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典型的快速成形工艺优化方案

典型的快速成形工艺优化方案

时间:2023-06-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如图3.27所示,LOM工艺采用薄片材料,如纸、塑料薄膜等。如图3.28所示,FDM工艺是利用热塑性材料的热熔性、黏结性,在计算机控制下层层堆积成形。由于以FDM工艺为代表的熔融材料堆积成形工艺具有一些显著优点,所以得到了极为迅速的工艺发展。图3.28FDM工艺原理示意图图3.28FDM工艺原理示意图图3.29SLS工艺原理示意图选择性激光烧结工艺由美国得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的C.R.Dechard于1989年研制成功的选择性激光烧结工艺,已被美国DTM公司商品化。

典型的快速成形工艺优化方案

(1)立体光刻工艺

1988年,美国3D SystenG公司推出了商品化样机SLA-1,这是世界上第一台快速原型成形机。SLA系列成形机占据着RP设备市场较大的份额。

如图3.26所示,立体光刻(Stereo Lithography,SL)工艺是基于液态光敏树脂的光聚合原理工作的。SL工艺的成形材料称为光固化树脂(或称光敏树脂),这种液态材料在一定波长(λ=325 nm)和功率(P=30 mW)的紫外光的照射下能迅速发生光聚合反应,分子量急剧增大,材料也就从液态转变成固态。工作时,首先在液槽中盛满液态光敏树脂,激光束在偏转镜的作用下,能在液体表面上扫描,扫描的轨迹及激光的有无均由计算机控制,光点扫描到的地方,液体就固化。成形开始时,工作平台在液面下一个确定的深度,液面始终处于激光的焦平面,聚焦后的光斑在液面上按计算机的指令逐点扫描,即逐点固化。当一层扫描完成后,未被照射的地方仍是液态树脂。然后升降台带动平台下降一层高度,已成形的层面上又布满一层树脂,刮平器将黏度较大的树脂液面刮平,然后再进行下一层扫描,新固化的一层牢固地粘在前一层上,如此重复,最终得到一个三维实体原型。

图3.26 SL工艺原理示意图

图3.27 LOM工艺原理示意图

(2)分层实体制造工艺

分层实体制造(Laminated Object Manufacturing,LOM)工艺又称叠层实体制造或分层实体制造,由美国Helisys公司的Michael Feygin于1986年研制成功,并推出商品化的机器。

如图3.27所示,LOM工艺采用薄片材料,如纸、塑料薄膜等。片材表面事先涂覆一层热熔胶。加工时,用CO2激光器(或激光刀)在刚粘接的新层上切割出零件截面轮廓和工件外框,并在截面轮廓与外框之间多余的区域内切割出上下对开的网格:激光切割完成后,工作台带动已成形的工件下降,与带状片材(料带)分离;供料机构转动收料轴和供料轴,带动料带移动,使新层移到加工区域;工作台上升到加工平面;热压辊热压,工件的层数增加一层,高度增加一个料厚;再在新层上切割截面轮廓。如此反复直至零件的所有截面切割、粘接完,得到三维的实体零件。(www.xing528.com)

(3)熔融沉积制造工艺

熔融沉积制造(Fused Deposition Modeling,FDM)工艺由美国学者Dr.Stott Crump于1988年研制成功。并由美国Stratasys公司推出商品化的机器。

如图3.28所示,FDM工艺是利用热塑性材料的热熔性、黏结性,在计算机控制下层层堆积成形。加工时,先将材料抽成丝状,通过送丝机构送进喷头,在喷头内被加热熔化,喷头沿零件截面轮廓和填充轨迹运动,同时将熔化的材料挤出,材料迅速固化,并与周围的材料黏结,层层堆积成形。该工艺不用激光,因此使用、维护简单,成本较低。用石蜡成形的零件原型可以直接用于石蜡铸造。用ABS工程塑料制造的原型因具有较高强度而在产品设计、测试与评估等方面得到广泛应用。由于以FDM工艺为代表的熔融材料堆积成形工艺具有一些显著优点,所以得到了极为迅速的工艺发展。

图3.28 FDM工艺原理示意图

图3.29 SLS工艺原理示意图

(4)选择性激光烧结工艺

由美国得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的C.R.Dechard于1989年研制成功的选择性激光烧结(Selective Laser Sintering,SLS)工艺(又称为选区激光烧结),已被美国DTM公司商品化。

如图3.29所示,SLS工艺是利用粉末材料(金属粉末或非金属粉末)在激光照射下烧结的原理,在计算机控制下层层堆积成形。将材料粉末铺洒在已成形零件的上表面,并刮平;用高强度的CO2激光器在刚铺的新层上扫描出零件截面:材料粉末在高强度的激光照射下被烧结在一起,得到零件的截面,并与下面已成形的部分粘接;当一层截面烧结完后,再铺上新的一层材料粉末,再选择烧结新一层截面。如此循环反复,直至得到最终的三维实体零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