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建筑节能检测的发展现状和未来趋势

建筑节能检测的发展现状和未来趋势

时间:2023-06-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十二五”后期,特别是“十三五”期间,建筑节能技术发展较快,建筑节能检测和相关的管理工作,逐步进入快速、有序的发展轨道。目前,全国范围内节能检测机构数量占全部检测机构的50%左右。绿色建筑是未来建筑节能的发展趋势,绿色建筑检测标准也在不断完善中。截至2016年年底,全国累计竣工强制执行绿色建筑标准项目超过2万个,面积超过5亿m2。

建筑节能检测的发展现状和未来趋势

我国的建筑科技工作者对建筑物的能耗检测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但当时只限于在大专院校和科研单位。“十二五”后期,特别是“十三五”期间,建筑节能技术发展较快,建筑节能检测和相关的管理工作,逐步进入快速、有序的发展轨道

1.我国建筑节能检测发展轨迹

(1)我国建筑研究院物理所的技术人员,针对在竣工和使用的房屋中出现保温浆料保温性能差,外墙内保温出现冷桥、外保温出现开裂等问题,研制出了国内第一台外墙保温系统耐候性检测系统。这台系统能够检测外墙保温系统的耐热循环、热冷循环等性能,检测依据《外墙外保温工程技术标准》(JGJ 144—2019)。材料基本性能检测中,施工验收必须提供系统检测报告,实行生产企业对耐候性检测结果等需要提供备案等。

(2)《建设工程质量检测管理办法》规定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建设主管部门负责对本行政区域内检测机构的资质审批;市、县人民政府建设主管部门负责对本行政区域内的质量检测活动实施监督管理,并提出检测机构是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中介机构。该办法执行以来,绝大多数省市按照部令的要求制定了细则,建筑工程检测机构第一次有了自己的管理要求,建筑检测机构逐渐走向市场化竞争。

(3)2006年全国执行建筑节能标准的力度加大,开始对墙体构件的热工性能、门窗气密性和热工性能进行检测。物理性能的检测技术基本依赖于设备性能,但热工性能的检测需要有能够承担热工检测项目的机构及一定专业知识的检测人员。检测人员亟须培训,提高业务能力,真正把住质量关。

(4)2019年12月1日,《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GB 50411—2019)颁布并开始实施,系统地提出了采暖、空调、管网系统运转调试检查和检测的内容,要求与建筑节能相关的节能材料和构配件应进场复试、工程实体应现场检测、采暖空调通风设备施工完成后应进行调试和检测,伴随着该标准的实施,全国检测单位逐渐建起建筑材料、保温、隔热系统、采暖空调系统、照明和配电、门窗幕墙等相关检测项目。目前,全国范围内节能检测机构数量占全部检测机构的50%左右。检测机构的成立为控制全国建筑工程质量、威慑假冒伪劣产品进入工程起到了重要作用,同时为政府制定相关节能政策,淘汰落后产品和材料提供了依据。

(5)《居住建筑节能检测标准》(JGJ/T 132—2009),不仅完善了该检测标准中采暖系统检测方法,增加了外围护结构隔热性能、外窗遮阳设施、锅炉运行效率和耗电输热比等共有11项内容。红外热成像技术在建筑节能检测中的应用,如对建筑围护结构中热工性缺陷(隔热材料缺失、热桥、漏气和受潮)的检测、楼房能量损失的检测等,促进了建筑节能检测工作日臻完善,给建筑节能检测和评估技术进步与发展带来了较大的帮助。

(6)建筑节能检测依据的标准和规范正在逐步建立和完善,主要由国家建筑节能综合性标准、各行业专业标准及地方标准三部分组成。国家建筑节能综合性能标准主要包括《居住建筑节能检测标准》(JGJ/T 132—2009)、《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GB 50411—2019)、《绝热 稳态传热性质的测定 标定和防护热箱法》(GB/T 13475—2008)等;各行业专业标准主要包括《建筑外窗气密、水密、抗风压性能现场检测方法》(JG/T 211—2007)、《公共建筑节能检测标准》(JGJ/T 177—2009)等;地方标准包括北京市《公共建筑节能施工质量验收规程》(DB11/510—2017)、《民用建筑节能现场检验标准》(DB11/T 555—2015)等。(www.xing528.com)

绿色建筑是未来建筑节能的发展趋势,绿色建筑检测标准也在不断完善中。2005年10月,建设部科技部联合发布的《绿色建筑技术导则》中明确指出:“建筑的智能化系统是建筑节能的重要手段,它能有效地调节控制能源的使用、降低建筑物各类设备的能耗,保证建筑物的使用更加绿色环保、高效节能。”

根据建设部《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发展“十三五”规划》,绿色建筑将在全国范围强制推广。全国省会以上城市保障性住房、政府投资公益性建筑以及大型公共建筑开始全面执行绿色建筑标准。北京、天津上海、重庆、江苏、浙江、山东等地进一步加大推动力度,已在城镇新建建筑中全面执行绿色建筑标准。截至2016年年底,全国累计竣工强制执行绿色建筑标准项目超过2万个,面积超过5亿m2。北京、上海、江苏、浙江、广东、河北、吉林、云南、海南、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等地绿色建筑占城镇新建民用建筑的比例超过了全国平均水平。

国家建设部先后颁布了《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 50378—2014)、《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 50378—2019)。上海市在2016年10月颁布了《绿色建筑检测技术标准》(DG/T J08—2199—2016)。

2.建筑节能检测现状

(1)检测机构和评价方法。“十三五”以来,建筑节能检测机构快速增长,检测项目增多,有关规范、标准颁布较多,检测技术日趋完善和成熟。全国与建筑工程、建材检测相关的检测机构通过计量认证数量超过4 000家,其中,具有节能检测能力的检测机构占30%~40%,超过1 200家;国家级能效测评资质的机构有7个;省市能效测评资质的机构约为60个,全国28个省市建立了能效测评机构,开展能效测评的建筑面积约为150万m2。全国具有门窗标识检测资质的机构有11家,它们承担着全国门窗节能标识的认证业务。另外,还有部分检测机构承担质量认证机构的资源性节能产品的认证工作。全国各省、市、自治区节能办公室纷纷筹建建筑节能检测中心。但是由于资金不足,这些检测机构缺乏先进的检测设备,检测方法和手段还存在着诸多限制,严重制约了建筑节能检测工作的进一步开展。

目前,国内外评价建筑节能是否达标,一般采用两种方法:一种方法是在热(冷)源处直接测取采暖耗煤(电)量指标,然后计算出建筑物的耗热(冷)量指标,此法称为热(冷)源法;另一种方法是在建筑物处直接测取建筑物的耗热(冷)量指标,然后计算出采暖耗煤(电)量指标,此法称为建筑热工法。前一种方法由于设备效率(如锅炉年平均运行效率、管网输送效率等)难以确定,因而在实践中较少采用。目前,大多采用建筑热工法现场测量。其中最关键的一项指标是建筑保温、隔热墙体的传热系数。在现场测量中,除门窗外,对于已粉刷的保温、隔热建筑墙体(如墙体、屋面等),测试人员无法直观判断保温、隔热建筑墙体传热异常部位,利用热流计和热电偶测试也难以迅速和全面地确定墙体或屋面的表面温度分布。因此,建筑热工法现场测量急需具有测温速度快、灵敏度高、形象直观等优点的测试方法,以提高现场测试水平。

(2)建筑节能检测面临艰巨任务。建筑节能检测是保证节能建筑施工质量的重要手段,它可通过实测数据评价建筑物的节能效果,是保证建筑节能质量的重要关口,是司法仲裁鉴定的依据,也是保护消费者权益的重要手段,它对假冒伪劣产品和工程施工发挥着威慑作用,建筑节能检测面临艰巨而繁重的任务。当前,加强建筑节能检测技术的研究,发展包括绿色建筑性能检测认定、建筑能效测评、建筑遮阳检测技术、可再生能源太阳能热水、光伏、地源热泵)检测等技术;掌握基本数据和基础资料,鼓励编制适应不同地区特点的检测标准;发挥建筑节能检测专业委员会的作用,加强检测人员培训和技术交流,建立相应培训制度,根据检测技术的发展需要和不同地区的特点,适时主办技术研讨会;规范和加强建筑节能检测机构的管理,根据技术和管理水平可分为不同等级的检测机构,承担不同的检测任务,采取动态管理和末位淘汰制。只有加强建筑节能检测技术的研究、探索,才能适应国家对建筑节能检测发展的需要,促进建筑业的发展壮大,承担起更多的社会责任、环境责任和经济责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