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世界矿产资源的储量、生产与消费情况分析

世界矿产资源的储量、生产与消费情况分析

时间:2023-06-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储量较丰富的铁矿石和铝土矿的储量、生产与消费1)铁矿石。世界大约有50多个国家生产铁矿石,但铁矿石产量的大部分集中在少数几个国家,主要是巴西、澳大利亚、中国、印度、俄罗斯、乌克兰、美国、南非、加拿大及瑞典等国,10个主要国家铁矿石产量合计12.07亿t,占世界铁矿石总产量的91.7%。目前,中国已经成为世界最大的钢铁生产国、铁矿石消费国和铁矿石进口国。按世界铝土矿产量计算,静态保证年限在200年以上。

世界矿产资源的储量、生产与消费情况分析

(1)世界上几乎没有一个国家的矿产资源可以自给自足 矿产资源是近现代工业的基础,由于技术水平与经济效益的限制,我们还不能从任何岩石中提取所要的物质。只有当某种元素富集到一定程度时,才具有可开采价值。例如铁矿,其可开采的最低品位为30%~40%,现已查明的世界储量为1600亿t。

由于成矿时期和地质作用的复杂多变,矿产的分布很不规律。从全球范围来讲,大部分矿产的已知储量只在几个国家中出现,而且,每个国家都缺少某些有用矿物。根据国土资源部信息中心资料,目前世界40种主要矿种中,有13种矿产3/4以上的储量集中在3个国家(这13种矿产是锰、铬、钴、钼、钒、铂族金属、锂、铌、钽、锆、稀土钾盐、天然碱);有23种矿产3/4以上的储量集中在5个国家(除以上13种外再加上钨、菱镁矿钛铁矿金红石、锡、锑、磷、硼、金刚石、重晶石)。40种主要矿产中,储量排在前3位的国家,其储量占世界总储量的比例最低为30.7%,最高为99.5%,前5个国家的储量所占比例最低为45.8%,最高约为100%。从这个角度看,世界上几乎没有一个国家的矿产资源是可以自给自足的,矿产消费大国实施矿产资源全球化战略是其必然选择。

据有关资料统计,截至2001年,全球许多矿种储量基础寿命不足100年,铅、锌和金等矿种不足50年。分布具有明显的地域性特点,如世界石油储量57%集中在中东地区;天然气储量72%集中在中东、东欧及俄罗斯地区;煤探明可采储量53%集中在美国、中国和澳大利亚;铜储量56%集中在南美的智利、秘鲁、墨西哥和北美的美国和加拿大;锌储量48%分布在澳大利亚、中国和美国;世界1/3的锡分布在东南亚;金储量51%集中在南非、美国、澳大利亚和俄罗斯。

(2)储量较丰富的矿石铝土矿的储量、生产与消费

1)铁矿石。世界铁矿资源非常丰富,据美国地质调查局资料,2006年,世界铁矿储量为1600亿t(矿石量),含铁量为790亿t;储量基础3700亿t(矿石量),含铁量1800亿t。世界铁矿石资源总量估计超过8000亿t(矿石量),含铁量超过2300亿t。2005年,世界铁矿石产量为13.16亿t,比2004年11.84亿t增长11.1%。世界大约有50多个国家生产铁矿石,但铁矿石产量的大部分集中在少数几个国家,主要是巴西、澳大利亚、中国、印度、俄罗斯、乌克兰、美国、南非、加拿大及瑞典等国,10个主要国家铁矿石产量合计12.07亿t,占世界铁矿石总产量的91.7%。

国际市场铁矿石的贸易量连年大幅增加,价格连年大幅上升。2001年,世界铁矿石国际贸易量约为4.74亿t,2005年,世界铁矿石贸易量达到7.4亿t,比2004年增长9.4%。继2004年国际市场铁矿石价格增长18.6%,2005年再涨71.5%的基础上,2006年又上涨19%,2007年再涨9.5%。

从世界铁矿石的出口看,世界铁矿石出口仍然集中在少数几个国家,澳大利亚为世界第一大铁矿石出口国,2005年,铁矿石出口量2.3876亿t,比2004年增长13.5%,占世界铁矿石出口总量的32.4%;第二为巴西,铁矿石出口量2.2514亿t,比2004年减少4.9%,占世界铁矿石总出口量的30.6%;其次是印度,为8092万t,比2004年增长29.2%,约占11.0%,三国合计出口量5.4482亿t,占世界铁矿石出口总量的74.0%;其他主要铁矿石出口国还有南非、加拿大、荷兰、乌克兰、瑞典、俄罗斯、美国、毛里塔尼亚、哈萨克斯坦、委内瑞拉、秘鲁和智利等,上述15个国家铁矿石出口量合计7.2732亿t,占世界铁矿石出口总量的98.8%。

世界铁矿石的贸易主要受三大公司的控制,包括巴西淡水河谷矿业公司、力拓矿业公司和必和必拓矿业公司。三家公司掌握国际市场铁矿石贸易供应量的70%,其中,仅巴西淡水河谷矿业公司就占国际市场铁矿石贸易供应量的三分之一,国际市场铁矿石贸易在很大程度上是一个卖方垄断市场

从世界铁矿石的进口看,中国是世界铁矿石第一大进口国,2005年的进口量为2.7526亿t,占世界铁矿石总进口量的36.6%;其次是日本,铁矿石进口量为1.3229亿t,占世界铁矿石总进口量的17.6%;韩国是世界铁矿石第三大进口国,进口量4225万t,占5.6%;德国居第四位,进口量为3906万t,占5.2%;荷兰居第五位,进口量为3764万t,占5.0%。其他主要铁矿石进口国家还有法国、俄罗斯、意大利、英国、美国、沙特阿拉伯、加拿大、比利时、卢森堡、奥地利及中国台湾地区,上述国家或地区铁矿石进口量合计6.6263亿t,占世界铁矿石进口总量的88.1%。

2006年我国铁矿石进口量达到3.2632亿t,比2005年2.7526亿t增加5106万t,增长18.6%,我国主要从澳大利亚(1.2682亿t,占38.9%)、巴西(7642万t,占23.4%)、印度(7475万t,占22.9%)、南非(1256万t,占3.8%)、秘鲁(468万t,占1.4%)、哈萨克斯坦(441万t,占14%)、加拿大(387万t,占1.2%)及伊朗(355万t,占1.1%)等国进口铁矿石,从这8个国家的铁矿石进口量合计3.0705亿t,占我国铁矿石进口总量的94.1%。近年来,国际市场铁矿石贸易增量的绝大部分都流向了中国。

2006年世界钢产量达到12.4418亿t,比2005年11.4186亿t增长9.0%。与2005年不同的是,2006年世界主要产钢国粗钢产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长,其中,中国粗钢产量增长幅度最大,达到17.7%。目前,中国已经成为世界最大的钢铁生产国、铁矿石消费国和铁矿石进口国。2006年,我国钢产量达到4.1878亿t,比2005年增加6298万t。

世界铁矿资源非常丰富,按照2006年世界铁矿石产量14亿t计算,现有探明储量足以保证100年内世界对铁矿石的需求。

2)铝土矿。从铝土矿来看,世界铝土矿资源丰富,资源保证度很高。按世界铝土矿产量计算,静态保证年限在200年以上。2006年世界铝土矿储量为250亿t,储量基础为320亿t。与2005年相比,储量增加的国家为澳大利亚(1亿t),其他国家或地区数量无增减。几内亚、澳大利亚、巴西、牙买加、印度和圭亚那的储量居世界前6位,储量合计约占世界总储量的75%。美国地质调查局估计,2006年,世界铝土矿资源量(储量加上次经济资源及未经发现的矿床)为550~750亿t,主要分布在南美洲(33%)、非洲(<27%)、亚洲(<17%)、大洋洲(13%)和其他地区(10%)。

2006年世界铝土矿产量为1.8亿t,比2005年增长2.42%。世界主要的铝土矿生产国有澳大利亚、几内亚、巴西和牙买加等,2001年以上4国的铝土矿产量约占全球产量的70%,其中,澳大利亚产量占全球产量的38.5%。铝土矿的主要出口国为几内亚、巴西、牙买加和委内瑞拉等,以上4国的出口量约占世界铝土矿出口量的80%左右。进口铝土矿的主要国家是北美的美国、加拿大和西欧的工业化国家,这两地区每年进口的铝土矿数量占世界进口量的70%左右,其中美国是最大的进口国,2001年进口铝土矿950万t。

2006年世界氧化铝产量为5839.5万t,比2005年增长3.99%;其中非冶金用途氧化铝产量为4588万t,比2005年增长1.28%。欧洲产量增加23.3万t,拉丁美洲产量增加168.4万t,大洋洲产量增加68.7万t,北美洲产量减少12.9万t,非洲产量减少20.6万t,亚洲产量减少3.1万t。

2006年世界原铝产量为3395.25万t,比2005年增长了6.03%。美国、俄罗斯、加拿大、中国、澳大利亚、巴西和挪威是原铝生产大国,这7个国家的产量之和约占世界总产量的67%。近年来,工业化国家越来越重视耗能低、污染小、生产成本低的再生铝工业,如2006年美国再生铝产量占精炼铝消费量的48.6%,而日本再生铝产量占精炼铝消费量的46.1%。2006年世界再生铝产量为780.62万t,比2005年增长1.49%,占当年世界精炼铝消费量的22.9%。

冶炼铝是高耗能产业,在矿石质量相同、生产技术相同、劳动力价格相等的条件下,生产成本的高低与能源价格呈正比。据有关资料统计,目前世界精炼铝的生产成本最高的是独联体国家,最低的是加拿大和法国。加拿大得益于廉价的水力发电,而法国主要依靠廉价的核电和先进的生产工艺。就铝业公司来说,生产成本最高的是美国凯撒化学公司,生产成本最低的是加拿大铝业公司。

2006年世界精炼铝的消费量为3402.29万t,比2005年增加231.63万t,同比增长7.31%。中国、美国、日本、德国和韩国是世界上铝消费大国,5国的消费量之和为2009.74万t,约占当年世界总消费量的66.1%。其中中国消费量大幅度增加。

铝土矿的国际贸易形式以期货交易为主,少部分通过大跨国公司之间的调配交易。国际上铝土矿的售价,因取价依据不同,变化很大。在国际市场上,几内亚博克矿山矿石的售价起主导作用。

目前,澳大利亚为世界第一大氧化铝出口国,每年氧化铝出口量占全球出口量的30%以上。其他重要的出口国有巴西、牙买加、苏里南、委内瑞拉、几内亚、希腊等。氧化铝主要进口国或地区有美国、中国、俄罗斯、加拿大、挪威、欧洲共同体和海湾地区的国家,其中美国和中国进口量最大,俄罗斯、挪威和加拿大三国进口量也较大。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国内铝冶炼业快速发展,国内铝土矿质量较差,每年需大量进口氧化铝。但近年来,中国国内氧化铝项目建设迅速扩张,据目前投资建设的氧化铝项目估算,2010年前产能可达3000万吨/年,未来每年大量进口氧化铝的状况将逐步得到改善。

据国际铝协(IPAI)统计,现今西方国家在各消费领域中铝的消费构成大致如下:建筑业占17.7%,运输业占30%,机械设备制造业占8.4%,电子业占8.6%,易拉罐占12.2%,其他包装品占5.3%,耐用消费品占5.9%,其他占11.9%。

(3)储量较少的铅、锌、铜矿的储量、生产与消费

1)铅矿。2006年世界已查明的铅资源量为15亿多t,铅储量为6700万t,储量基础为14000万t,与2005年相同。储量基础较多的国家有澳大利亚、中国、美国和加拿大,合计占世界铅储量基础的60%以上。其他储量基础较多的国家还有秘鲁、哈萨克斯坦、墨西哥、摩洛哥、瑞典和南非等。按2005年世界铅矿山产量365.17万t计,现有铅储量和储量基础静态保证年限分别为18年和38年。

2005年世界开采铅矿的国家有32个(按有统计数据的国家计),矿山铅产量为365.17万t,比2004年增长了17.5%,西方世界矿山铅产量213.84万t,同比增长8.2%。世界矿山铅的生产大国有中国、澳大利亚、美国、秘鲁、墨西哥等,它们的年产量均在10万t以上,以上五国的矿山产量占当年世界产量的81.9%。

2005年除美国外,世界主要铅矿生产国的矿山铅产量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增长,增幅最大的是中国,比2004年增长了40.5%;其次是澳大利亚,增长了13.8%;墨西哥增长了14.2%;秘鲁增长了4.3%。美国矿山铅产量与2004年相比略有下降,降幅为0.9%。2005年矿山铅产量增长较多的国家还有俄罗斯、印度、摩洛哥和瑞典等。2006年世界矿山铅产量为372.78万t,比2005年增长了2.1%。(www.xing528.com)

2005年世界精炼铅产量为760.68万t,比2004年增长了11.7%,西方国家产量为471.44万t,同比增长3.6%。目前,世界精炼铅生产大国主要有中国、美国、德国、英国、日本、墨西哥、澳大利亚、韩国、加拿大及意大利等,它们的年产量均在20万t以上,尤其是中国和美国,它们的产量分别占世界精炼铅产量的31.4%和17.2%。

2005年精炼铅产量增幅较大的国家有中国(32.0%)、英国(23.8%)、墨西哥(12.6%)、比利时(53.3%)、印度(40.0%)、波兰(18.8%)和保加利亚(17.1%)等。产量明显下降的国家有哈萨克斯坦(13.5%)、加拿大(4.6%)、德国(4.7%)和日本(29%)等。

再生铅在铅工业中占有很重要地位,在发达国家,再生铅产量一般占各国精炼铅产量和消费量的50%左右。2005年世界再生铅产量为394.22万t,比2004年增长8.1%。再生铅主要生产国有美国、中国、德国、日本、意大利、英国、墨西哥、加拿大、法国和西班牙等,它们的年产量均在10万t以上。尤其是美国的产量占世界再生精炼铅产量的28.9%,分别占其本国精炼铅产量和消费量的87.4%和78.1%。2005年中国再生铅产量为54万t,同比增加了50%,分别占中国精炼铅产量和消费量的22.6%和27.2%。

2005年世界精炼铅的消费量为765.75万t,比2004年增长6.3%,西方世界消费量为525.98万t,同比下降3.0%。世界精炼铅消费大国有中国、美国、韩国、德国、日本、墨西哥、英国、西班牙、意大利、法国、印度、泰国、巴西及中国台湾地区等,年消费量均在10万t以上;中国和美国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精炼铅消费国,其消费量分别占世界总量的25.9%和19.1%。从地区上看,精炼铅消费量亚洲和大洋洲增长最多,分别增长了46.81万t和45.08万t;美洲基本持平,欧洲和非洲略有下降。2006年世界铅消费量为811.32万t,比2005年增长6.0%。

2005年世界精炼铅出口总量为179.53万t,比2004年增长45%。主要出口国有中国、澳大利亚、加拿大、比利时、哈萨克斯坦、德国和秘鲁等。2005年世界精炼铅总进口量为91.52万t,比2004年增加了44.5%。主要进口国有美国、韩国、德国、西班牙、法国和印度及中国台湾地区等。

铅的最大消费领域为铅酸蓄电池,主要应用于汽车工业,其消费量占主要铅消费国消费量的一半以上,2005年美国占84.9%,日本占46.2%,意大利占75.49%。此外,铅还用于弹药、铅管、铅片、合金、电缆包皮以及颜料化工制品等。由于铅会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因此,铅在许多行业的使用被限制,替代品也逐渐增多。

2)锌矿。2005年世界锌储量和储量基础的静态保证年限分别为22年和46年。中国锌储量居世界第一,锌矿山产量居世界第一,但人均储量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目前,锌储量较多的国家有澳大利亚、中国、美国、加拿大、哈萨克斯坦、秘鲁和墨西哥等。澳大利亚、中国、美国和哈萨克斯坦4个国家的储量合计占世界锌储量的57%左右,占世界储量基础的64.6%。

2005年世界矿山锌产量增长7.5%,精炼锌产量和消费量也有所增长,国际市场锌精矿已经连续4年供应短缺,由此导致国际市场锌价持续上涨。

2005年世界开采锌矿的国家近38个(有统计数据的国家),锌矿山产量为999.37万t,比2004年增长7.5%,西方世界锌矿山产量660.42万t,同比增长2.1%。世界锌矿山产量的增长主要得益于中国和印度锌矿山产量的大幅增加。世界矿山锌生产大国主要有中国、澳大利亚、秘鲁、加拿大和美国等,年产量均在60万t以上。此外,矿山锌产量较多的国家还有墨西哥、爱尔兰、哈萨克斯坦、印度、瑞典、俄罗斯、波兰、玻利维亚、巴西和伊朗等,年产量均在10万t以上。

2005年世界精炼锌产量为1018.47万t,比2004年略有增长。西方国家产量为644.26万t,比2004年略有下降。1995年世界精炼锌产量中欧洲所占份额为35%,中国占15%,加拿大占10%,日本占9%。经过10年的发展,世界精炼锌生产格局发生了巨大变化。2005年中国已经成为世界最大精炼锌生产国,在世界产量中所占份额达到了27%,欧洲则降到了26%,加拿大降到7%,日本降到6%。韩国10年前在世界精炼锌生产国中默默无闻,2005年则已经跃升至世界第五位,所占份额已达6%。世界精炼锌产量较多的国家主要有中国、加拿大、日本、韩国、澳大利亚、西班牙、德国、墨西哥、哈萨克斯坦和美国等,它们的年产量均在30万t以上。

据美国锌贸易公司估计,目前世界每年消费的锌中,再生锌占30%,数量约300万t;据国际锌协会估计,目前西方国家每年消费的锌总计在650万t以上,其中200万t来自锌废料。美国2005年回收生产再生锌约11.8万t,占美国精炼锌产量的38.2%。中国再生锌产量低,2005年再生锌产量12万t,只占全国精炼锌产量的6%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甚大。

世界精炼锌消费大国主要有中国、美国、日本、德国、韩国、意大利、印度、比利时及中国台湾地区等,年消费量均在30万t以上。

中国是世界最大精炼锌消费国,2005年精炼锌消费量为298.9万t,比2004年增长17.2%,消费量净增加了近44万t。导致精炼锌消费量大幅增长的主要原因是:随着中国经济持续增长,中国建筑业、汽车工业和空调制造工业的需求强劲,导致镀锌板消费领域锌需求大幅增长。中国锌的工业消费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一是镀锌,约占锌消费量的50%;二是黄铜炼制,约占锌消费量的20%;三是合金,约占锌消费量的15%,其他消费领域还有锌材和锌氧化物等。中国锌的最终消费构成如下:建筑45%,运输26%,一般工程7%,日用品和电器22%。近两年国内锌需求的高速增长主要是由于钢板中镀锌板比例的快速上升,随着镀锌板产量的高速增长,中国锌消费也呈现出快速增长的势头。

2005年世界精炼锌出口贸易量为329.67万t,比2004年下降10.9%。主要出口国有加拿大、西班牙、荷兰、澳大利亚、韩国、墨西哥、挪威、中国和法国等。2005年精炼锌出口量增长幅度较大的国家主要有澳大利亚、西班牙、挪威和波兰等,而出口量下降较多的有比利时、中国、加拿大和新加坡等国。主要进口国有美国、意大利、德国、法国、比利时、土耳其、英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和韩国及中国台湾地区等。

锌的主要消费领域是镀锌板,约占西方国家锌消费量的50%。第二大消费领域是制造黄铜,约占锌消费量的20%。第三大领域是铸造合金,约占锌消费量的15%。锌的其他消费领域还有轧制锌材和锌氧化物等。

3)铜矿。2006年世界铜储量为4.8亿t,储量基础为9.4亿t,与2005年的储量和储量基础相比没有变化。铜储量广泛分布在世界各个国家或地区,其中储量最多的国家是智利和美国,2005年两国合计分别占世界铜储量和储量基础的37%和46%。其他储量较多的国家还有秘鲁、中国、波兰、赞比亚、俄罗斯、墨西哥、印度尼西亚、加拿大、澳大利亚、哈萨克斯坦、刚果(金)和菲律宾等。2006年世界铜储量和储量基础的人均占有量分别为73kg和147kg。

据美国地质调查局估计,2006年世界陆地铜资源量为16亿t,深海底和海山区的锰结核及锰结壳中的铜资源量为7亿t,它们主要分布在太平洋。另外,洋底或海底热泉形成的贱金属硫化物矿床中也含有大量的铜资源。

2006年全世界铜矿山产量1522.38万t,比2005年增长了0.29%。世界铜矿山产量最多的国家是智利、美国、印度尼西亚、秘鲁和澳大利亚,产量分别占2005年世界年总产量的35.21%、8.05%、5.36%、6.89%和5.86%,合计约占世界总产量的61.37%。其次是加拿大、俄罗斯、中国、波兰、哈萨克斯坦、墨西哥和赞比亚等国家,它们的产量为20~70万t/a,合计占当年世界总产量的26.7%。

2006年世界精炼铜产量为1734.66万t,比2005年增长4.42%。精炼铜主要生产国有中国、智利、日本、美国和俄罗斯,5国的产量分别占2005年世界总产量的17.29%、16.21%、8.83%、7.22%和5.53%,合计约占世界总产量的55.08%。德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波兰、秘鲁、印度、比利时、墨西哥、哈萨克斯坦、西班牙、赞比亚、瑞典、巴西和伊朗等国家,产量在20~70万t/a,它们的产量合计约占世界总产量的37.63%。

相对于其他金属来说,市场铜价较高,回收废铜成本低廉,世界上工业发达国家历来都很重视废铜的回收。2006年世界回收的铜废料共计567.8万t,比2005年增加1.18%,产量约占同年世界精炼铜总产量的32.56%。废铜按其回收来源分为两种:其一为社会上回收废铜的再生铜产量212.1万t,占世界精炼铜总产量的12.16%;其二为铜加工厂的切削废料的再生铜产量355.7万t,占世界精炼铜总产量的20.40%。2006年,美国回收97.1万t,占其同年精炼铜产量的77.53%;日本回收129.3万t,占其同年精炼铜产量的84.39%;德国回收56.4万t,占其同年精炼铜产量的85.71%。

2006年世界精炼铜消费量为1706.58万t,比2005年增长1.79%。世界上铜消费量最大的国家是中国、美国、日本和德国。2006年4国的消费量分别占世界总消费量的21.15%、12.46%、7.51%和8.17%,它们的消费量合计841.24万t,约占世界总消费量的49.29%。俄罗斯、韩国、法国、意大利、印度、墨西哥及中国台湾地区属第二集团,消费量分别占世界总消费量的4.64%、4.85%、3.76%、2.70%、4.69%、2.55%和2.73%,它们的消费量合计436.25万t,约占世界总消费量的25.92%。比利时、巴西、波兰、加拿大、西班牙、土耳其、马来西亚和泰国等国家及地区的年消费量均在20万t以上,它们的消费量合计231.79万t,约占世界总消费量的13.58%。

2006年世界各种铜矿产品贸易的出口总量为1312.33万t,同比下降1.49%。其中:铜精矿500.28万t,比2005年下降0.95%;粗铜89.76万t,比2005年增长10.04%;精炼铜722.29万t,比2005年又下降11%。出口铜精矿较多的国家有智利、加拿大、澳大利亚、印度尼西亚、蒙古、阿根廷、秘鲁和巴布亚新几内亚等;出口精炼铜较多的国家有智利、秘鲁、加拿大、俄罗斯、日本、澳大利亚、赞比亚和哈萨克斯坦等。可见世界上主要出口铜的国家有智利、秘鲁、加拿大、澳大利亚、印度尼西亚、俄罗斯、赞比亚和哈萨克斯坦等。

2006年世界各类铜矿产品贸易的进口总量为1238.28万t,同比增长2.56%。其中:铜精矿455.09万t,比2005年增长6.53%;粗铜97.27万t,比2005年增长8.15%;精炼铜685.92万t,比2005年下降0.62%。进口铜精矿的主要国家和地区有日本、中国、西班牙、德国、韩国和加拿大等;进口精炼铜的主要国家有美国、法国、德国、意大利、英国、中国、日本、韩国,以及中国台湾地区等。

铜的消费结构一直较稳定。2006年,美国铜的消费构成为建筑业49%,电器和电子工业21%,工业机械和设备9%,运输设备11%,日用消费品10%。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