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城乡耦合协同研究:国内外现状分析

城乡耦合协同研究:国内外现状分析

时间:2023-05-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自身的发展优势可以带动农村经济发展,形成“以城带乡”的发展格局。充分发挥工业对农业的支持和反哺作用、城市对农村的辐射和带动作用,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促进城乡协调发展。

城乡耦合协同研究:国内外现状分析

1.2.3.1 国内外关于城乡经济动力机制的相关研究

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的动力机制指推进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的各种力量及其之间作用关系的传导过程,在不同研究视角下大致分为以下三类:

(1)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的形成源于城乡间资源的再分配,主要表现在农村劳动力与土地大量向城市流动,城市先进科技对农村落后生产力起替代和渗透作用(范海燕)。1957年,Myrdal G在“循环累积因果理论”中提到,城乡间存在回波效应和极化效应,其中回波效应指在收益的驱使下,农村的生产要素向城市集聚,极化效应指随着城镇发展到一定程度,发展将受到制约;同时,农村地区对农业生产、工业原材料等的需求对经济产生影响,刺激城镇资源向农村流动。城乡间在二者的推动作用下实现均衡发展。Epsteint S和Jezeph D对发展中国家存在的城乡二元结构现象进行分析,批判了“城市偏向”政策,而应要采取乡村增长区域、乡村增长中心、城市中心的三维合作发展模式。方振辉将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的形成过程划分为两个阶段。首先,吸引农村的生产要素向城镇集聚的原因是城市完善的设施与资源;其次,当城镇集聚达到一定程度后,各类问题逐渐出现,城市在向农村释放压力的同时,还可以带动相关资源向农村扩散。可见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就是在集聚与扩散的协同带动下形成的。任保平提出,集聚扩散、市场互动机制是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的动力机制构成要素。其中,集聚扩散机制指要素向城市集聚,待饱和后,再向农村扩散的过程;市场互动机制包含市场要素流动(第三产业扩张推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与市场的需求扩张(技术、产业等扩散,加快农村非农产业发展、技能培训提高农民的个人素养)。

(2)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是在内部因素与外部因素综合的作用下形成的。其中内因是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系统的主动力,而外因则需要相应政策的引导,实现转化,才能发挥其作用。Kreukels T,PolléE J统计了世界粮农组织提供的1980—1995年的各国数据,认为推进城乡融合的外生动力是城市工业的发展和扩张,内生动力是农业劳动力生产率提升、农业规模化生产。张泰城和张小青对城乡融合的动力机制进行解析,从农业产业化发展、政府推动两个角度进行展开;其中,农业产业化发展是其内在动力,政府推动是外部动力。首先,农业产业发展使城市和农村紧密结合,是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选择,是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加快构建社会主义的重要举措。不仅提供了就业岗位,同时,其延伸的产业链条带动了相关行业的发展,促进生产要素等相关资源在农村的集聚效应,其次,城乡统筹现在还不成熟,需要政府加以引导。黄亚龙认为,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内生动力是乡村城镇化、农业产业化和乡村工业化,外身动力是科技的发展、行政力量的推动、城市的辐射。

(3)城乡一体化发展的主要动力是城乡经济、社会、生态之间存在的潜在矛盾和差别,人是理性的,追求效应最大化是必然的,进而使城乡差距缩小,如Todaro MP提出的人口迁移预期收益理论认为,影响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的主要是“预期收入”差异。王振亮提出,城乡差别效应是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动力,所谓“城乡差别效应”是指由于收入、教育、技术、文化、生活环境、思想观念等在城乡间存在差异,居民通过对其认知、比较和取舍,从而决定其生存定位去向。Zhang K H和Song S运用时间序列和横截面数据对城乡收入差距与城乡人口迁移的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认为城乡间的收入差距与农民向城镇转移的活动有关,这种行为可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吴靖认为,首先,农业相较于第二、第三产业风险大、收入低,是弱质产业,对劳动力、资本的吸引力不足;其次,农村基础设施、教学资源、文化娱乐医疗卫生等方面不完善,也会对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转移带来影响。周云波认为,城市部门收入水平高,吸引大量劳动力向城市迁移,这种人口分布格局的改变将直接导致农民人均收入提升、城镇人均收入下降,最终使城乡收入差距缩小、达到平衡。王平、杜娜、曾永明等将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的动力要素归纳为城乡间的经济差别、社会差别、生态差别三个方面,在此基础上,以海口市为研究对象,利用因子分析法对城乡一体化的动力机制进行研究,研究结果发现,三种差别存在演变顺序,即先有经济差别,再有社会差别和生态差别,其中三者的关系是:社会差别由经济差别决定,生态差别由经济差别决定。

1.2.3.2 国内外关于城乡产业耦合协同的相关研究

城市是整个区域经济发展的增长极,是资金、技术、信息、人才汇集和流动的中心。自身的发展优势可以带动农村经济发展,形成“以城带乡”的发展格局。充分发挥工业对农业的支持和反哺作用、城市对农村的辐射和带动作用,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城市主要从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将城市产业转移到农村两方面来带动农村经济的发展。关于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的途径有三种:一是增加农民工资性收入;二是开展农业规模化经营,减少农村对劳动力的需求;三是放松对城镇户籍制度的管理,促进城镇人口的增加,并加大对农产品销售的支持力度,增加农业生产总值。蒲艳萍、吴永球对托达罗模型进行了改进,在产业间劳动力转移理论的基础上,构建了二元体制下的劳动力转移模型。同年,Benjamin D,Brandt L和Giles J以三次产业劳动力配置效应和城乡收入差距为解释变量,展开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若GAE越大,则城乡收入差距越小。Cai F,Yang D U对农民工工资与城镇居民工资的差异在2003—2010年的发展状况进行了调查,二者呈收敛趋势。一方面,随着农村剩余劳动力不断向城市转移,农民工工资随之也开始上涨;另一方面,城乡二元体制被打破,农村体制不断完善,市场机制对工资进行有效协调。陈斌开和林毅夫系统研究了政府发展战略与城乡收入差距的关系,并构建了一个基准线性计量模型。结果表明,如果政府采取相关政策大力发展资本密集型产业,那么城市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吸纳效应将减缓,导致大量剩余劳动力留在农村,受土地规模补偿的限制,减缓农民收入增长速度,进一步扩大城乡收入差距。

其次是城市落后产业向农村转移,一方面,促进城市资金、人才、技术和管理经验向农村扩散;另一方面,为农村劳动力增加就业机会,平衡城乡工业发展,实现“城乡双赢”(刘桂贤和李强)。1996年,根据Jr-LR和De M的理论,落后地区积极吸收发达地区的资本、设备等直接生产要素,并不断吸收发达国家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Markusen JR和Venables A J认为,产业转移能够促进接受地区相关产业的需求增加,并通过前后相关效应对当地产业结构产生积极影响。陈白杨为研究城乡产业转移的经济效应,选择以皖西地区为典例。他认为,城市产业向农村的转移能够有效地劳动农民工返乡务工,促进先进生产技术和管理技术向农村扩散,提高农业发展的科技水平。不仅可以增加农民收入,也为农业发展提供了发展动力;同时,还对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具有重要作用,并能够带动相关服务产业的发展。

城乡统筹发展就是要改变和摈弃过去那种重城市、轻农村的观念和做法,实现“以工带农,以城带乡”的发展模式。工业技术进步和工业化综合水平的提高是工业对农业带动作用的主要体现。(www.xing528.com)

工业是唯一生产现代化劳动手段的部门,决定着国民经济现代化的速度、规模和水平,在当代世界各国国民经济中起着主导作用。李岳峰和刘汶指出,工业技术的进步为农业规模化发展提供了机械动力,大大提高了农业的生产效率。冯献和崔凯指出,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得益于工业化的发展。现有研究认为,农业综合化主要通过三种途径来促进农业和农村发展:第一,工业不仅为自身和国民经济其他各个部门提供原材料、燃料和动力,为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提供工业消费品,还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源泉,是国家经济自主的根本保证。工业化水平的提高,为农村建设投资提供了巨大保障。马晓河、蓝海涛和黄汉权认为,国家财政对农业的投入是美、德、英、法等发达国家工业反哺农业的共同特点之一,因此,调整城乡收入分配格局是国家加大对农村的经济回馈的首要举措。吴群指出,构建农村公共服务的金融支持体系保障,推动工业反哺农业的主要方式向农村金融投资转变,是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引导资金流向农村的有效手段。第二,推进工业化为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提供了就业渠道。朱劲松和刘传江在改进技术中性理论的基础上,从“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两个方面分析了产业发展对就业的影响,并根据回归模型定量分析了两种效应的具体大小。研究发现,“收入效应”的影响大于“替代效应”,从而带动全社会就业总量的持续增加。第三,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李杰义从农业产业链的角度提出,农业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可以接受工业反哺,从而延伸其产业链,远比单纯接受政府财政补贴更能从实际出发改善农村发展缓慢的现状。

1.2.3.3 国内外关于城乡统筹视角下农村公共服务建设的研究

关于农村公共服务基础建设的研究,不同学科的专家学者分别从经济、社会、生态等方面出发,对农村公共服务建设提出了不同的意见。近年来,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国外农村与城市得到了持续的发展,二者之间的发展差距不断缩小,相应的公共服务基础建设也得到了不断完善,使国外学者对农村公共服务建设的研究越来越少。根据相关文献,国外学者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四个方面:

(1)在城乡统筹的视角下,国外的农村公共服务建设理论研究。Hirschman发现,农村公共服务建设是一个包括农业生产力在内的系统发展体系。在城乡一体化的背景下,城乡统筹是以城市和农村一体发展思维为指导,以打破历史和制度设计形成的城乡二元结构为出发点,立足城市发展,着眼农村建设,推进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相适应,离不开地方政府的引导和农民的参与。最终实现城乡差距最小化、城市和农村共同富裕文明的目的。舒尔茨从城乡一体化的角度出发指出,推进农村公共服务建设的主要障碍是城乡二元体制结构的存在。基于对美国农村公共基础服务建设的实证分析,Lawn Philip认为我国农村公共服务建设的发展面临着诸多阻碍。政府财政、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人才流失等问题在发展中国家尤为突出,而城乡一体化的目的就是要让更多的劳动力、农村居民进入城市,让资金、技术、人才更多地流向农村。Coyle从城乡一体化的研究角度出发,他认为促进农业发展,缩小城乡差距,是发展中国家农村公共服务的建设和发展的根本出路。具体来说,就是必须抓好具有战略意义的大事,促进城市经济发展。而发展中国家过分追求经济增长,忽视了广大农村地区的发展,导致了恶性循环的形成。Chenry从城乡一体化的角度看,认为农村公共服务建设发展滞后的关键原因是资金、人口等资源的流失。McGee对此观点也是持赞成态度。Hayami从影响农村公共服务建设发展的因素出发,认为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能够有效地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因此,必须落实合理、完善、服务的原则方针。在统筹城乡经济发展方面,为农民进城务工创造有利条件,做好服务和管理工作。Roy Morrison的研究指出,在制定国民经济发展计划、确定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研究重大经济政策时,要把解决好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放在优先位置,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加大对农业的支持和保护,形成城乡联动发展的机制。William的研究结论表明资本、劳动力、信息和产业转移是实现城乡协调发展的重要因素。CW Watts研究发现,城乡二元体制的存在是农村经济发展滞后的重要原因。Martin Oppermann研究发现,“城乡二元结构”已经成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严重障碍,必须加强对城乡之间人才、信息、就业的流动,防止造成一个城乡断裂的社会。“城乡二元结构”问题的严重,甚至会使城市本身的发展失去支撑和依靠。这也意味着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的作用越来越关键。

(2)国内对城乡一体化与农村公共服务建设的研究比国外起步较晚,但在学者经过多年的研究下,也提出了许多具有建设性的经验。在城乡一体化的背景下,Coase研究了农村公共服务建设的发展需要。他认为,在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发展的同时,要充分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积极呼吁社会各界为实现农村发展的目标贡献力量。North提出,要实现农村公共服务建设和发展的目标,政府要充分挖掘农业自身潜力,不进行强制干预,依靠农民的自发参与来达到工业反哺农业的目的。Donald Snow的研究也支持了这一观点。Tacoli对韩国日本和拉丁美洲的农业经济发展进行了比较并指出,结合各自国家的具体发展条件,从实际情况出发,把扩大农村就业与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有序转移结合起来,是农村公共服务建设成功应具备的首要条件。同年,迈克尔的研究表明,加快建立健全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政策体系和体制机制,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在促进农业发展方面起到了关键作用。

(3)关于对农村公共服务建设理论的研究。我国始终坚持要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与稳步推进城镇化结合起来,形成城乡良性互动的发展格局。目前,国内学者对农村公共服务建设的研究达到了高峰。他们认为,公共服务建设必须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充分发挥城市对农村的带动作用,这对农村基础服务建设的内涵、意义、发展路径、城乡统筹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江明融认为,城乡一体化是农村公共服务建设的大背景,农村公共服务建设是包括经济、社会、生态、政治等多方面在内的综合性工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实行了一系列促进城乡经济协调发展的政策和改革举措,做好城乡协调发展规划。同年,李强在城乡一体化的视角下,研究了农民的积极性对农村公共服务建设的作用。与此同时,国内许多学者也赞同林毅夫的观点,如樊丽明、迟福林和李乐。罗震东等从城乡统筹的角度出发,分析了在农村公共服务设施均等化中政府的政策取向。他们指出,新农村建设包括公共服务、政治文明、经济社会、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农民增收渠道等所有方面。马慧强、黄金川、李志军、南锐、丁焕峰等学者从发展道路、发展目标、体制、机制等方面对传统农村发展理论的研究有了突破性的发展。在城乡统筹发展的理论研究中,国内学者在吸收国外的先进经验的基础上,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王悦荣指出,工业反哺农业是解决农民问题的根本途径。刘斌、李敏纳、韩增林等学者的研究也支持了这一观点。刘德吉在对影响农民收入的因素分析时指出,从城乡统筹的角度看,农村公共服务建设与城镇化的建设并不矛盾。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初步确立,当前的任务是进一步完善市场经济体制,必须合理引导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的流动,提高城市对剩余劳动力的吸收能力,不断开发农村,充分探索区域协调发展的新模式。李敏纳、欧向军、郑新立、常修泽、张恒龙、唐颖等从文化建设的角度出发,研究了城乡发展在农村公共服务建设中的重要性。

(4)国内学者在城乡一体化的视角下,通过对我国农村公共服务建设的研究,提出许多具有可行性的建议,为农村经济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机遇。城乡统筹发展实际上是农村和城市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的关系,因此,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因地制宜,开始实施中共中央关于农村公共服务建设的政策,充分发挥城市对农村的带动作用和农村对城市的促进作用。包兴荣从城乡一体化的角度出发,总结了农村公共服务建设的实践经验,并指出,我国农村公共服务发展要严格破除城乡二元结构,要统筹规划,学习国外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陈轶认为,地方政府对农村经济发展的基础设施投入巨大是韩国农村公共服务建设成功的关键所在。谢瑞认为在建设过程中,地方政府应起引导作用,而不能进行绝对干预。李燕凌指出,长期以来,城乡分割,城乡差距不断扩大,农村公共服务建设需要从实际情况出发,不能一概而论,更要协调好各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关系。同年,夏锋对农村公共服务建设的现状和优化路径进行了分析。王谦、马林靖、白南生等学者对农村公共服务的建设也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