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浣溪沙》:幽恨几时平

《浣溪沙》:幽恨几时平

时间:2023-07-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浣溪沙〔清〕纳兰性德身向云山那畔行,北风吹断马嘶声,深秋远塞若为情!古今幽恨几时平!结尾“古今幽恨几时平”,画龙点睛,直抒胸臆,是为全词主旨。极写出塞远行的清苦和古今幽恨,既不同于遣戍关外的流人凄楚哀苦的呻吟,又不是卫边士卒万里怀乡之浩叹,而是纳兰对浩渺的宇宙,悠久的历史,纷繁的人生以及无常的世事的独特感悟,博大丰厚,深沉辽远,慷慨悲凉,起伏跌宕。

《浣溪沙》:幽恨几时平

浣溪沙

〔清〕纳兰性德

身向云山那畔行,北风吹断马嘶声,深秋远塞若为情!

一抹晚烟荒戍垒,半竿斜日旧关城。古今幽恨几时平!

康熙二十一年(1682)八月,纳兰受命与副都统郎谈等出使觇梭龙打虎山,十二月还京,此篇大约作于此行中,通过对沿途见闻的描写,抒发了奉使出塞的迷茫凄惘之情。(www.xing528.com)

上片写景,触景生情,情景交融。“身向云山那畔行”,起句点明此行之目的地。词人离开京都,随军远行,奔赴遥远的边关塞外,天高地阔,风尘仆仆。遥远有多远,不知道,极目所见,天地苍茫,云山邈远。一片“云山”,既突出目的地的迢远渺茫,似乎给人一种遥不可及、苦寒荒远之感;又烘托出词人迷茫困惑的缭乱心绪。词句很容易联想起纳兰的“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的句子,两者均是描写征途的迢远,前者以“云山”烘托,突出苍茫高远,后者以“山水”烘托,突出山长水远。“北风吹断马嘶声”写秋声,北风呼啸,战马嘶鸣,人马远行,展示一幅壮阔雄奇的漠北行军图。“北风”言明时节为秋,亦称“秋声”。唐苏颋《汾上惊秋》如此写道:“北风吹白云,万里渡河汾。心绪逢摇落,秋声不可闻。”边地北风,凛冽肃杀,使人愁绪纷乱,心情悲伤。而纳兰词云“北风吹断马嘶声”,北风如此强劲,如此凛冽,战马如此嘶鸣,如此咆哮,天地如此苍茫阔远,凡此种种,衬托出词人胸襟的开阔,心情的激荡,心境的悲凉。词人感慨“深秋远塞若为情”,心潮起伏,久久不能平静,此番出征,时逢深秋,远征关塞,岂止如一般文人逢秋伤悲、吟诗作词?词人心中自有山水丘壑,天地气象,不过所指为何,却又深藏不露,悠悠不尽,给人留下悬念与回味。注意体会一个词语“断”,字面上是写秋风强劲、凛冽,摧枯拉朽,扫荡一切,消弭马蹄声声,消弭仰天长啸。实际上烘托词人心情的悲凉,感慨的深远。

词作下片也是写景,所见所感,历历如画,所写所描,处处含情。“一抹晚烟荒戍垒,半竿斜日旧关城”,以简古疏墨之笔勾勒了一幅充满萧索之气的战地风光图。傍晚时分,营垒静立,一抹狼烟,袅然升起,飘荡于天际;时至黄昏,关城肃穆,落日半斜,没于旗杆,天地渐渐黯淡。意境寥廓浑厚,格调苍老古拙,寓温暖于荒凉之中,寓冷清于雄浑之内。语境很容易让人联想起王维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来。也容易让人想到范仲淹的“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然而纳兰写的是边塞所见所历的白描,作者本身缺少戍守边关、征战沙场的经历,词作也就少了许多深刻厚重的生命体验和风雨沧桑。结尾“古今幽恨几时平”,画龙点睛,直抒胸臆,是为全词主旨。极写出塞远行的清苦和古今幽恨,既不同于遣戍关外的流人凄楚哀苦的呻吟,又不是卫边士卒万里怀乡之浩叹,而是纳兰对浩渺的宇宙,悠久的历史,纷繁的人生以及无常的世事的独特感悟,博大丰厚,深沉辽远,慷慨悲凉,起伏跌宕。一个“幽恨”交织百感,涵盖万千,所指为何,古今多久,只可意会难以言传,词作给人留下悠悠不尽之余味。

全词除结句外,均以写景为主,景中含情,情景交融。纳兰笔下的一景一物皆有情感:虽然作者一直未曾直接抒发要表达的情感,但我们从字里行间不难揣摩出作者的感受。“吹断”写尽了北国秋风之冷酷、险恶,“若为情”的发问中带出了作者对到任的迷茫与不安。环境险恶,前途未卜,纳兰胸中风起云涌:怀古之心,恋乡之情,忧虑之思,纷纷扰扰难以平静。此时边关的云烟、堡垒、落日均染上了情绪的色彩,满目萧瑟、冷清与破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