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三峡工程对中西部地区发展的促进作用

三峡工程对中西部地区发展的促进作用

时间:2023-06-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实现西部大开发战略,加快中西部地区发展,合理调整经济布局,促进地区经济协调发展,是党中央、国务院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也是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可见,长江流域上中下游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的情况十分严重。中央非常重视支持中西部地区的发展,国家采取一系列政策措施加快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努力缩小中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经济发展差距。

三峡工程对中西部地区发展的促进作用

实现西部大开发战略,加快中西部地区发展,合理调整经济布局,促进地区经济协调发展,是党中央、国务院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也是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科学院前院长路甬祥在为《2000年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科学出版社,2000)所作序言中将地区之间的协调发展作为可持续发展的四大最终目标之一,他指出:“国际和区际之间应体现均富、合作、互补、平等的原则,去缩小空间范围内同代人之间的差距,不应造成物质上、能量上、信息上乃至心理上的鸿沟,以此去实现‘资源—生产—市场’之间的内部协调和统一。”

长江流域与全国一样,地区发展不平衡。改革开放以来,流域内各地经济都有很大发展,但由于发展快慢不同,地区差距有所扩大。目前长江流域经济中心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尤其是下游地区,而各种资源主要分布在中上游地区,并主要集中在上游地区,呈现出两个反向梯度。据2000年资料统计,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上游地区仅为下游地区的34.5%,中游地区仅为下游地区的46.6%(参见表5-1)。另据长江流域涉及的四大经济协作区1995年统计资料分析,重庆经济协作区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仅为长江三角洲的20.4%,武汉协作区仅为长江三角洲的31.7%(参见表5-2)。可见,长江流域上中下游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的情况十分严重。

表5-1 长江流域上中下游地区主要社会经济指标表(2000年)

(www.xing528.com)

表5-2 长江流域四大经济协作区主要社会经济指标表(1995年)

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不仅是我国,也是世界大国经济发展中的普遍现象。从根本上讲,有条件的地区发展得快一些,有利于增强国家经济实力,支持欠发达地区发展经济。但从长远看,则应引导地区经济协调发展,促进全国经济布局合理化,从不平衡走向平衡,逐步缩小地区发展差距,最终实现共同富裕,以保持社会稳定,体现社会主义制度本质。中央非常重视支持中西部地区的发展,国家采取一系列政策措施加快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努力缩小中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经济发展差距。三峡工程位于长江上游与中下游交界处(西部地区与中东部地区的交界处),投资巨大,效益显著,这种地理位置优越与投资效益巨大相结合的突出优势,对拉动和促进中西地区社会经济发展,促进西部大开发,将产生很大的积极作用和影响,是缩小地区发展差距,促进地区经济协调发展的战略措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