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育才学校生活散记:逸少斋点滴

育才学校生活散记:逸少斋点滴

时间:2023-07-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他指示我们,逸少斋可种植芭蕉,以御骄阳。经与北碚公园联系,公园赠给我们芭蕉,移植在逸少斋门前,形成一道屏障,春夏碧绿,煞是壮观。他们夫妇对逸少斋氛围环境称赞道:“这里清静舒适,是适宜作学问的地方。”逸少斋也是陶校长培养学生个性特长,与学生共学共进的教学活动场所。

育才学校生活散记:逸少斋点滴

俞 华

离古圣寺育才学校校园三百米处,有个小山头,前面是一片田,后面是一片马尾松树林。1940年春天,由员工自行设计,在这个小山头上,建造了三间草房,泥土墙,稻草顶,冬暖夏凉。起先作为学校消费合作社的用房,后来考虑到陶校长来校时无住处,也为了招待的外来客人有个歇宿之处,便改作陶校长寝室和招待所。

陶校长为这三间草屋,题名“逸少斋”,是取自晋代大书法家王羲之的号“逸少”,以示对王羲之的敬仰之情。从此,逸少斋经常出现陶校长的身影和工作、活动踪迹,留下了很多佳话。他指示我们,逸少斋可种植芭蕉,以御骄阳。经与北碚公园联系,公园赠给我们芭蕉,移植在逸少斋门前,形成一道屏障,春夏碧绿,煞是壮观。屋前的一块空地上种着杜鹃花、山茶月季花菊花、唐昌蒲、石竹、仙人掌仙人球等,还制作了一座花坛,坛的周边种以石蒜。当众花次第开放时,经常吸引师生流连观赏。再往后我们又搭建葡萄棚架,种植葡萄,夏季果实累累,便分给学生品尝。在各种植物花卉上,我们还挂上学科名牌。逸少斋周边真像个小小的植物园。(www.xing528.com)

有好些值得纪念的活动、故事发生在这里。

1940年9月24日,周恩来同志和邓颖超、徐冰、张晓梅到育才参观、指导工作。当晚在逸少斋客堂内煤油灯下与教师代表座谈,周恩来侃侃而谈,分析了国内外形势,指明了中国与抗战的前途。著名历史学家翦伯赞教授和夫人先后两次来育才讲学,都住在逸少斋。第一次是1941年秋天,讲了三个星期的中国通史,借古讽今,痛斥蒋介石发动皖南事变的反共罪行;1944年秋天又来育才讲学11天,讲的是中国历史的若干重大问题,联系实际揭露国民党的罪恶行径,对一些史实作科学的评析,使学生很是受益。他们夫妇对逸少斋氛围环境称赞道:“这里清静舒适,是适宜作学问的地方。”有名的新闻家,解放后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的萨空了先生,1944年从国民党的监禁中被党营救获释后,来育才看望在校学习的两个女儿,也住在逸少斋休养了一段时间。著名演员赵丹新疆受到盛世才的迫害,从新疆监狱出来,到重庆育才探望儿子赵苗,也曾在逸少斋住了两个多星期,向我们揭露反动派对他们酷刑逼供的罪行,使我们对国民党反动派更加憎恨。田汉的女儿田马莉在育才戏剧组学习,1940年6月18日,田汉来校探望她,也住在逸少斋。其余如历史学家邓初民,文学家茅盾姚雪垠,晓庄老校友王洞若、戴伯韬来校讲学或工作,也都住在逸少斋,给我们留下深刻难忘的印象。逸少斋也是陶校长培养学生个性特长,与学生共学共进的教学活动场所。记得自然组的七位同学很有兴趣搞生物实验,编写《植物小世界》创刊号,就在这儿活动。陶校长不仅写了《写在〈植物小世界〉创刊后》文,还同这个小组同学江贵和、郭富昌、仇玉良及校工王治平等一道参加西瓜苗双子叶、稻谷单子叶的栽培活动,总结了研究活动的十条原则,指导自然组在逸少斋举办植物标本展览。文学组高嘉组织“榴火社”出版诗刊,音乐组、戏剧组都在这里活动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