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冠冕制度在中国历史及其传承

冠冕制度在中国历史及其传承

时间:2023-07-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服饰制度中的首服有冠、弁、冕之分。待到秦始皇统一六国,“灭去礼学”废止了六冕制度。这是第一次通过官方立法的形式制定了用冕制度。三国以及魏晋南北朝时期在冕的使用上大体实行与东汉相同的制度。其中隋代的冕强调以旒的长度来显示身份的尊卑。同时,随着这一时期中日交流的增多,冕服制度传入了日本。辽、金、元作为少数民族政权,冠冕制度只是其汉化改革的一部分。因而,真正继承周代以来冠冕之制的是明王朝。

冠冕制度在中国历史及其传承

在古代中国的服饰制度中,以首服,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帽子最为引人注目。这一类服饰因为总是与特定社会等级的人群相对应,从而在礼仪制度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并由此衍生出特定的仪式,称为“冠礼”。

冠礼,源于远古氏族社会时期的“成丁礼”。当时的男女青年到达成熟期后只有通过举行“成丁礼”,才能成为氏族公社的正式成员,从而享受应有的权利,并履行相应的义务。

冠礼始于周代。周代贵族男子在年龄20岁时,会由父亲在宗庙里主持冠礼。行礼前先筮日(选定加冠的日期)、筮宾(选定加冠的来宾)。行礼时由来宾加冠三次,戴三种不同的帽子:先加缁布冠,表示从此有治人的特权;次加皮弁,表示从此要服兵役;最后加爵弁,表示从此有权参加祭祀

同时,不同的“冠”对应着不同的使用场合,如果不穿就是失礼。春秋时期齐桓公在打猎时召见管理山泽的虞人,虞人不肯应召,桓公穿戴齐整冠弁,表示以礼相待,他才前往晋见。在同一时期的郑国,子产变法,民众不服,觉得如同被夺了衣与田,便要去拼命。衣冠与田畴,一同被列为民生头等大事,这都说明了“冠”在礼仪中的重要作用。

古代普通百姓的首服和贵族的不一样。他们不但没有财力置办冠弁,而且统治阶级不允许百姓有戴冠弁的权利。所谓 “士冠,庶人巾”,可见庶人只能戴巾。战国时,魏国规定犯轻罪者用丹布包头秦国规定用黑布包头,所以犯人和奴隶叫作黔首;韩国人用青布包头,叫作苍头。这些都成为后世用来代指平民百姓的词语。

服饰制度中的首服有冠、弁、冕之分。

冠一般是特指古代贵族所戴的帽子,古时只有贵族才能戴冠乘车,车有车盖,所以古人以“冠盖”为贵人的代称。

《历代帝王图》中的陈废帝、陈文帝

弁,也是一种比较尊贵的帽子,古时贵族在打猎、征战时佩戴。弁有爵弁、皮弁之分。爵弁,外形像冕,但没有旒;皮弁,则是用白鹿皮做成,尖顶,类似现在的瓜皮帽,鹿皮各个缝合处缀有一行行闪光的小玉石,看上去像星星一样,所以《诗经》说“会弁如星”。《历代帝王图》中陈废帝和陈文帝佩戴的就是皮弁。

冕,是古代服饰中最尊贵的礼冠,所谓“冕,大夫以上冠也”。只有那些具备相当社会地位的人才可以佩戴。冕的形状在古文字中也能看到。古文字中的“冕”可分为两部分。(即后来的“帽”字)是意符,在字中起表意作用。甲骨文”字写作“”,下部为帽子,上部为两个兽角。“免”是声符,又兼表意,甲骨文写作“”,正像人戴了“”的形状。

传说冕是由黄帝所做。历代记载也有黄帝创制冕服的说法,例如《世本》就说“黄帝造冕垂旒”,但由于时间太过久远,很难据以为实。

冕在夏代的时候叫作收;殷商的时候叫冔(xú);周代叫爵弁。除了名称不一样外,夏、商、周三代的冕在形制、颜色上也不同。夏朝的冕纯黑泛红,冕板前小后大;商代黑色微微发白,冕板前大后下;周代黑中有红,冕板前小后大。

同时,古人在举行各种祭祀活动时,要根据典礼的轻重,分别穿6种不同格式的冕,总称六冕。六冕具体包括:大裘冕、衮冕、鷩冕、毳冕、絺冕、玄冕。分别对应祭拜上天、祖先、先王、山川、社稷、小型祭祀等不同的场合。后世所说的冕,大部分是指这其中的衮冕。

六冕制度大体形成于周代,《论语》就有“服周之冕”的说法。同样,也是从周代开始在冕上装饰旒,并且旒的数量随佩戴人地位的高下而不同。一般来说,地位最高的帝王是12旒,诸侯9旒,上大夫7旒,下大夫5旒。唐代大诗人王维在《和贾至舍人早朝大明宫之作》中即写道:“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这其中的“冕旒”就是帝王的代称。

周代形成的这一套冕服制度,为后世所传承,在承袭古制的前提下,历代略有不同。

汉代石刻中荆轲刺秦王中的秦始皇

战国时期,周王朝日渐衰落,各诸侯国间战争不断,但还保持着佩冕的礼制,“魏文侯端冕而听古乐”就是一例。

待到秦始皇统一六国,“灭去礼学”废止了六冕制度。这一点在流传到后世的艺术创作中可以看到。例如汉代石刻中的荆轲刺秦王画像,秦始皇戴的就不是冕,是通天冠。(www.xing528.com)

西汉王朝建立后,虽然有大臣贾谊等建议“易服色”,但并未被采纳,而是参照了秦代的服饰制度。《历代帝王图》中的西汉汉昭帝刘弗陵,就是没有戴冕的形象。可见这个时期是不讲究用冕的。

到了东汉明帝永平二年(59),东汉皇帝刘庄下诏依照周代礼制佩戴冠冕。这是第一次通过官方立法的形式制定了用冕制度。所以《历代帝王图》上的东汉光武皇帝刘秀就是冠冕齐全。东汉时期的冕,冕板表层是黑色,里边是朱绿色。此后历代的冕基本沿用了这个色调。

三国以及魏晋南北朝时期在冕的使用上大体实行与东汉相同的制度。《历代帝王图》中三国时期的吴主孙权、蜀主刘备、魏文帝曹丕晋武帝司马炎都是冠冕齐备。稍有不同的是,从晋代开始,冕不再专用于祭祀,而是逐渐世俗化,只要是比较隆重的场合都可以佩戴。

《历代帝王图》中 西汉汉昭帝刘弗陵

《历代帝王图》中的东汉光武皇帝刘秀

《历代帝王图》中的三国人物

唐代的冕(左页图为敦煌莫高窟第220窟中维摩诘说法图中戴冕的帝王)

日本的冕服采自《冠服图考》日本早稻田大学图书馆藏

隋唐时期的冕在整体上与东汉没有太大的差别。其中隋代的冕强调以旒的长度来显示身份的尊卑。皇帝之旒最长,而皇太子和王的旒要短两寸。唐代初期沿用了隋代旧制。开元年间之后,规定只有重大祭祀活动才佩戴冠冕,其他时候不再使用。从此,冕的发展进入了简化期。

同时,随着这一时期中日交流的增多,冕服制度传入了日本。在文武天皇大宝元年(701)发布的大宝律令中,明确规定天皇在正式场合需采用类似十二章冕服的“衮龙御衣”,这一制度沿用至近代。

两宋时期崇尚礼制,基本完全恢复了周代的六冕制,在具体规定上也大致相同。宋代世俗化的审美情趣和发达的纺织技术,对冕的制作也有所影响,例如装饰上以繁缛为美、冕板所用的材料上的革新、表里都用织锦覆盖。可以说,宋代的冕,在历朝历代里所用材料是最为华美的

宋代的冕

从辽、金时期开始,佩戴冕成为皇室的特权。元代和明代继承了这一规定。辽、金、元作为少数民族政权,冠冕制度只是其汉化改革的一部分。与此同时,他们保留了自身的服饰习俗。因而,真正继承周代以来冠冕之制的是明王朝。

明王朝建立后,大大简化了周代规定的六冕制,只保留了其中祭祀天地、宗庙的衮冕。明代的礼制规定皇帝用冕前后各12道旒,每道旒上有赤黄青白黑共12颗玉珠,太子用11旒11珠,亲王只能用9旒9珠。北京明十三陵定陵中出土的冕就是前后12旒,与墓主万历皇帝的身份是相对应的。山东博物馆馆藏的这件九旒冕的主人鲁荒王朱檀,是分封到山东的亲王,使用9旒9珠则是符合当时礼制规定的。

满清入主中原后,“剃发易服”,废除了传统的冠冕,世人只能在戏剧舞台和朝鲜半岛得以一睹真容。而在民国时期,袁世凯复辟帝制后,曾仿制了“皇帝冕”,则是这延续了上千年的冠冕制度的绝响了。

本篇撰稿人;李  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