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优化幼儿园课程目标制定原则

优化幼儿园课程目标制定原则

时间:2023-07-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该原则要求课程设计者在制定课程目标时要防止各层目标之间的脱节现象,确保总目标能够通过层层分解而得到落实。幼儿园课程目标的制定应考虑到本国、本地、本园及本班幼儿的实际情况。遵循可行性原则制定的课程目标应处于幼儿的“最近发展区”,是幼儿经教师引导和个人努力而能达到的目标。

优化幼儿园课程目标制定原则

(一)整体性原则

幼儿园教育任务是对幼儿实施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教育,促进其和谐发展。作为实现幼儿园教育功能的载体——幼儿园课程应能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因此,在制定幼儿园课程目标时,应遵循整体性原则。从幼儿发展的全面性来讲,幼儿园课程应能促进幼儿在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领域的发展;从幼儿心理发展的结构性来讲,幼儿园课程应能促进幼儿在情感态度、认知能力等方面的发展。

(二)连续性原则

幼儿的发展是循序渐进的,幼儿园课程目标应体现连续性。第一,小班、中班、大班的目标要相互衔接,体现心理发展的渐进性;第二,下层目标与上层目标之间,局部目标与整体目标之间要协调一致。每层目标都是上一层目标的具体化,这样才能保证每一个具体教育活动的目标符合总目标,通过各个活动目标的实现最终实现幼儿园课程的总目标。该原则要求课程设计者在制定课程目标时要防止各层目标之间的脱节现象,确保总目标能够通过层层分解而得到落实。

(三)可行性原则(www.xing528.com)

幼儿园课程目标的制定要考虑幼儿的可接受性。幼儿园课程目标的制定应考虑到本国、本地、本园及本班幼儿的实际情况。中长期课程目标的制定要以我国《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为依据,单元目标与具体活动目标一方面要依据上层目标,另一方面要依据本园、本班幼儿的实际发展水平。遵循可行性原则制定的课程目标要发挥引导发展、促进发展的作用,不可树立高不可攀的目标,使幼儿丧失学习的兴趣和信心。遵循可行性原则制定的课程目标应处于幼儿的“最近发展区”,是幼儿经教师引导和个人努力而能达到的目标。

(四)时代性原则

教育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一种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本质特征的社会性活动。不同时代的教育都必然反映所处时代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发展变化对教育的要求,对人才规格的要求。基于教育的时代性特点,我们在制定幼儿园课程目标时,就应该且必须考虑时代变迁对人才的需求和对教育的要求,并在目标的确定中充分反映这一要求。面对社会的发展与时代的变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教育要培养学生四种基本学习能力,即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和学会生存。根据社会发展对人才规格的要求,我国在制定幼儿园课程目标时,也应充分考虑社会与时代变化对人才素质的要求,在目标的表述中充分反映培养幼儿的责任感、创新能力、应变能力、处理人际关系和组织协调的能力、合作精神等方面的素质要求。例如,在社会领域目标中提出:能主动地参与各项活动,有自信心,乐意与人交往,学习互助、合作和分享,有同情心,能努力做好力所能及的事,不怕困难,有初步的责任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