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滦州市古马镇振兴产业加速进行

滦州市古马镇振兴产业加速进行

时间:2023-07-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古马镇党委书记陆金波说。现在,古马镇走的是循环经济路线。“三产”融合提升发展质量随着特色种植形成产业、工业园区汇集的企业越来越多,发展物流产业、推进小城镇建设、完善镇区服务体系、实现“三产”深度融合已经成为古马镇领导层的共识。一产“富民”,二产“利民”,三产“便民”,三产的深度融合能促进古马镇的快速发展,古马镇按下了产业振兴“快进键”。

滦州市古马镇振兴产业加速进行

2020年4月24日2版

本报讯(昝贵杰)近年来,滦州市古马镇党委认真谋划,以前瞻性思维理清农村经济发展思路,不断探索符合古马镇实际的经济发展模式。

“我镇的发展思路是根据本地实际,由传统农业向农、林、牧、副、渔大农业发展,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精,催生我镇二、三产业发展;延伸农业产业链条,壮大农产品深加工工业规模,发展第二产业,壮大集体经济实力,以工业反哺农业;发展壮大以市场、物流为主体的服务业,为第一、第二产业做好服务。”古马镇党委书记陆金波说。

“一产”发展 砸实产业基础

经过古马镇历届党委、政府的摸索和尝试,在分析古马镇的地理位置和现有资源后,古马镇农业的发展模式也逐渐定位到以花生、玉米小麦种植为主,大力发展大棚蔬菜、瓜果,统筹扩大奶牛肉牛养殖规模,适度推广淡水养殖的发展思路。目前,该镇已经成为东路花生的重要基地,种植规模达1.5万亩;现有种植大棚1500个,出产的铁皮西红柿、奥神西瓜、滦州晚蜜(桃)、生姜除了供应本市,在京津唐也创出了品牌;东川牧场、潘庄牧场等养殖基地的奶牛、肉牛为伊利乳业和各大超市提供了的优质奶源和肉源;在原国营老龙湾渔场的辐射带动下,“老龙湾”已经成为南新立庄各渔场的代名词。

“建大棚、建养殖小区离不开土地流转、离不开观念转变,我们村从发展特色种植、特色养殖中尝到了甜头,现在我们党支部一班人早就形成了主动帮扶的意识,党员带头入股、党员带头支持土地流转、党支部帮忙跑办已经成为常态。”潘庄村党支部书记张树新说。

“两产”结合 扩大产业循环(www.xing528.com)

农村经济发展的两个重要板块一是农产品的深加工问题,二是资源的循环利用问题。以前的农业发展就是卖初级产品,卖花生、卖玉米,剩余的秸秆一把火焚烧,不但收入有限还影响生态环境。现在,古马镇走的是循环经济路线。唐山益恒通食品有限公司是一家对花生进行深加工的企业,因在原材料采购中省去了流通成本和中间环节,让企业和农户双方受益;大量的玉米连同秸秆通过机器收割变成青储(饲料)卖给养殖小区成了肉牛、奶牛可靠的饲料来源,不但解放了农民劳力还降低了奶牛、肉牛饲养成本;奶牛、肉牛产生的牛粪卖给滦州市广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不但避免了粪便污染还为化肥生产提供了便捷的原料。

“我们公司的发展不但改进了古马镇的种植结构,还催生了新的产业,古马镇已有10余家从事花生米剥壳的小作坊,即使严格了环评标准,他们也不惜投入,改善加工环境。现在剥下来的花生壳也是宝贝,花生壳由新建成的河北益高生物能源有限公司变成生物质燃料后,每吨能卖800元呢。古马镇的领导在发展上有思路,下了盘大棋。”唐山益亨通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徐广林说。

“三产”融合 提升发展质量

随着特色种植形成产业、工业园区汇集的企业越来越多,发展物流产业、推进小城镇建设、完善镇区服务体系、实现“三产”深度融合已经成为古马镇领导层的共识。原有的古马镇鑫丰农民专业合作社已经满足不了棚菜批发的需求,政府主导的占地达20亩的蔬菜批发市场已完成选址,等待土地流转;溯河以西区域直至镇区的居民区、学校、商贸等服务区域,已在同济大学设计院专家的帮助下完成规划设计,规划中的服务区基本上能满足本镇农民的需求。

一产“富民”,二产“利民”,三产“便民”,三产的深度融合能促进古马镇的快速发展,古马镇按下了产业振兴“快进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