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国内外风险管理研究现状分析

国内外风险管理研究现状分析

时间:2023-06-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我国大陆对企业风险管理的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企业方面,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外商率先引进风险管理事务,随后国内企业开始重视并逐步建立起自身的风险管理体系。到20世纪90年代后期我国学者在借鉴吸收国外先进理论的基础上,结合我国企业实际,已初步形成企业风险管理的理论体系。风险管理思维及其研究领域的演变可以概括为三个阶段。

国内外风险管理研究现状分析

关于风险的定义国内外学者有着诸多论述,概括如下: ①损失的机会和损失的可能性; ②实际与预期结果的偏离; ③损失的不确定性; ④实际结果偏离预期目标的概率; ⑤具有负面影响的、不愿意使其发生的事情,上述不同定义实际上是从不同的侧面对风险的描述。而关于风险管理,有的学者是这样定义的: 风险管理是一种通过对风险的识别、衡量和控制,以最少的成本将风险导致的各种不利后果减少到最低限度的科学方法[1]

我国大陆对企业风险管理的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1980年初,旅美华人、著名学者段开龄博士,应教育部邀请正式将风险管理知识引入中国大陆。武汉大学上海财经大学率先开授风险管理课程,自此,中国内地的风险管理研究开始萌芽并发展起来。企业方面,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外商率先引进风险管理事务,随后国内企业开始重视并逐步建立起自身的风险管理体系。到20世纪90年代后期我国学者在借鉴吸收国外先进理论的基础上,结合我国企业实际,已初步形成企业风险管理的理论体系

国内学者关于风险管理研究的论著较多,如郑子云、司徒永富所著的《企业风险管理》(2002),清华大学周伏平博士所著的《企业风险管理》(2003),清华大学陈秉正教授所著的《公司整体化风险管理》(2003) 等。武汉理工大学谢科范教授在所著的《企业风险管理》(2004) 中较为全面、系统地阐述了风险以及企业风险的基本概念,介绍了风险识别、风险规避、风险共担、风险转移等企业风险管理的常用方法和策略,并分别从创新、竞争、并购、风险投资、组织、人力资源、供应链等多个角度探讨了企业风险管理。(www.xing528.com)

国外风险管理的思想由来已久,美国经济学家和历史学家彼得·伯恩斯坦 (Peter Bernstein) 认为,人类文艺复兴时代就想操控灾变或风险,风险的研究,也于文艺复兴时代开始,但当时尚无“风险管理”这一词汇。经营风险管理的研究则起源于20世纪初,1901年美国的威雷特 (A.H.Willett) 博士出版了他的《风险与保险的经济理论》,开始对风险问题进行系统研究; 法国管理学家亨利·法约尔 (Henri Fayol) 在其代表作《工业管理与一般管理》(1916) 中把风险管理思想引进企业经营管理中,但未形成完整的风险管理体系; 1919年威雷特 (A.H.Willett) 出版了《风险与不确定性》一书,提出了风险预警的概念,并开始对风险预警进行研究; 1921年美国的奈特 (Frank H.Knight) 所出版的《风险、不确定性与利润》对风险理论做了进一步的拓展。风险管理作为一门独立学科源于美国,由宾夕法尼亚大学所罗门·萧伯纳 (Solomon S. Huebner) 博士率先提出了风险管理的概念。

风险管理思维及其研究领域的演变可以概括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1930年至20世纪70年代,这一阶段中,始于1929年的经济大危机使人们逐渐认识到风险管理的重要性,风险管理的理念逐步为大型企业所接受,1963年,美国学者梅尔与赫斯奇发表的《企业的风险管理》一文,引起欧美各国学者和企业界的普遍重视,人们开始更多关注风险的危害性,并试图借助商业保险来减少风险损失; 第二阶段是20世纪70年代末至90年代,这个阶段是风险管理思维变动最大的阶段,此时学界认为风险是基于社会文化所产生的,英国学者道格拉斯 (Deuglas M.) 提出的风险文化理论 (The Cultural Theory of Risk)、德国的乌尔里希·贝克 (Ulrich Beck) 教授的风险社会理论 (The Social Theory of Risk) 与法国的傅柯 (M. Foucault) 的风险统治理论 (The Theory of Risk under Government) 对风险管理的传统思维产生了巨大冲击[2]; 第三阶段是20世纪90年代至今,在这一阶段中,财务性风险管理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如通过建立基金、投保、借助风险投资等方式达到消化或转移风险损失的目的,以及新的财务风险评估工具——风险值(Va R: Value at Risk) 的概念被提出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