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日本护士服的发展历程

日本护士服的发展历程

时间:2023-06-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日本最早出现护士的时间一般认为是明治十七年,有了护士自然也就有护士服。整个大正时期,日本护士服采用纯白的制服,白色护士服正式成为日本护士的象征性制服。昭和初期的护士服似乎已开始重视制服的功能性了。从此,100%棉质的白色连衣裙型制服成了护士规定的制服。护士服总之,日本护士服走到今天,已可以用色彩丰富、亲切人性等来形容了。

日本护士服的发展历程

日本最早出现护士的时间一般认为是明治十七年(1884年),有了护士自然也就有护士服。当时的护士服是筒型的圆领长袖白色连衣裙式制服,头戴一顶高高的白帽子,腰扎一条宽宽的白带子,足蹬一双白袜草屐。因为这种护士服活动不便,所以后来上衣又改为立领单排扣连衣裙式,白衣下面还穿上了贴肤的内衬薄和服,白帽也进化为有点类似贝雷帽的护士帽,前面正中嵌有红十字徽章,脚上倒还是穿白袜草屐。这一时期值得一提的是护士的发型,为了纪念1904年(明治三十七年)日俄在旅顺203高地的惨烈战斗,日本护士的发型改为“203高地型”,就是一种前面头发蓬松起来的发式。

整个大正时期,日本护士服采用纯白的制服,白色护士服正式成为日本护士的象征性制服。而后,日本到处发起侵略战争,护士需求大幅增加,尤其是到了1937年(昭和十二年)日本侵华战争爆发,护士紧缺,日本军政府为了补充赴前线的护士兵员,慌慌张张在日本国内发起了尊重护士运动,掀起了一场全国性的美化“白衣天使”运动。这一时期,几乎抵达脚面的护士服被认为不洁,因此改为离地9寸(27厘米)的稍短的连衣裙式白色制服,立领改为开领,白帽也已经近似于今天的两侧突出的巾状护士帽,草屐也终于换成了普通的白色鞋子。昭和初期的护士服似乎已开始重视制服的功能性了。同时,这一时期的《保健卫生法·环境卫生法》还把穿着“清洁的护士服”义务化。从此,100%棉质的白色连衣裙型制服成了护士规定的制服。

不过,从战败直到2000年左右,日本的护士服除了60年代到80年代间在布料上有了一些变化外,没有什么大的改变。尤其是在色彩上,日本从有护士服开始,直到2000年,可以说是白色统治了护士服,即使今天,白色依然是护士服的主流,其原因固然有日本人对由西方传来的“白衣天使”服的坚持,更重要的原因是白色在形象上对日本人精神发挥的作用。自古以来在日本人的精神深处就有着一种尊崇白色的意识,他们认为白色是纯洁、清廉、无垢、纯粹、权威、高贵、贞淑的象征,这种白色的权威、高贵感给日本人带来的是安心感和信赖感。

但近些年来,日本人中出现了一种精神压抑综合征并日趋严重,白色护士服尤其是明亮度非常高的、近乎晃眼的白色护士服成为会给患者带来紧张感的制服,精神压抑过重的患者甚至会从护士的白色制服中感受到一种压抑和恐怖感,另一方面随着医疗器械的多样化、复杂化,加上患者本身需护士辅助才能接受治疗、行动等问题,护士需要做弯腰、蹲下、伸臂等动作越来越多,传统的连衣裙式护士服行动不便的问题也越来越突出。因此,护士制服的颜色和功能改革就提上了医院的工作日程。(www.xing528.com)

时至今日,日本护士服已经出现了乳白色、淡青色、蓝色、粉红色、乳黄色、浅绿色等多种颜色,样式也从单一的连衣裙式发展为上衣和裤子分离式,这种分离式还有普通的上衣半袖开领式和半袖圆领式之分。日本人称半袖圆领护士服为“凯西型护士服”,这种护士服也分为男女两种,有男子右胸由肩而下纽扣式和女子左胸纽扣由肩而下的两种形式,这种制服本来是日本医院医师牙科医师和牙科护士等穿的制服,因其易于活动、设计简单、颜色丰富及夏季凉爽等特性而得到了护士们的认可并逐渐推广开来。近年来,还有一种被称为V型领的护士服也逐渐有了人气,这本是一款手术室服装,手术室里的医生、护士都规定要穿这种穿脱方便、卫生简单的专用制服,也正是因为它布料薄、易活动、穿脱方便、颜色多样、容易洗涤等诸多特性,使得这款本应是在手术室才能见到的制服推广开来。此外,一直以来护士带的犹如三角巾样子的护士帽,由于不卫生(要维持其硬度必须以糨糊固定,从而易产生细菌,影响患者),以及容易脱落、容易碰到医疗机器等问题,还有男性护士的增加等原因,被越来越多的医院取消了。而护士鞋,过去一直都是以带跟的鞋和拖鞋为主,但因带跟的护士鞋被指夜间走路有声音会影响患者休息,护士本身也认为穿着时间长了易疲劳等因素,基本被废除了,现在流行的一般都是走路无声、易于穿脱的运动鞋型或系带球鞋型及拖鞋型这几种。

护士服

总之,日本护士服走到今天,已可以用色彩丰富、亲切人性等来形容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