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河流开发中的梯级布置方案比较和编制

河流开发中的梯级布置方案比较和编制

时间:2023-06-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作为对本章水资源和库群规划问题的结尾,本节将着重介绍河流开发中梯级水库布置方案的编制选定问题。可能性方面,则包括坝址、库址、淹没情况、洪水径流特性,投资能力、技术水平及施工建筑材料等情况。坝址库址要有优良的地质地形条件,较好的施工条件,能控制较大的流域面积。

河流开发中的梯级布置方案比较和编制

在河流的开发治理中,水库和其他重要的控制性枢纽建筑物(如泄洪堰、节制闸、船闸等)在全河的合理布置,是具有战略意义的关键环节。它也是进行流域水资源规划的核心内容。作为对本章水资源和库群规划问题的结尾,本节将着重介绍河流开发中梯级水库布置方案的编制选定问题。

一、河段开发任务的拟定

河流的开发应根据需要与可能。需要是开发治理要达到的目的,它与国民经济发展计划有关,而且对各地区、各河段、不同水平年不一定相同。例如,什么地方需要防洪,其安全泄量,安全水位的高低;什么地区水能丰富,又需电迫切,其逐年增长情况;什么地区需要灌溉,其需水量及需水季节;什么地区航行困难,其所需航深流速等。可能性方面,则包括坝址、库址、淹没情况、洪水径流特性,投资能力、技术水平及施工建筑材料等情况。

根据需要与可能的情况,就可拟定各地区、各河段的主要开发要求,这对于河流综合利用任务的全面研究是有很大好处的。

二、梯级布置的原则和方法

1.一般坝址、库址位置的选择

根据地形,地质条件,所有可能兴建枢纽的坝址都要进行比较(但相距甚近的两个坝址可作为一个比较坝段)。坝址库址要有优良的地质地形条件,较好的施工条件,能控制较大的流域面积。故如位于干支流汇合口下面,可一坝二用。对航运来说,水库应位于浅滩的下游,使回水能淹没上游浅滩。从淹没看宜避开城市或集中居民点,坝址应在其上游。库址离服务对象最好也较近,如灌溉、防洪、发电都如此。

2.梯级的衔接与重叠问题

为了充分利用河流的落差及利于发展航运,梯级各水库在正常蓄水位时的回水曲线应互相衔接,即首尾相连。但为了避免重点城镇、大片农田和矿产的淹没,以及地质条件的限制,有时就可能不衔接而牺牲部分落差;或放弃某些高坝,而改为多级的低水头开发。

在山区河流,坡降陡峻,落差比降集中,若进行引水式发电,其梯级布置也应考虑到利用落差的相互衔接问题。

3.梯级调节库容位置的安排

开发河流的水利,除充分利用落差外,还在利用水量。河流水量的利用程度决定于径流调节的限度,因此调节水库在梯级开发中,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在布置梯级时,最好全河能有几个调节程度较高、控制性比较好的骨干水库,以比较集中地控制和调节全河的径流,这对解决防洪和兴利问题都是有利的。调节水库,由于其容量和位置的不同而具有不同的性能。从动能来说,如前面几节所述,上游龙头水库库容愈大,对下级及整个梯级也愈有利。但是,由于河流流量终是沿流而增,上游水库往往只能控制部分流域面积,故在中游设置一定调节性能的水库,也常是必要的。从河道特性和梯级水力开发形式的关系来说,上游因坡降较大,淹没小,故坝可高些。上游蓄能主要由于落差,特别有集中落差或大的河湾处,故可考虑引水式或混合式。此外,进行跨流域的水量电力补偿的可能性亦较大。中下游坡平,淹没大,坝低,坝间间距长,其蓄能主要由于流量,故通常采用拦河坝式发电。对防洪来说,则在控制洪水主要来源的河流,或暴雨中心的河段,特别是在紧临防洪保护对象的上游,建筑大水库就更有效。此外,为了落差的充分利用,及灌溉水头和航深的要求,在大水库间布置一些低水头的调节程度不大的,或进行反调节的连续梯级水库,显然也是完全必要的。

总之,对于梯级来说,研究调节水库的安排,不能只限于本库和单一用水部门的得失,而应考虑其对整个梯级,包括上下游河段的各项综合利用效益的影响。

4.梯级方案的编制方法

梯级方案的编制,除以上所述,应根据可能的坝址及河段的开发要求及其他原则外,在河道纵剖面上,应以地质、控制性能等各方面条件较好的几个坝址,作为中心枢纽(骨干枢纽);对这些主要枢纽的关键问题(如地质条件,淹没损失)要认真研究,以免影响梯级方案的成立,然后以其他的坝址进行衔接。衔接时,应考虑各水库区的控制高程(指淹没允许极限等),或开发任务中所列的各河段淹没等的控制条件,拟定几个中心枢纽的正常蓄水位方案,及满足衔接要求的其他枢纽的相应正常蓄水位值,来确定全河的梯级开发布置的几个主要方案。这些方案,也常以主要枢纽的位置为中心,而划分为几个方案组,甚至区分为中心枢纽以上,以下两个大组,分别比较,而后进行综合(参看表15-4插图)。

在方案初步编定后,某些根据粗略分析显然不利的方案,应首先淘汰。

三、梯级方案的比较和第一期工程的选择(或开发顺序的研究)

为了进行梯级各开发方案的优劣比较,必须根据上述各种编定的,并经初步研究淘汰后的少数方案,进行水利计算,求出其经济指标。为方案选择的水利计算,一般包括枢纽单独运行及梯级联合运行两种情况。(www.xing528.com)

单独运行的水利计算,以近期需求水平为基础,是假定每一个水库单独运用,上下游都没有其他水库的工作情况,目的在于了解各枢纽单独开发时的经济指标,便于选择第一期工程及与联合运行的效益作比较。

联合运行则假定全梯级均已建成,或者也可以部分建成,而分成几个水平年。其目的在于显示河流开发远景,及根据计算结果,结合其他技术经济指标进行比较,以论证第一期工程的合理性。

由于河流各梯级的建设程序不易确切拟定,梯级较多时,组合情况更复杂;同时,流域内国民经济用水部门各时期的发展水平、需要哪些梯级参加运用,也难以确切预定,因此可先研究上述两种极端情况,再据以了解其他各种情况。必要时可另作梯级开发顺序的专门研究。

此外,流域规划阶段的主要任务,在于能初步地(虽然是带颇大决定性地)规定出一系列水利枢纽的坝址区域和它的正常蓄水位的概略范围。因此,梯级方案比较时的水利计算,一般可以比较粗略,计算成果则多以表格形式表示(如表15-4××江梯级开发方案研究之例)。

表15-4中所列项目仅为一例,且指主要为发电的梯级。根据综合利用的其他情况,表中项目可作增减和修正。此外,根据表中数据,亦可求出各相邻方案之间增加单位电能或装机时,所增加的投资、成本、淹没田亩、移民人数,即求出所谓方案间的“增量指标”及补充投资的回收年限等。

关于比较方案优劣的评判和选择,应该根据技术经济指标,社会环境政治因素等多方面考虑,略举考虑原则如下:

(1)选择梯级整体最有利方案,应结合目前条件的第一期工程来决定。第一期工程选择不当就会影响到下一步的措施,使工作被动。方案的编制和选定,应保证所选定的第一期工程在技术上是正确的,在经济上是合理的。

表15-4 ××江梯级开发各比较方案枢纽特性及经济指标(联合运转)

① 包括土建、机电及淹没。
② 有时亦可列每106kW.h电能的迁移人口、淹没农田数,以资参考。

(2)就梯级整体及第一期工程来看,经济指标是否优越(如单位千瓦投资,电能成本等等),各枢纽间的相互配合及矛盾的协调是否较好,综合利用的开发效益是否较大,以及淹没及投资是否较小等来选定方案。

(3)第一期工程是否满足近期负荷水平的需要,能否解决迫切的防灾兴利要求,淹没影响,移民安置能否短期解决,第一期工程投资是否低廉,从施工等条件看短期能否完成。最后,从第一期工程选择来看,哪一梯级方案最好。

(4)在上述几点的基础上,最后从社会、政治(政策)、环境影响的角度和淹没移民等重要因素的全面综合分析,选择那些利大害小、实施困难能切实解决的方案。

由于通常不可能在整个流域上将全部措施同时实施,故需在统一规划下分期兴建,确定建设程序。这就需要从中选出近期实施的工程措施,以解决当前国民经济发展迫切要求的任务,这是流域规划的重要目的之一。

选择的近期(或第一期)工程应当是水利规划中最关键、最能解决当前规划任务的那些措施,且对进一步开发能提供有利条件,而当前或最近几年投资有可能,技术条件也能做到的,效益较大的那些工程措施和工程项目。

河流梯级方案编制的实例,可参看本书附录规划实例。

梯级方案的编制与选择,除了用上述传统的方案比较方法外,近十几年来一些国家也已开始应用系统分析的方法,也就是前节所提到的水利系统优化规划的途径。阿根廷柯罗拉多河的开发研究(Major Lenton.Appliedwater Resources systems Planning.Prentie- Hall Inc.,1979),可作为一个这方面尝试的实例。我国近年来进行的红水河,澜沧江等梯级开发的各项科学研究,包括了水电站梯级的参数选择和开发顺序,联合优化调度等方面,也是这方面的一些有益的探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