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教学评价的原则及重点

教学评价的原则及重点

时间:2023-07-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很多情况下,教师往往过分重视教学后的终结性评价,甚至以一次考试完全代替评价,而忽略教学过程中的形成性评价。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把教学评价的重心放在能够改进教学品质和帮助学生提高学习兴趣的形成性评价上。通过形成性评价,及时发现问题,采取相应的补救性教学,以发挥评价在适时矫正偏差和控制教学品质方面的功能。编拟评价工具或采用何种评价方式,应考虑到本班学生的实际程度。

教学评价的原则及重点

评价是评定学生学习和发展的质与量的全过程。要使这一过程公平、客观,取得最佳效果,教师必须切实遵守下列基本原则。

1.依据明确具体的教学目标。有效的评价不仅取决于所用评价方法的技术含量,而且取决于对所要评价的东西的明确具体的表述。实施教学评价,可以针对不同的学科特性和评价目的,采取各种不同的技术和方法;无论使用什么技术和方法,都必须根据教学目标来进行。为了使教学目标能够具体化,对较抽象的单元教学目标可以再用几个更具体的行为目标分别加以表述。教师根据行为目标来决定适当的评价工具和方式。例如,认知方面的行为目标若为:“能说出植物细胞的几个主要结构名称”,则使用选择题测量就可以达到评价目标。情感态度方面的行为目标若为:“能关注自己目前所生活的地区的环境状况,并将自己的感受表达出来”,则采用简答题或论述题测验便可达到评价目标。动作技能方面的行为目标若为:“能够正确操作显微镜”,则需要使用观察法或检核表法,而非纸笔测验,才能达到评价目标。

2.考虑教学目标的多重性。全面衡量学生的学习和发展,就要兼顾教学目标的多重性。高中课程目标包括知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力三个方面。从目标分类来说,分别属于认知、情感态度和技能领域。相应的教学活动中的教学目标也应该是这三方面目标的有机结合。因此,教学评价应当兼顾这三方面的目标,不能只看重认知领域目标而忽略情感态度和技能领域目标的评价。此外,教学目标不但有不同的类别,也有不同的层次,每一层次的目标均应有机会被抽样出来加以评价。例如,认知目标可以分为识记、理解、应用、分析、综合和评价六个层次,所以在评价认知教学结果时,决不可只偏重识记层次的评价,而应当兼顾其他层次目标。

3.采用多元评价方法。一方面,要针对教学过程的前、中、后三个不同阶段,采用不同的评价方法。在很多情况下,教师往往过分重视教学后的终结性评价,甚至以一次考试完全代替评价,而忽略教学过程中的形成性评价。这不利于发现学生的学习困难。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把教学评价的重心放在能够改进教学品质和帮助学生提高学习兴趣的形成性评价上。通过形成性评价,及时发现问题,采取相应的补救性教学,以发挥评价在适时矫正偏差和控制教学品质方面的功能。另一方面,教学评价要依据并兼顾多重教学目标来进行。教学目标的多重性必然要求评价方法的多元化,因为没有一种评价方法可以用来评价学生所有的重要学习结果,任何评价方法都有其特殊功能和局限性。例如,选择题和简答题的纸笔测验适宜测量学生认知领域的识记、理解和应用等;论述题测验和其他写作任务适合评价学生的组织和表达观点的能力;一些模拟情境或真实情境下要求学生提出问题、搜集资料、解释现象的任务适合评价学生提出并解决问题的特定技能;通过观察可以评价学生的操作能力和行为表现的诸多方面;调查量表或自我报告适合于评价兴趣和态度等等。因此,教学评价要考虑量化评价和质性评价相结合,纸笔测验和真实情境下的实作评价相结合。除了纸笔测验的评价方法外,还可采用如口头报告、作业实习、操作测验、撰写实验报告、调查、参观访问记录、面谈、观察、检核表法或评定量表法等多种评价方法。教师应根据实际评价需要,选择使用上述各种方法或同时采用多种方法进行评价。

4.尽可能进行多次评价。教学评价的最终目的是确保教学目标的达成,以及改善教学和学习效果。因此,获得一个正确的评价结果或提供正确的评价反馈信息,对达到最终目的具有决定性的影响力。而要确保所获得的评价结果是正确的,则唯有针对同一评价对象的样本行为进行多次评价,才能估计出比较接近正确的评价结果。根据经典测验理论的基本假设,单独一次的评价结果必定含有相当成分的误差。这单独一次的评价结果与真正想要评价到的潜在特质间所具有的差值(即测量误差),可能会有正负值出现。但是,在进行多次评价后,这些测量误差值终将正负抵消,使得多次评价结果的平均数(或期望值)更接近真正的潜在特质,最终获得一个接近真实的评价结果。因此,针对同一评价对象的样本行为进行多次评价,在确保评价结果的正确性方面是很有必要的。(www.xing528.com)

5.评价工作应在不同的情境中进行。现代认知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学生对学习内容的认知和学习,与其所发生的情境有着密切的关系。现代认知或学习理论都强调学习的真实性、情境性。在评价领域,人们越来越倾向于这种观点:传统评价中孤立的问题或测验题,缺乏与真实生活的相似性,在这种测验中所获得的分数,对学生在未来真实生活中的表现的预见价值不高。评价作业的真实性和情境性是评价发展的趋势。在不同的情境中评价学生的表现,可以让具有不同情趣和经历的同学参与,保证每一个学生都有机会参与到评价工作中来,保证充分客观地判断学生的学习是否产生了良好的改变。

6.既要重视学生的个性化反应,也要倡导学生在评价中学会合作。编拟评价工具或采用何种评价方式,应考虑到本班学生的实际程度。评价本身并不是目的,它只是达到目标的一种手段。大多数的教学评价并不是要学生一比高低,显示优劣,它只是为教学决策搜集信息依据的过程。成功的评价工作应该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热情。评价是要让学生感觉到成功,而不是证明他的失败。传统的评价理念过分强调评价的选拔甄别功能,而新的评价理念特别关注学生的实际发展。因此,要通过评价给每一个学生提供学习生物学的机会,提供可共享的学习资源。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提供学生自我评价和同学相互评价的机会。通过自我评价,学生可分析自己有关生物学的知识、技能和情感态度的优、缺点与需要。同学相互评价可促进同学之间的交流和资源共享。

7.重视学生的反应过程。评价过程中,不仅要重视学生所获得的答案,而且要重视学生获得答案的反应过程。在传统的评价中,特别是客观性测验,如选择题、判断题,往往只要求学生提供问题的答案,而对学生是如何获得答案的却无任何要求。这样,学生获得答案的推理过程、证据的运用、假设的形成等能力发展状况无从考察。缺乏对思维过程的评价,会导致学生对思维过程的轻视,而只关注问题的结论。长此以往,不利于学生良好思维品质的形成,反而会限制学生对思维乐趣的深刻体验,进而抑制学生解决问题的灵活性和创造性。如果评价时能重视学生获得答案的反应过程,使学生展示解决问题的全过程,不但可以了解学生的思维品质,也可以诊断其学习困难之处,并有利于采取有针对性的教学补救措施。

8.充分利用评价结果。教学评价并不等于考试,考试只是教学评价的方式之一。教学评价的最终目的应该是促进教学目标的达成,改善教学和学习效果。事实上,教学评价应被视为一个过程,它不但是在评定学生的学习成果,而且也在评定教师的教学成效,以作为改进教学和学习的参考。把教学评价看成就是考试的教师,很容易因为教学评价一结束,教学和学习活动也就跟着结束。他们不懂得利用教学评价结果,来改进自己的教学和诊断学生的学习困难。为了能够妥善运用教学评价结果改进教学效果,教师应在教学评价之后,根据教学目标或学习内容,详细分析学生的能力类型,确定学生学习的优缺点,以便决定学习和辅导的策略。同时,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注重形成性评价,并且配合新的教学评价技术,分析评价结果背后所具有的意义,以确保学生的学习成果向预期的教学目标迈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