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普传PI7800/PI7600系列变频器功能参数详解

普传PI7800/PI7600系列变频器功能参数详解

时间:2023-06-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停止状态下,根据残压检测电动机转速,刷新速度500ms。注意此处其中的300Hz并没有增大10倍成为3000Hz,这是因为变频器最大输出频率只能达到800.00Hz的缘故。F07 自动转矩提升 出厂设定值:0%该参数用于改善变频器低频特性,在低频段运行时对变频器输出电压进行提升补偿。

普传PI7800/PI7600系列变频器功能参数详解

1.基本参数组

F00监视选择 出厂设定值:0

可设置为0~15,分别对应于以下16种监视对象:

0:给定频率,频率设定方式下设定的频率。

1:实际频率,变频器当前的输出频率。

2:电动机实际电流,电动机电流的检测值。

3:电流百分比,电动机实际电流和额定电流的百分比。

4:直流母线电压,直流母线上电压的检测值。

5:变频器输出电压,变频器的实际输出电压。

6:电动机实际转速,电动机实际运行速度。运行状态下,电动机实际转速=60×实际输出频率×转速监视增益/电动机极对数

例如:实际输出频率50.00Hz,转速监视增益b14=100.0%,电动机极对数b00=2,则电动机实际转速=1500rpm。

停止状态下,根据残压检测电动机转速,刷新速度500ms。

电动机实际转速=60×残压频率×转速监视增益/电动机极对数。

7:累计运行时间

变频器每次运行时间的累计和,以小时或天为单位。

例如:如果LED显示值为10.31,y14设为0(以小时为单位),则表示该机器运行实际时间是10小时18分36秒;如果LED显示值是20.03,y14设为1,(以天为单位)则表示该机器运行实际时间是20天43分12秒。

8:IGBT温度℃,检测到的变频器内IGBT的温度。

9:PID给定值,PID调节运行时的给定值百分比。

10:PID反馈值,PID调节运行时的反馈值百分比。

11:电机输出功率,电动机实际输出功率百分比。

12:励磁分量给定值,电动机给定励磁分量百分比。

13:励磁分量实际值,电动机实际励磁分量百分比

14:转矩分量给定值,电动机给定转矩分量百分比。

15:转矩分量实际值,电动机实际转矩分量百分比。

F01控制模式 出厂设定值:0

控制模式的选择,可设置为0~2。

0:无PG V/F控制,V/F空间电压矢量控制。

1:带PG V/F控制,V/F空间电压矢量控制+转速传感器

2:带PG矢量控制,矢量控制+转速传感器。

F02给定频率 出厂设定值:50.00/500.0Hz

设定的运行频率,可以是下限频率到上限频率之间的任意一个频率。

F03 频率倍数设置 出厂值设定:0

由相关参数(F02、F13、F14、F16、F17、F22、F26、F31、F32、F33、F34、F37、F38、F39、F40、F58、F59、F60、H00、H01、H02、H03、H04、H05、H06等)设定的频率,实际执行时还应考虑和计算F03设置的倍数。F03=0时,倍数为1;F03=1时,倍数为10。例如F13最大频率这个参数的设定范围为10.00~300.00Hz。如果F03=0,则倍数为1,设定范围维持不变。如果F03=1,则倍数为10,设定范围变为100.0~800.0Hz。注意此处其中的300Hz并没有增大10倍成为3000Hz,这是因为变频器最大输出频率只能达到800.00Hz的缘故。

F04 频率设定模式 出厂设定值:0

频率的设定方式,可设定为0~19,分别对应如下:

0:键盘或RS485设定。

1:模拟输入V2设定频率。

2:模拟输入I2设定频率。

3:模拟输入V2和I2同时作用。

4:上升/下降控制方式1。

5:程序运行。

不受反转禁止限制,其运行方向由多段速度运行方向(H28~H34)的设定和端子FWD/REV来确定,见H28~H34多段速度运行方向的相关说明。

6:摆频运行,按摆频运行设置运行。

7:PID调节方式。

8:键盘电位器给定,频率通过键盘电位器进行设定。

9:V2正反转给定,模拟输入信号V2用作正反转频率给定信号,当V2大于o01(V2输入最小电压)时,该信号设定正转频率;当V2小于o01时,该信号设定反转频率。V2正反转给定的示意图如图5-3所示。

978-7-111-42447-5-Chapter05-36.jpg

图5-3 V2正反转给定

10:键盘电位器正反转给定。

11:V2比例联动微调,见比例联动相关说明。

12:I2比例联动微调,见比例联动相关说明。

13:上升/下降控制方式2,见上升/下降控制方式1中的相关说明。

14:上升/下降控制方式3,见上升/下降控制方式1中的相关说明。

15:上升/下降控制方式4,见上升/下降控制方式1中的相关说明。

16:上升/下降控制方式5,见上升/下降控制方式1中的相关说明。

17:上升/下降控制方式6,见上升/下降控制方式1中的相关说明。

18:V2+PID调节方式,见PID调节方式相关说明。

19:I2+PID调节方式,见PID调节方式相关说明。

F05 运行控制模式 出厂设定值:0

停止和运行指令的控制方式。

0:键盘+RS485/CAN控制。

1:键盘+端子+RS485/CAN控制。

外部信号对端子的控制,边沿触发有效,下降沿执行正/反转命令,上升沿执行停止命令。

注意,此时F62=0即端子控制模式选择标准运转控制有效。

2:RS485/CAN控制。

3:端子控制,电平触发。F62=0/1/2有效。

4:比例联动控制

使用比例联动功能,主机需要将本机通讯地址设置为128。即将变频器设定为比例联动中的主变频器,一个比例联动应用中,只有一台主变频器。

使用比例联动功能,从机需要将本机通信地址设置为0~127,从变频器的运行状态受主变频器控制。

从变频器设定频率=比例联动系数×主变频器频率+电位器微调值。

从变频器设定频率范围:F22最小运行频率~F13最大频率。

F06 波形产生模式 出厂设定值:1

PWM波形的产生方式。

0:异步空间矢量PWM。

1:分段同步空间矢量PWM,谐波最小化。

2:两相优化空间矢量PWM,开关损耗最小化。

F07 自动转矩提升 出厂设定值:0%

该参数用于改善变频器低频特性,在低频段运行时对变频器输出电压进行提升补偿。

提升电压计算公式如下:

提升电压=电机额定电压×(变频器当前输出电流/2倍电机额定电流)×F07。

转矩提升后的曲线如图5-4所示。

978-7-111-42447-5-Chapter05-37.jpg

图5-4 转矩提升后的曲线

F08 V/F提升方式 出厂设定值:2

所谓“V/F提升”,就是在变频器输出频率较低时,相应提升输出电压,从而调整负载转矩。本参数可设置0~61共62种V/F提升方式,其中,0~20适合恒转矩负载,21~40适合1.5次方递减转矩负载,41~50适合平方递减转矩负载,51~60适合三次方递减转矩负载,61用户自定义。转矩提升示意图如图5-5所示。图中fbase是基本频率,Un额定电压。

F09 加速时间 出厂设定值:10.0s

从0Hz到最大频率的加速时间,见图5-6。

F10 减速时间 出厂设定值:10.0s

从最大频率到0Hz的减速时间,见图5-6。

实际的加减速时间还要在该设定的加减速时间基础上乘以一个时间倍数,该时间倍数由时间单位设置F56的十位决定,见F56相关说明。

978-7-111-42447-5-Chapter05-38.jpg

图5-5 V/F提升方式示意图

978-7-111-42447-5-Chapter05-39.jpg

图5-6 加速时间和减速时间

F11 转差补偿 出厂设定值:0%

当变频器驱动异步电机时,负载增加,滑差增大,该参数可设定补偿频率,降低滑差,使电机在额定电流下运转速度更接近同步转速。设定值为0,无转差补偿功能。

使用转差补偿功能需正确设定b01电机额定电流、b05电动机空载电流。

计算公式如下:补偿频率=转差补偿×额定频率×(IMX-IM0)/(IMN-IM0

其中:

IMX电动机实际工作电流

IMN电动机额定电流

IM0电动机空载电流

F12 输出电压百分比 出厂设定值:100%

实际输出电压和额定输出电压的百分比。

用于调整输出电压,输出电压=变频器额定输出电压×输出电压百分比。

F13 最大频率 出厂设定值:50.00/500.0Hz

变频器调速所允许输出的最大频率,也是加/减速时间设定的依据。

此参数的设定,应考虑电机的调速特性及能力。

F14 基本频率 出厂设定值:50.00/500.0Hz

对应不同基频的电动机选用此功能。基本V/F特性曲线如图5-7所示。

F15 载波频率 出厂设定值:见表5-12。

978-7-111-42447-5-Chapter05-40.jpg

图5-7 基本V/F特性曲线

此功能主要用于改善变频器运转中可能出现的噪声及振动现象。载波频率较高时,电流波形比较理想,电动机噪声小。在需要静音的场所非常适用。但此时主元器件的开关损耗较大,整机发热较多,效率下降,出力减小。与此同时无线电干扰较大,高载波频率运用时的另一问题就是电容性漏电流增大,装有漏电保护器时可能引起其误动作,也可能引起过电流的发生。

当低载波频率运行时,则与上述现象大体相反。

不同的电动机对载波频率的反应也不相同。最佳的载波频率也需按实际情况进行调节而获得。但随着电动机容量的增大,载波频率应该选得较小。

载波频率出厂值与功率的关系如表5-12。

表5-12 载波频率出厂值与功率的关系

978-7-111-42447-5-Chapter05-41.jpg

注意:载波频率越大,整机的温升就越高。

载波频率与电动机噪声、电气干扰、开关损耗的关系如表5-13所示。

表5-13 载波频率与电动机噪声、电气干扰、开关损耗的关系

978-7-111-42447-5-Chapter05-42.jpg

F16 下限频率 出厂设定值:0.00/0.0Hz

输出频率的下限。

F17 上限频率 出厂设定值:50.00/500.0Hz

输出频率的上限。

当频率设定指令高于上限时,运转频率为上限频率;当频率设定指令低于下限频率时,运转频率为下限频率。起动处于停止状态的电机时,变频器输出从0Hz开始按照一段加速时间向着上限或设定的频率加速。停止电动机时,从运行频率开始按照减速时间向0Hz作减速。示意图如图5-8所示。

978-7-111-42447-5-Chapter05-43.jpg

图5-8 下限频率和上限频率

F18 S曲线加速起始段 出厂设定值:0.0%

F19 S曲线加速停止段 出厂设定值:0.0%

F20 S曲线减速起始段 出厂设定值:0.0%

F21 S曲线减速停止段 出厂设定值:0.0%

正常的变频器有多种加减速模式,变频器厂家在产品出厂时给出的是最基本的一种直线模式,其他的模式就要用户根据现场的要求来设定。例如:单S线,双S线,单倒L线,双倒L线等;那么,F18~F21的参数就是调整以上几种模式的参数,这4个参数调整的时间区间依次对应着图5-9中T1(加速时间)的1段、3段和T2(减速时间)的3段、1段时间,T1T2的2段时间都为直线的加、减速的时间,不可改变。

978-7-111-42447-5-Chapter05-44.jpg

图5-9 参数F18~F21调整后双S形加减速曲线

如果仅加速时需要单S线模式,减速还是直线的模式,只需将F18和F19的参数更改就行。图5-9是双S线的加减速模式,此时上述4个参数均需设定。双倒L加减速模式的参数只需更改F19和F20的参数,其他的两个参数不动。

图5-9中的设定频率2是起始的0Hz或下限的设定频率,设定频率1就是恒速的频率。加减速的时间都是从最小到最大频率之间的所用的时间,而不是一段频率内的时间。

F22 最小运行频率 出厂设定值:0.00/0.0Hz

设定频率低于最小运行频率时,变频器将停止运转,也就是说,当设定频率小于最小运行频率时,都判定设定频率为零。

“最小运行频率”较“下限频率”具有优先权。仅当最小运行频率设为0Hz时,下限频率具有优先权。具体如图5-10所示。

978-7-111-42447-5-Chapter05-45.jpg

图5-10 最小运行频率

F23 直流制动电流 出厂设定值:100%

参数设定直流制动时送入电动机的直流制动电流值的百分比。此数值是以变频器额定电流为基准,即变频器额定电流对应100%。设置过程中,务必由小慢慢增大,直到得到足够的制动转矩,而且不能超过电动机的额定电流。

F24 起动制动时间 出厂设定值:0.0s

起动时直流制动电压的持续时间,如图5-11a所示。

F25 停止制动时间 出厂设定值:0.0s

停止时直流制动电压的持续时间,如图5-11b所示。

F26 制动起始频率 出厂设定值:0.00/0.0Hz

变频器在减速到此频率时,停止输出PWM波形,开始输出直流制动波形,如图5-11b所示。

978-7-111-42447-5-Chapter05-46.jpg

图5-11 参数F24、F25和F26的功能示意图

a)起动制动时间F24 b)制动起始频率F26和停止制动时间F25

F27 停止方式设定 出厂设定值:0

当变频器接收到“停止”的指令后,变频器将依此参数的设定控制电机的停止方式。

0:减速停车方式,变频器根据参数所设定的减速时间,以设定的减速模式减速至最低频率后停止。

1:自由停车方式,变频器接收到“停止”的指令后立即停止输出,电机依负载惯性自由运转至停止。

F28 寸动加速时间 出厂设定值:10.0s

从0Hz加速到最大频率的时间。变频器从0Hz加速到寸动频率所需的时间小于寸动加速时间,如图5-12所示。

F29 寸动减速时间 出厂设定值:10.0s

从最大频率到0Hz的减速时间,变频器从寸动频率减速到0Hz所需的时间小于寸动减速时间,见图5-12。

978-7-111-42447-5-Chapter05-47.jpg

图5-12 寸动加减速时间

实际的寸动加减速时间还要在该设定的加减速时间基础上乘以一个时间倍数,该时间倍数由时间单位设置F56的十位(加速时)和百位(减速时)决定,详见F56相关说明。

F30 寸动功能设置 出厂设定值:00

寸动功能设置的方法见表5-14。

表5-14 寸动功能设置的方法

978-7-111-42447-5-Chapter05-48.jpg

F31寸动频率设定 出厂设定值:6.00/60.0Hz

寸动频率设定范围为下限频率到上限频率。

F32 摆频运行频率1 出厂设定值:40.00/400.0Hz

F33 摆频运行频率2 出厂设定值:20.00/200.0Hz

F34 摆频运行差频1 出厂设定值:2.00/20.0Hz

F35 摆频运行定时T1 出厂设定值:2.0s

F36 摆频运行定时T2 出厂设定值:2.0s

根据摆频f1、摆频f2、△fT1T2计算加减速时间,如图5-13所示。

978-7-111-42447-5-Chapter05-49.jpg

图5-13 摆频运行

F37 回避频率1 出厂设定值:0.00/0.0Hz

F38 回避频率2 出厂设定值:0.00/0.0Hz

F39 回避频率3 出厂设定值:0.00/0.0Hz

F40 回避频率范围 出厂设定值:0.00/0.0Hz

运转中要避免机械系统固有振动点所致共振时,可使用回避方式跳过此共振频率。最多可设置3个共振频率点执行回避。

回避频率范围是以回避频率为基准向上和向下回避的频率范围。

在加减速过程中,变频器的输出频率可正常穿越回避频率区。

回避频率和回避频率范围示意图如图5-14所示。

F41 自动稳压功能 出厂设定值:0

CPU自动检测变频器直流母线电压并做出实时优选处理,当电网电压波动时,输出电压波动很小,其V/F特征始终接近额定输入电压时的设定状态。

0:无该功能。

1:有该功能。

2:有该功能,但减速时不用。

F42 过电压失速保护 出厂设定值:1

0:此功能无效

1:此功能有效

978-7-111-42447-5-Chapter05-50.jpg

图5-14 回避频率和回避频率范围

当变频器减速时,由于电动机负载惯量的影响,电动机会产生回馈电压至变频器内部,导致直流侧电压升高并超过最大允许值。当选择过电压失速保护功能有效时,变频器对直流侧电压进行检测,如果该电压过高,变频器会停止减速(输出频率保持不变),直到直流侧电压低于设定值时,变频器才会再执行减速。

带制动的机种及外接能耗制动单元时此功能应设为“0”。

过电压失速保护功能示意图如图5-15所示。由该图可见,图5-15a中的直流电压超过基准线时,图5-15b中的输出频率停止变化;图5-15a中的直流电压低于基准线时,图5-15b中的输出频率执行降频减速。

978-7-111-42447-5-Chapter05-51.jpg

图5-15 过电压失速保护

F43 电流限幅功能 出厂设定值:0

0:此功能无效

1:此功能有效

此功能设定有效时,当变频器执行加速时,由于加速过快或电动机负载过大,变频器输出电流会急速上升,超过电流限幅值时(G/S型为额定电流的140%,F型为120%,Z/M/T型为170%,H型为230%),变频器会停止加速,当电流低于电流限幅值时,变频器才继续加速。

此功能设定有效时,当变频器执行稳速运行时,由于电动机负载过大,变频器输出电流会急速上升,超过电流限幅值时(G/S型为额定电流的140%,F型为120%,Z/M/T型为170%,H型为230%),变频器会降低输出频率,当电流低于电流限幅值时,变频器重新加速至设定频率。

电流限幅功能示意图见图5-16。由图5-16a可见,当变频器输出电流大于某一数值时,输出频率停止升高保持不变,输出电流减小后,输出频率继续升高。由图5-16b可见,当变频器执行稳速运行致使变频器输出电流大于某一数值时,变频器会降低输出频率,当电流低于电流限幅值时,变频器重新加速至设定频率。

978-7-111-42447-5-Chapter05-52.jpg

图5-16 电流限幅功能

F44 转速追踪选择 出厂设定值:0

该参数用于选择变频器追踪方式。

0:无转速追踪,即从0Hz或起动频率开始起动。

1:掉电追踪,当变频器瞬间掉电重新起动时,以电动机当前速度和方向继续运行。参见图5-17a。

2:起动追踪,在上电时先检测电动机速度和方向,直接以电动机当前的速度和方向运行。参见图5-17b。

978-7-111-42447-5-Chapter05-53.jpg

图5-17 转速追踪选择功能

a)掉电追踪状态 b)起动追踪状态

F45 电子热保护选择 出厂设定值:1

该功能是在电动机没有使用其他热继电器的情况下,出现过热时保护电动机。变频器使用一些参数计算电动机的温升,同时判断使用的电流是否造成电动机过热。当选择电子热保护功能时,变频器在检测到过热后关断输出同时显示保护信息。

0:不选择该功能

1:选择该功能

F46 电子热保护等级 出厂设定值:见下文

该参数出厂值F型为120%,G/S型为150%,Z/M/T型为180%,H型为250%。

这是变频器诊断电动机过热时设定的电流等级。当电流为额定电动机电流与该参数的乘积时,变频器在1min之内保护,即1min内过热保护的实际电流为额定电流的F46倍。参见图5-18。

978-7-111-42447-5-Chapter05-54.jpg

图5-18 电子热保护等级

F47 能耗制动选择 出厂设定值:0

0:无。

1:安全式,只在变频器减速过程中,且检测到直流母线高压超过预定值时,实行能耗制动。

2:一般式,变频器在任何状态下,只要检测到直流母线高压超过预定值时,实行能耗制动。

当变频器运行于急减速状态或负载较大波动时,可能出现过电压或过电流。这种现象在负载惯量相对较大时更容易发生。变频器内部检测到直流母线高压超过一定值时,输出制动信号通过外接制动电阻实行能耗制动。用户可以选择带制动功能选件的机种来应用此功能。

F48 故障重置次数 出厂设定值:0

变频器运行中,发生过电流(OC)、过电压(OU)时,可以自动复位后重新以故障前设定状态运行。重置次数以此参数设定为准,最多可设定10次,当设定为0时,则故障后不执行自动重置功能。但若为直流主电路主继电器故障(MCC)或欠电压(LU)故障,此故障重置次数为无效。

当故障重启正常运行时间超过36s后,恢复原设定的故障重置次数。

当故障发生时间超过10s,则不再执行故障重置功能。

F49 故障重置时间 出厂设定值:1.0s

设定故障自动重置的时间间隔。故障停机后,检测到无故障时间大于故障重置时间,则执行故障自动重置。

F50 程序运行方式 出厂设定值:0

0:单循环后停车。

1:连续无限循环,接收到STOP(停止)指令后停车。

2:单循环结束后依最后的段速连续运行,接收到STOP(停止)指令后停车。

程序运行三种方式分别介绍如下:

F50设置为0时为程序运行单循环模式,该模式功能为按照参数设定的各段运行频率及加减速时间,运行一个循环后停机结束。如图5-19所示。

978-7-111-42447-5-Chapter05-55.jpg

图5-19 程序运行单循环模式

F50设置为1时为程序运行连续循环模式,该模式功能为按照参数设定的各段运行频率及加减速时间,运行一个循环后接着运行下一个循环,直至接收到停机指令,如图5-20所示。

F50设置为2时为程序运行中单循环结束后,依最后一段(图5-21中为第七段)速度持续运行的模式,该模式功能是,按照参数设定的各段运行频率及加减速时间,运行一个循环后,继续以最后一段的速度持续运行,直至接收到停机指令,如图5-21所示。

F51 程序运行再起动 出厂设定值:00

程序运行中,停机和停机后再起动的方式(包括正常停机和故障重置)。

F51设置为00:以停机前段参数设置停机;再起动时以第一段速度运行,如图5-22所示。

978-7-111-42447-5-Chapter05-56.jpg

图5-20 程序运行连续循环模式

978-7-111-42447-5-Chapter05-57.jpg

图5-21 程序运行单循环后按七段速度运行模式

978-7-111-42447-5-Chapter05-58.jpg

图5-22 F51设置为00时

F51设置为01:以停机前段参数设置停机;再起动时以停机前所运行的段速运行,如图5-23所示。

978-7-111-42447-5-Chapter05-59.jpg

图5-23 F51设置为01时

F51设置为1X(十位设成1,个位无效):以第一段参数设置停机;再起动时以第一段速度运行,如图5-24所示。

978-7-111-42447-5-Chapter05-60.jpg

图5-24 F51设置为1X时

注:在图5-22~图5-24中,有

at1′:以一段加速时间加速所用的时间。

dt1′:以一段减速时间减速所用的时间。

at3′:以三段加速时间加速所用的时间。

dt3′:以三段减速时间减速所用的时间。

F52 RST输入信号选择 出厂设定值:0

0:仅故障状态下作为复位输入信号,正常状态下无效。

1:正常状态下作为外部故障输入信号,故障状态下作为复位输入信号。

作为外部故障输入信号时,RST端子与COM闭合即认为外部故障有效;作为复位信号时先闭合,再断开。

F53 风扇起动温度(可选) 出厂设定值:0.0℃

设定风扇起动温度。当实际温度高于此设定温度时风扇动作。

F54 电动机运行方向 出厂设定值:0

0:正转命令使电动机逆时针转。

1:正转命令使电动机顺时针转。

F55 电动机反转禁止 出厂设定值:0

0:可以反转。

1:禁止反转。

F56 时间单位设置 出厂设定值:0

实际运行时间单位调整。其中个位定义运行时间单位,十位定义加速时间(加速时间F09、寸动加速时间F28)单位,百位定义减速时间(减速时间F10、寸动减速时间F29)单位,具体定义见表5-15。

表5-15 时间单位设置定义

978-7-111-42447-5-Chapter05-61.jpg

F57 节能运行百分比 出厂设定值:100%

该参数描述节能运行最小输出电压百分比。在恒速运转中,变频器可以由负载状况自动计算最佳输出电压供给负载。在加减速过程中不进行此类计算。节电功能通过降低输出电压,提高功率因数达到节电的目的,此参数确定输出电压最小降低值;如此参数设定为100%,则表示节电运转方式关闭。

节能有效时,变频器的实际电压输出值=变频器的额定输出电压×输出电压百分比×节能运转时节能输出电压百分比。

F58 FDT频率设定1 出厂设定值:0.00/0.0Hz

F59 FDT频率设定2 出厂设定值:0.00/0.0Hz

978-7-111-42447-5-Chapter05-62.jpg

图5-25 F58、F59功能说明

当输出信号选择(o13~o18,详见“其他参数组”中“F69-输入/输出参数组”关于o13~o18的说明)设为14时,变频器输出频率到达或超过FDT频率设定1时,相应输出信号端子动作;变频器输出频率低于此参数所设定的频率时,相应输出信号端子不动作。参见图5-25。

当输出信号选择(o13~o18)设为15时,首先检测FDT频率设定1,当变频器输出频率到达或超过FDT频率设定1时,相应输出信号端子动作;端子动作后,检测FDT频率设定2,当变频器输出频率低于FDT频率设定2时,相应输出信号端子不动作。

例如:设FDT频率设定1为35Hz,FDT频率设定2为30Hz,则输出信号端子如图5-25所示。

F60 频率检测幅度 出厂设定值:0.00/0.0Hz

该参数定义频率检测幅度,用于调整I/O输出功能。此功能是在o13~o18项设定为11(设定频率到达)时,依据F02给定的频率使相应输出信号端子动作。例如:F60=3.00Hz,F02=40.00Hz时,则频率升至37.00Hz时就会有信号端子动作。也就是说在达到设定频率的前3.00Hz的时候就有信号输出了,一直到所设定的频率都一直保持信号的输出。此参数应根据运行现场的技术要求来决定是否设定。无需设定时则执行出厂默认值。

F61 负载类型 出厂设定值:0

该参数定义负载类型,系统根据负载类型自动调整参数,以满足不同负载的特殊控制要求。负载类型设定不当,可能会造成设备损坏。

0:通用

1:水泵

2:风机

3:注塑机

4:纺织机

5:提升机

6:磕头机

7:皮带传送机

8:变频电源

9:双泵恒压供水

10:三泵恒压供水

11:四泵恒压供水

12:转矩控制

13:稳压电源

14:恒流电源

F62 端子控制模式 出厂设定值:0

该参数设定端子运行控制模式。

0:标准运行控制。

1:二线制运行控制。

2:三线制运行控制1。

3:三线制运行控制2。

4:三线制运行控制3。

F62=0时的标准运行控制方式见图5-26,触头短接时运行,断开时停车。触头FWD/STOP短接时为正转运行,触头REV/STOP短接时为反转运行。

978-7-111-42447-5-Chapter05-63.jpg

图5-26 标准运行控制方式

F62=1时的二线制运行控制方式如图5-27所示,触头短接时运行,断开时停车。触头RUN/STOP短接为正转运行,在没有断开触头RUN/STOP时,要反转运行可以直接短接FWD/REV。变频器有正转直接转换成反转运行的功能。

978-7-111-42447-5-Chapter05-64.jpg

图5-27 二线制运行控制方式

F62=2,3,4时的三线制运行控制方式1、2、3如图5-28所示。这几种控制方式为电平触发,无需将触头持续短接。按一下RUN为正转运行;按一下REV/FWD为反转运行,按一下STOP停车。

978-7-111-42447-5-Chapter05-65.jpg

图5-28 三线制运行控制方式1、2、3

F63 MSS端子功能选择 出厂设定值:0

该参数定义SS1、SS2、SS3端子功能。

0:无功能。

1:MSS多段速度控制。仅F04为0,1,2,3,8,9,10时MSS多段速度有效,多段速度优先。

电平触发,低电平有效,MSS端子功能选择参照F68参数组。

2:MSS多段加速度控制。仅F04为0,1,2,3,8,9,10时MSS多段加速度有效。

电平触发,低电平有效,MSS端子功能选择参照F68参数组。

3:寸动正反转控制+PID正负作用切换。

4:频率设定模式切换,见表5-16。

表5-16 频率设定模式切换

978-7-111-42447-5-Chapter05-66.jpg

注:SS1、SS2、SS3与COM断开为OFF,SS1、SS2、SS3与COM短接为ON。

5:转矩上限切换(在F61=12转矩控制模式下有效),见表5-17。

表5-17 转矩上限切换

978-7-111-42447-5-Chapter05-67.jpg

H00,H01,H02定义转矩上限百分比:

转矩上限=〔H00(或H01、H02)/最大频率〕×C04×100%

例如:最大频率=130Hz,C04=200%

H00=100Hz,则转矩上限=(100/130)×200%=153.8%

H01=80Hz,则转矩上限=(80/130)×200%=123.0%

H02=40Hz,则转矩上限=(40/130)×200%=61.5%

如果给定20Hz,则对应的转矩给定值见表5-18。

表5-18 转矩给定值

978-7-111-42447-5-Chapter05-68.jpg

注意:在F01=2矢量控制方式并且F61=12转矩控制模式下,SS3端子可以用来切换矢量速度控制与矢量转矩控制(F63可以为0~5)。

SS3=ON:矢量转矩控制。

SS3=OFF:矢量速度控制。

6:MSS定时运行功能。

利用MSS端子的脉冲信号进行运行时间设定。运行时间随最后到达的端子脉冲信号进行更新,不累积。运行时间包括加速时间,不包括减速时间。

7:控制模式切换功能,见表5-19。

表5-19 控制模式切换功能

978-7-111-42447-5-Chapter05-69.jpg

(续)

978-7-111-42447-5-Chapter05-70.jpg

8:程序运行段复位。

F04=5程序运行模式下,利用端子SS3复位当前程序运行的段数,见表5-20和图5-29。

表5-20 程序运行段复位

978-7-111-42447-5-Chapter05-71.jpg

978-7-111-42447-5-Chapter05-72.jpg

图5-29 程序运行段复位

9:PID调节模式切换,见表5-21。

表5-21 PID调节模式切换

978-7-111-42447-5-Chapter05-73.jpg

F64 输入端子极性 出厂设定值:0

该参数用于选择每一个端子在哪种极性下有效和配置上电时端子运行命令是否有效。

变频器的功能端子SS1、JOG、FWD、REV、SS2、SS3、FRE和RST与一个二进制数列各位的对应关系如图5-30。该数列从右至左共9位,每一位都有自己的权,即2的n次方。根据各位的权可以计算出这个二进制数列的十进制对应值,这个十进制的对应值就是参数F64的设置值。图5-30方框中的0~8只是这个二进制数列从右至左的顺序号,它的实际值只能是0或者1。这9位二进制数的设置原则可参见表5-22和表5-23。

978-7-111-42447-5-Chapter05-74.jpg

图5-30 功能端子与二进制数列各位的对应关系(www.xing528.com)

表5-22 0~7位设置

978-7-111-42447-5-Chapter05-75.jpg

表5-23 第8位设置

978-7-111-42447-5-Chapter05-76.jpg

图5-31是根据表5-22、表5-23的设置原则和现场的应用需求作出的设置结果,据此我们可以计算F64的设置值:

978-7-111-42447-5-Chapter05-77.jpg

图5-31 F64参数设置举例

F64=bit8×28+bit7×27+bit6×26+……+bit1×21+bit0×20=0×28+1×27+1×26+0×25+0×24+0×23+0×22+1×21+1×20=128+64+2+1=195

因此,可以将F64设置为195。

费了这么多周折将一个9位的二进制数转换为3位的十进制数,是因为操作面板上的显示器显示位数有限,不能显示9位二进制数。

F65 监视选择2 出厂设定值:1

F66 监视选择3 出厂设定值:2

这两个参数用于选择第二和第三监视对象,范围是0~15(同F00监视对象),在使用JP6E7800和JP6C7800型键盘时有效。

2.其他参数组

其他参数组涉及如下参数,下面给以介绍。

F67 U/f曲线设置

F68 MSS多段速度控制

F69 输入/输出参数组选择

F70 电流环参数组选择

F71 速度环参数组选择

F72 PID组选择

F73 变频器系统参数组选择

F74 电动机参数组选择

在这几个参数组下,选择期望的组后,按操作面板上的PRG键进入。

1)F67 U/f曲线设置

本参数组通过U00~U15对变频器的U/f曲线进行设置,可对照图5-32。

978-7-111-42447-5-Chapter05-78.jpg

图5-32 U/f曲线设置

U00 U/f设定频率1 出厂设定值:5.00/50.0Hz

用户设定U/f曲线的第一个频率值,与图5-32中的U1对应。

U01 U/f设定电压1 出厂设定值:5%

用户设定U/f曲线的第一个电压百分比,以变频器额定输出电压100%为参考依据,与图5-32中的f1对应。

U02 U/f设定频率2 出厂设定值:10.00/100.0Hz

用户设定U/f曲线的第二个频率值,与图5-32中的U2对应。

U03 U/f设定电压2 出厂设定值:10%

用户设定U/f曲线的第二个电压百分比,以变频器额定输出电压100%为参考依据,与图5-32中的f2对应。

U04 U/f设定频率3 出厂设定值:15.00/150.0Hz

用户设定U/f曲线的第三个频率值,与图5-32中的U3对应。

U05 U/f设定电压3 出厂设定值:15%

用户设定U/f曲线的第三个电压百分比,以变频器额定输出电压100%为参考依据,与图5-32中的f3对应。

U06 U/f设定频率4 出厂设定值:20.00/200.0Hz

用户设定U/f曲线的第四个频率值,与图5-32中的U4对应。

U07 U/f设定电压4 出厂设定值:20%

用户设定U/f曲线的第四个电压百分比,以变频器额定输出电压100%为参考依据,与图5-32中的f4对应。

U08 U/f设定频率5 出厂设定值:25.00/250.0Hz

用户设定U/f曲线的第五个频率值,与图5-32中的U5对应。

U09 U/f设定电压5 出厂设定值:25%

用户设定U/f曲线的第五个电压百分比,以变频器额定输出电压100%为参考依据,与图5-32中的f5对应。

U10 U/f设定频率6 出厂设定值:30.00/300.0Hz

用户设定U/f曲线的第六个频率值,与图5-32中的U6对应。

U11 U/f设定电压6 出厂设定值:30%

用户设定U/f曲线的第六个电压百分比,以变频器额定输出电压100%为参考依据,与图5-32中的f6对应。

U12 U/f设定频率7 出厂设定值:35.00/350.0Hz

用户设定U/f曲线的第七个频率值,与图5-32中的U7对应。

U13 U/f设定电压7 出厂设定值:35%

用户设定U/f曲线的第七个电压百分比,以变频器额定输出电压100%为参考依据,与图5-32中的f7对应。

U14 U/f设定频率8 出厂设定值:40.00/400.0Hz

用户设定U/f曲线的第八个频率值,与图5-32中的U8对应。

U15 U/f设定电压8 出厂设定值:40%

用户设定U/f曲线的第八个电压百分比,以变频器额定输出电压100%为参考依据,与图5-32中的f8对应。

2)F68:MSS多段速度控制

H00 1段速度设定1X 出厂设定值:5.00/50.0Hz

H01 2段速度设定2X 出厂设定值:30.00/300.0Hz

H023 段速度设定3X 出厂设定值:20.00/200.0Hz

H034 段速度设定4X 出厂设定值:30.00/300.0Hz

H045 段速度设定5X 出厂设定值:40.00/400.0Hz

H056 段速度设定6X 出厂设定值:45.00/450.0Hz

H067 段速度设定7X 出厂设定值:50.00/500.0Hz

分别设定程序运行和多段速度控制中的七段速度运行的频率,通过端子SS1、SS2、SS3与COM短接编码组合实现七段速度/加速度。

端子台多段速度定义见表5-24(与COM短接为ON,断开为OFF)。

表5-24 端子台多段速度定义

978-7-111-42447-5-Chapter05-79.jpg

当SS1,SS2,SS3同时与COM断开时见表5-25。

表5-25 SS1,SS2,SS3同时与COM断开时的情况

978-7-111-42447-5-Chapter05-80.jpg

H071 段运行时间T1 出厂设定值:2.0s

H082 段运行时间T2 出厂设定值:2.0s

H093 段运行时间T3 出厂设定值:2.0s

H104 段运行时间T4 出厂设定值:2.0s

H115 段运行时间T5 出厂设定值:2.0s

H126 段运行时间T6 出厂设定值:2.0s

H137 段运行时间T7 出厂设定值:2.0s

实际的运行时间在该设定的多段运行时间的基础上还要乘以一个速度运行时间倍数,该时间倍数由时间单位设置H28~H34的十位设定,见H28~H34相关说明。

H141 段加速时间at1 出厂设定值:10.0s

H151 段减速时间dt1 出厂设定值:10.0s

H162 段加速时间at2 出厂设定值:10.0s

H172 段减速时间dt2 出厂设定值:10.0s

H183 段加速时间at3 出厂设定值:10.0s

H193 段减速时间dt3 出厂设定值:10.0s

H204 段加速时间at4 出厂设定值:10.0s

H214 段减速时间dt4 出厂设定值:10.0s

H225 段加速时间at5 出厂设定值:10.0s

H235 段减速时间dt5 出厂设定值:10.0s

H246 段加速时间at6 出厂设定值:10.0s

H256 段减速时间dt6 出厂设定值:10.0s

H267 段加速时间at7 出厂设定值:10.0s

H277 段减速时间dt7 出厂设定值:10.0s

分别设定七段速度的加/减速时间。每段加/减速时间决定到达该段速度的时间,加速则由该段速度的加速时间决定,减速则由该段速度的减速时间决定。实际每段加减速时间在该设定值的基础上还要乘以一个加减速时间倍数,该倍数由时间单位设置H28~H34的千、百位决定,见H28~H34相关说明。

多段速度加/减速时间定义如图5-33所示,即加减速的时间是从最小频率加速到最大频率之间,或从最大频率减速到最小频率之间所用的时间,而不是从一段频率加速(或减速)到另一个段速所需的时间。

图5-33中at1为一段加速时间,at2为二段加速时间,dt2为二段减速时间,dt3为三段减速时间。

H281 段速度运行方向 出厂设定值:0000

H292 段速度运行方向 出厂设定值:0000

978-7-111-42447-5-Chapter05-81.jpg

图5-33 多段速运行时的加减速时间

H303 段速度运行方向 出厂设定值:0000

H314 段速度运行方向 出厂设定值:0000

H325 段速度运行方向 出厂设定值:0000

H336 段速度运行方向 出厂设定值:0000

H347 段速度运行方向 出厂设定值:0000

程序运行多段速度运行时,设定值中的个位设定每段速度运行的方向,见表5-26。

表5-26 个位设定值的定义

978-7-111-42447-5-Chapter05-82.jpg

程序运行多段速度运行时,千,百,十位定义加减速及运行时间的单位。其中千位定义减速时间单位,百位定义加速时间单位,十位定义运行时间单位。以一段速度为例,具体定义见表5-27。

表5-27 千、百、十位设定值的定义

978-7-111-42447-5-Chapter05-83.jpg

(续)

978-7-111-42447-5-Chapter05-84.jpg

3)F69 输入/输出参数组

o00 V2输入滤波时间 出厂设定值:10ms

V2信号输入的滤波时间常数,可以是2~200ms。时间参数设定过大,给定频率变化稳定,但响应速度变差;时间参数设置过小,给定频率显示不稳定,但响应速度变快。

o01 V2输入最小电压 出厂设定值:0.00V

输入端子V2的最小输入电压,可以是0~V2输入最大电压(o02)之间的任何一个值。

o02 V2输入最大电压 出厂设定值:10.00V

输入端子V2的最大输入电压,可以是V2输入最小电压(o01)到10V之间的任何一个值。

o03 I2输入滤波时间 出厂设定值:10ms

I2信号输入的滤波时间常数,可以是2~200ms。时间参数设定过大,给定频率变化稳定,但响应速度变差;时间参数设置过小,给定频率显示不稳定,但响应速度变快。

o04 I2输入最小电流 出厂设定值:0.00mA

输入端子I2的最小输入电流,可以是0~I2输入最大电流(o05)之间的任何一个值。

o05 I2输入最大电流 出厂设定值:20.00mA

输入端子I2的最大输入电流,可以是I2输入最小电流(o04)到20.00mA之间的任何一个值。

例如:如果V2要求输入1~5V的电压,设置参数如下:o01=1V,o02=5V

如果I2要求输入4~20mA的电流,设置参数如下:o04=4mA,o05=20mA

o06 DA1输出端子 出厂设定值:0

o07 DA2输出端子 出厂设定值:0

DA1输出端子和DA2输出端子可参见图5-2,用来设定这两个端子输出信号的内容,详见表5-28。

表5-28 DA1和DA2的设定

978-7-111-42447-5-Chapter05-85.jpg

o08 DA1输出下限调整 出厂设定值:0.0%

o09 DA1输出上限调整 出厂设定值:100.0%

o10 DA2输出下限调整 出厂设定值:0.0%

o11 DA2输出上限调整 出厂设定值:100.0%

此参数用于设定DA1、DA2输出信号的上下限值。

例如:如果DA1要求输出1~5V的电压,设置参数如下:o08=10.0%,o09=50.0%。

如果DA2要求输出4~20mA电流,设置参数如下:o10=20.0%,o11=100.0%。

DA1和DA2的输出示意图见图5-34。

978-7-111-42447-5-Chapter05-86.jpg

图5-34 DA1和DA2输出示意图

DA1和DA2端子各有一个跳线选择插口JP3和JP4,可选择电压输出或电流输出,见图5-35。

978-7-111-42447-5-Chapter05-87.jpg

图5-35 DA1和DA2的输出信号

o12 DFM倍数调整 出厂设定值:1

此参数可设定驱动器数位输出端子(DFM、ACM,见图5-2)数位频率输出的信号(脉冲占空比为50%)和输出信号端子SPA、SPB、SPC、SPD(见图5-2)的数位频率输出的信号。每秒钟输出的脉冲=输出频率×o12。

DFM倍数设定必须满足:最大输出频率×o12<5000Hz。

o13 输出信号选择1 出厂设定值:0

o14 输出信号选择2 出厂设定值:0

o15 输出信号选择3 出厂设定值:0

o16 输出信号选择4 出厂设定值:0

o17 输出信号选择5 出厂设定值:1

o18 输出信号选择6 出厂设定值:8

o13~o18用来选择输出信号1至输出信号6(可参见图5-2)的输出内容,见表5-29。

当o13~o16=31时,SPA、SPB、SPC、SPD端子的输出状态见表5-30。

表5-29 o13~o18的设定

978-7-111-42447-5-Chapter05-88.jpg

当o13~o16=32时,SPA、SPB、SPC、SPD端子输出数位频率(集电极开路,工作周期=50%,即脉冲占空比为50%)的信号,见图5-36。每秒钟输出的脉冲=输出频率×o12。

表5-30 SPA、SPB、SPC、SPD的端子输出状态

978-7-111-42447-5-Chapter05-89.jpg

DFM倍数设定必须满足:

最大输出频率×o12<5000Hz。

DFM数位频率输出准确度:1%。

注意:对PI7600系列变频器,由于没有相应的输出端口,所以参数o15、o16、o18无效。

o19 最小输入频率 出厂设定值:0.00/0.0Hz

o20 最大输入频率 出厂设定值:50.00/500.0Hz

定义模拟量输入量与频率的对应关系,o19最小输入频率为模拟量V2,I2给定最小电压/电流对应的频率,o20最大输入频率为模拟量V2,I2给定最大电压/电流对应的频率,此关系在F04设定为1、2、3时有效。

当o19<o20,为正特性输入,当o19>o20,为逆特性输入。

如果V2要求输入1~5V的电压,对应0.00~50.00Hz,设置参数如下:

o01=1V,o02=5V,o19=0.00Hz,o20=50.00Hz。

如果I2要求输入4~20mA的电流,对应45.00~30.00Hz,设置参数如下:

o04=4mA,o05=20mA,o19=45.00Hz,o20=30.00Hz。

由上述参数设定的输入模拟量与输出频率的对应关系如图5-37所示。

978-7-111-42447-5-Chapter05-90.jpg

图5-36 SPA/SPB/SPC/SPD的输出信号

978-7-111-42447-5-Chapter05-91.jpg

图5-37 输入模拟量与输出频率的对应关系

4)F70 电流环参数组

C00 检测滤波时间 出厂设定值:10ms

检测到的滤波时间常数。该值过大,控制稳定,但反应慢;过小,系统反应快,但可能不稳定。设置该值时要同时考虑控制的稳定性和反应速度。

C01 参考值滤波时间 出厂设定值:10ms

参考值滤波时间常数。该值过大,控制稳定,但反应慢;过小,系统反应快,但可能不稳定。

C02 电流环积分时间 出厂设定值:500ms

定义电流环积分时间。积分时间过大,反应迟钝,对外部干扰的控制能力变差;积分时间小时,反应速度快,过小时发生振荡。

C03 电流环比例增益 出厂设定值:100%

定义电流环比例增益。增益取大时,反应快,但过大将产生振荡;增益取小时,反应滞后。

C04 转矩上限值 出厂设定值:80.0%

该参数为一个比值,即用户可设置的最大的给定转矩。

C05 励磁给定值 出厂设定值:☆

该参数为一个比值,即电动机给定励磁分量/电动机的额定励磁分量。

设置b01电动机额定电流后,用于矢量控制的C04转矩上限值与C05励磁给定值会根据缺省的标准Y系列四极异步电动机参数进行计算。

5)F71 速度环参数组

d00 速度环滤波时间 出厂设定值:10ms

定义速度环滤波时间。范围是2~200ms。该值设置过大,控制稳定,但反应慢;设置过小,反应快,但可能不稳定。设置该值时要同时考虑控制的稳定性和反应速度。

d01 速度环积分时间 出厂设定值:0.25s

定义速度环的积分时间。范围是0.01~100.00s。积分时间过大,反应迟钝,对外部干扰的控制能力变差;积分时间小时,反应速度快,过小时发生振荡。

d02 速度环微分时间 出厂设定值:0.000s

定义速度环的微分时间。范围是0.000~1.000s。微分时间增大时,能使发生偏差时P动作引起的振荡很快衰减,但过大时,反而引起振荡;微分时间小时,发生偏差时的衰减作用小。

d03 速度环比例增益 出厂设定值:100%

定义速度环比例增益,范围是0~1000%。增益取大时,反应快,但过大将产生振荡;增益取小时,反应滞后。

矢量控制+PG模式下,当输出频率>5.00Hz时采用速度环PID参数;当输出频率<5.00Hz时采用表5-31中的PID参数。

表5-31 输出频率<5.00Hz时的PID参数

978-7-111-42447-5-Chapter05-92.jpg

6)F72 PID参数组

P00 PID调节方式 出厂设定值:10

该参数十位选择PID反馈信号异常处理方式:

1:警告继续运行,反馈信号异常后继续运行。

2:警告减速停车,反馈信号异常后减速停车。

3:警告自由停车,反馈信号异常后自由停车。

该参数个位定义PID调节方式:

0:负作用,当Δ>0,频率上升;当Δ<0,频率下降。

1:正作用,当Δ>0,频率下降;当Δ<0,频率上升。

以上描述中,Δ=给定信号-反馈信号。

当变频器接收到运行开始指令,变频器按PID调节控制方式对给定信号与端子台上的反馈信号比较后自动控制输出频率,如图5-38所示。

978-7-111-42447-5-Chapter05-93.jpg

图5-38 PI7600/PI7800系列变频器PID调节流程

P01 输出频率限制 出厂设定值:100%

此值定义PID控制时输出频率的限制范围。

P02 反馈信号选择 出厂设定值:2

为PID控制选择反馈信号。

0:外接端子IF,范围是0~20mA,该反馈信号的滤波时间由o03控制。

1:外接端子IF,范围是4~20mA,该反馈信号的滤波时间由o03控制。

2:外接端子VF,范围是0~10V,该反馈信号的滤波时间由o00控制。

3:外接端子VF,范围是1~5V,该反馈信号的滤波时间由o00控制。

P03 给定信号选择 出厂设定值:3

为PID控制选择给定信号。

0:外接端子I2,范围是0~20mA。

1:外接端子I2,范围是4~20mA。

2:外接端子V2,范围是0~10V。

3:给定信号来自键盘输入。

4:给定信号来自RS-485输入。

5:给定信号来自键盘电位器。

P04 键盘给定信号值 出厂设定值:50.0%

当P03设置为3时,此参数为通过键盘设定给定压力值。0.0~100.0%对应0到最大压力。

P05 PID积分时间 出厂设定值:0.25s

设置范围为0.01~100.00s。

积分时间决定PID调节器对PID反馈值和给定值的偏差进行积分调节的快慢。

积分时间定义为PID反馈值和给定值的偏差为100%时,积分调节器经过该时间连续调整输出为(P01×F13×12.5%)Hz(单向PID调节,忽略比例与微分作用)。

积分时间越大,响应越迟缓,对外部扰动的控制能力变差。积分时间较小时,响应速度快。过小时,将发生振荡。

P06 PID微分时间 出厂设定值:0.000s

设置范围为0.000~1.000s。

微分时间决定PID调节器对PID反馈值和给定值的偏差的变化率进行调节的强度。

微分时间定义为PID反馈值和给定值的偏差的变化率在该时间内变化100%时,微分调节器的调节输出为(P01×F13×12.5%)Hz(单向PID调节,忽略比例与积分作用)。

微分时间越大,调节强度越大,系统越容易振荡。

P07 PID比例增益 出厂设定值:100%

设置范围为0~1000%。

比例增益决定PID调节器的调节强度,设置值越大,调节强度越大。

比例增益定义为100%,PID反馈值和给定值的偏差为100%时,PID调节器的输出为(P01×F13×12.5%)Hz(单向PID调节,忽略积分与微分作用)。

比例增益是决定PID调节器对偏差响应程度的参数。增益取大时,响应快,但过大将产生振荡;增益取小时,响应滞后。

P08 PID故障检测时间 出厂设定值:300.0s

设定范围为0.0~3200.0s。

该值定义PID调节连续积分饱和的最长时间,超过此时间视为PID调节故障。

该参数设置为0.0表示无故障检测。

7)F73变频器系统参数组

y00 出厂值重置 出厂设定值:0

0:不恢复

1:恢复

此参数设定有效时,所有功能参数均恢复到出厂前的设定值。

没有出厂值的参数项将继续保留原有设定值。

y01 故障历史记录1

y02 故障历史记录2

y03 故障历史记录3

y04 故障历史记录4

y05 故障历史记录5

记录最近几次发生的故障,通过PRG键和增减键可查询故障发生时监视对象的数值。

故障状态下监视对象:

0:故障类型。由LED显示的故障代码查询故障类型见表5-32所示。

表5-32 故障代码

978-7-111-42447-5-Chapter05-94.jpg

1:故障时输出频率。故障发生时变频器的输出频率。

2:故障时输出电流。故障发生时实际输出电流。

3:故障时输出电压。故障发生时实际输出电压。

4:故障时运行状态。故障时电动机运行状态。

LED显示的字符所表示的运行状态,见表5-33。

表5-33 LED显示的字符所表示的运行状态

978-7-111-42447-5-Chapter05-95.jpg

y06 故障记录复位 出厂设定值:0

0:无动作,故障记录保持。

1:故障记录复位。

y07 额定输出电流 出厂设定值:☆

变频器额定输出电流。

y08 额定输入电压 出厂设定值:☆

变频器额定输入电压,出厂前按变频器输入电压等级设定。

y09 产品系列(只能查询) 出厂设定值:☆

产品系列的序号含义如图5-39所示。

978-7-111-42447-5-Chapter05-96.jpg

图5-39 变频器的产品系列

y10 软件版本(只能查询)

y11 波特率 出厂设定值:3

0:12001:24002:48003:96004:192005:38400

y12 本机通信地址 出厂设定值:8

区分其他变频器的唯一编号。主变频器地址为128,从变频器地址设定范围是1~127。

从变频器的运行状态受主变频器控制。

y13 累计时间设定 出厂设定值:1

对每次使用该机器的时间是否进行累加的设定。

0:开机后自动清零。

1:开机使用后继续累加。

y14 累计时间单位 出厂设定值:0

对累计时间单位的设定。

0:以小时为单位。

1:以天为单位。

y15 产品日期-年(只能查询) 出厂设定值:根据出厂时间调整

y16 产品日期-月日(只能查询) 出厂设定值:根据出厂时间调整

y17 管理员解码输入

在参数锁定状态下,显示密码输入的错误次数。密码有三次输入限制,连续三次输入错误,系统不允许继续输入密码,以防止乱试密码,需重新开机,才能再次输入;在这三次限定输入当中,只要有一次输入正确,参数解锁

y18 管理员密码输入

此参数为设定密码保护,密码范围是0~9999。设置密码后,参数锁定,键盘显示code;解除密码或密码输入正确,键盘显示deco。

8)F74 电动机参数组

b00 电动机极对数 出厂设定值:2

电动机的极对数,如4极电动机,极对数设置为2。

b01 电动机额定电流 出厂设定值:☆

电动机额定电流可以设定,但不能超过变频器的额定电流。此参数可用于确定变频器对电动机的过载保护容量和节能运行。

为预防自冷式电动机在低速运转时发生电机过热现象或当电动机特性变化不大而电动机容量变化时(比变频器额定容量变小),也可用此功能进行修正以达到保护电动机的目的。

其出厂值视功率大小而定,默认为y07。

b02 电动机额定电压 出厂设定值:☆

电动机额定条件下的工作电压。若电动机额定电压低于电源电压,应检查电动机的绝缘强度是否合适。

b03 电动机额定转速 出厂设定值:1500rpm

电动机工作在额定功率下的转速。

b04 电动机额定频率 出厂设定值:50.0/500.0Hz

电动机在额定状态下的输出频率。

b00~b04是电动机铭牌参数,影响参数测定的准确程度。请按照电动机的铭牌参数进行设置。

b05 电动机空载电流 出厂设定值:☆

设定电动机空载电流,直接影响转差补偿的程度。

其出厂值视功率大小而定,默认为y07×40%。

b06 定子电阻 出厂设定值:☆

定子电阻,当b13设置为1时,系统自动测量。

b07 转子电阻 出厂设定值:☆

转子电阻,当b13设置为1时,系统自动测量。

b08 漏感 出厂设定值:☆

电动机线组的漏感,当b13设置为1时,系统自动测量。

b09 互感 出厂设定值:☆

电动机线组的互感,当b13设置为1时,系统自动测量。

b05~b09是电动机的基本电气参数,这些参数是完成矢量控制算法所必需的。

每次设定b01电动机额定电流后,变频器将b05~b09自动恢复到缺省的标准Y系列四极异步电动机参数。变频器可以不进行自动参数测定得到电动机参数。

当变频器运行性能不能满足要求时,可以使用b13电动机参数自动测定功能,得到准确的电动机参数。如果已知正确的电动机参数,可以手动输入。

b10 PG脉冲数 出厂设定值:2048

所使用的PG脉冲数,设定值为电动机旋转一圈所对应的脉冲数。

b11 PG断线时动作 出厂设定值:0

设置检测到PG断线时的停止方法。

0:继续运行。

1:警告减速停车。

2:警告自由停车。

b12 PG转动方向 出厂设定值:0

编码器旋转方向,以电动机正转方向为参考。

0:电动机正转时A相超前,见图5-40a。

1:电动机正转时B相超前,见图5-40b。

978-7-111-42447-5-Chapter05-97.jpg

图5-40 编码器信号的相位

a)A相超前 b)B相超前

注意:以上几个参数(b10,b11,b12)在带编码器(PG)时有效,编码器需配置PG卡,不是标准配置。

b13 电动机参数测量 出厂设定值:0

设定是否对电动机参数进行测量。

0:不进行测量。

1:运行前进行测量。

设定该参数,电动机将动态进行参数测定。必须将电动机和负载脱开即空载运行状态才能测量。

将b13设定为1后,变频器开始自动进行参数测定。

键盘数字显示区域显示“CAL1”:定子电阻测量,电动机静止。

键盘数字显示区域显示“CAL2”:转子电阻,漏感测量,电动机静止。

键盘数字显示区域显示“CAL3”:互感测量,电动机会高速运行,注意安全。

测定过程可以通过STOP键停止。

设定前,请务必做好运行准备,测定过程中电动机会高速运行,“CAL3”消失,测定过程结束。

测定完成后,b13恢复到0。测定好的参数会自动储存到b05~b09。

b14 转速监视增益 出厂设定值:100.0%

用于调整电动机实际运行转速的显示,见F00监视选择:6电动机实际转速。

b15 比例联动系数 出厂设定值:1.00

在比例联动应用中,用于设定当从变频器接收到主变频器设定频率命令时所乘以的比例联动系数。

本变频器设定为比例联动系统中的一台从变频器,即y12本机通信地址设定在1~127。

设定频率=比例联动系数×主变频器频率

b16 Reserved 出厂设定值:0备用参数。

b17 Reserved 出厂设定值:0备用参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