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心理主义的表现方式

心理主义的表现方式

时间:2023-06-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本文中所描述的心理主义的目的并非是要阐述心理学与哲学的关系,而是要阐述在当代记忆研究的任务中心理学所起的起点作用,而这种作用至少通过如下方面表现出来。首先,心理学开始指向一般的记忆现象,并将之作为科学对象确立起来。实验心理学最为重要的贡献是将一般意识现象开始作为对象确立起来,尤其是感觉、知觉和动觉现象,都得到相应的阐述。

心理主义的表现方式

从心理主义发展史角度看,心理主义的内涵发生着演变,最初是阐述心理学哲学逻辑学)的关系,从而为逻辑学正名。而作为知识论核心的逻辑学就成为关键所在。我们从胡塞尔、弗雷格等人身上看到这种不懈努力。而后来在阐述心理学的价值,如阐述心理学研究的哲学价值、阐述心理学的科学性。本文中所描述的心理主义的目的并非是要阐述心理学与哲学的关系,而是要阐述在当代记忆研究的任务中心理学所起的起点作用,而这种作用至少通过如下方面表现出来。

首先,心理学开始指向一般的记忆现象,并将之作为科学对象确立起来。实验心理学最为重要的贡献是将一般意识现象开始作为对象确立起来,尤其是感觉、知觉和动觉现象,都得到相应的阐述。后来,艾宾浩斯对记忆现象做出了研究。在他看来,记忆是高级心理现象,而感觉、知觉等都属于低级心理现象。从现象学角度看,实验心理学存在的最大问题是混淆了意识内容和意识体验。很明显,艾宾浩斯在记忆问题上研究的是关于记忆材料的滞留时间问题,他让被试者记诵含有2 000多个毫无关联的字母表,最后测试这些字母被记住和遗忘的规律。[21]在这一实验中,需要研究的是被回忆出来的是哪些毫无关联的字母以及哪些内容被遗忘。2013年《心理科学》杂志发表了一篇题为《修改记忆:博物馆旅游中通过再激活记忆来选择性提升和更新个人记忆》的文章。[22]这篇文章的观点是记忆在被激活的时候会被修改,激活因此使得记忆可以被选择性提升或者扭曲,而这进一步支持了记忆具有动态的、弹性的本质。2016年11月,《科学》刊发了一篇题为《在突然压力下取回实践保护记忆》的文章。[23]这篇文章对传统的观点——压力对于记忆取回具有负面影响——进行了批判。文章指出:“几个先前的研究在以下方面是共同的——在后压力延迟之后测量,记忆被压力削弱。我们的结果是反对这种粗糙发现。尽管我们发现当信息通过再学习进行解码,在被延迟的压力反应期间记忆取回削弱了,当信息被取回实践解码的时候,削弱开始消失。因此,我们认为当更强的记忆表征在解码期间被创造时,压力可能不会削弱记忆。未来的研究应该指向通过取回实践保护压力之下的记忆来确定认知机制。这一结果有潜力改变研究者看待在压力和记忆之间关系的方式。”[24]所以,这些研究无疑都是说明意识内容如何被回忆以及会受到哪些影响的影响。

其次,心理学为当代记忆研究提供了基本的概念框架。从诸多的心理学研究成果中可以发现,心理学为当代记忆研究提供了双重概念框架:(1)记忆空间定位的概念框架;(2)记忆类型概念框架。就(1)而言,我们看到加拿大心理学家赫伯做出了极大的贡献,他培养的两位学生米勒和欧基夫,他们确定了记忆的空间位置在海马体中。米勒将心理学与病理学结合,通过研究一些失忆或者记忆缺失的病人如H.M从而确定了记忆存储于海马体,尤其是颞叶部分。这种确立是通过外科解剖手术得以完成的,她的病人多是做了这些部位切除手术,从而产生记忆问题。所以她是基于经验观察的方法来得到她的研究结论。欧基夫则借助当时的简单成像技术,以动物实验为基础,研究老鼠的空间记忆行为,从而为空间记忆与情景记忆的神经机制研究做出了自己的贡献。可以说他们俩确立了记忆空间定位的概念框架,后来的研究多是从他们的基础上进行的。就(2)而言,心理学主要确立了三种主要记忆类型框架,一种是基于时间的长时记忆、工作记忆短时记忆的划分。短时记忆是美国心理学家缪勒(George A.Miller)提出的猜想性概念(1970);英国心理学家巴德里提出的工作记忆取代了短时记忆(1974、2012)。另一种是基于内容的划分,即情境记忆与语义记忆的划分;情境记忆是加拿大心理学家托尔文提出的(1972、1983、2002),用来表征过去事件的记忆。第三种主要是基于意识功能角度做出的划分,即外显记忆和内隐记忆,外显记忆必须借助意识来完成,而内隐记忆无需借助意识完成。这种区分是瑞贝尔(1967)探讨人工语法问题的时候得出的。他对吉布森(Gibson,1955)的观点反思,指出内隐学习本质上与吉布森赞成的知觉学习过程存在差异。[25]这些概念框架成为后来神经科学、甚至人文科学记忆研究的主要框架,而对于神经科学而言,主要是解决不同记忆类型的神经机制,从而为这些记忆类型给出科学的解释。而对于人文科学而言,多是阐述这些框架对于哲学问题分析的意义所在。(www.xing528.com)

第三,心理学有效抓住了成像技术发展提供的契机,为记忆研究提供了必要的技术支持。由于神经科学的发展,一些成像技术方法在心理学中普遍采用。1992年,PET开始运用于记忆研究;2002年,f MRI技术开始普遍应用。“f MRI在过去几年里经历了快速增长,在许多领域中发现在应用,如神经科学、心理学、经济学政治科学”。[26]这些技术导致了很多成果,如功能位置(functional localization)和大脑地图(brain mapping),这些进展为我们理解记忆奠定了扎实的基础。后来还出现了高分辨率的f MRI技术。在2015年出版的《记忆的认知神经科学》一书中,集合了全世界最新的运用这项技术研究人类记忆的成果。从其研究对象看,工作记忆(working memory)、内隐记忆(implicit memory)、错误记忆(false memory)、情景记忆成为主要的研究问题;从记忆问题看,诸如记忆的取回、记忆的神经基础、病人的记忆问题等各方面的问题都得到了研究。2005年,光遗传技术被提出来并且用于神经科学研究中,这项技术发展迅猛,并且取得了很多成果,比如记忆印迹细胞的标记、植入与取回。光遗传技术的作用是“提供一种挖掘记忆神经过程的细微机制,研究不同脑区、功能联结和神经转化的作用”。[27]通过光遗传技术,逐渐揭示出了海马体对于记忆、非海马体与记忆回路与记忆的神经代码等问题。总体上看,这项技术的最大特征是在精确时间内对目标细胞进行精确定位。尤其是MIT走在了前面,在利根川进团队的推动下,记忆的神经机制研究取得了多点突破。最近他们的视角开始向社会记忆问题转变。[28]这项研究回应了“记忆存储在哪儿”的这一问题。根据这项研究,“这些细胞,在名为腹部CA1(ventral CA1)海马体区域被找到,它们存储了有助于形成指向其他老鼠行为的社会记忆”。[29]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