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国电视事业的崛起与发展

中国电视事业的崛起与发展

时间:2023-06-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同年9月2日,北京电视台正式开播。1969年开始研究彩色电视,分别在北京、上海、天津和成都四个城市开展全国性彩色电视大会战,促进了我国电视工业的发展。1990年11月,我国发布《有线电视管理暂行办法》,有线电视快速发展。2008年6月9日晚上8时15分,我国第一颗直播电视卫星——中星9号发射成功。2008年8月北京奥运会全部采用高清转播,极大地推动了我国高清电视的发展。

中国电视事业的崛起与发展

1958年5月,我国第一座电视台——北京电视台中央电视台前身)试播黑白电视,北京的天空中第一次出现中国自己的电视信号,这是中国电视历史崭新的一页。

同年9月2日,北京电视台正式开播。

1969年开始研究彩色电视,分别在北京、上海天津和成都四个城市开展全国性彩色电视大会战,促进了我国电视工业的发展。

1973年5月1日,我国试播彩色电视,采用PAL制,同年10月1日正式播出。

1985年开始利用C波段通信卫星传输中央电视台第一套模拟电视节目。

1990年11月,我国发布《有线电视管理暂行办法》,有线电视快速发展。

1996年年底,中央电视台第一套、第二套、第四套、第七套和新疆、云南、贵州、四川、西藏、浙江、山东、中国教育电视台、山东教育电视台共13套模拟电视节目上星,主要卫星是中星5号、亚洲1号、亚太1A等。

同年,中央电视台最先利用卫星数字电视系统传输3、5、6、8四套节目,后来中央电视台和各省电视台卫星电视节目全部采用数字信号

1999年10月,各省电视台的电视节目全部上星,基本形成了星、网结合的广播电视传播体系。

2002年,我国开始制定第一代AVS标准,指系列国家标准《信息技术先进音视频编码》(简称AVS1,国家标准代号GB/T 20090)和广电系列标准《广播电视先进音视频编解码》(简称AVS+)。AVS1包括系统、视频、音频、数字版权管理等四个主要技术标准和符合性测试等支撑标准,目前共14个部分。

2003年开始,我国在49个城市和地区开展了有线电视数字化试点工作,探索出了数字电视整体转换的“青岛模式”。我国有线数字电视采用欧洲标准DVB-C。

2006年2月颁布GB/T 20090视频标准,目前GB/T 20090系列国家标准已颁布 9项。

2006年8月18日,我国颁布地面数字电视标准(DTMB),标准的全称为《数字电视地面多媒体广播》,标准号为GB20600-2006(数字电视地面广播传输系统帧结构、信道编码和调制),从2007年8月1日起正式实施。

2007年8月1日,由中星1号、亚太2R、亚洲3S、鑫诺1号、亚洲4号、亚太 6号等6颗卫星共36个C波段转发器传送的中央台和各省市台152套电视节目和155套广播节目全部转到鑫诺 3 号和中星 6B上传送。亚太6号Ku波段还传送20套“村村通”电视节目、34套经国家广电总局批准的境外电视节目、中央教育电视台节目和部分省市远程教育广播节目。

2008年6月9日晚上8时15分,我国第一颗直播电视卫星——中星9号发射成功。直播卫星信号可以直接到户,而不必经电视台转播。在地面只需要一个半米直径的“小锅”就可以接收。和地面、有线数字电视相比,卫星直播数字电视的优势是覆盖面积大,我国电视覆盖率可提高到98%。中星9号直播卫星的投入使用将有效解决中国广大偏僻乡村无法收看卫星直播节目的难题。

2008年8月北京奥运会全部采用高清转播,极大地推动了我国高清电视的发展。

2009年9月28日,中央电视台第一套节目和北京卫视、上海东方卫视、江苏卫视、湖南卫视、黑龙江卫视、深圳卫视进行高、标清电视节目同步播出。

2010年,全国很多大中城市已经实现了有线电视数字化,数字电视用户已超过7000万户

2010年9月6日0时14分,鑫诺6号(后改名为中星6A)卫星发射成功,这是一颗重要的广播电视专用卫星,其功率高、容量大、信号覆盖范围广。它的成功发射,将进一步提高我国广播电视节目的传输容量和节目收视质量,对丰富我国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边远山区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同时,对防灾减灾、国家安全等诸多领域也具有重要意义。鑫诺6号卫星还搭载一个S波段有效载荷,进行中国移动多媒体广播电视(CMMB)的卫星传播试验。CMMB主要面向手机、PDA等小屏幕便携式手持终端以及车载电视等终端提供广播电视服务。按照国家规定,CMMB将采用“天地一体”的移动多媒体广播技术体制,其信号主要由S波段卫星覆盖网络和U波段地面覆盖网络实现信号覆盖。

2010年10月,中星6A(原名鑫诺6号)接替鑫诺3号传输广播电视节目。

2010年11月25日零时9分,我国成功将“中星-20A”通信广播卫星送入太空预定轨道。“中星-20A”将为我国卫星通信与广播电视提供更好的服务,如图1-19 所示。

图1-19 “中星-20A”发射

目前,我国使用的电视广播卫星有:中星6A和中星6B,主要传送中央电视台和各省直辖市、自治区电视台152套电视节目和155套广播节目;亚太6号,主要传送20套“村村通”电视节目、34套经总局批准的境外电视节目、中央教育电视台节目和部分省市远程教育广播节目;中星9号,属于直播卫星,按照要求传输47套免费的高清和标清数字电视节目,对电视观众免费。

2011年发布实施了GB/T 26683-2011 《地面数字电视接收器通用规范》和GB/T 26686-2011《地面数字电视接收机通用规范》国家标准,标准要求地面数字电视接收机和接收器应支持AVS视频解码。

2011年12月6日,我国DTMB成为国际标准。(www.xing528.com)

2012年1月1日,我国3D试验频道开播。

2012年3月18日,工业和信息化部与广电总局共同成立了“AVS技术应用联合推进工作组”,组织科研院所、芯片及设备企业、电视台、广电网络公司等产学研用各方力量,共同开展联合攻关。两年多来,两部委密切配合,依托联合工作组,组织各方力量,研发了AVS的优化和演进技术AVS+,打造了从芯片、前端设备、接收终端到应用系统的AVS+技术标准完整产业链,明确了推广应用计划。

2012年7月,针对广电应用制定的行业标准《广播电视先进音视频编解码 第1部分:视频》获批,行标号为GY/T 257.1—2012,简称AVS+。

2012年12月,AVS系统、符合性测试、参考软件等三个部分也被颁布为国家标准,进一步完善了AVS标准体系。

2013年3月18日,中央电视台经过长期的测试,进行了3D的AVS+上星试验播出。

2014年1月1日开始,中央电视台开始进行AVS+编码格式的高清节目上星播出。

2014年3月18日,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与工业和信息化部共同发布了《AVS+技术应用实施指南》(〔2014〕075号),对AVS+标准在卫星传输分发、直播卫星、地面电视、有线电视、互联网电视等领域的应用进行了明确的部署。

2014年3月18日,工信部与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联合发布《广播电视先进视频编解码(AVS+)技术应用实施指南》,此指南按照“快速推进、平稳过渡、增量优先、兼顾存量”的原则,明确了分类、分步骤推进AVS+在卫星、有线、地面数字电视及互联网电视和IPTV等领域应用的时间表,其中包括:自2014年1月1日起,各电视台新上星的高清数字电视频道应采用AVS+,在2014年12月31日前,已上星的高清数字电视频道应转换为采用AVS+标准。卫星直播高清数字电视频道视频应采用AVS+标准,在2014年5月31日前,进行直播卫星高清频道开路技术试验;自2014年7月1日起,开始部署支持AVS+高清解码的直播卫星户户通机顶盒。自2014年7月1日起,有线数字电视网络内新部署的高清机顶盒应支持AVS+解码,有线数字电视网络中新增加的高清频道视频应优先采用AVS+标准。自2014年7月1日起,具有IPTV和互联网电视集成播控平台牌照的企业,应将自有平台的新增视频内容优先采用AVS+编码格式进行传输、分发和接收。自有平台上存量视频内容应逐步转换为AVS+编码格式,IPTV和互联网电视终端应同步具备相关格式的接收和解析能力。

2016年年初,AVS已启动VR国际标准和国家标准的制定,AVS VR国际标准已完成立项。2017年1月开始,AVS工作组已启动《信息技术虚拟现实内容高效编码》(简称AVS VR标准)系列标准的国家立项申请工作。

2016年3月15日,AVS 2.0标准《高效音视频编码第1部分:视频》通过审查,将作为广电行业标准。

2016年5月,广电总局颁布AVS2视频为行业标准,2016年12月30日,颁布为国家标准。第二代AVS标准包括系列国家标准《信息技术高效多媒体编码》(简称AVS2),AVS2主要面向超高清电视节目的传输,定位在引领未来五到十年数字媒体产业的发展,并争取为相关国际标准的制定发挥关键作用。

2018年年初,第二代AVS系统部分《信息技术高效多媒体编码第1部分:系统》和音频部分《信息技术高效多媒体编码第3部分:音频》进入国标委审批,等待颁布。

2018年6月7日,我国第二代数字音频编码标准《信息技术高效多媒体编码第3部分:音频》(简称AVS2音频标准)由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和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颁布为国家标准(见“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公告2018年第9号”),标准代号GB/T 33475.3-2018,将于2019年1月1日正式实施。AVS2音频标准立足提供完整的高清三维视听技术方案,与第二代AVS视频编码(AVS2视频)配套,是更适合超高清、3D等新一代视听系统需要的高质量、高效率音频编解码标准。将应用于全景声电影、超高清电视、互联网宽带音视频业务、数字音视频广播无线宽带多媒体通信、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及视频监控等领域。

2018年10月1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首个上星超高清电视频道——CCTV4K超高清频道开播,通过中星6A卫星和全国有线电视干线网向全国传输。

2019年1月13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联合中国移动、华为公司在广东深圳成功开展了5G网络4K电视传输测试。走过36年的央视春晚,将在今年的深圳分会场历史性地实现4K超高清内容的5G网络传输,这是我国首次进行的5G网络4K传输。这也是我国首个国家级5G新媒体平台建设后的又一个重要突破,标志着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在打造具有强大引领力、传播力、影响力的国际一流新型主流媒体、加快推进5G规模试验和应用示范上迈出了坚实步伐。

2019年3月10日0时28分,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将“中星6C”通信卫星送入太空,卫星进入预定轨道。“中星6C”通信卫星是一颗地球同步轨道卫星,主要为中国、东南亚、澳洲和南太平洋岛国等地区提供通信与广播业务。

我国的数字电视发展实施“三步走”战略:2003年开始推进有线电视数字化、2006年发展卫星直播电视、2008年全面发展地面数字电视、2015年关闭模拟电视(实际上只关闭有线模拟电视,2020年才关闭地面模拟电视)。

我国拥有最大的广播电视节目制作播出系统、最大的电视广播综合传输覆盖网络、最多的受众,已成为名副其实的电视大国。

思考与练习:

1.什么是电视?电视由哪些部分组成?各部分的作用是什么?各部分的常用设备有哪些?

2.电视的特点是什么?

3.简述电视的种类。

4.简述电视的发展过程和发展方向。

5.简述我国数字电视发展“三步走”战略。

6.为什么说我国是电视大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