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商人的重利与别离问题

商人的重利与别离问题

时间:2023-06-1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商人重利轻别离”,这是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的长诗《琵琶行》中的一句诗。早在商代,商人已利用牛负重,后用马驾车,远行经商。对于“商人重利轻别离”,历来人们看法有分歧。以清高自许的儒士,包括今之有些知识分子,一谈到商人重利也有鄙夷之色。有“商而通之”,各地的商品才能互相交流。商业的发展,则可促进工商生产的发展,增加国家的税收,这是商人对国家对社会两项重大贡献。

商人的重利与别离问题

“商人重利轻别离”,这是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的长诗《琵琶行》中的一句诗。他谪居浔阳时,夜送客江头,听一女人弹琵琶,为其美妙的音乐所感动,问知是丈夫远出经商,而她“去来江口守空船,绕怆明月江水寒。”他因彼此“同是天涯沦落人”,怜悯琵琶女的寂寞处境而作此诗。

白居易这句诗深刻地揭示了商人的本质特征:商人确是把利视为高于一切,为了利可以抛妻别井,常年在外,辛苦经营。早在商代,商人已利用牛负重,后用马驾车,远行经商。春秋时,商人长途贩运的更多,他们“服牛轺马,以周四方,以其所有,易其所无。”经商于各诸侯国之间(《国语·晋语》)。到明时,由于商业繁华,商人足迹,无所不至。如在苏州,“人生十七八,即挟资出商楚、卫、齐、鲁,靡不到,有数年不归者。”(崇祯《吴县志》)江西“其民逐末,不劳稼穑,至有弃妻子经营四方,老死不归者。”(康熙《西江志》)南昌“商贾工枝之流,视他邑之多,无论秦、蜀、齐、楚、闽、粤,视若比邻,浮海居夷,流落亡归者十常四五。”(万历《南昌府志》)广州“多务贾与时逐,北走豫章、吴、浙,西走长沙汉口,南走澳门。”(屈大均《广东新语》)

商人如此辛苦走遍天下就是为利。有人说,商人获得百分之五十的利润就兴高采烈,获得百分之百的利润就喜得发疯,获得百分之二百以上的利润就连命也不要了。对于“商人重利轻别离”,历来人们看法有分歧。孟子是反对“利”而重“仁义”的,以宣扬和发展孔子“仁义”思想为己任的孟子,见梁惠王问及“利”也不屑与之谈。以清高自许的儒士,包括今之有些知识分子,一谈到商人重利也有鄙夷之色。

司马迁对此则有他独特的看法。他在《史记·货殖列传》里强调指出,凡人皆趋利以求富,这是人之常情,不过其所求之利不同罢了,并具体论述各种各样的求利者作为例证。他说:“富者,人之情性,所不学而俱欲者也。故壮士在军,攻城先登,陷阵却敌,斩将搴旗,前蒙矢石,不避汤火之难者,为重赏使也。其在闾巷少年,攻剽椎埋,劫人作奸,掘冢铸币,任侠并兼,借交报仇,篡逐幽隐,不避法禁,走死地如骛者,其实皆为财用耳。今夫赵女郑姬,设形容,揳鸣琴,揄长袂,蹑利屣,目挑心招,出不远千里,不择老少者,奔富厚也。游闲公子,饰冠剑,连车骑,亦为富贵容也。戈射渔猎,犯晨夜,冒霜雪,驰阮谷,不避猛兽之害,为得味也。博戏驰逐,斗鸡走狗,作色相矜,必争胜者,重失负也。医方诸食技术之人,焦神极能,为重糈也。吏士舞文弄法,刻章伪书,不避刀锯之诛者,没于赂遗也。农工商贾畜长,固求富益货也。”显然,司马迁所谈及各种趋利求富的人,在论述中已指出其是非,有正当图利求富的,有作奸犯科趋利求富的,他是肯定前者而否定后者,他之所以兼而论之,是为了说明人皆趋利求富是客观存在的现实。据上评述,司马迁得出结论说:“‘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夫千乘之王,万家之侯,百室三君,尚犹患穷,而况匹夫编户之民乎!”

由于利的推动,商人奔走四方,促进了天下商品的交流。司马迁在《史记·货殖列传》对于商人经商主要是以赞许的口吻评价其对国计民生的贡献的。他说:“夫山西饶材、竹、、纟卢、旄、玉石;山东多鱼、盐、漆、丝、声色;江南出南、梓、姜、桂、金、锡、连、丹沙、犀、王毒王冒、珠玑、齿革;龙门、砀石北多马、牛、羊、旃裘、筋角;铜、铁则千里往往山出棋置:此其大较也。皆中国人民所喜好,谣俗被服饮食奉生送死之具也。”全国虽有这么多而为中国人民所需要的物质和资源,但需要人去开发去制造去交流,即“待农而食之,虞而出之,工而成之,商而通之。”而“此四者,民所衣食之原也。原大则饶,原小则鲜。”这是说农工虞商都是“人民衣食之原”,四者发展了,人民就丰衣足食,不然就会缺乏。可见,司马迁将商与农、工、虞列在同等重要的地位上,其中缺一不可。有“商而通之”,各地的商品才能互相交流。而各地商业越繁荣,商品交流越迅速,对国计民生越有利。所以司马迁说:“故物贱之征贵,贵之征贱,各劝其业,乐其事,若水之趋下,日夜无休时,不召自来,不求而出之。”由于商人奔走天下从事买卖,互相竞争,不仅可调整物价,使贵而贱,贱而贵,以满足人民的需求。(www.xing528.com)

商业的发展,则可促进工商生产的发展,增加国家的税收,这是商人对国家对社会两项重大贡献。

我国封建统治的基础是小农经济,加上抑商、轻商思想的影响,商业的发展是受到一定的阻碍的,并反过来限制了农工生产的发展。农、工、商的发展虽较缓慢,但生产还是不断向前发展的。在我国明清时期,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了,这表现在经济作物种植面积的扩大,主要有棉花、桑、烟叶、茶、花生、豆类、罂栗、甘蔗等。经济作物种植面积扩大,种粮面积因之相对减少,而随着人口的增加,需要粮日多,粮价贵,农民种粮积极性也就提高,因而努力提高粮食单位面积产量,粮食作物商品化也就有所发展。

历代封建王朝的财政收入,商税是主要来源之一。商业繁荣,商税也就增多。如西汉时齐郡国商业较繁荣,其收入商税就多。《汉书·齐悼王传》云:齐有“市租千金”,即一市之租有千金之多。元代商业发展超过以前朝代,其商税收入就大增。据史记载:元代商税在万历年间总额达到76万余锭之巨(即7600余万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