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在音乐教学中强化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方法与途径

在音乐教学中强化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方法与途径

时间:2023-07-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各部门看重对于旅游文化的保护,然而对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却有所忽视。要想给学生营造一个传统音乐的环境,教师自身应加强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素养。传统音乐作为教学内容被提上日程,除了育人目的外,还应使中国优秀传统音乐文化得以传承。③民间音乐授课建议民间音乐是中国传统音乐的核心组成部分,也是较之于宫廷音乐、文人音乐、宗教音乐更加接近生活的音乐类别,所以课堂导入部分较容易。

在音乐教学中强化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方法与途径

(一)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教育放到音乐教育的重要位置

中国传统文化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灵魂,是中华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是指居住在中国地域内的中华民族及其祖先所创造的、为中华民族世世代代所继承发展的、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历史悠久、内涵博大精深、传统优良的文化。当前,由于我国外交的扩大以及我国综合能力的增强,弘扬传统文化成为我国当前研讨的热门。这是一件好事,说明人们对传统文化的重视以及对其作用的认可。同时也说明国家除了具有强大的物质基础外,还必须有与其实力相配的精神条件,舍其一则无法存活。因为其关系到民族命脉、信仰、世界观价值观等核心问题。由于学生处在对外界文化判断力较差的年龄阶段,追赶潮流的现象严重。旧的音乐模式、观念、影响了学生的兴趣。部分传统民族文化正面临失传的处境。我们不能不看经济,不抓文化。各部门看重对于旅游文化的保护,然而对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却有所忽视。

(二)发挥教师的主力军作用

笔者读过一本书——马里坦的《教育处在十字路口》。其中指出“对于意志和人类行为的真正的正直,知识和优良的教学是必需的,但是确实又是不够的”“知识对德行很少帮助,或者甚至毫无帮助”“对德行有很大帮助的是爱”。书中说出了教育的重要性。在我国,传授教育的主要人物是教师。那么教师应重视传统文化观念,树立发扬民族文化传统、弘扬民族音乐文化的观念。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教会学生知识技能,还要帮助学生分析了解中国传统音乐的民族特征,通过对作品的创作背景了解作者的内在情感,引导学生从深层次上理解民族音乐中的内涵精神文化,由内到外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对传承音乐文化的自觉意识和责任感。

1.教师做好主力军,加强传统音乐文化素养,做传统音乐的爱好者

学校教育主要是要形成社会共识,所以音乐教育更要倾向于考虑学生的兴趣及性向。要想给学生营造一个传统音乐的环境,教师自身应加强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素养。传统音乐作为教学内容被提上日程,除了育人目的外,还应使中国优秀传统音乐文化得以传承。借鉴固然重要,但不可动摇本国文化之根基,这也是借鉴的前提和要求。学者们从文化传承关系的角度指出,当下最为重要的就是选择什么样的文化传承关系,即把自己的文化发展、音乐的发展建立在什么样的文化传承基础之上,这是传承中国传统音乐文化必须认清和确定的事情,也是摆在每一个民族音乐教学工作者面前不可回避的事实。教师加强自身专业技能才会从“根”上扭转眼前的局势;教师应多参加教师培训班,经常参加进修学习,甚至从全国各省市地区引入传统音乐的专门人才来为学生表演和授课;应结合当前形势,更新教学理念,认清发展方向,全身心为教学服务。

2.教师需结合传统音乐缺失,精心设计教学环节与内容

教师应利用多媒体等视听工具,让学生多欣赏中国传统音乐。近代的多媒体则是指依靠文字、图片、照片、影像、动画、音响、音乐、出版等数码方式,以电脑为中心整合的相互沟通与应用的复合多媒体。多媒体教育的优点是培养学生单独使用信息的能力,增加学生的综合表现能力,促进学生通过多样化基础信息进行个性化学习。做到了对中国传统音乐的充分了解和认知才能从心里喜欢传统音乐。对于曲目的选择,上课时候也应选择恰当的在学生可接受范围内的曲目。

3.面对不同的授课对象,采用不同的手段和形式弘扬中国传统文化

比如说,在声乐课上应该多让学生演唱民歌,在和声课则应多分析民族调式;在舞蹈课上,多让学生练习形体动作,在视唱教学中则让学生多演唱歌曲和乐曲;在器乐课上要让学生多选学民族乐器,并建立民乐队、开设民乐合奏课等,从而增加学生对民族民间音乐的了解和兴趣。

下面,笔者分别以中小学、高校作为授课对象来进行分析研究。

(1)授课对象是中小学

中小学学生的年龄尚小,中国传统音乐的渗透要多重视其启蒙与兴趣培养,如采用听与看相融合的方法,使学生在欣赏的同时,培养其对音乐的兴趣。

对于中小学生来说,他们对传统音乐的学习并不太感兴趣。学生对传统音乐不热情是因为对传统音乐的不了解,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传统音乐不像现代流行音乐那样有着鲜明的节奏特点,不太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因此,面对中小学生,在选择授课曲目时一定要选择轻松欢快、富有童趣的曲目。比如作品《阿细跳月》,这是一首节奏欢快、强弱对比明显的民族民间音乐作品,学习的时候学生会不自主地跟随着节奏摇头、拍手,在肢体语言中领略了这首民族民间音乐作品。(www.xing528.com)

(2)授课对象是高校大学

根据调查了解,高校中的音乐学院都设置了中国传统音乐课程。大部分大学已面向大学生设置了相关公选课课程,其中音乐类的一项公选课就是中国传统音乐。公选课教学毕竟不同于专业课教学,应注重对学生兴趣的引导。下面,笔者从以下四个方面整理一下授课建议。

①宫廷音乐授课建议

宫廷音乐在中国传统音乐中占据的地位很重要,当今热播的宫斗电视剧又是大学生课余非常喜欢观看的。教师何不从这里入手呢?比如,热播的《宫锁心玉》《步步惊心》《甄嬛传》里都涉及宫廷音乐,并且电视剧还为我们提供了画面。教师在以热播剧作为课程导入时,可以想象学生的兴奋度与关注度一定会大大提高。伴随着学生的好奇心,教师循循善诱,细致地讲出我国宫廷音乐的特征、分类、社会功能等,学生一定会接受得非常快,上课效率也会大大提高。

②文人音乐授课建议

从名称上不难看出,文人音乐就是与具备一定文化修为和创作能力的文人墨客有关的音乐。文人音乐主要由琴乐和词调音乐组成。当代大学生面临就业与都市快节奏生活的双重压力,他们对“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归隐情怀颇感兴趣。古人那份“心远地自偏”的高远和“斯是陋室,惟吾德馨”的淡然,与现代弱肉强食的社会相比,是那么闲适脱俗。因此,我们可以从文人音乐的“隐”和“逸”入手,如古琴曲《醉渔唱晚》《樵歌》、琵琶曲《渔家乐》等来引入课题,深入文人音乐的曲调特征会起到更好的课堂效果。

③民间音乐授课建议

民间音乐是中国传统音乐的核心组成部分,也是较之于宫廷音乐、文人音乐、宗教音乐更加接近生活的音乐类别,所以课堂导入部分较容易。大学生来自祖国各个民族各城市,公选课的课堂又来自不同的系别,因此大家可以互相介绍家乡的民族音乐特色。教师针对学生所讲述的民族音乐、民族舞蹈或说唱音乐、戏曲音乐不完善的地方,再加之以详细讲解,即可完成民间音乐部分的授课内容。

(三)加强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应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笔者通过大量查询得知,中国民族音乐基本上有四种表现形式,即宫廷音乐、文人音乐、宗教音乐和民间音乐。宫廷音乐又分为两种:一是典制性音乐,如各类祭祀乐、朝会乐等;二是娱乐性音乐,如各种筵宴乐等。这两大部分的音乐既体现了至高无上的皇权,又体现出了贵族阶级的享乐主义。文人音乐包括古琴音乐与词调音乐,从文字表面上可以看出文人音乐主要指古代文人通过音乐追求的超凡脱俗的思想观念。宗教音乐体现了中国宗教信仰多元化的特点,通过对各个教派的了解,在各自的文化基础上所拥有的各自的特征。民间音乐分为民歌、歌舞、说唱、戏曲、器乐,以综合艺术为主。而这些民间音乐又成了民族音乐的基础。

民族音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中国传统音乐奠定了重要的地位。民族音乐可以成为反映中国传统文化的镜子,我们从中可以看到悠久的历史以及民族的文化和精神。

作为大学生,政治重要的一点便是理论学习与实践活动相结合。只有做到理论联系实际,才不会“纸上谈兵”。因此,教师可以定期安排学生进行实践活动,将所学知识与音乐实践相融合。在师生共同实践学习的过程中,真正去认识中华民族传统音乐的类别与其表现形式。教学与实践活动相结合,可以充分把本土音乐的引导教化效果发挥出来。因为本土音乐可以反映当地人民的生存状况、劳动生产、民风民俗和审美习惯。因此,教师可以结合本土音乐、东北民间音乐和科尔沁草原音乐来安排实践活动。

比如,在少数民族音乐教学方面,我们可以积极开发民族音乐资源,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具有丰富的民族音乐文化,民歌方面有山歌、酒歌、劳动号子等,民族歌舞方面有傣族舞、摆手舞、花灯歌舞等,民族乐器方面有象脚鼓、葫芦丝、竹笛等,这些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民族音乐资源。民族音乐资源的开发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引导学生收集民歌与本土民族音乐文化,并在课堂上与其他学生交流分享,活跃音乐课堂教学。在保证安全的基础上,带领学生走访民间歌手,体验民族音乐的魅力。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还可以适当邀请民间艺人为学生表演或传授民族音乐,让学生近距离感受民族音乐;也可以让学生参与音乐会演,在表演活动中感受多民族文化糅合在一起的丰富与灿烂,感受民族团结的美好氛围,体验民族风采,了解各少数民族的风情,增强民族凝聚力,达到寓教于乐的教育目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