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南斯拉夫联合政府的历史演变

南斯拉夫联合政府的历史演变

时间:2023-07-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西方盟国在得知铁托不允许国王返回南斯拉夫的消息后,继续敦促先解散双方的政府,以尽快组成联合政府。经过反复磋商,双方于11月1日签署了关于成立南斯拉夫联合政府的第二个协议,即《贝尔格莱德协议》。

南斯拉夫联合政府的历史演变

1942年年底,随着南斯拉夫人民解放运动的发展,建立一个新型的人民政权的条件业已具备。这年11月26—27日,在比哈奇召开了全南斯拉夫反法西斯代表大会,铁托在大会贺词中强调说:“我们没有可能建立一个合法的政府,因为国际关系和条件还不允许我们这样做。但是,我们拥有这样的权利,即在当前的艰苦环境中建立一个政治机构,一个将团结全体人民群众并组织和领导我国人民的政治机构。”

这个政治机构就是大会上成立的南斯拉夫人民解放反法西斯委员会,简称“阿夫诺伊”(AVNOJ)。它是人民解放战争的最高政治代表机构,也是解放区的最高人民政权机构。“阿夫诺伊”的出现,标志着人民政权建设的一个新阶段,它是新型国家组织的雏形。因此,南斯拉夫学者认为:“‘阿夫诺伊’第一次会议无论在南斯拉夫还是在欧洲,都是建立人民革命政权的第一次全民行动。从后来的发展情况来看,这一事件具有深远的立宪意义。”

1943年11月29日,“阿夫诺伊”第二次会议在波斯尼亚古都亚伊策开幕。代表们听取并讨论了南斯拉夫人民解放军和游击队最高统帅铁托关于国内外政治和军事形势的报告,通过了本届会议的宣言。会议还通过了三项主要决议。

第一项决议确认南斯拉夫人民解放反法西斯委员会从人民解放运动的政治代表机构变成为“南斯拉夫的最高立法和执行机构,成为南斯拉夫各族人民和国家主权的最高代表”。此外,根据这项决议,成立了南斯拉夫全国解放委员会,它是具有人民政府特征的机关,铁托当选为该委员会的主席。

第二项决议强调,要“在联邦制原则的基础上建设南斯拉夫”,承认南斯拉夫各民族权利一律平等。决议指出:“为了实现南斯拉夫各族人民的主权原则,为了使南斯拉夫成为各族人民的真正祖国,为了使南斯拉夫永远不再成为任何霸权主义集团的领地,南斯拉夫要根据联邦原则来建设。这个原则……就是保证塞尔维亚人民、克罗地亚人民、斯洛文尼亚人民、马其顿人民、黑山人民及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人民的完全平等。”[1]

第三项决议是《关于剥夺流亡在国外的所谓南斯拉夫政府的权力和禁止国王彼得二世回国的决定》,它表达了人民要建立一种共和国政体的强烈愿望。决定剥夺伦敦流亡政府的一切权力,宣布国王和王室成员一律禁止返回南斯拉夫,国家政体问题留待全国解放后由人民根据自己的意志来解决。

“阿夫诺伊”第二次会议的决议在南斯拉夫历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由于这次会议及其决议意义重大,所以1943年11月29日这个日期曾镶嵌在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的国徽上,成为国庆节

1944—1945年,在英国的撮合下,铁托与南斯拉夫王国流亡政府首相舒巴希奇举行了多次长时间的接触和谈判,终于达成铁托和舒巴希奇协议,成立了联合政府

1944年6月14日,铁托代表南斯拉夫全国解放委员会与舒巴希奇在亚得里亚海东岸的维斯岛举行第一轮会谈。6月16日,双方签署了《南斯拉夫全国解放委员会和南斯拉夫王国政府协议》。协议规定:舒巴希奇政府的内阁成员要由战争期间未与占领者合作的民主分子组成;该政府要承认人民解放斗争的民主成果,并承担支援国内军队和人民的义务;同时,它应该动员国外的所有南斯拉夫爱国力量,援助国内的斗争。舒巴希奇答应将发表声明,承认铁托指挥的人民解放军,谴责一切卖国贼,号召全体人民参加彻底解放全南斯拉夫的斗争。全国解放委员会将发表宣言,同舒巴希奇政府合作,在战争结束之前不提出南斯拉夫的国家政体问题。这个协议被称为《维斯协议》,它朝着实现民族团结和成立联合政府的道路迈出了可喜的一步。

8月12日和13日,到意大利视察盟军前线的丘吉尔在那不勒斯郊区的卡塞塔与铁托进行了3次会谈,双方主要讨论了战争结束阶段协调军事行动、南意边界、南斯拉夫未来的社会制度等问题。双方争论的焦点仍然是南斯拉夫国王和君主制问题。丘吉尔认为,战后南斯拉夫如果不实行共和制,仍保留王国制,那它的国际地位将会更加巩固。他还力图说服铁托,战后在南斯拉夫不要按照苏联的样板建立社会主义制度。铁托回应说,国王的命运要由全国人民来决定。(www.xing528.com)

1944年8月18日,以铁托为首的全国解放委员会代表团和以舒巴希奇为团长的王国政府代表团继续会谈,集中讨论了成立联合政府的问题。舒巴希奇仍然建议全国解放委员会派代表参加他的政府,即统一到南斯拉夫王国政府中去。铁托在发言中拒绝由全国解放委员会派人去参加舒巴希奇政府,因为王国政府流亡在外,它既没有人民,也没有军队,更没有国土。他要求两个政府共同努力,以争取全国的彻底解放。8月29日,国王彼得二世颁布诏令,撤销米哈伊洛维奇国防大臣的职务,承认铁托是南斯拉夫武装力量的唯一领袖。

西方盟国在得知铁托不允许国王返回南斯拉夫的消息后,继续敦促先解散双方的政府,以尽快组成联合政府。9月19日,铁托在莫斯科斯大林就许多重大问题进行了会谈。斯大林特别劝说铁托接受国王回国,并同流亡政府的政治家们合作共事,一起成立联合政府。斯大林的逻辑是,人民解放运动已经足够强大了,可以暂时与国王妥协,“一俟时机成熟”再把他抛弃。

10月20日,贝尔格莱德获得解放。紧接着,铁托和舒巴希奇在这个自由城市恢复会谈。经过反复磋商,双方于11月1日签署了关于成立南斯拉夫联合政府的第二个协议,即《贝尔格莱德协议》。新协议规定,“阿夫诺伊”继续保持最高立法机构的地位,而由全国解放委员会和王国政府的代表共同组成联合政府。这个政府将在全国解放后的3个月内举行立宪议会选举,而关于国家体制的最终形式问题将在战争结束后由人民通过全民投票来决定。在此之前,王国政府及其国王都不得回国。12月7日,铁托-舒巴希奇会谈公报发表,双方就产生联合政府和立宪议会选举以及与此有关的问题表明了共同看法。舒巴希奇将《贝尔格莱德协议》的内容书面通知了国王彼得二世。

1945年1月29日,国王迫于人民和同盟国的压力,几经犹豫后被迫签署诏令,同意将自己的权力移交给摄政委员会,但他对未来的全民投票仍抱有一线希望。

在1945年2月召开的苏、美、英三国首脑克里米亚雅尔塔)会议上,斯大林、罗斯福和丘吉尔同意承认南斯拉夫新政府,条件是南斯拉夫人民解放反法西斯委员会应该扩大,成为临时国民议会,1938年旧南斯拉夫最后一届国民议会的议员,凡是没有与占领者合作的,都可以参加。2月中旬,王国流亡政府的多数成员在经过3年又10个月的流亡生活后,于2月17日到达贝尔格莱德,参加组织联合政府的工作。

3月5日,舒巴希奇政府和铁托的全国解放委员会同时宣布解散。3月7日,南斯拉夫民主联邦临时政府诞生,铁托任总理国防部长,舒巴希奇任外交部部长,其中有22个部长职务由原全国解放委员会的代表担任。从政府的组成来看,南斯拉夫国内人民解放运动的代表占了绝对优势,从而捍卫了人民解放战争的革命成果。

南斯拉夫民主联邦临时政府的诞生,得到了包括正在从事抗日战争的中国人民在内的世界进步人士的祝贺和承认。早在1945年3月9日,《新华日报》就发表评论,欢呼“南斯拉夫新的民主联合政府,已在铁托元帅主持下成立。南斯拉夫的民主团结实现了”。英美苏三国相继于3月20日、28日和29日承认了临时政府。

解放贝尔格莱德(1944年10月20日)

战后东欧各国政权从资本主义过渡到人民民主制度,通常经过三个阶段,即:共产党和其他政党组成联合政府阶段;共产党占优势和反对派逐渐削弱的阶段;共产党执政、反对派退出政府和实行经济全面国有化的阶段。不过,南斯拉夫的情况有所不同。还在1945年11月,当多数东欧国家已经解放一年还未宣布成立共和国,仍处于摄政委员会和联合政府阶段时,舒巴希奇等旧南斯拉夫的代表人物已宣布退出刚刚成立半年多的临时政府,停止了合作。南斯拉夫在东欧国家中第一个建立共和国,这是铁托-舒巴希奇协议的积极成果,也是南斯拉夫走上人民民主道路的一个特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