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班级的内涵、特点及作用

班级的内涵、特点及作用

时间:2023-07-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班级的内涵班级是社会组成部分之一,具有其他社会群体所具有的共性。一方面,组成班级的教师和学生是社会性的存在。首先,班级应促进学生的“生命自觉”意识。因此,班级中的主体是在生命关系中实现了自我的生命自觉与生命发展。由此可见,班级授课制产生的原因在于扩大教育范围,提高教育效率。各个班级之间以显性的年龄结构、隐性的能力结构以及知识结构相互联系,有机运转。

班级的内涵、特点及作用

(一)班级的内涵

班级是社会组成部分之一,具有其他社会群体所具有的共性。社会学视角下,人们对社会的理解主要包括两个维度,分别是群体维度、关系维度。沃勒为代表的学者将社会理解为社会群体,是个体所构成的集合体。以此界定班级的存在属性,班级是按照一定原则由不同个体所构成的社会群体。帕森斯为代表的社会学家从关系的视角厘清社会本质,认为关系是社会的本质属性。依照此逻辑,班级则是由师生、同伴等构成的社会关系。从群体维度解读班级,强调从个体和群体两个剖面透视班级,既关注班级中的个体亦眷注班级中生命个体的存在。从关系维度解读班级着重强调由个体所构成的关系。从两个维度解读班级各有侧重点,而班级作为学校教育单位,对其概念界定需回归到教育语境中。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对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进行培育的活动。因此,在教育语境中,重点关注的是作为个体存在以及群体存在的受教育者,依照这一内在逻辑,将班级定义为社会群体能够凸显和体现班级的教育特质。而如果将班级定义为由受教育者构成的社会群体则忽略了教育者在班级中的地位和作用,并且也不符合教育实践中将教育者(班主任以及任课教师)涵盖在班级中的实践认识。综合以上,班级可定义为由教育者和受教育者构成的社会群体,其特殊性就在于组成成员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其目的在于促进受教育者的发展,其交互方式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相互作用。

(二)班级的特点

1.社会性

“马卡连柯认为集体需要体现社会需要和教育目的的“要求”,作为社会组成部分的班级必然受制于宏观社会的发展状况及其要求的制约。”[1]班级的社会性决定于班级中人的社会性以及教育的社会性。一方面,组成班级的教师和学生是社会性的存在。马克思、恩格斯提出社会性是人的本性,“人天生是社会动物,绝不可能在孤立单个的状态下进行生产和再生产;那种把私有的单个的人作为历史出发点的观念,是‘属于十八世纪缺乏想象力的虚构’……”[2]由此,作为班级组成成员的教师和学生不是孤立的、单独的、个体化的存在,而是群体的、关系的、社会的存在。这就决定了受教育者在以班级为组织形式接受教育的过程中不仅仅关系到个体的生存和发展,还决定了教育过程关系的社会群体的发展,需要考量和关注到社会发展的需求。另一方面,班级的社会性由教育的社会性所决定。教育作为人类社会大系统的构成部分,必然具有公共特性。它在社会系统运作中发挥着必不可少的重要作用,担负着为社会生产发展培养输送人才的重任。而班级作为教育体系中的微型单位,其组织运营的目的、过程、内容和结果必然需要以教育目的为轴心,教育目的、内容、规律决定了班级发展的目标、过程和组织方式。由此,教育的社会性决定了以其为本源的班级的社会性。

2.生命性(www.xing528.com)

以叶澜先生为代表创办的生命·实践教育学派认为“人的生命是教育的基石,生命是教育学思考的原点。在一定意义上,教育是直面人的生命、通过人的生命、为了人的生命质量的提高而进行的社会活动。”[3]班级作为特殊的社会群体,生命性是其区别于其他社会群体的本质之处。班级存在的基点和归宿在于发展人的生命,为人的生命的自我更新和发展创造舞台。为此,班级应该基于学生的生命,通过学生的生命和为了学生的生命。首先,班级应促进学生的“生命自觉”意识。学生在班级之中并不能因其处于尚未成熟的发展状态而成为有待被安排和处置的个体,而是应该点燃其内在的生命欲望,教师智慧的引导能够成为学生内在生命发展和成长的契机,从而达到“弘毅进取”的生命自觉的状态。[4]其次,生命关系是班级关系的存在状态。班级内的生生关系抑或是师生关系的理想状态是马丁·布伯的“我与你”的关系状态,在这种关系中任何一方都非是他者的工具。在班级中,教师虽是俯首以让学生得以实现生命发展的“孺子牛”,但是并非可以作为退却教师生命本性的理由和借口。在教育中唯有教师作为生命主体的本性得以尊重和弘扬,方能助力学生的生命发展。因此,班级中的主体是在生命关系中实现了自我的生命自觉与生命发展。

3.教育性

班级的教育性体现在班级存在的目的、过程以及结果之中。首先,班级产生的源头在于促进学生提高、发展。班级授课制源于文艺复兴之后,教育大众化的发展趋势致使受教育者的教育需求增加。夸美纽斯理论阐述班级授课制产生的原因为“这种教育将不是吃力的,而是非常轻松的。课堂教学每天只有四小时,一个先生可以同时教几百个学生,而所受的辛苦比现在教一个学生少十倍”。如此,“学生在集体中受教可以相互激励,便于提高教学效果”。由此可见,班级授课制产生的原因在于扩大教育范围,提高教育效率。其次,班级实践的过程是教师和学生在交互活动过程之中实现受教育者身心全面发展的受教育的过程。所谓教育性实践,是指基于教育的立场与视角,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体验、操作、观察、实验、调查、合作、探究等方式综合运用知识去解决问题,以提升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的一种实践活动。[5]最后,班级发展的终点在于学生知情意行的全面发展,阻碍和背离这一目标实现的班级必然需要不断地变革自身的存在形态和发展方式。

4.系统性

诺维科娃在集体教育学中指出“班级的组织模式应该在横向关系和纵向关系上趋于系统化,作为一个系统的班级,不仅仅体现在小组集体的建设,而且体现在小组之间的联系和作用以及由此形成的集体效应。”[6]班级之所以可以作为一个组织的原因是按照一定的结构和形式,班级内的各种要素联结成为有机整体。而班级的系统性根据范围大小可以从两个方面理解。一方面,在单个班级之中,构成班级的职权结构、角色结构以及信息沟通结构将班级内的各种要素组织起来以促进班级功能的发挥。[7]班级中班主任、班长以及其他班级管理者和学生在班级中扮演不同的角色,承担相应的权利与义务,在纵向和横向交互的信息传递与沟通过程中推动班级的运转。另一方面,多个班级之间亦相互联系,从而推动学校系统的运转。各个班级之间以显性的年龄结构、隐性的能力结构以及知识结构相互联系,有机运转。在学校系统中各个班级均扮演不同的角色,承担差异化的职责,享受相应的权利。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