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优化上海营商环境的政策建议

优化上海营商环境的政策建议

时间:2023-06-1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对于内部规定与法律、法规、上级政策性文件相抵触的,要及时终止内部规定的效力。以市委市政府出台的《关于深化人才工作体制机制改革促进人才创新创业的实施意见》为基础,破解上海人才引进方面的制度性问题。七是顺应“四新经济”的发展趋势,探索新型政策支持体系。建立“四新经济”母体项目库,谋划、储备及选择一批符合上海产业结构调整方向的孵化器项目,保证“四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优化上海营商环境的政策建议

一是优化政府补贴项目的评价机制,建立商务发展引导基金。规范市属部门与区县政府的企业补贴项目,制定科学有效的补贴项目绩效评价机制,聘请第三方参与绩效评价。对于整体绩效欠佳的补贴项目,要调整其使用方向和运作机制。要逐步减轻中小企业对政府补贴的依赖,提高补贴项目的市场化程度,尝试由银行保险信托等专业机构提供咨询意见,以确定补贴项目的中标企业。建立商务发展引导基金,由市商委负责基金的组建和管理,采取母基金形式,下设若干子基金,由国有或民间的专业投资机构负责运营,允许社会资本优先获取投资收益,以鼓励社会资本积极参与,提高财政资金的杠杆比率。

二是强化事中事后监管,探索政府部门监管职责的差异化发展。强化事中事后监管,优化监管流程,丰富监管手段,区分不同属性的职能部门在监管中的职责差异。逐步弱化经信委、商委、科委、发改委等部门的事中事后监管职责,使这些部门专注于政策制定和市场准入,明确市场监管部门的权责范围和权力运行流程,消除监管过程中的“盲区”和“死角”。以“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推进事中事后监管过程的规范化和法治化。推动事中事后监管的社会化,聘请有资质、有能力的社会机构对随机抽查到的企业年报进行审计,建立企业信用行为有奖举报机制,鼓励社会公众参与监管。

三是完善开放透明的市场准入体系,重点治理行政审批中的隐性障碍。按照国际通行标准,建立开放透明的市场准入体系。以上海自贸试验区经验为基础,在现有的法律框架内,结合区县的实际情况,在上海其他区县推广负面清单,并尝试将负面清单的主体范围扩展到所有非公有制企业。集中治理前置性行政审批,公布前置性行政审批的清单与流程,建立前置性审批单位与综合审批单位的信息共享机制,提高行政审批的效率。清理和规范窗口单位的内部规定。对于内部规定与法律、法规、上级政策性文件相抵触的,要及时终止内部规定的效力。提高窗口单位办公人员的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以集中培训、集体观摩、交流轮岗等形式,提高基层工作人员的办事效率。建立行政审批投诉热线以及网上举报信箱,以监督和约束基层单位和工作人员的自由裁量权,确保行政审批的程序合法性。

四是深化商务诚信体系改革,着力突破政府与市场间的信息壁垒。加快推进商务诚信公众服务平台建设。坚持市场导向、需求导向,打破政府公共信用信息与市场信用信息壁垒并建立交互共享机制,以市公共信用信息服务平台为基础,以政府部门、平台型企业、第三方专业机构、社会组织等公共信用信息和市场信用信息的归集与共享为支撑,以市场应用为重点,逐步形成涵盖政府部门、市场化平台和第三方专业机构的信用信息综合网络,逐步建立覆盖线上线下企业的区域性、综合性信用评价体系。面向政府、行业与公众三大主体,探索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应用模式与制度规范,为全市及全国商务诚信体系和社会信用体系的建立与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www.xing528.com)

五是丰富和拓宽中小企业融资渠道,强化政府在担保类事务中的作用。目前,上海中小企业融资仍以银行为主要渠道,非银行金融机构融资与直接融资比重偏低。因此,应该着力丰富和拓宽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鼓励并指导商业银行制定中小企业专项授信计划与实施细则。支持区县直接向符合条件的商业银行发放中小企业授信补贴,以提高政策激励的强度。市商务委员会和区县有关部门应该充分利用下属服务平台,强化政府在担保类事务中的作用,必要时可以成立政府控股的担保公司,支持区域内中小企业融资。以各类孵化器为载体,积极引入风险投资者和创业投资者,探索建立风投和创投再保险制度,以分担投资者的市场风险,鼓励投资者进入新兴产业和高技术领域。区县要抓住“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历史机遇,制定本区域的众创空间发展规划,为各类新型孵化器的发展提供政策支持与财政补助。

六是降低企业的人力资源成本,打造创业创新的人才洼地。超大城市高企的人力资源成本和生活成本,已经成为制约上海中小企业可持续发展的瓶颈之一。上海市商务委员会、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等部门应该成立社保成本专项补贴,对符合上海产业转型方向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以及“四新经济”企业给予补助,支持其降低人力资源成本。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应该推动上海高等教育结构战略性调整,重点支持一批应用技术型和应用技能型高校做大做强,设立优秀技术工人培养计划,选取三到五所高校进行政策试点,以促进上海人才结构的转变。以市委市政府出台的《关于深化人才工作体制机制改革促进人才创新创业的实施意见》为基础,破解上海人才引进方面的制度性问题。完善应届生加分落户政策,重点调整经管类、法律类、文史类学生的加分政策,将在校期间学术论文的发表情况与科技专利同等对待。加强各类保障房建设,降低生活成本。建立保障房建设规划与人才引进计划的联动机制,支持区县建立高层次、高技能人才住房保障专项计划。

七是顺应“四新经济”的发展趋势,探索新型政策支持体系。以负面清单的试点和推广作为突破口,积极探索符合“四新经济”发展规律的新型政策支持体系,由市商务委员会和区县相关部门建立“四新经济”专项风险投资基金,以市场化原则确定并支持一批可能对区域经济转型产生重大影响的新企业和新项目。建立“四新经济”母体项目库,谋划、储备及选择一批符合上海产业结构调整方向的孵化器项目,保证“四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对于受到电子商务冲击较为严重的传统商业项目,应该鼓励其线上线下融合发展,逐步推动传统商业的虚拟化。为此,应该在黄浦区、闸北区、徐汇区、长宁区等区县选择一批具有代表性和影响力的传统商业项目进行改造试点,参照电子商务领域的产业激励措施来设计政策支持体系,并由市政府办公厅下发指导性意见,市商务委员会和区县相关部门负责贯彻落实。通过试点项目的示范和带动作用,引领传统商业项目的成功转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