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普惠金融的内涵及其特征

普惠金融的内涵及其特征

时间:2023-07-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商业化是普惠金融的原则,导向的政策也并非是强制性的。其次,普惠金融的焦点是对弱势群体提供金融服务,并体现相对平等。也正因为如此,占人口大多数的农民等弱势群体一旦成为农村普惠金融的主要服务对象,其必然具有长尾化特征。农村普惠金融产品还同时兼具成本适度的特征。

普惠金融的内涵及其特征

(一)普惠金融的内涵

“Inclusive Financial System”是关于英文版“普惠金融”概念的来源,国内学者对其内涵进行了不同的阐述。焦瑾璞(2010)将“普惠金融”定义为:针对全体公民尤其是处于贫困以及低收入阶段的群体提供金融服务。杜晓山(2016)将“普惠金融”定义为:对那些无资本或者缺乏资本的广大劳动者持续进行适宜和有效的金融服务提供,其本质在于对那些传统金融不愿意或者难以进行服务提供的弱势群体进行金融服务提供并保持金融服务机构自身能够可持续发展。陈志刚、田江慧子(2018)认为:普惠金融指的是可以为全体社会公民进行有效以及全方位服务所提供的金融体系,并且在这种体系中全部社会经济主体均能够以平等的方式享受到既方便和丰富又很优质的金融服务。

实际上,普惠金融一方面是一种新的金融理念,一方面也是一种复杂的金融生态系统(孙国茂,2017)。首先,普惠金融更加强调的是有关政策的导向。商业化是普惠金融的原则,导向的政策也并非是强制性的。其次,普惠金融的焦点是对弱势群体提供金融服务,并体现相对平等。将传统金融服务通常会排斥的那些弱势群体纳入提供服务的范畴是普惠金融的核心任务,在保障弱势群体能够获得最基本服务的同时必须尽量对弱势群体的金融服务获得成本进行降低。

(二)普惠金融的特征

1.弱势群体是其主要服务对象

从理论上讲,普惠金融服务对象应该是不同阶层的全部成员,而不仅仅是弱势群体。但是,在现实中,因为受到地域、价格以及条件等的制约,农村金融更多地倾向于对富有客户提供金融产品与服务,事实上形成了对穷人等弱势群体进行排斥的农村金融服务格局。

在中国,经济发展长期具有二元结构的特征,农村经济相较于城市经济发展严重滞后,农业成为弱势产业,而广大农民成为金融服务的弱势群体,这就导致广大农村地区能够获得金融服务的情况远远不及城市地区,从而决定了中国普惠金融的主战场必然是农村地区,其服务对象也主要是包括农村地区的农民、农村小微企业以及残疾和老年人等弱势群体。

2.主要服务对象通常具有长尾化特征

出于商业可持续性发展的需要,传统金融的服务对象总体上更加倾向于占社会少数的富人阶层,穷人等弱势群体往往被排斥在其服务对象之外。然而,以消除金融排斥为己任的农村普惠金融必然会寻求使农民等弱势群体尽可能平等地享有金融产品与服务。也正因为如此,占人口大多数的农民等弱势群体一旦成为农村普惠金融的主要服务对象,其必然具有长尾化特征。这种长尾化特征一方面使得中国农村普惠金融发展呈现出典型的规模经济特色,一方面又能够对中国农村普惠金融服务的成本进行降低。随着越来越多的农村弱势群体被纳入普惠金融服务的对象范畴并形成良性的互动循环和促进,农村普惠金融服务对象的长尾化特征会日趋明显。不过,中国农村普惠金融服务对象长尾化特征的强化并不能杜绝农村金融排斥,在农村总有一部分弱势群体由于负担不起最低的服务成本而被金融排斥,需要社会提供其他诸如贫困救济等的直接救济方式。

3.初级产品是其主要产品

对于金融机构而言,向富裕群体提供高端的金融产品与服务是容易获取高收益并实现最大化经营利润标的,不过这种高大上的金融产品与服务也必然使得其使用成本很高,导致农民等弱势群体因为无法承担过高的使用成本而被排斥在外。

一方面,农民等弱势群体需要的金融服务更多的是初级金融产品,用于满足日常生活中最基本的需要。因此,致力于满足弱势群体需求的农村普惠金融,其产品主要是初级产品,比如像存款、银行贷款和汇兑以及支付等初级化、低端化的产品。这些初级产品因为使用成本较低,可获得性较强,比较符合农民等弱势群体的金融服务需求。

另一方面,在当代社会,农民等弱势群体传统的认知观念得到改变,他们在日常生活中注重普及金融知识和提高自身素养,其对普惠金融产品的需求也会随之改变,更加倾向于对理财基金等产品的投资性需求。尽管如此,相对于富裕群体消费的高端金融产品与服务,包括升级后的农村主要金融产品与服务总体上还算是初级产品。

4.产品通常兼具风险难控制和成本适度特征(www.xing528.com)

农村是开展普惠金融的主阵地,由于其服务目标针对农民等弱势群体,因此农村普惠金融产品具有风险难控制的特征。这其中的缘由主要有3个方面:首先,农村、农业遭受自然灾害的风险通常会传染到普惠金融产品上来,由于自然灾害的风险是无法进行控制的,这导致普惠金融产品也具有风险难控制的特征。其次,农村普惠金融的服务对象通常是低收入、少财富积累和无合格抵押品的农村弱势群体,其基本物质屏障缺失使得农村普惠金融产品的风险不能够通过资产抵押的方式进行化解。再次,因为农村居民居住地相对分散,金融产品需求通常规模较小,相关信息搜集较难,再加上农村普惠金融机构驻地等问题使得其获取的服务对象的信用信息比较零散或缺失不全,农村普惠金融产品难以很好地化解信用道德风险。

农村普惠金融产品还同时兼具成本适度的特征。基于农村普惠金融产品具有的风险难控制的特点,农村普惠金融提供者往往会要求较高的产品定价以尽可能体现风险收益对等原则,这势必使得一部分农村弱势群体因不能承担过高使用成本而选择放弃其服务,而这又严重背离农村普惠金融的目标。农村普惠金融产品的成本必须是适度的,这样才能与农民等弱势群体的承受能力相适应。实际上,农村普惠金融产品成本适度是具有现实基础的:首先,其服务对象的长尾化特征决定农村普惠金融具有规模经济效应,其成本有下降并适度的市场基础。其次,其服务产品的初级性特征决定农村普惠金融产品具有成熟性,在创新、技术研发等方面不需要太多的投入,这也使其成本下降具有了可能性。

(三)普惠金融的减贫机理

农村普惠金融对农村地区的贫困减缓通常是通过以下3种途径来实现的,其减贫机理的本质就是从根本上对农村地区低收入群体的贫困陷阱和恶性循环问题进行解决。

1.农村自有资本提升减贫

农村地区脱贫致富从根本上还是依赖于自身能力的建设,其中农村人力资本社会资本的丰富对贫困弱势群体进行自身可行能力的内在性提高有很大的促进作用,也能够有效提高其风险抵御和社会生存能力。农村普惠金融利用普及金融知识并改善农村金融生态环境的方式,不断使贫困弱势群体丰富生产技能和知识储备,从而在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方面有质的能力提升,同时在道德素养和社会网络关系方面也得到强化,最终实现其“造血式”的实力脱贫。

2.农村收入增长减贫

在农村地区,由于金融市场的金融排斥现象普遍,通常贫困群体因为没有合格的抵押品以及存在自身认知的偏差等,不能够从农村正规的金融机构享受农业生产等经营活动需要的投融资服务,生产经营活动难以持续。农村市场主要被高端金融产品市场占据了最重要的资源,财富分配出现异化,富裕群体更加富裕,而贫困群体愈来愈困难并陷入贫穷的恶性循环。农村普惠金融的目标就是要消除农村金融市场的金融排斥,通过不断增加农村普惠金融机构的物理网点,尽可能使农村金融服务的效率以及可获得性进一步提高,使越来越多的被传统金融排斥在外的低收入弱势群体也能够比较便利且低成本地获得信贷资金的支持,发展农业等生产性经营,不断增加生产性收入并最终实现富裕。

3.农村地区经济增长减贫

农村普惠金融通过将金融资源向农村地区进行有效配置,实现农村地区经济的增长,主要体现在两个层面:

(1)宏观层面。由于农村传统金融服务具有排斥性,农村地区收入差距较大是普遍现象,这并不利于农村地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然而,农村普惠金融一方面对农村收入水平以及致富机会的平等性进行了提高,一方面又对农村金融市场的资源配置进行了优化,并使得经济增长与金融发展形成了良性循环,大大减缓了农村地区贫穷困境。

(2)微观层面。农村普惠金融持续发展使得农村金融账户的使用率大大提高,对农村经济社会生活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其中个人消费、收入以及投资规模也有了较大增长,在这种情况下农村经济也自然有了较快的增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