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宽容和多元:波斯帝国的统治政策

宽容和多元:波斯帝国的统治政策

时间:2023-07-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阿黑门尼德王朝建立的波斯帝国,在诸多方面颇有创新之处,其显著特征在于长期奉行宽容和多元的统治政策,进而成为中东古代文明的继承者和集大成者,甚至被誉为历史上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帝国。居鲁士二世在位期间强调波斯人与米底人的盟友关系以及伊朗雅利安人的共同血统,米底人在波斯帝国诸多族群中享有较高的地位。

宽容和多元:波斯帝国的统治政策

阿黑门尼德王朝建立的波斯帝国,在诸多方面颇有创新之处,其显著特征在于长期奉行宽容和多元的统治政策,进而成为中东古代文明的继承者和集大成者,甚至被誉为历史上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帝国。

在阿黑门尼德王朝建立之前,相继登上中东历史舞台诸多帝国的统治者,通常在铭文中记载战争杀戮和强制高压,将被征服者迁离故土而使之流落他乡,则是阿黑门尼德王朝建立之前诸多帝国长期沿用的治国举措。相比之下,居鲁士二世作为阿黑门尼德王朝的开创者,一改传统的征服者实行的高压政策,宽容对待被征服者,波斯人称之为“父亲”,希腊人称之为“诸神赐福者”,犹太人称之为“耶和华弥赛亚”,巴比伦人称之为“马都克神的钦选”。居鲁士二世开创的波斯帝国奉行中央集权与地方自治并重的原则,在强调王权至上的同时,给予被征服的族群以相对自治的地位,被征服的族群只要顺从阿黑门尼德王朝和缴纳贡赋,便可享有自治的权利,延续各自的文化传统和宗教信仰,甚至允许土著王朝世袭继承,而阿黑门尼德王朝国王则自居为众王之王,其统治政策具有明显的多元色彩和宽容倾向,有别于此前中东诸帝国的传统,继而对其后登上历史舞台的安息王朝和萨珊王朝直至阿拉伯帝国奥斯曼帝国产生深远的影响。

阿黑门尼德王朝统治下的波斯帝国,疆域辽阔,族群众多。其中,伊朗雅利安人诸族群减免赋税而承担兵役,其他诸族群免除兵役而承担较高的赋税。另一方面,波斯帝国分别以波斯波利斯、苏撒、埃克巴坦那和巴比伦城作为都城,似乎反映出其与埃兰人、米底人、巴比伦人之间的历史传承。阿黑门尼德王朝的国王自居为埃兰王国、米底王国、新巴比伦王国的继承者,而不是自居为征服者和毁灭者。居鲁士二世在位期间强调波斯人与米底人的盟友关系以及伊朗雅利安人的共同血统,米底人在波斯帝国诸多族群中享有较高的地位。相比之下,大流士一世即位后,强调波斯人与埃兰人之间的历史传承,贝希斯敦铭文中的三种文字之一即为埃兰文,可为佐证。

阿黑门尼德王朝奉行宽容的宗教政策,尽管历代国王皆信奉琐罗亚斯德教,视阿胡拉·马兹达为最高的神祇,然而帝国承认并保护诸多地区不同族群的原有宗教,宽容异教信仰,保护异教祭司和神庙的财产,无意强制被征服者改奉琐罗亚斯德教,诸多宗教长期并存而相安无事。出土于巴比伦城的居鲁士二世石柱,所刻铭文赋予被征服者以信仰其原有宗教的权利,曾经被后人夸张地称为古代世界的人权宪章。在铭文中,居鲁士自称世界的王、巴比伦王、苏美尔和阿卡德王、安善王冈比西斯之子、安善王居鲁士之孙、阿黑门尼德之子安善王泰斯帕斯的后裔……在巴比伦城向马都克神表示敬意,禁止在苏美尔和阿卡德的任何一处随意杀戮……修缮和重建毁于战火的神庙,使臣民在各自故土安居乐业。居鲁士二世延续巴比伦城和迦勒底人的宗教传统,强调其征服行为来自马都克的神意,是马都克神选择了安善王居鲁士二世作为巴比伦城的统治者,给予居鲁士二世在巴比伦城的所有权力。居鲁士二世将以往遭到劫掠而流失各地的神像送回原来受到供奉之处,允准以往被征服后流落他乡的民众包括犹太人、腓尼基人和埃兰人返回原籍故里。据《旧约·以斯拉经》以及古波斯语和阿拉马语铭文的记载,新巴比伦王国国王尼布甲尼撒二世曾经两次攻陷耶路撒冷,焚毁犹太教圣殿,强制迁移犹太人数万人到巴比伦尼亚,史称巴比伦之囚。居鲁士二世灭亡新巴比伦王国后,允准犹太人返回故里,出资重建圣殿,犹太人因此在《圣经·旧约》中对居鲁士二世多有溢美之词。薛西斯一世以及其子阿尔塔薛西斯一世(前464—前424年在位)在位期间,巴比伦尼亚的犹太人在犹太教祭司埃兹拉和尼西米的带领下重返巴勒斯坦。埃兹拉和尼西米曾经任职于苏撒的波斯帝国宫廷,重建耶路撒冷圣殿后返回苏撒。埃兹拉和尼西米的著作是记载波斯帝国的重要史料,字里行间多有褒奖溢美之意,迥异于希腊人的记载。在埃及,传统信仰并未由于波斯帝国的征服和统治而淡出历史舞台,阿蒙神依然被视作尼罗河流域最重要的神祇。在小亚细亚,爱奥尼亚人诸城邦崇拜希腊诸神,希腊神庙处于阿黑门尼德王朝的保护之下,波斯帝国给予神庙地产并结以免征赋税和劳役的特权。(www.xing528.com)

居鲁士二世释放巴比伦之囚

阿黑门尼德王朝时期,波斯帝国在文字方面表现为明显的多样性,波斯语并非唯一的官方语言,埃兰语、阿卡德语、阿拉马语、科普特语和希腊语均为波斯帝国的官方文书所使用的语言。包括贝希斯敦铭文在内的诸多王室铭文,皆同时刻有古波斯语、埃兰语和阿卡德语三种楔形字体。公元前521年,大流士一世下令引入楔形文字作为波斯语的书写形式,是为古波斯语。然而,阿黑门尼德王朝的官方文书极少使用古波斯语,古波斯语主要用于波斯波利斯和苏撒的碑铭以及贝希斯敦铭文之中。亚历山大东征和阿黑门尼德王朝灭亡之后,古波斯语逐渐淡出历史舞台,直至19世纪中叶英国学者罗林森成功释读贝希斯敦铭文,销声匿迹长达两千余年的古波斯语得以重见天日。相比之下,阿拉马语作为广泛使用的商人语言,使用范围西起小亚细亚的爱奥尼亚城邦,东至印度河流域,俨然是波斯帝国境内不同地区最重要的通用语言,直至公元7世纪阿拉伯帝国建立后逐渐被阿拉伯语所取代。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