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工程施工阶段各因素影响分析

工程施工阶段各因素影响分析

时间:2023-06-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特别是1993年钢材价格大幅度提高,随之机电及金属结构行业设备价格也迅速上涨,致使水利水电工程造价增加。由于这些原材料价格的波动,会导致水利水电工程造价的有效性和准确性。

工程施工阶段各因素影响分析

4.3.4.1 客观因素

(1)工程成本费用变化的影响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建筑材料市场开放,投资渠道多元化,对建筑材料价格进行了较大幅度调整,市场调节作用对工程造价的影响越来越大。特别是1993年钢材价格大幅度提高,随之机电及金属结构行业设备价格也迅速上涨,致使水利水电工程造价增加。

有关资料显示:我国燃料价格波动较大,1993-1994年时处于波峰,1998年时,处于波谷,近几年持续上涨;建材价格1992-1994年时波动很大,1996-2002年变化趋势趋于平缓,但是从2004年开始主要几种建材价格又出现较大幅度上涨;而金属价格波动一直比较大。由于这些原材料价格的波动,会导致水利水电工程造价的有效性和准确性。

本人参与建设小浪底枢纽工程反调节水库一西霞院工程2004年元月开工以来,钢材、柴油水泥木材等主要建筑材料的价格持续上升,按照2004年至2005年底建设单位实际供应量和采购价格加权平均价格在原概算中计算分析,工程费用增加9758万元;由于钢材以及有色金属价格的上涨(如铜、铝等的价格上涨涨幅达到一倍以上),电气设备中的共箱母线电缆、配电装置、GIS系统等与之有关的设备价格也都大幅度上涨,其中电缆的价格与原概算相比上涨幅度达一倍以上,仅水轮发电机等设备的公开招标价格超过原概算价约11111万元,金属结构设备的公开招标价格超过原概算价约4274万元。这样由于材料价格上涨引起的投资增加占原批准概算的11%以上,这样总投资超概算成为必然。

(2)自然条件

从人口和水资源分布统计数据可以看出,中国水资源南北分配的差异非常明显。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人口占了中国的54%,但是水资源却占了81%。北方人口占46%,水资源只有19%。这种水资源的分配不均,也造成了不同建设项目所面临的自然条件大相径庭。

建设项目区自然条件的优劣,反映在工程造价上相差甚大。水利水电工程的开发规律是先易后难,前期开发的水利水电工程,在地理位置、气候、水资源、土地资源、地形、地质和施工条件等方面都比较优越。工程建设条件较优越,投资即省,而后期兴建的水利水电工程项目则上述各种条件相对较差,工程建设难度加大,投资也较多。

例如,西北地区是干旱地区,自然条件十分恶劣,要大力发展西北地区水利工程的同时,实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保护改善生态环境。这就要求水利建设不仅仅是修堤、筑坝、建库、打井、开渠、挖洞、发展灌溉、向城镇工矿供水等,这种狭义的水利工程建设。我们必须从该地区整体的自然条件等方面考虑,从长期期利益出发,来建设水利工程。达到水资源的合理开发、高效利用、系统管理,并维护当地的生态环境。这就给水利工程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并且增加了准确进行水利工程造价的难度。例如,我国西北方地区岩石较南方地区风化程度高,虽然岩石级别不高,可在开挖过程中容易塌方,增加一些不可预见的费用;而在南方暴风雨较频繁,在项目施工过程中造成施工作业面的破坏,汛期加大防汛措施等。这些自然条件的因素都会引起造价的增加。

4.3.4.2 主观因素

(1)工程造价人员素质不高(www.xing528.com)

工程造价管理的发展归根究底就是人才的发展。工程造价工程师是造价管理的中流砥柱。对于工程造价人才的培养和评审小能简单的“一试一审制”就涌现大量的“人才”,应该通过行业协会和专业资格评审委员会根据其学科理论和操作业绩进行科学的严密的考核来认证,尤其应突出对操作业绩的重视。

工程造价人员不仅要掌握概预算基本知识及技能,还应有广博的相关专业知识,如施工组织设计、业务水平。工程造价人员应积极参与设计、进行现场查勘、资料调研、合理确定施工组织设计。工程造价人员还应与设计人员密切配合,严格控制设计任务书规定的投资估算,做好多方案的技术经济比较,要在降低和控制工程造价上下工夫。在设计过程中应及时地对工程造价进行分析对比、反馈造价信息,能动地影响设计,以保证有效地控制工程造价。

(2)施工现场管理不善

工程建设管理中没有认真推行建设项目“三制”(项目法人责任制、工程招投标制、工程建设监理制),致使工程建设管理混乱、损失浪费严重,施工承包合同不完善,建管不一致,无人承担投资风险,工程建设方不对资产的增值负责,甚至有擅自挪用项目建设资金进行其他开支的事件发生,使建设过程中投资失控。

施工现场的管理不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材料控制不严,材料价格确定不合理。

②工程变更控制不严,导致造价上升。

③现场施工记录不详细,现场签证管理不严。

④因合同管理不善而导致的索赔。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