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励志成长:终身学习,创造学习型社会

励志成长:终身学习,创造学习型社会

时间:2023-07-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不愿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不想争第一的学生不是好学生。聪明者不学习被误,有才能者不努力被屈。为此,倡导终身学习,创建学习型社会。勤学人人敬,好问志气高。知识的学习是重要的,没有知识无法生存。世界上没有“差等生”,也没有“后进生”。只要下定决心刻苦努力,我相信“差等生”会变成“优等生”,“后进生”会变成“进步生”。王国维说,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

励志成长:终身学习,创造学习型社会

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书的长河里沉淀着几千年人类文明的智慧,书的甘霖里滋润着干涸季节里的幼苗,浩繁的卷帙里烫烙着世易时移、朝代变化的历史印痕。

书是世界的营养品,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书是治愚的良药,书是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粮。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热爱书吧!它是知识的源泉。

莎士比亚说:“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像大地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如鸟儿没有翅膀。”

乌皮特说:“书籍就像一盏神灯,它照亮人们最遥远、最黯淡的生活道路。”

都德说:“书籍是最好的朋友,当生活中遇到任何困难的时候,你都可以向它求助,它永远不会背弃你。”

赫尔岑说:“书是一代又一代人精神上的遗言。这是将死的老人对刚刚开始生活的青年人的忠告,这是准备去休息的哨兵给前来替代他岗位的哨兵的命令。”

伏尔泰说:“读书使人心明眼亮。”

巴甫连柯说:“书籍使人们成为征服宇宙的人。”

以上六位世界名人的名言,都是围绕读书的,意在希望青少年爱书、读书、用书、与书结缘、与书为伴。在书的海洋中度过自己美好的人生,让书的营养使自己身强体壮,让书的翅膀使自己高高飞翔,让书的神灯使自己心明眼亮。

每个人身上都蕴藏着丰富的宝藏,但开发它要靠自己。当你把自己置于悬崖边缘,而时刻有一种危机感的时候,你就会拿到开发宝藏的钥匙。

不愿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不想争第一的学生不是好学生。拿到金灿灿的奖章的是永远追求上进的人。

把精力集中在有价值的东西上面,把一切对你没有好处的和不相干的东西抛开。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用更多的精力去耕耘吧!秋天,那沉甸甸的收获在等待着你。

学习也可以说是一件苦事,但是,当你进入学习的状态,通过刻苦努力获得知识和能力的时候,获得成功和成绩的时候,你就会感到,学习是一种非常幸福快乐的事情。

唯有学习,不断地学习,才能使自己聪明;唯有努力,不断地努力,才能使自己卓著。聪明者不学习被误,有才能者不努力被屈。

心态消极的人,忧患未来;心态积极的人,播种未来。未来是个未知数,忧患无济于事,只有播种的人,才会收获未来。

世界上很多人看起来平凡,没有了不得的才能,却成就了伟大的事业。因为他们能像订书机一样,认准目标,集中精力,不彷徨,不犹豫,一扎到底。

一个人的成功,不光是靠生来拥有的一切,而主要是靠他学习中得到的一切。为此,倡导终身学习,创建学习型社会

同自己相比,越比越进步;同自己竞争,越争越向前。把不断地超越自己作为既定的目标,天天有进步,天天都向前,做最优秀的自己,最好的自己。

人生下来都是嗷嗷待哺的婴儿,都是一样的,没有多大的差别。但随着年龄的增长,有的成为伟人,有的还是普通人;有的成为科学家、作家、明星,有的还是一事无成。那是为什么?关键在于学习。唯有知识和能力,才能使自己成为卓越的人。

语文是学好各门功课的基础,语文学不好,其他科目也很难学好;离开了语文,人生会增加很多困难。学好语文的关键是多读书。读书时要注意思考,这样才会有收获。书中的知识是人生的财富,财富多了人生才会光彩夺目。

争一争是好汉,搏一搏是英雄。发扬吃苦精神,描绘精彩人生。讲方法,创效益,比成绩,看进步。

勤学人人敬,好问志气高。天才在于勤奋,聪明在于积累,成功在于奋斗。

要培养自己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做什么事情,首先要爱,爱就是兴趣,爱才能无怨无悔地付出,不管过程中遇到什么样的挫折,相信自己一定能做好,一定能成功。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走对路,才会有出路。其意是说一个人必须把路走对,走错了就不能实现人生目标。对青少年来说,走对路就是刻苦读书,没有一番风霜苦,难得梅花放清香。一定要把心放在学习上,邪门歪道、想入非非是错路,是给自己的人生带来灾难的苦路。

“学会”和“会学”之间的差距很大,“学会”注重的是结果,而“会学”注重的是过程。一个孩子他学会了没有不是最要紧的,最要紧的是能否掌握学习的规律、方法、技能、技巧,并养成良好的学习品质和习惯。

如果老师的“教”是为了“不教”,那么,学生的“学”就是为了“会学”。

今天的读书学习是为了明天的应用。所以,读书一定要注意和应用相结合。想一想所学知识能解决生活中的哪些问题,经常思考如何应用,你的学习激情就会产生,就会把学习搞好。

良好的习惯是一个人内心健康的体现,任何成功者背后都有良好习惯的支撑。

一时的学习落后不要紧,关键是要有信心、有决心,要有好的方法,用自己的成功赢得别人的喝彩,这是进步最好的动力源泉。

成功不能等待,而要追求。如果你迟疑,它便会投入别人的怀抱,弃你而去。留给你的只能是“老大徒伤悲”。

辛勤的劳动和优秀的成绩是成正比的。有一分劳动就有一分收获,日积月累,从少到多,奇迹就可以创造出来。

生活每天都充满希望,但它需要的是你的投入,你投入多少就收入多少,而刻苦、努力、勤奋读书是投入的体现。

青春是美丽的,但美丽的青春只属于那些勇于迎接挑战、抓住机遇、勇往直前、积极向上、不畏艰难、不怕吃苦、永远力争上游的人。

世界是复杂的,办成任何一件事都要经过艰辛的努力,特别是学习,不经过艰辛的努力,要想取得好成绩,是白日做梦。认真地下功夫吧!

知识的学习是重要的,没有知识无法生存。但更为重要的是明确自己肩负的责任。要为自己人生的壮丽而生,为家族的兴旺而生,为国家的富强而生,为社会的进步而生。

世界上没有“差等生”,也没有“后进生”。如果说有,是因为自己没有努力,没有看到学习的重要。只要下定决心刻苦努力,我相信“差等生”会变成“优等生”,“后进生”会变成“进步生”。

认真读书是学习好的基础,也是你美好人生的基础。只要好好读书,你的学习成绩一定会不断提高。

心态决定命运,决定人生,决定自己进步的快慢。成绩的优劣不是绝对的,关键是要永远保持一颗进取的心、努力的心、不怕困难的心、敢于吃苦的心。任何挫折都会是暂时的,乌云过后总会有彩虹,成功会向你招手。人怕的是心死,只要心不死,美好的希望就会永存。

优秀的成绩靠自己争取,强健的身体靠自己锻炼与保护,高尚的情操靠自己修炼。人的一生只能靠自己,别人都只是帮助你的。

王国维说,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

其一,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其二,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其三,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俭朴不是贫穷,节约并不丢人。俭朴节约是一种美德的体现。艰难的环境能磨炼人,知道生活艰难的人是聪明人。有创造力的人、有出息的人,不比吃喝穿戴,专比学识高低,这样才能大有作为,前程似锦。

勤学大家敬,好问志气高。天才在于勤奋,聪明在于积累,成功在于奋斗。

发扬勤奋好学、奋力拼搏的精神,努力超越自我、追求优秀、追求卓越。要坚信:我自信!我出色!我努力!我成功!未来你可以自豪地说:“我的成功是从自信开始的!”

没有一种胜利比战胜自己更伟大。谨慎地驾驭自己的情绪,自己的学习,自己的行为,自己的生活,使自己每天欢乐愉快,收获丰盈。每天如此,每年如此,人生才是最幸福的。

金银岛》的作者史蒂文森曾回忆道:“我整个儿童时代和青年时代一直在为一个目标忙着,那就是写作。我口袋里总装着两个本子,一本是阅读的书,一本是写作的本。”

书的力量,不是去避免地震的来临,不是去改变金融的危机;它给人们的是对待一切的态度,解决万难的智慧。以此,则能排除万难,战胜一切。

唐代诗仙李白说过:“天不言而四时行,地不语而百物生。”其意是告诉人们不要张扬,不要虚夸,要扎扎实实做事,要实实在在做人,好成绩是做出来的,不是说出来的。要用成绩来证明自己的能力和智慧。

有只猎狗没有追上一只受伤的兔子猎人骂它无能,它委屈地说:“我尽力了。”兔子惊恐地说:“我之所以能逃过猎狗,是因为猎狗是尽力而为,而我是全力以赴呀;猎狗追不上我,最多是挨一顿骂,可我要是不逃脱,就没命啦!”由此可以看出,全力以赴就能爆发出惊人的能量,创造出惊人的业绩。

有一个商人,黑夜时分在山沟里赶路,四周一片漆黑,突然传来一个声音:“捡些石头吧,这可是千载难逢的良机呀!”他半信半疑,但还是捡了几块。天亮一看,全是价值连城的红宝石。他痛心疾首地责怪自己:当时为什么不多捡几块呢?

学习就好比捡石头,知识是真正的红宝石。无知少年不懂得学习的重要,怕苦、怕累、心不在焉,等到明白了知识的价值,往往后悔万分。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

某学生找清华大学,却迷路了。幸好遇见一位文质彬彬,抱着几本厚书的教授。“请问,我怎样才能到清华大学去?”教授思索了一会儿,语重心长地说:“读书,只有不断地努力读书,你才可以去清华大学。”

有一首歌唱道:我有一双隐形的翅膀,带我飞,给我希望;我有一双隐形的翅膀,带我飞,飞向远方。它告诉人们谁都有一双隐形的翅膀,有的在体育,有的在文艺,有的在写作,有的在科技,有的在美术,有的在唱歌……但是,书是人们共有的隐形翅膀,可以带人们飞进历史、飞出国界、飞向太空,看云卷云舒,听成败兴亡,说古往今来。它拓宽了人们的视野,引领了人生的方向,带人们飞向成功的彼岸。爱书吧,青年人!让书的翅膀,带你飞,飞向远方。

读书以过目成诵为能,最是不济事。加紧学习,抓住中心,宁精勿杂,宁专勿多。

读书也像开矿一样,“沙里淘金”。

好读书,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读一本好书,像交了一个益友。

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

理想的书籍是智慧的钥匙。

书籍是青年人不可分离的生命伴侣和导师。

读书在于创造完美的人格。

和书籍生活在一起永远不会叹气。

光阴给我们经验,读书给我们知识。

君子之学,死而后已。

愈学习,愈发现自己无知。

空船返航,突遇强风,眼看船翻人亡。船长命令开舱灌水,使船重变稳,安全脱险。它告诉人们一个道理,人生在世,如同一艘没有载货的空船,只有不断学习,掌握知识和技能,使自己胸有万卷,才不会被人生旅途中的风浪打翻。

虎皮伪装,第一天吓跑了豹子,第二天,被豹子识破了,送了自己的性命。说明披虎皮、扛大旗的人往往是一只伪装的纸老虎。想借助欺骗的光环让自己光艳起来,只是一种幻想。只有实实在在凭借自己的努力,自己的实力,才能成为一只真正的老虎。

学习是人们放眼世界,感悟人生的那个起点;学习是人们探索真理,撬动地球的那个支点;学习是未来成功与辉煌的那个终点。学习,还是一种境界,是人生的乐趣,是人们感悟天地的“慧眼”。学习的过程是艰苦的,但只有善于从学习中收获快乐、从成绩中得到享受的人,才是永远立于不败之地的真正强者。

英国历史学家麦考莱说:“如果有人要我当伟大的国王,条件是不要我读书,那么,我决不当国王。我宁愿做一个穷人,住在一个藏书很多的阁楼里,也不愿当一个不能读书的国王。”

读书胜过做国王,是麦考莱给世人的启迪。可见读书的重要,读书的乐趣和幸福。读书也不会是穷人,他有伟大的精神国王。

世界著名雕塑家米开朗琪罗,年轻时天资聪明,但贪玩不好学。一天,他费了很大功夫雕刻了一个小玩意。老师贝托尔德看见后砸成碎片,告诉他:“天赋是廉价的,不会创造艺术;勤奋是无价的,珍品隐含其中。”从此,米开朗琪罗勤奋好学,走向世界雕塑艺术的顶峰。

从此事中使人们明白:只有聪明又加倍勤奋的学生,才能获得理想的成绩、光辉的成就。

读书十篇不如书写一篇。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读书将以穷理,将以致用也。

读书要存心久。

读书有三到:心到,眼到,口到。

读书最怕自满。

“俭以养德”是诸葛亮在《诫子书》中写给子孙的训诫。其意是要求子孙们通过节俭、勤俭以涵养自己高尚的道德品质。节俭、勤俭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就是生活上向低标准看齐,不刻意追求吃、喝、穿、戴,而要追求的是学习上、工作上的高标准、好成绩。生活上想得多了,学习、工作上就想得少了。学生的任务就是搞好学习、考出好成绩。

农民郭某某,高考落榜,后进入大专读书,专升本以后进入本科。为了考研,他在大学澡堂当了搓澡工,抽空坚持自学,经过4年努力,成为该校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由于妻子残疾,孩子要上学,自己每年还要支付7000元的学费,上学后,他靠打零工来维持家计。他说:“知识改变命运。”不能打一辈子工,生活要有改变,没有文化不行。追求知识是社会进步的标志。郭××的精神说明:决心战胜一切,行动决定成功。

人区别于其他动物的特征是人除了物质的需求之外,还有精神的需求,如理想的追求、幸福的向往、社会的服务等。这些都是除人之外其他动物所不需要的。知识是实现人的两种需求的根基,这就是人要学习的原因。青少年时期,是一个人学习知识的最佳时期,是万万不可耽误的。岁月如流水,青春不再来,一定要珍惜青春的年华,把有限的时间用在求知上,否则,后悔晚矣!

人识了字最大的实惠和快乐就是读书……在黑夜里,书是烛火;在孤独时,书是朋友;在喧嚣中,书使人沉静;在慵懒时,书给人激情。读书使平淡的生活波涛起伏,读书使灰暗的人生光彩夺目。

国学经典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精髓,是中华民族人文精神的结晶。经典神圣高洁,博大精深。每个汉字都代表着一个美丽的故事,每个成语都蕴含着一段启迪心灵的哲理。诵读经典、传承文明是每个炎黄子孙义不容辞的责任。

在一次促销会上,美国某公司的老板要大家站起来,看看自己椅子下有什么东西。结果每个人都在自己椅子下发现了钱,少则一元,多则百元。这位老板说:“这些钱都归你们了,但你们知道这是为什么吗?”没有人猜出来,老板一字一顿地告诉大家,他说:“我只是想告诉大家一个最容易被忽视的问题,坐着不动是永远不会挣到钱的。”

什么是坐着不动呢?就是懒惰。对商人来说,懒惰挣不到钱;对学生来说,懒惰学不出好成绩。一定要勤,勤看、勤听、勤背、勤记、勤写、勤画、勤唱、勤问……勤能补拙,勤能克难,勤能通向人生的辉煌。

水果的品种很多,但都是熟了才能吃,吃起来也才会香甜可口。否则,只能又苦,又酸,又涩,甚至会让人食后中毒。人的成长,也是有阶段性的,该干什么的时候才能去干什么,否则,也会像食到不熟的苦果一样。学生时代是读书学习的最佳时机,读书高于一切。读书必须专一。若三心二意,人在教室心在外,胡思乱想,书是读不好的,害己也害他人。不认真读书,最起码是对自己不负责任。

人常说心无二用,讲的是办事的专注、专一、聚精会神、全神贯注。学习更应该如此。因为人的精神是有限的,这方面想得多了,别的方面就想得少了,相互抵消,相互削弱,结果是哪一方面的事也办不好。学生时代,最关键的事就是学习,就是学知识,学做人。除此之外,想那些傻事、蠢事、办不了的事,都是危害自己,浪费自己的大好年华。同时也是在坑害别人,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一定要收心聚力,把学习搞好,否则,一切都是空的。

人是不能耍小聪明的。耍小聪明的人,其实也是在掩耳盗铃、自欺欺人。不能认为一个人做了坏事别人不吭气,就是别人不知道,就可以瞒天过海,那是自我欺骗的大傻瓜。人一定要光明磊落,清清白白做人、认认真真办事。靠邪门歪道、弄虚作假、坑蒙拐骗过日子的人,绝对不会有好果子吃。“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若是不报,时辰不到”,是很正确的。真才实学是立足之本。一定要把心收回来,聚精会神、专心致志地读书,这才是正道。

优秀的人才都是在书海中浸泡出来的,一个人的成长史就是他的阅读史。“芙蓉如面柳如眉”是先天的造化,“腹有诗书气自华”是读书的成果。废寝忘食、手不释卷、悬梁刺股,是对好学者的称赞,浅尝辄止、浮光掠影、心猿意马是对厌学者的指责。读书的人生最美丽。读书吧!让读书给自己的人生插上腾飞的翅膀。

著名学者培根说过,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学习数学使人精密,物理使人深刻,伦理使人高尚,逻辑修辞使人善辩。说明学问要专、读书要杂。

司马迁写史学百科《史记》,李时珍撰药学大全《本草纲目》,宋应星著有中国古代科技百科全书之称的《天工开物》,曹雪芹创作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百科全书《红楼梦》……他们涉猎了多少种著作,阅读了多少类图书,没有谁能统计清楚,如此才有大家和巨著的问世。青年人一定要开阔自己的阅读视野,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使自己能力多种、知识多元、生活多样、人生壮丽。

大作家歌德说过,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人的心智是干净的,始终接触的都是一流的书,他的思想也会慢慢被塑造成一流,想象力和创造力也会被开发,最终会成为拥有一流思想和创造力的人。

为此,一定要注意多读经典名作。同时要注意读不同类型的书,只读一种类型的书是绝对不够的,鲁迅先生说必须如蜜蜂一样,采过许多花,才能酿出蜜来。读书要多思,好书要多读,是读书的秘诀。

法布尔的《昆虫记》,展现在我们面前的不仅仅是昆虫世界的多样、有趣和奇妙,也不仅仅是昆虫的生息、繁衍和习性,而是让我们看到一个聪明睿智、博大精深的学者。他之所以能洞悉昆虫的习性,就在于他对自己事业的矢志不移,甘于贫穷和寂寞,就在于他超人的耐心、细微的观察,就在于他把对人生的深切感悟渗透到对昆虫世界的考察之中。人若能如此,何愁事业不成?学生若能如此,何愁学业不成?

一本书就是一个世界。它像航船一样能把你带到远方。读书犹如游览一个丰富多彩的博物馆。读书越多、获取的知识就越多,感情也就越丰富,感情的糖分就越高。书海无边,阅读则是一叶无往不胜的神舟。书,是知识的宝库,谁都可以随时去取,因为它的大门是永远敞开的。读一两本书是容易做到的事,坚持长期读书却是不容易做到的。腹有诗书气自华。

《三字经》讲:犬守夜,鸡司晨。苟不学,曷为人。蚕吐丝、蜂酿蜜。人不学,不如物。其意是说,狗能够为主人守夜看家,公鸡知道早晨报晓。一个人如果不读书学习,就连这些小动物都不如了。共同的道理是人活着就要有才能,有才能对社会才会有贡献。而人的才能是靠读书和实践得到的。人如果不读书和实践,就不会有才能,就不会贡献于社会,就真的不如鸡、犬、蚕、蜂了。

为学大益,在自求变化气质。其意为:学习的最大好处在于潜移默化地改造自己。

为学患无疑,疑则有进。其意为:学习最怕的是没有怀疑,能怀疑,这就是进步了。这说明学习一定要多思考。

为学须先立志。寻求学问的人首先要立志向。

为学正如水上撑船,一篙不可放缓。其意为:做事就像乘着逆水的船,连一篙也不能放松。比喻学习不能自满,不能懈怠,要永远向前,否则不进则退。

为学之道,必本于思。思则得知,不思则不得也。其意为:学习必须以思考为根本,思考就能得到知识,不思考就得不到知识。

世界上任何事情的成功或者失败,原因有两条:其一是内因,其二是外因。内因是事物变化的根据,外因是事物变化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内因是决定因素。成功的主导在内因,在自己,怨外因,怨他人,无用。

世上三件事:一是自己的事,二是别人的事,三是老天爷的事。烦恼来自忘了自己的事,爱管别人的事,担心老天爷的事。要开心很简单,做好自己的事,帮助别人的事,不想老天爷的事。对于一个学生来说,眼下的事就是集中精力,聚精会神,专心致志学习,学习,再学习。

学习的敌人是自己的满足。满足就是把学习不当回事,缺乏了学习上的认真精神;满足就是学习上的盲目自满,认为自己学深了,学透了,不再努力去学习了;满足就是自我感觉良好,认为自己很努力,别人和自己相比相差很远,看不到别人的奋进。千万不能骄傲,不能满足。满足是自己前进途中的敌人,让自己的敌人把自己击倒是最大的“笨蛋”。

林巧稚在学校读书时,因为是女生,受到男同学的歧视。她为了跟男同学比成绩,天蒙蒙亮就跑到操场上,翻开书本学习,到了晚上,等同学们都睡下后,她又拿起书到楼道里读。功夫不负有心人,她最后以优异的成绩获得了医学博士的学位,成为协和医院留下的第一位中国女学生,最终成为我国现代医学家,妇产科学的主要奠基者之一。

想一想,你从她身上学到了什么?

钱伟长家境贫寒,从小饱受生活的艰辛,虽然父亲是教师,可是他没有钱上学,只能跟着父亲偷偷地学。如果父亲换学校,他也只好跟着换学校。因为三天两头换学校,他的学习成绩很不平衡,语文和历史不是100分就是99分,可是其他的学科都是二三十分,不过总分还能毕业。在大学时,他为了实现把侵略者赶出中国的志向,特别选择了自己学得并不好的物理学。为了提高自己的学习成绩,他一天常常睡5个小时,早上天不亮就起来,晚上10点宿舍熄灯后,他就到厕所里灯下看书。一分耕耘,一分收获。钱伟长以优异的成绩出国留学,回国后为国家做出了杰出的贡献,成为杰出的科学家。

想一想,你从他身上学到了什么?

朱自清自幼就喜欢读书。他很小的时候,拿起唐诗宋词,便会津津有味地读起来。进入中学,他简直成了书迷。他把每个月的零用钱存起来,都用来买了书,一来二去,书店老板都认识他了,也正因为这样,他常常能赊账买书,欠书店的钱直到大学毕业才还清。清贫不敌读书乐。朱自清的一生,爱书如命。他这样痴狂地读书,使他积累了深厚的文学功底,终于成了一代文豪。

想一想,你从他身上学到了什么?

孔子是我国春秋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也是我国儒家学说的创始人。他之所以能成为弟子三千、名扬四海的圣人,是和他小时候刻苦勤奋分不开的,正所谓“天才来自勤奋”。

孔子三岁丧父,随母亲颜徵在移居阙里,并受其教。他虚心好学,15岁立志于学,30岁时已博学多才,成为当地较有名气的学者,并在阙里收徒授业,开创私人办学之先河。

孔子正直,乐观向上,积极进取,一生都在追求真、善、美,一生都在追求理想的社会。他的思想和学识对后世产生了积极深远的影响。

从孔子的身上可以看出:积极向上+刻苦读书=美梦成真。

李时珍,我国古代杰出的科学家。他的著作《本草纲目》,不仅是一部总结我国明代以前药物学知识和经验的巨著,而且也是一部具备世界初期植物形态分类学特征的伟大著作。

他把一生的主要时间和精力,都献给了医药事业。他在药学方面的巨大贡献主要集中体现在他的著作里,尤其是《本草纲目》之中。《本草纲目》问世后,很快在中国流传起来,对后世的影响很大,在世界上流传很广,至今仍是一部具有很高价值的古代科学文献。

从李时珍身上可以看出:一个人的成功必须做到立大志、勤读书、多实践,非此,一切为零。

张衡幼年时代家境贫寒,但他好学且天资聪明。“天资睿哲,敏而好学,如川之逝,不舍昼夜”。他十几岁时,便积累了相当丰富的知识。23岁时,他受聘于南阳郡太守鲍德门下当主簿。此后他花了10年时间,写成了著名的“二京赋”,即《西京赋》《东京赋》。他是汉代中期浑天说的代表人物之一,他指出月球本身并不会发光,月光其实是日光的反射。他还正确地解释了月食的成因,并且认识到宇宙的无限性和行星运动的快慢与距离地球远近的关系。他发明了浑天仪、地动仪、检测风向的候天仪等,对人类科学文化事业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由此看来创造来自广博的知识,勤奋的努力,大胆的实践精神。

蔡伦出生于普通农民家庭,从小随父母耕田,聪明伶俐,很讨人喜欢。15岁时因成绩优异,被选入宫。后来,他监督工匠为皇帝制造宝剑和其他各种器械,因而经常和工匠接触,劳动人民精湛的技术和创造精神,对他影响很大。蔡伦看到大家写字很不方便,他就带领工匠造纸,将麻头、破布等原料经水浸、切碎、洗涤、蒸煮、漂洗、加水配成浮悬的浆液,捞取纸浆,干燥后即成为纸张,这就是四大发明之一的“造纸术”。后来,造纸技术和纸张广为流传,促进了科学文化的大力发展。

由此看来,任何成功既要靠自己的勤奋努力,也要靠和劳动人民的实践结合,团结的力量是成功的源泉。

祖冲之是南北朝时期的一位数学家。他最重要的贡献是对圆周率的精确计算。圆周率是圆的周长和直径的比值。当时这个数字一直不够精确,祖冲之决心攻破这个难题。当时,没有现代化的计算机,都是用算筹(小竹棍)进行计算,祖冲之常常天不亮就起来,一遍又一遍地挪动算筹,直到深夜。他计算了一万多遍,终于算出了圆周率是在3.1415926和3.1415927之间。他是世界上第一个把圆周率的数值算到小数点后7位数的人。欧洲的数学家奥拓,在祖冲之以后1000多年才算出了这个数值。所以,有人主张把圆周率命名为“祖率”来纪念祖冲之在这方面的贡献。

由此看来,世上无难事,只要肯攀登。

苏东坡小时候是一个聪明好学的孩子,11岁时参加科举考试便榜上有名。他读经、史、诗文,背诵经典古籍。他曾自满地在家门口写过一副对联:“识遍天下字,读尽人间书。”一位老翁向他请教认字,苏东坡意会到老翁的用意,在上下联中各添加了两个字“发奋”和“立志”,使对联改为“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从此他谦虚地向别人学习,手不释卷,朝夕攻读,虚心求教,学而不厌,永不满足。他的文学造诣日渐深厚,终于成为北宋时期文学界和书画界的佼佼者,博得唐宋八大家之一的盛誉。

由此可见:发奋立志,虚心向上,是成功之母。

白居易是古代山西著名的诗人,他是自李白、杜甫之后又一位伟大的诗人。他因出身书香门第,自幼又绝顶聪明,五六岁时便学习写诗,9岁时便能辨别声韵,加之家庭和社会给予了他很大的激励和促进。他青少年时代读书就特别刻苦,后来回忆当时的读书情况时,他说:“昼课赋,夜课书,间课诗,不遑寝息矣,以至于口舌生疮,手肘成胝。”

16岁时,白居易写的“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之句,已成为千古名句,堪称中国古代诗歌杰作的叙事长诗《长恨歌》,是他35岁为周至县尉时作,实在难得。

白居易的《秦中吟》和《新乐府》是他全部诗歌中最富战斗力的作品,连同《长恨歌》《琵琶行》,这些都是白居易诗歌中很优秀的部分,也是中国古代诗歌中非常宝贵的部分。

沈括自幼勤奋好学,在母亲的指导下,14岁时就读完了家中的藏书。后来他随父亲去过很多的地方,有机会接触社会,对当时的人民生活和生产情况有所了解,增长了不少见识,也显示出他超人的才智。沈括十分重视农业生产和兴修水利。早在他23岁时就主持了治理沭水的工程,修筑渠堰不仅解除了当地人民的水灾威胁,而且还垦出良田。

沈括天资聪明,勤于思考,见多识广,能够向各行各业能者学习。在物理学、数学、天文学、地理、生物、医学等方面他都有重要的成就和贡献。他写的《梦溪笔谈》流传很广,他是我国历史上最卓越的科学家之一。

沈括有所成就的原因在于向书本学习,也在于向实践学习、向能者学习。

司马光发明“警枕”,是为了把更多的时间用在写作巨著《资治通鉴》上。他把时间都用在研究史料和编写史书上,实在太累了才睡一会儿。他怕自己睡过了头,做了一个很容易滚动的木枕头,只要一翻身,木枕头就会滚掉,他就被惊醒了。他把这个枕头称为“警枕”,用来警诫自己不要睡过了头,以免影响读书和写作。就这样从1065年到1084年,他用了19年的时间终于完成了《资治通鉴》这部历史巨著。这时候,司马光已经是一个身体非常虚弱的老人。《资治通鉴》记载了1300多年的中国历史,按年代编为294卷,引用了300多部参考书目,累计300多万字,是我国古代宝贵的文化遗产。

《资治通鉴》宝贵,司马光“警枕”精神同样宝贵。

王阳明5岁时还不能说话,很多人以为他是个哑巴。他爷爷四处寻访名医,终于治好了他的病,但他智力却一般。在父亲的鼓励下,他牢记“笨鸟先飞”的道理,并时刻提醒自己要努力学习。平时读书别人读一遍,他就读两遍、三遍,甚至是十遍,他抓紧时间,把别人玩耍的时间花在学习上。白天他认真听课,放学后,趁着还没有吃饭,他就进入父亲的房间,认真读书,终年如此,从不间断。

11岁时,一次,他在夜宿山上看到山比月亮大,就即兴作了《蔽月山房》诗:“山近月远觉月小,便道此山大于月。若人有眼大于天,还见山小月更阔。”诗中用科学知识解释自然现象,引起很多人的注意,后来王明阳慢慢出了名,被人传为“神童”。

可见笨鸟先飞早入林,不是神童变神童。

顾炎武的祖父和父亲都是通晓经书的著名学者。为此,他从小就受到了很好的熏陶,养成了读书的好习惯。2岁时父母教他学习《千字文》,3岁时读《大学》,5岁时能背《论语》和《诗经》。到10岁时,他就已经读完了《孙子兵法》《左传》等经典著作,而且在上面作了很多的笔记,写上自己的想法。他发现祖父的书房里有《资治通鉴》,便抱回来,马上定下读书计划。三年后,他不仅读完了这本书,还用非常整齐的小楷,把它一字不漏地抄了一遍,又写了上百万字的笔记。顾炎武就是凭着坚定的信念,最终成为著名的思想家。他的名言是: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天赋+勤奋+坚持=成功,是顾炎武的成功之道,也是成为名家的成功之道。

徐霞客祖上几代都是读书人。受父亲的影响,他从小对考取功名不感兴趣,总梦想有一天能远走高飞,游遍祖国大好河山。为此目的,除了吃饭时间,他几乎都在父亲的书房里潜心读书。他读完整架整柜的书籍后,把那些最喜欢的、印象最深刻的地理和探险游记之类的书籍集中起来再反复精读。后来进了私塾,他还经常把那些书随身携带。正因为他博览史籍并熟记地志,30余年他走遍了我国华东、华南和沿海17个省区,作了数百万字的游记,成为我国历史上一位杰出的地理学家、旅行家。他的著作《徐霞客游记》被推荐为世界最早的有关岩溶地貌研究的宝贵资料。

苏步青是当今我国著名的数学家,他的数学著作在40多个国家流传,国际上称他为“东方国度上升起的灿烂的数学明星”。

苏步青出生在一个山区农家,小时贪玩不知学习,期末考试时倒数第一。老师问他:“你吃的饭,花的钱,都是你父亲辛辛苦苦换来的,你不好好读书对得起谁?”从此,他坚定了读书的信心,即使在家中放牛时,也骑在牛背上读书。他的历史、文学学得很好,希望长大了当一位历史学家、文学家。后来国土被侵略,他改为钻研数学。他用心读书、思考、解题,有时候一题可想出20多种解法。校长看他学习刻苦,在他毕业后送他到日本留学,那年他17岁。1931年,苏步青回国后在浙江大学任教,并坚持对数学的研究。他的研究成果在我国造船、航空、汽车制造、计算机的辅助设计等方面都有应用,为我国科学事业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由此看来,一个人的成功关键在于目的明确,下定决心,刻苦努力,持之以恒。

华罗庚出生在一个家境贫困的家庭里,初中毕业后就失学回家帮助家里做小杂货店生意。但他仍然苦心钻研数学,向老师同学借数学书看,有时店里来人也顾不上照顾,每天都要学习十几个小时。18岁时他被邀到金坛中学担任教导员,后来患伤寒病卧床五个月,左腿瘫痪,仍坚持学习。20岁时他发现大数学家苏家驹有一数学解题方式有误,便写文章纠正,被清华大学数学系主任熊庆来发现,认为他有才,特邀请他到清华大学工作。他一边工作一边学习,一年时间读完大学数学系全部课程,后被送到英国剑桥大学深造。28岁时他回国,任西南联大教授。36岁时他到美国演讲,并被聘为终身教授,报酬高,生活好。但新中国成立后他坚决回国,几十年间他发表152篇重要的数学论文,出版9部数学著作,11本数学科普读物。他被选为科学院院士,被称为“人民数学家”。(www.xing528.com)

华罗庚的成功在于酷爱数学,勤奋刻苦,忠于祖国和民族。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是流芳千古的名句。作者范仲淹,宋庆历元年考中进士,庆历三年升任当朝副宰相。他2岁丧父,后随母改嫁,15岁那年,他到山东章丘醴泉寺读书。他制订了严谨周密的学习计划:上午读经,下午习作,晚上吟诵名家诗文。他每天黎明用8两米熬制一锅稠粥,冷却后用刀划成四份,每餐一份并用腌菜下饭,人称“断齑画粥”。一天,县令来寺院为母亲许愿,听说范仲淹夏不摇扇,冬不点炉,手脚生了冻疮,依然灯下吟诵,甚为感动,就把祭祀用过的猪肉送他补体,一年后见肉未动,挂在室内后壁,问他为何。他说:“我爱食肉,月余可尽,挂肉于壁,每日可见,思县令之思,便觉冬夜不寒,更深不倦……”后人称“窥肉冷吟”。1051年他途经章丘长白山时亲赐墨宝《留别乡下》:“长白一寒儒,荣登三纪余。白花铺满路,三麦两随车。鼓吹列前部,烟霞指旧庐。乡人莫相羡,教子苦读书。”

从范仲淹身上你能感到苦读之苦,苦读之乐,从而坚定苦读之志吗?

马克思说,任何时候我也不会满足,越是多读书,越是深刻地感到不足,越是感到知识的贫乏。

作为马克思尚如此向上,如此热爱读书,那么,作为一个普通人,还有什么满足的资本,还有什么不努力读书的理由呢?

“假如你把幸福比作天堂,那么通往天堂的路只有一条,那就是学习。”

“假如你把痛苦比作地狱,那么通往地狱的路也只有一条,那就是厌学。”

“可是今天,在通往地狱的路上挤满了人。其实,人并不是不愿去天堂,而是怕学习的烦恼太多太多,人也不是乐意去地狱,而是不知道应该如何面对今天的学习。”

“天堂是用智慧建造的,而智慧靠爱学;地狱是用愚昧铺出的,而愚昧源于厌学。”

“学习要靠自己的思索而得。一切由老师告知,听别人说教,是难以进步的。”

学习是一种强迫,是自己强迫自己的事情。通过强迫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进入学习状态后,再从学习状态里走出来,这就是乐趣。一个人不缺少学习好的愿望,不缺少当一名优秀学生的理想,但相当一部分同学缺少的是实现理想和愿望的毅力和韧性,缺少的是实现理想和愿望过程中的专心致志和聚精会神。人应该支配习惯,决不能让习惯支配人。特别是那些不良的习惯,更不能让其支配人。

美国心理学家研究发现,大约经过66天的坚持后,人们就会习惯成自然。把好习惯转化为生活的一部分,距梦想成真就不远了。

在《关于大脑秘密的20个已知事实》一文中讲到:“大脑喜欢问题。当你在学习或读书过程中提出问题的时候,大脑会自动搜索答案,从而提高你的学习效率。从这个角度说,一个好的问题胜过一个答案。”

看来会提问题比会回答问题更重要,平时我们的学习很少有问。老师布置作业实际是提出问题,学生的完成作业实际是回答问题,不会的去问同学答上就完了,这就是大部分同学学习效率低下的根本原因。学问就是要学会问,课前预习是学会问的好方法。一定要养成预习的好习惯,遇事多动脑筋,学会“每事问”,这样方可大有长进。

成功就是一般人做不到的,你做到了;一般人克服不了的,你克服了;一般人半途而废的,你坚持到底了。学习,要以超人的勤奋不断地学习,以超人的方法科学地学习,以超人的毅力坚持不断地学习,做自己学习的主人,成就自己的美好未来。

有位智者讲过这样一段话:“具有正常智商的人,如果能集中自己的时间与精力做好一两件事,而且能长期坚持不懈,一般都能做出不俗的成绩,都能表现出相当的才气来。”其实,人与人天生的差别并不像想象的那么大,人的能力甚至是个常数,大的区别、大的变数在于把时间和精力集中到了什么地方,看你的精力走向了哪一条道。任何正常的人只要能集中时间和精力做好一两件事情,都能显出过人的才智,都可以叩响成功的大门。

切记,集中精力、集中时间,担负起学习的责任,理想的大门就会向你敞开。

一个人把握好生命里的每一分钟,就是把握住自己理想的人生。当你学会自觉地安排自己的每一天,你就会处于积极主动的状态,不是被动的,不是盲目的,这样的努力并不累,反而会觉得很充实。如果你能有计划、有意识地坚持,每天用比较多的时间去学习,而且是精力集中地去学习,就可以说你是很努力了,而这种回报必定是可喜的。

自由不是想干什么就干什么,自由的真正含义是自己不想干什么,却有能力控制自己不干什么。一个人不想做的事,往往是他应该做的事。有些同学在无人强迫的情况下不知道学习,把学习当作一件苦事。其实,学习是一种应该肩负的责任,只有今天努力担起学习的责任,才有美好幸福的明天。学习的痛苦是暂时的,而不爱学习带来的痛苦是终生的。

毛主席的老师——徐特立先生说过,对青年人来说,学习最重要的是一个“恒”字,青年人好学,但往往不肯下苦功。学习上光下功夫不够,还得下苦功,要刻苦钻研,要坚持,要持之以恒,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人学不好,在学习上想走捷径的人学不会。

务必使自己养成精益求精的习惯,并以你的爱心和热情发挥和保护好这种习惯。如果你能使这种习惯变成一种嗜好,那是最好不过了。如果不能的话,至少应该记住:懒散的心态,很快就能变成消极的心态,堕落也就会由此开始。

把自己的心思全部用来做好自己想做的事,而不是留半点思维空间给那些胡思乱想的念头。

专注于要做的事情是成功的第一大要素。尤其是在一个人的青少年阶段,只要善于克制自己,把精力投入到学习中去,很好地完成自己的学业,才有成功的希望,才能赢得美好人生。

某特级教师孙老师在谈到自己读书30年的感慨时说:“知识可分为‘根的知识’和‘叶的知识’。‘根的知识’植入土壤后能生长出新的知识,而‘叶的知识’是不能再生的。经典诵读,摄入的是有根有魂的文化,这样的文化能生根,能长叶,能繁育,能结出硕大的果实。经典诵读,决定人生起点的品位。”

他再三告诫人们:“成功,就是比别人多读了几本书;成功,是每个人的追求和向往。”读一本书,要做到“三学”:博学、活学、乐学。如此读书,人生多么潇洒,多么令人向往啊!如果达到如此境界,还愁人生不能成功吗?

读书是为什么?读书帮助你学习和继承,读书帮助你思考和鉴别,读书帮助你进步和创新,读书帮助你获得更多的快乐和幸福。认真读书,无论是生活中的顺境与逆境,都会变成美好的时光,美好的享受。

读书读什么?读社会兴衰,读历史发展进步的规律,读科学发展的历程,读生命成长的智慧,读人类生生不息的歌唱,读世间悲欢离合的故事,读宇宙自然和谐美丽的无穷神奇,读人们创造幸福自由生活的酸甜苦辣,读中华文字优美动听的吟唱和文学秘密背后的奥妙。

读书忌什么?读书忌只读书不思考,过眼不过心;读书忌为了读书而读书,读死书,死读书;读书忌知行脱节,心动却不行动,知道却不努力做到。

读书好,一个人的精神成长史就是他的阅读史。读书可以让一个人变成精神上的百万富翁。读书的过程,就是一个人面对前人,面对智者,面对知识,不断接近的过程,我们完全有必要使读书变成自己终生陪伴的好习惯、好朋友。人生所有的建树好比大厦,而一个人的知识学问好比砖块,知识学问是大厦上的哪一块砖,我们并不清楚,但去掉知识学问的砖块,大厦就会倒塌。积累知识是一个不断充实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供给的过程,要想使人生这座大厦岿然不动,在人生的风雨中坚强耸立,必须不断学习,以此,不断为大厦添砖加瓦。

一个有头脑、能成功的人,要记住常常给自己“清零”,就是每天从零开始,因为负重的人是根本跑不快的。每天“清零”绝不是每天都在原地踏步,而是将每天看作一个起点,每天都以同样的热情,同样认真的态度,同样顽强的毅力去干好每一件事情。它体现的是永远不满足,奋发向上,开拓进取的精神。

一个人只有把人生的目标定得高一些,经过努力,最后他才有可能取得中等成绩。但是,如果他一开始就把目标定在中等,整天过得很轻松,到头来只能取得下等的成绩。

有一个伐木工人在一家木材厂找到了工作,报酬不错,工作条件也好,他很珍惜,下定决心要好好地干。

第一天,老板给了他一把利斧,并给他划定了伐木的范围。这一天,他砍了18棵树。老板说:“不错,就这么干!”工人很受鼓舞。第二天,他干得更加起劲,但是他只砍了15棵树。第三天,他加倍努力,也只砍了10棵。

工人觉得很惭愧,跑到老板那儿道歉,说自己也不知怎么了,好像是力气越来越小了。老板问他:“你上一次磨斧子是什么时候?”“磨斧子?”工人诧异地说,“我天天忙着砍树,哪有工夫去磨斧子啊!”

看来“磨刀不误砍柴工”是有一定道理的。联系自己的学习生活,可以想到体育活动、休息睡眠、课间娱乐等都与促进学习有一定的关系,但要注意适量。

南宋建都临安(杭州)后,城内寺院林立,香火盛极一时。一天,孝宗皇帝幸游天竺寺,见观音像,问随游者静晖法师:“人持念珠念观音,观音持念珠念谁?”“念观音。”孝宗问其何故?静晖幽默地答道:“求人不如求己。”孝宗笑而赞之。

为什么“求人不如求己”呢?因为自己是成就自己的内因,内因是事物发展的决定因素。而自己之外的原因都是外因,是事物发展的外部条件。饭要自己吃,事要自己做,书要自己念,他人只能帮助,不能替代。我们希望帮助,但不能依赖它。好好努力吧!一切成功都要依靠自己。

有一种蜂,它们的体形并不大,也没有什么锐利的工具,相反,它们只有柔弱的腿、细软的翅。这种蜂常以钻竹竿为营生,因此,人们称它为“钻竹蜂”。在钻竹蜂的努力下,即使是碗口粗的竹竿上也能使其布满大大小小的圆孔,真是不可思议。为什么呢?它们外表柔弱,但是,它们有一股钻劲,一种钻下去的精神。

看来钻劲太可贵了,钻竹蜂凭钻劲可以在竹竿上钻出圆孔;种子凭钻劲可以破土而出,长成参天大树;雷锋凭钻劲挤出时间,写日记,读“毛选”,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的事业中。那么,作为学生就要凭钻劲,学好所学的知识,掌握好为人民服务的本领,成为祖国的有用之才。

钻劲体现了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决心,体现了一心一意干事业的责任,体现了不畏艰难的气概。学钻劲,用钻劲,靠钻劲成就自己的美好未来。

画家林风眠曾把艺术比作蝴蝶蜕变。他说:“起初,它是一条蠕动的毛毛虫。为了能飞起来,它先结一个茧,把自己禁闭在里面,化作蛹彻底变形。最终,也是最重要的,它得从茧里挣脱出来,才能自由地翱翔于空中。茧子就是艺术家早期必须刻苦学习的技法和接受的教育。”

作为一个学生,在校的十年寒窗之苦,就是一个人的作茧时期;非此,就不能成为蝴蝶翱翔于空中。吃苦十年,受益一生。苦在自己,益也在自己,任何人都不能替代。

在学习之余读点书不仅是精神的放松,更是一件幸事。因为读一本书,就是打开了一扇窗户,窗外阳光灿烂、丰富多彩。读书会使人充实,会使人了解未知的世界。读书等同于和高尚的人对话。抓紧时间,每天比别人多读几页书,一年就会比别人多读几本书。读书人的明天是最灿烂的。

务必使自己养成专心致志、精益求精的好习惯;务必使自己养成胸怀大志、积极向上的好品格,并将其见诸行动,而不是说在嘴巴上。好的成绩是靠脚踏实地学出来的,不是靠嘴吹出来的。必须把思想集中在学好每门功课上,而不是胡思乱想,干不该干的事情。专注于要做的事、该做的事,是成功的第一要素。尤其在青少年时期,只有善于克制自己,把精力用在学习上,很好地完成学习任务,才有成功的希望,才能进入自己理想的王国。

相传古代有一秀才屡试不中,但仍不放弃。某年再次应考,因故迟到,要求进入考场,主考官出一上联试其才能。秀才略加思索,亦以对之,且言辞恳切,真实感人,使主考官动了恻隐之心,容他破例入场。

主考官的上联是:

一叶孤舟,坐着两三位骚客,启动四桨五帆,经过六滩七湾,历尽八颠九簸,可叹十分来迟。

秀才对的下联是:

十年寒窗,进过八九家书院,抛却七情六欲,苦读五经四书,考了三番两次,今年一定要中。

读之,思之,感之。

学习是一种艰苦的劳动,总会有困难。要想取得好的学习成绩,需要有克服困难的坚强毅力。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求知的路是为勤奋的人开通的,只有付出勤奋的汗水,才能走进知识的殿堂。

在人生的道路上,谁都会遇到困难和挫折,就看你能不能战胜它。胜者,就是英雄;败者,就不是英雄了。绝不要把学习看成任务,而是一个令人羡慕的责任,让自己走向幸福和快乐的过程。学习的目的不只是学会,更是会学。学习的过程不是靠别人安排完成,而是由自己创新和在不断追求中实现。

一个人来到世界上,就应该有他的价值,有他的舞台,就应该扮演他的角色,达到他的境界。不同的人生阶段,体验的价值不同,扮演的角色不同,但达到的境界都应该是有所作为。

学生的舞台在学校,学生的角色是好好学习,健康成长,是只能前进不能后退,哪怕多考一分,哪怕多进一名,也是可以庆贺的。

一个人要想成功,有两个主要的前提:一个是永远上进,永远追求成功。即使表现不错,仍需努力。另一个是相信自己能成功,时刻牢记,我要成功,我能成功,我是成功的骄子。

学习是学生的永恒主题,也是当代人们一生的永恒主题。在终身学习的时代里,人与人的竞争就是学习能力的竞争,优胜劣汰,成败在此一搏。

学习是一件苦事,有的人因为怕辛苦而厌恶学习,远离学习;有的人却从学习的过程中找到乐趣,喜欢学习,享受学习。

在学习的过程中,不管成绩如何,学就有希望;不管进步快慢,进就有希望;不管记忆力强弱,记就有希望;不管文章写得好坏,写就有希望。一个人只要努力,只要坚持,只要相信自己能行,一切就都有希望。

一个养成认真学习习惯的人,哪怕是在最失落的时候,也能为自己的夜晚点亮一盏灯;会在不断学习的过程中,感到世界的辽阔和生命的充实,从而忘记孤单和人生的苦难。

一个人的进步,是通过一次又一次努力而得到的。成功的生活,也是由一个又一个不断的成功逐步建立起来的。在前进的路上无论遇到什么,永远要以自信和持之以恒的耐力支撑。

一个成功者,不一定有超人的头脑和智慧,但通常都有相同的特质。其中最重要的是坚信自己一定会成功。当一个人坚信自己最优秀的时候,其成功的概率必定会大大提高。

今天是“五一”国际劳动节,是劳动人民自己的节日。为什么要确定这个节日?因为劳动创造了人类,劳动创造了世界,劳动还创造着未来。一切归于劳动,劳动高于一切。

一个人要养成热爱劳动,尊重劳动,崇尚劳动,赞美劳动的良好习惯。让这样良好的劳动习惯,浇灌美丽的花儿盛开,催生秋天的硕果累累,报奏成功的喜讯频传。

学习的本质是一种劳动,热爱学习,努力学习,刻苦学习,踏实学习,是对劳动的尊重。学习是艰苦的,但艰苦中孕育着快乐,带给你的是一生的幸福。有的人懒惰,怕苦怕累,厌恶劳动,在玩乐中虚度光阴,在苟且中得过且过,贪图一时之安逸,换取终生的痛苦、悔恨和凄凉。

天赋是重要的,但是加上个人的努力才会成功。天赋许多人都有,然而锲而不舍的精神并不是人人都有。所以,人与人之间的成就会有很大的差别。

天才是努力将天赋充分发挥。唯有勤奋学习,不断学习,才能促人更聪明;唯有刻苦努力,不断努力,才能促人成功。

每个人在一生中都有成功的机会,但是,好多人不会成功,因为他们不愿付出代价。懒惰是害人之源。

如果认为通向成功的道路是玫瑰色的道路,那就大错特错了,因为那是一条崎岖不平、充满荆棘的路。不过,有一点是可以保证的,那就是谁有勇气面向艰险的道路,谁就能在艰难的旅途中成长。

当今是一个终身学习的知识经济时代。学习是一个人的真正看家本领,是人的第一特点、第一长处、第一智慧、第一本源。其他一切都是学习的结果,学习的延展。

青少年处于学习的黄金季节。今天的学习好坏,决定着明天的生活好坏。

学习是件苦事,在学习的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但需要我们清楚的是,一切困难都是为了我们明天的快乐、幸福、强大、美好而铺路。

学习这种事,不是缺乏时间,而是缺乏努力。

学习并不是人生的全部。但如果连这人生的一步都走不好,那还能做什么呢?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发方悔读书迟。

今天不走,明天要跑。一天过完,不会再来。没有艰辛,便无收获。

含泪播种的人,一定会含笑收获。

投资未来的人,是忠于现实的人。

俗话说:“苦心人天不负。”要办成一件事情,下苦功夫是必不可少的。当一个人目标确定之后,剩下的事情就是朝着这个目标拼命努力。只要坚持不懈地努力,达到目标便指日可待。学习也是如此。一个人只要全身心投入到学习之中,就会发现没有什么难题是不可攻破的。

书像什么?

像海洋可以自由游弋,

像陆地可以放任驰骋,

像天空可以展翅翱翔,

像灯塔指引迷航的船只,

像绿洲可挽救饥渴的驼队,

像火炬可点燃心中的梦想,

像洪钟可撞击叛逆的灵魂。

有多少汗水,就有多少辛酸;有多少辛酸,就有多少智慧。书啊,传承人类的文明,犹如一位大谋大略的哲人,把漫漫岁月都放在心头。

天下者强者之天下,历朝历代都如此,这是不可改变的规律。所以,人人都希望自己成为强者,人人都在努力争当强者,但不是谁都能成为强者的。那么,怎样才能成为真正的强者呢?

强者之所以成为强者,恰恰因为他志向高远,能够忍受过程中的艰辛,同时,能够忍受常人所不能忍受的屈辱。

你会成为强者吗?那就先学会经受漫长学习过程中的艰辛吧。吃得苦中苦,方能强中强。

智慧源自勤奋、深思,今天的刻苦努力换得的是明天的灿烂辉煌。没有谁能在随意轻松中取得成绩,没有谁能凭一时的侥幸而获得成功,更没有谁能在天天虚度时光中获得丰硕成果。著名的戏剧艺术家梅兰芳先生对自己的评价是:“我是一个笨拙的艺术家,没有充分的天才,全凭苦学。”

做必须做的事虽然很好,但做应该做的事更好;制定完美的人生计划与确定未来目标虽然很好,但将其付诸实施更好;希望成功虽然很好,但为成功努力更好;在这一段时间里有进步很好,但坚持不懈天天向上才会更好。

善始难,然而善终更难。要保持善始善终,必须学会每天问——我到学校做什么?今天做得怎么样?我要做个什么样的学生?

多问,多努力,成功靠自己。

人的发展、进步和成功,靠的是自己的觉醒和努力。如果能把学习当作自己的责任,明确学习是自己的事情,是任何人不可替代也替代不了的事情,是一个争取进步和日益独立的过程,通过学习能使自己达到具有相当的独立学习和生活的能力。学习就是为明天自己的独立幸福奠基础。今天的学习方式,就是明天的生活方式;今天的播种耕耘,就是明天的果实累累。

人生真的不是一场需要赢在起点的百米冲刺,而是需要几十年努力的马拉松赛跑。学习不是为了一次争冠军、争第一,而是为了培养终生学习、生存的能力和习惯。在人的一生中,处处都是起跑点,你每天都面临着新的起跑。人生有起点,也有终点,但绝无顶点。马克思说:“别人后退,我不退;别人前进,我更进。”学习的关键是爱学和想学。

学习上有困难,是很正常的事。没有不经过努力克服困难,而取得好成绩的“馅饼”。困难可能把人打垮,也能使人坚强勇敢,让难变易。“困难像弹簧,看你强不强。你强它就弱,你弱它就强。”英雄面前无困难,困难面前显英雄。克服学习中困难的诀窍是:多读、多思、有耐心,勤问老师和同学。

成功者的超人之处,就是面对困难不退缩,想尽办法去解决。他们所多的是决心和勇气。有困难是好事,想办法战胜它,成功就是在战胜困难中获得的。

学习是为自己赢得人生的一个舞台。要想使自己得到社会的认可,只有先学好扎实的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才能立足,然后不断地提高自己,让自己从品德到专业足够优秀,臻于完美。

一个人今天的学习就是为了将来的工作和发展。学习的真正目的,就是为了用学到的知识与本领,为自己赢得一个人生的舞台,在服务社会、报效祖国的同时,为自己创造有品质的幸福生活。这就是你今天努力学习的目标。

对于一个今天的在校学生:一是要学习。凡是开设的课程都要学习好。二是不畏难。该背的一定要背会,该做的一定要做好。学习上不能留死角、存侥幸。三是要坚强、要自立。成败在自己,依赖思想要不得。

学习是为了丰富和完善自己。完善自己,是每个人的人生需求,不要让成绩成为你求学的唯一目的,因为还有比成绩更重要的事情,但是没有好的成绩也是不行的。通过学习你将会发现广阔而美好的世界。那种更高层面上的快乐,永远胜过简单的欢乐所带来的那种肤浅的愉悦,从而使自己成为高品位的、实现自我并超越自我的成功而幸福的人。

当你认真用心去忙一件事的时候,应该会有满意的结果。

人人都想成功,都希望获得成功的秘诀。其实,坚持是成功的必由之路。只要坚持,只要持之以恒,一切都会有的。

一天做一件实事,一月做一件新事,一年做一件大事,一生做一件最有意义的事。

先做该做的事,再做喜欢的事。

九十九次失败之后,或许在最后一次取得成功。付出全部的努力,去做该做的事,喜欢做的事。

聪明的人懂得百分之百利用自己拥有的资源。即使跌倒100次,也要坚强地站起来。天才就是百分之一的天赋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

只要良好的习惯养成了,特别是学习、生活、礼节习惯养成了,那么你的一生就从基本上成功了。

金丝鸟在笼子里待久了,竟不敢飞出打开的笼子,因为它认为笼子就是它的天地。学生在教师的要求、灌输下学久了,就习惯在老师的左右下学习。容易缺少主见,迷失自我,造成想象力的枯萎和创造力的衰竭。而这样的学生即使考出好成绩,也很难成为有利于国家和民族的栋梁之材。一定要学会海阔天空地想,放心大胆地问,由一可想到十,由树可想到林。一个人的思路放开了,知识就会变活,兴趣就会提高,写出好文章,考出好成绩,就不在话下。

怎么样学习才算真努力呢?我们可以把一天的时间分析一下,一个学生的时间一般可以分为:睡觉、吃饭、学习、玩耍。其中,睡觉和吃饭时间是必不可少的,剩下就是学习和玩耍的时间。用在学习上的时间的多与少,可以说明你努力的程度。花最多的时间去学习,并不能完全等同于努力,关键看学习时是否精力集中,是否专心致志,是否效率很高,同时还要看是否对时间进行了合理的安排,科学地运用了时间,保障用最短的时间学到更多的东西。这才是努力的标准。

一个人的努力不仅仅体现在学习上,还应包括甜甜地睡觉。让自己每天都睡个好觉,不要带着烦恼入睡。因为贪玩、打电脑、看电视影响睡眠,就更不该了。

安心吃饭。最好不要在吃饭时还东想西想的,或者是一边看电视一边往嘴里扒饭。因为安心吃饭可以使自己更有力气,更有精神去学习。

除去吃饭和睡觉,努力还包括娱乐。首先,一个人不在学习上努力,课程内容弄不懂,作业完不成,玩的时间就不会有。其次,玩时要痛痛快快地,要能暂时把学习和烦恼丢开,让自己彻底放松,恢复健康和积极的心态。

以上三方面都得做好,再加上学习上的勤奋,才算真是很努力了。

古人云:“有功夫读书谓之福,有力量济人谓之福,有学问著述谓之福,无是非到耳谓之福,有多闻直谅之友谓之福。”五福之中,读书排列首位。

读书是幸福的,读书可以舒展心灵的翅膀,让笑容变得灿烂;读书是幸福的,读书可以使人远离浮躁,心灵宁静而致远;读书是幸福的,读书可以使人生活品位提高,幸福指数上升;读书是幸福的,读书能使人忘记时间的流逝,享受幸福的时光。

“回首梦想,清晰已具。其有福者,佐以读书,其无福者便生他想。”读书之美,全在“福”字之中。

学习是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不仅要拓宽自己的视野,更要提高自己的人文素养与科学素养,主要是提高自己寻求知识的学习能力。学生读书,不是把课本知识原封不动搬进脑海,而是要通过课本知识,进入知识的海洋,主动寻求更多的知识。不仅要知道是什么,更应知道为什么,还应知道怎样去解决实际问题,在知识的使用过程中去创造。

《野老拾遗》载,诗人鲍泉曾写过一首《新字诗》,全诗句句有“新”字,其用词之妙、立意之高、构架之巧,实属罕见,多读深思有益。

新莺始新归,新蝶复新飞。

新花满新树,新月丽新辉。

新光新气早,新望新盈抱。

新水新绿浮,新禽新听好。

新景自新还,新叶复新攀。

新枝虽可结,新愁讵解颜?

新思独氤氲,新知不可闻。

新扇如新月,新盖举新云。

新落连珠泪,新点石榴裙。

本科毕业,读硕士,博士,评副教授,再到教授,这一过程一般来说至少需要15年。但是中南大学研一学生刘路却用了不到一年的时间,完成了这样的历程。2012年3月20日,学校宣布破格聘任攻克国际数学难题的在校学生刘路为中南大学正教授级研究员。

2010年10月的一天,刘路突发奇想,将一个方法稍作修改,便证明了国际数学难题西塔潘猜想,并用英文写出证明过程,在美国《符号逻辑期刊》发表。解决了1995年以来海内外研究学者一直未能攻破的难题。

刘路说,无论中学还是大学,自己的学习成绩最多居于中等水平。但从小到大对数学都很感兴趣,做数学题目总会因为自己解题步骤和思维方式独特而自得其乐。2008年高考填报志愿时,所填院校从一本到三本尽管录取分数不一样,但他全部填的是“数学专业”。看来兴趣是他成功之本。保持兴趣,就是坚持成功。

好习惯都是从不习惯开始的,战胜不习惯,才会养成好习惯。只要养成“造就自己,成就自己”的好习惯,才会让自己越来越进步,越来越快乐。

当我们在艰苦的道路上跋涉时,只要不忘记为什么出发,你就不会因苦累半途而废。明明学习是一件苦事,好多有志者却越学越爱学,越学越乐学。

生活是平淡的,真理是朴素的。快乐永远与追求同在,就好像春天播种,秋天可以收获一样。要想收获,先得付出。收获后的快乐与满足永远超过付出的辛苦与劳累。

人与人之间的能力差别并不大,但微小的差别却往往造成巨大的差异。微小的差别就是在心态上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巨大的差异是成功还是失败。也就是说,心态是命运的控制阀。心态决定人生的成败。

有准备的人会得到机遇的垂青,机会永远是为那些主动出击、把握机会的人准备的。学生处在学习的黄金时段,是为未来成功做准备的最好时期。学习完全是个人的事情,不是替老师和家长学习,是为自己的明天学习。要学会对自己负责,成为学习的主人。主人就是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主,能约束自己,抵制诱惑,心态平和,不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当好主人,让自己的明天更美好。

命运的主宰是自己,主宰自己的是意志。只要抱有坚强的意志和永不放弃的信念,那么一切便不是幻想。人们都渴望成功,获得成功固然重要,但最为重要的是成功前的信念。

信念是一个人生命中的一种执着,是一个人灵魂深处的一种不可战胜的力量,看似微乎其微,但它却左右着一生的命运。

坚定的信念必然会给自己带来积极乐观的心态。在这种心态下学习,就可以推断他是一个成功者,是一个幸运者。

读书丰富的人如同一首美丽的诗。他可能貌不惊人,身不伟岸,他虽然也穿着普通的衣服,素面朝天,然而走在红男绿女中,他脱俗的谈吐、端庄的仪表、文雅的举止,却格外引人注目,有着一种与众不同的气质和魅力。他在质朴中蕴藏着厚重,在平淡中透着含蓄,在宁静中显得清新。一个人要使自己可爱而美丽,那就去读书吧!

“读书好,读好书,好读书。”我认为读书好,好在读书能掌握知识,知识能改变命运。读好书,就是要读那些被世人称赞的名篇巨著,站在巨人的肩头,使自己成为巨人。好读书,努力读书,把读书当三餐,一餐也不能少。

不管做什么事,一定要快乐,在快乐中做事,享受做事的快乐,学生处于学习的阶段,能在快乐的学习中享受到学习的快乐,一定会有好的学习效果。其实,学习就是一件最快乐的事,能背会一首诗,是快乐;能做对一道题,是快乐;能唱会一支歌,是快乐;能讲几句英语,是快乐……知识天天有,能力天天增,天天都快乐。

要设定高的标准,不要有“差不多”的思想。改变自我形象,必须想到自己是一个成功的人、富有的人、积极的人、非常有动力的人、胜于别人的人。成功就是信息的积累,时刻记下自己成功的喜悦,就会取得更大的成功。

在美国纽约有一位语言学习天赋超强的17岁少年,名叫莫西·多纳。通过自学,他能够讲23种语言,其中包括斯瓦西里语、依地语等。更不可思议的是,在教科书、朋友,甚至电影的帮助下,他能够在短短几个星期内掌握一种语言。

这位天才的语言狂人,是从2009年才开始学习各种语言的,他接触的第一种外语是希伯来语。紧接着,他开始学习阿拉伯语。如今,他能够讲所有的欧洲语言,比如,法语、德语、西班牙语以及意大利语。莫西还掌握了更多、更遥远的国家和地区的语言,他能说一口流利的中国普通话,此外,科萨语、冈比亚的沃洛夫语也难不倒莫西。

虽然已经掌握了这么多种语言,莫西并没有到此为止的打算,他仍然在贪婪地学习外语。接下来,他想学习苏丹语或马来语。

看来,一个人的成功,一靠决心,二靠窍门,三靠不懈的追求。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