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华文化的不竭动力与精髓

中华文化的不竭动力与精髓

时间:2023-07-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中华文明是世界上唯一流传不息的古老文明。中华民族是一个古老的民族,也是一个有深厚文化底蕴的民族。这五千年长久历史的中华文化,她绵延起伏、生生不息、和谐万古,迄今成为世界人类史上没有中断的唯一文化。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不竭动力,蕴涵着优秀的传统,中国人民大学原校长纪宝成教授对中华文化的精髓做出了八个方面的概括。

中华文化的不竭动力与精髓

中华文明是世界上唯一流传不息的古老文明。中华帝国与其他古老帝国一样,由原始部落不断地和其他部落联合,再扩张成为一个大规模的帝国。在中华文明的发展史中,当然也曾受到外族的侵入或统治,然而入侵者自己总是迅速地被同化、被融合,这也说明了中华文化其中必定有其博大精深的气质。

那么,究竟这个优秀的民族——中华民族该如何解析呢?它又包括哪些人?一般外国人的书写工具解释得极为简单,不论是“中华民族”抑或是“汉族”“中国人”他们都称之为Chinese。实际上,中华民族就是中国全族及华夏民族的总称。中国的名称最早出现于西周,是因天子所居之城处于中央地带而取名的;而华夏则只以夏朝作为原始阶段、以西安华山作为原始部落的族称。中华民族乃是以汉族为主,包括海外华人及中国境内56个民族所统一而成的民族。

中华民族是一个古老的民族,也是一个有深厚文化底蕴的民族。这五千年长久历史的中华文化,她绵延起伏、生生不息、和谐万古,迄今成为世界人类史上没有中断的唯一文化。也因为如此,文化成为中华民族的骄傲。

当研究其他古文明时,现代人已无法解读他们祖先的文字,以致难以了解自己的文明始末;而现代的中华民族却仍能读懂几千年前的文字,在发达前进的社会中追溯古老绵长的文化。汉字是经过长久历史流传下来的,也是唯一现存的表意文字,因此在研究中华文化上扮演了重要的地位。

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不竭动力,蕴涵着优秀的传统,中国人民大学原校长纪宝成教授对中华文化的精髓做出了八个方面的概括。

(一)国家民族立场上的统一意识

在我国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国内诸民族经历了战和更替、聚散分合、迁徙融汇,却始终不曾割断共同的文化传统,文明认同始终如一。而能够达到这一境界,其根本因素就是国家统一的理念渗透于中华民族的血液之中,成为人们一致的价值取向与理想追求。

(二)为政治国理念上的民本要求

民本思想萌生于西周初年,当时的统治者在政治思想领域提出了“敬德保民”的命题。春秋时期,“重民轻神”“恤民为德”成为较为普遍的思潮。儒家继承这些宝贵的思想资源,形成了“以民为本”的政治主张。秦汉以降,“重民爱民”成为历代王朝宣称的基本政治原则之一。这对于缓和社会矛盾、维系社会相对稳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三)社会秩序建设上的和谐意愿

和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命题,儒、墨、道、法、兵等主要思想学派对和谐思想都有深刻阐发。比如,儒家提倡“中和”,强调“礼之用,和为贵”,注重人与人之间的和睦相处;道家追求人与自然相和谐,提倡尊道以行,率理而动,因势利导,合乎自然,海涵宽容,从而建立起自然和谐的治国秩序;墨家倡导“兼相爱,交相利”,主张实现个体与社会的有序一体、道德与功利的和谐一致。

(四)伦理关系处理上的仁义主张(www.xing528.com)

仁义是中国古代处理人际关系、治理国家的基本理念,并以此为核心形成了一整套的伦理价值观念。这些观念可以用“仁、义、礼、智、信”五个字来概括,以此为基础,确立了一系列解决和处理各种复杂社会关系、满足封建社会伦理基本需求、完成个人人格健全的道德规范。

(五)事业追求态度上的自强精神

早在《周易》中,就有了“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这种事业追求上的奋斗精神。孔子主张“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孟子提倡舍生取义,推崇大丈夫精神,这些都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普遍心理认同。正是这种根深蒂固的文化传统,塑造了无数志士仁人的高尚人格,磨砺了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自强精神。

(六)解决矛盾方式上的中庸选择

“中庸”就是合宜的分寸、合宜的“度”,恰到好处,收放恰宜。孔子提出“中庸”的概念。在孔子看来,凡事都必须做到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不走极端。孔子把这种“中庸”之德定位为极高的道德境界与政治智慧,以之为人们处世接物的高明艺术

(七)个人理想追求上的“修齐治平”

礼记·大学》:“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修身,修身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儒家认为,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当以修身为本。正心诚意的修养,个人道德的完善,是治家、治国、稳固天下的根本。这是一种积极向上的理想,影响了中国一代代的志士仁人,它也是古代读书人为之奋斗一生的理想追求。.

(八)社会理想上追求“小康大同”

小康,最早源出《诗经》:“民亦劳止,汔可小康。”而作为一种社会模式,小康最早在西汉《礼记·礼运》中得到系统阐述,成为仅次于“大同”的理想社会模式。它相对于“大道行也,天下为公”的大同社会,是“大道既隐,天下为家”的理想社会的初级阶段。“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是对理想社会的描述和追求。

中华传统文化,流光溢彩,缤纷灿烂;起源于过去,运用于现在,影响着未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