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石印技术的发展与普及

石印技术的发展与普及

时间:2023-06-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点石斋石印书局迅速成为上海具有广泛社会影响力的石印书局。点石斋石印书局成立后,专门聘请石印高手邱子昂担任馆内的石印技师。自19世纪80年代开始,上海石印书业获得较快发展[4],也促进了石印技术的不断革新。石印技术设备迅速升级和国产化。彩色石印技术兴起。直到清末民初,由于印刷术的进一步发展,石印画报才逐渐为铜锌版画报所取代[6]。图3《点石斋画报》“力攻北宁”石印照相石印技术的使用。

石印技术的发展与普及

到了19世纪五六十年代,太平天国运动导致江南藏书大量损毁,为了再兴文教,清政府除了大量建设官书局外,亦鼓励民间书局的出版活动。

光绪四年(1878年),《申报》老板英国商人美查(Ernest Major,1841—1908年)开办了点石斋石印书局(见图2)。点石斋石印书局迅速成为上海具有广泛社会影响力的石印书局。点石斋石印书局成立后,专门聘请石印高手邱子昂担任馆内的石印技师。点石斋书局初创时主要翻印楹联、碑帖及字画,自石印《鸿雪因缘图》大卖之后,开始走向了书籍出版的道路,并在光绪八年(1882年)因《康熙字典》而获利甚巨。

图2 我国名画家吴友如画《申江胜景图》中的点石斋石印工场

点石斋石印局是上海第一家石印书局,标志着石印技术开始在上海使用。而著名买办商人徐润在光绪八年(1882年)开办同文书局,则代表华人从此涉足石印书业。自19世纪80年代开始,上海石印书业获得较快发展[4],也促进了石印技术的不断革新。

(1)石印技术设备迅速升级和国产化。1889年5月25日,上海《北华捷报》载文《上海石印书业之发展》称:“上海石印中国书籍正在很快地发展成为一种重要的企业。石印中使用蒸汽机,已能使四五部印刷机同时开印,并且每部机器能够印出更多的页数。因为中国资本家咸能投资于此种企业,赢利颇丰[5]。”光绪十二年(1886年)英资麦利洋行引进英“许士耿博”厂制石印书画机器,“可装置煤气火力,一日能印七千余张”,蒸汽动力从此逐步代替人力成为石印的主要能源。(www.xing528.com)

(2)彩色石印技术兴起。在石印书业印刷出版大量书籍的同时,彩色石印也在兴起。点石斋石印书局出版的《点石斋画报》(见图3)就是其中具有广泛社会影响和史料价值的画报。由于吴友如等人的提倡与实践,《点石斋画报》在当时很能吸引广大读者。画报印行到甲午中日战争后始告停刊,前后十多年。直到清末民初,由于印刷术的进一步发展,石印画报才逐渐为铜锌版画报所取代[6]

图3 《点石斋画报》“力攻北宁”石印

(3)照相石印技术的使用。照相石印又称为影印,于1859年由奥斯本(John W Osborne,1828—1902年)发明。它主要是通过对底本照相的方法,先将图文制作在转印材料上,然后将转印材料上的图文转移到石面上进行印刷,这一过程又称为“落石”。照相石印不仅可完全复制底本原状,印刷速度也大大提高[7];同时,因为照相石印可以将所拍底片任意缩放,因此民国时期通过照相石印出版也有缩印等形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