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滦州市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的持续和网络生态治理措施

滦州市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的持续和网络生态治理措施

时间:2023-07-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持续优化顶层设计,结合滦州实际,先后制定《中共滦州市委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2020年工作要点》《关于加快推进网络强市建设的若干措施》《网络综合治理体系责任清单》等11份重点文件,明确目标,细化分工,落实责任,不断提高网信工作水平,为“双战双胜”提供网信力量。二是网络舆情监测全面及时。加大网络安全和网络信息内容生态治理力度,推动网络生态持续向好。

滦州市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的持续和网络生态治理措施

【网信工作概况】中共滦州市委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办公室(简称市委网信办),为中共滦州市委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的办事机构,机构规格正科级,加挂滦州市互联网信息办公室牌子。主要职责是负责处理市委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日常事务工作,负责全市互联网信息内容管理,推动全市网络社会工作和网络文化、网络文明建设,指导、检查、推动各镇(街道)、开发区和有关部门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市委网信办设综合科、网络科2个职能科室。滦州市互联网信息研究中心为市委网信办所属公益一类事业单位,机构规格相当于正股级。2020年,不断推进网络综合治理体系建设,精心谋划、严密部署,协调联动、精准发力,维护了滦州市风清气朗的网络空间,提升了信息化建设水平。筹备市委常委会议2次、网信委会议1次,组织召开网信工作专项会议25次。持续优化顶层设计,结合滦州实际,先后制定《中共滦州市委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2020年工作要点》《关于加快推进网络强市建设的若干措施》《网络综合治理体系责任清单》等11份重点文件,明确目标,细化分工,落实责任,不断提高网信工作水平,为“双战双胜”提供网信力量。在冀信2020网络安全技能竞赛唐山地区赛中排名位于各县区网信部门第一,在唐山市网络综合治理体系建设第一次测评中成绩排名位于各县区网信部门第三,在唐山市举办的网评对抗赛中进入前四强。

【网信工作新态势】一是正面引导取得新成果。加强网络意识形态建设,深入开展重大主题网上宣传,围绕“双战双胜”“三个努力建成”“京津冀协同发展”“现代中等城市 全国百强滦州”等主题主线,精心做好重要会议、重要活动网上宣传报道。开展疫情防控重大专题内容引导,做好权威信息发布,及时回应社会关切和舆论关注的热点事件,稳妥、及时、准确推送网络辟谣类信息700余条。积极推送新媒体作品,《滦州抗击疫情宣传片》在央视新闻移动网点击量破百万,公益MV《等你平安回家》近50万,《滦州一家四代接力守护滦河》被新华社报道。实施网络公益工程,传播公益正能量,制作推送的《绿色上网 健康成长》被省委网信办评选为“十佳作品”,《网络世界不沉迷 绿色上网我先行》被评选为“优秀作品”,另有公益帮帮团“带货直播”“利民护企”专项行动等10余篇作品,在“网信河北”“河北网信管理执法”“e观沧海”省级平台多次刊发重点推广,牢牢把控住了社会舆论正确导向。以“网信滦州”公众号为主阵地,全年更新365期,1579篇信息,维护了良好网络信息传播秩序。二是网络管理跃上新台阶。增加人力、技术投入,激发各方活力,推动多主体参与网络共建共治共享,开展新媒体账号登记备案工作,汇聚网络宣传平台工作合力,形成新媒体网络传播矩阵。大力推进政务新媒体建设,整合提升政务新媒体矩阵网络宣传、政务传播、为民服务、网上群众路线综合能力,深化交流互鉴,讲好滦州故事,传播滦州好声音,推动网络文化产品走出去。《滦州市组织召开全市政务新媒体建设发展座谈会》工作信息在中央网信办刊发。稳步推进县级融媒体建设,协调帮助滦州市融媒体中心(滦州市广播电视台)获批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先后推出“冀云滦州”“智慧滦州”手机移动客户端,开设微信公众号、官方微博和抖音号等新媒体平台,形成了“报、台、网、微、端”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传播新格局。加强自媒体监管,通过教育培训、交流互动、文化活动,将有影响力的自媒体、网络大V等组织凝聚起来,打造网络传播的新力量。三是队伍建设彰显新作为。通过外出学习、座谈交流等形式,分领域、多层次开展网信干部教育培训,不断壮大讲政治、懂网络、敢担当,善创新的新时代网络铁军,扎实推进“网评铁军再出发”“十百千网评员培育”工程,全力承办中央、省委、市委网信办跟帖监看任务。加强网络评论员队伍建设,挖掘并培养了一批政治信念坚定、热爱网络宣传、熟悉网言网语的网评“能手”和“写手”,真正架设起政府与人民密切沟通、团结合作的坚固桥梁

【网络安全治理】一是综合治理体系高效推进。高度重视“一中心一站”建设,按照全市工作“一盘棋”,推进“扁平化管理”工作模式,结合乡镇和街道机构改革实际,在全市14个镇街建立“综合指挥和信息化网络中心”,504个行政村、社区设置“网信工作服务站”,532名网信工作联络员实现了机构、人员、场地、职能到位。依托网络管理技术程序,实施人员线上管理、线上部署、线下处置,着力完善、延伸网信工作体系,实现了网信工作“一张网”建设,形成纵向到底、横向到边、合纵连横的“大网信格局”。二是网络舆情监测全面及时。启动网络应急值班值守工作制度,通过7*24实时监看工作体系,梳理涉滦信息,及时了解社情民意,针对疫情防控、“双代一清”、森林防火、食品安全、重大活动、重要节日等敏感信息加强监控。启动重大信息专报、涉滦网络舆情信息日报、网络舆情提示报送制度,畅通信息渠道,辅助科学决策。启动会商研判机制,加强网络舆情信息梳理、分析、研判,实现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理。三是网络信息内容快速处置。加大网络安全和网络信息内容生态治理力度,推动网络生态持续向好。开展“清朗·滦州净网2020”网络生态治理专项行动,完善互联网信息内容管理执法协调工作机制、网络辟谣联动工作机制,建立网络舆情信息联络员制度、部门协调联动制度,联合市公安局4次下发打击网络谣言的通告,正确引领舆论导向,依法处置、依法打击网络不良信息传播,快速处理网络违法行为,及时有效遏制网络谣言,化解网络舆情风险隐患,依法约谈违法违规网站4次,依法坚决打击传播网络谣言27起,行拘3人,训戒24人。(www.xing528.com)

【网络安全防线】一是实现网络基础安全。联合唐山市工作组,在全市范围内开展网络基础设施安全检查,对各单位网络设施日常管理、安全防护设施配备情况开展全方位、深层次、系统性检查,强化网络安全主体责任,完善机制建设,提升了网络安全保障能力,确保网络基础安全。二是实现网络应用安全。对属地重点门户网站开展安全评估,及时召开专题会议部署防护工作,落实整改任务,加强对各网站、新媒体平台的应用审核,加强网络安全培训,配强防护力量,规范网络安全应急处置流程,提升处置能力,提升抵御风险能力,确保网络应用安全可靠运行。在冀信2020网络安全技能竞赛唐山地区赛中排名位于各县区网信部门第一,在唐山市举办的网评对抗赛中进入前四强。三是网络安全活动广泛开展。大力开展国家网络安全法宣传周、网络安全技能大赛等专项行动,教育引导广大网民依法上网、办网、用网,筑牢网络安全“防火墙”。依托开展校园日、电信日、法治金融日等网络安全宣传特色活动,推动网络安全进社区、进校园、进企业,强化全民网络安全意识。深入开展“三项整治”、移动应用程序信息内容乱象专项整治活动,依法强化办网管理、规范用网行为,维护网络“安靖”,维护人民的合法权益。

【信息化建设】立足于建设“智慧滦州”,深入探索“互联网+”智慧应用,积极培育网络发展新动能。围绕网络强市,积极培育东海钢铁信息化、智慧化“两化融合”,晨光里社区智慧社区建设,百信智慧农业生产,推进政务新媒体走好群众路线,以点带面推进智慧建设。创新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和大数据等技术在疫情监测、资源配置、决策辅助等方面的应用,以信息化提升社会治理能效,扩大信息惠民新成果,让人民群众在信息化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出台《2020年滦州市推进互联网协议第六版(IPv6)规模部署重点任务及责任分工方案》,细化责任分工,推进任务落实,全市互联网协议第六版(IPv6)规模部署相关工作在中央网信办报道。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