达到500多亿美元。持续的贸易逆差强烈地冲击进口国的钢铁企业,也间接地威胁到欧美国家钢铁业的霸主地位,因此,这些国家为了维护本国经济利益,保护本国的相关企业,在国际贸易中对中国钢铁企业采取更多、更隐蔽的新贸易保护主义,从而导致贸易摩擦不断增多。②国内钢铁产能过剩。由于长期以来钢铁业的生产规模盲目扩大,中国钢铁业的供需失衡,出现了严重的产能过剩。面对相对饱和的国内市场,产能持续过剩的中国钢铁企业势必转向海外需求市场,扩大钢铁产品的出口。不断加大的海外市场产品投放量,引发相关进口国不满,从而引发贸易摩擦。③中国钢铁出口产品结构和区域过于单一和集中。中国钢铁业出口对象主要集中在韩国、美国、欧盟等地,占出口增量的46%,其中出口到韩国的主要为长材,出口到美国的主要为无缝钢管。从目前遭遇反倾销的中国钢铁产品品种看,最多的是热轧板材。其次是冷轧板、螺纹钢、钢管及钢梁,基本属于附加值较低的长线产品,这些产品相对来说价格普遍较低,国内可生产的厂家多,竞争十分激烈,而在美国等发达国家钢铁行业作为夕阳产业,较多地受到政府保护,因此进口国市场与当地产业之间发生冲突,引起进口国的反倾销。[21]④对中国钢铁产品发起贸易救济措施的国家多元化,且具有连锁反应效应。由于中国在钢铁行业劳动密集型低端产品上具有比较强的比较优势,具有很强的国际竞争力,因而是中国钢铁业出口的主要产品。这也使得中国某一钢材产品在一个国家遭到反倾销调查后,其他国家担心本国将成为这一产品大量涌入的目的地,从而会采用反倾销调查进行预防,如美国、加拿大、墨西哥、欧盟都先后对中国出口的无缝管展开反倾销调查。

2.钢铁业贸易保护对中国钢铁业的影响

(1)钢铁业贸易保护对中国钢铁行业的整体影响较小。外国的贸易保护政策之所以会有一定影响,主要是因为中国钢铁市场低迷,产能过剩比较严重,在一定程度上会加剧国内钢铁业供大于求的形势。但是由于中国钢材出口占全国钢材总量的比例并不大,如2013年1~4月这一比例只有6%左右,因此,外国的钢铁反倾销政策对中国钢铁整体形势影响较小。事实上,从中国政府的政策导向来看,并不鼓励高污染、高耗能的钢铁产品出口,中国对很多钢铁产品出口均在加征关税[22]

(2)钢铁业贸易保护主要的影响主要在于对中国部分钢铁企业的效益与就业方面。国际贸易保护对中国钢铁产业出口产生一定影响,中国钢企的规模和效益都可能受到严重影响,钢企大量工人可能面临失业。

(3)贸易保护政策可能倒逼中国钢铁企业进行跨国投资。在贸易摩擦逐年加剧的背景下,中国钢铁企业为了绕开关税和反倾销税壁垒,积极扩大对外投资,开拓国外市场。与此同时,金融危机后海外资产相对廉价,也为中国钢铁企业实施海外投资提供了良好的机遇。中国钢铁企业以资源为重点进行了大规模的海外投资,如2009年武钢出资4500万澳元参股加拿大铁矿CLM25%的股份;华菱钢铁出资5.58亿澳元认购FMG16.48%的股份;包钢出资4000万澳元收购澳大利亚矿商CXM50%的股份;鞍钢与澳大利亚金必达公司合资经营卡拉拉铁矿项目,获50%的股份;宝钢出资2.9亿澳元获得澳大利亚资源公司AQA15%的股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