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品读书籍 让心中迸发力量

品读书籍 让心中迸发力量

时间:2023-07-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吕高愿在西安市第八十九中学中轴线的核心位置,有一块硕大的文化石,上面有四个苍劲有力的大字——拥书自雄。我也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他是一位心中有“度”的有为教师,必然可以“拥书自雄”。树全的心中有“度”,首先是具有一个有温度的灵魂。因为心中有“度”,所以读书、学习是他教书之外最主要的“业余”生活。

品读书籍 让心中迸发力量

吕高愿

在西安市第八十九中学中轴线的核心位置,有一块硕大的文化石,上面有四个苍劲有力的大字——拥书自雄。

这是我对所有八十九中师生的期许,希望他们能传承学校“博爱、责任、自强不息”的百年精神,在八十九中这块有着厚重历史现代文明的热土上,坚持做到“弘毅,诚朴,拥书自雄”。

我常常站在这块文化石前,思考学校的发展、教师的成长、学生的成才,总会不知不觉想起一个熟悉、勤奋、孜孜不倦的身影——李树全老师。

2009年,我刚刚担任八十九中校长时,无意间走进一节历史课堂,就认识了这位默默耕耘、不懈追求的历史教师。与树全共事的十几年中,他给我越来越深刻的印象就是,无论什么时间,无论身处什么环境,他始终没有停止过追求历史学科教育更高境界的脚步。

我也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他是一位心中有“度”的有为教师,必然可以“拥书自雄”。

树全的心中有“度”,首先是具有一个有温度的灵魂。这个灵魂浸润着历史学科文化的陶冶,涵养出他宽阔的视野和宽广的胸怀,最可贵的是这个有温度的灵魂,满载着教育的情怀,立足三尺讲台,笔耕不辍,诲人不倦。这种教育的情怀自会增加一个人灵魂的温度,让他可亲、可敬、可爱,成为陕西省“优秀教师”。

有人说教育有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使受教育者知道世界是什么样的,成为一个有知识的人;第二个层次是使受教育者知道世界为什么是这样的,成为一个会思考的人,成为一个有理性的人;第三个层次是使受教育者知道怎样让世界更美好,成为一个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的人。

拿到《温度·厚度·向度——追寻有意义的历史教育》书稿后,我用了一周时间将这本书稿读完。在阅读中,能深刻感受树全老师的历史教学不仅仅是在传授历史知识,使学生成为一个有知识的人,他更关注学生思想的发展,努力使学生成为一个会思考的人,帮助学生成为一个勇于探索的人,努力践行历史教育的育人目标,努力追寻历史教育的意义。

林格在《教育是一种大智慧》中说:“教育的根本目标是教会孩子做人,培养‘人’比培养‘才’更加重要。教育必须立足于培养一个具备健康人格的现代人。所以,教育不仅仅是某一种技术,而应当是一种素养,是一种大智慧。”

《温度·厚度·向度——追寻有意义的历史教育》一书,包含着树全老师对历史教学的独特智慧,深藏着他对历史教育的深刻理解,蕴含着他对基础教育的浓厚情怀。而这一切,是树全老师将自己的教育生命与学生的生命成长紧密融合的过程,是一名中学教师数十年专业精神的坚守与追求,更是一名历史教师的“温度”。

树全的心中有“度”,在于他具备厚度的学养。这深厚的学养的独特性,不是来自大学校园的学习,也不是来自集体培训的提升,而是来自他在实践中省思,在省思中实践,在教与学中探索,在探索中行动,追寻历史教育意义。这一个个省思探寻的脚印,正是他走向成功路上的一个高于一个的台阶,这种持之以恒的实践探索与深刻省思,在八十九中的校园里,成就出一位“堂堂敢公开,节节能示范”的“特级教师”。

树全很谦虚,他总是说:“我是一个小小的中学教师,我的阵地在课堂。”树全老师每学期都会应邀开很多公开课,每次公开课,其他学科的老师都会慕名而来,我也是其中之一。树全老师的课堂是完全开放的,老师们可以随时进去听课。从他的身上,看不到一丝半点“陕西省教学名师”的“派头”,感受更多的是一个教师对课堂的执着与敬畏。如今,树全老师已经享誉三秦,走向全国,但他仍以一个普通教师的身份,坚守三尺讲台,践行着一个优秀教师对课堂的真情与责任。(www.xing528.com)

走进树全老师的课堂,能闻到浓浓的历史味道。课堂上丰富多样的历史材料,“论从史出”的学科本真,穿越古今的时空定位,横贯中西的联系比较,散发出浓浓的历史味儿。在他的课堂上,人们仿佛实现了对历史的穿越,在历史场景中“品味”历史的丰富与精彩,享受丰盛的历史“大餐”。“大餐”的背后,是树全老师对历史教学的细心呵护与创新探索。

走进树全老师的课堂,能激发深深的历史思考。课堂上所引用的每一则材料、讲述的每一个故事总是那么深刻,总能给人很多遐想和启示;树全老师高屋建瓴的历史理解,也总会激发人们对历史的深刻反思,激发人们对国家、民族乃至人类命运的关注。“启示与反思”的背后,是树全老师对历史的深入学习和思考。

树全老师的经历很平常、很普通——大学毕业分配到中学执教,没有跳过槽,可以说像一棵大树,牢牢扎根在基础教育这块沃土之上,三十余年默默无闻地耕耘在三尺讲台上。优秀教师需要的就是这份定力和执着,少一分浮躁,少一分浮夸,少一分功利,要像大树一样,任凭风吹浪打,巍然不动。

树全的心中有“度”,在于他永不停止的有向度的追求。向度是一种自然的趋势,更是一种存在的态势,在我看来,树全已经将“追求有意义的历史教育”作为了自己生命存在的一种向度,他的生存方式可以借用今天一句俗语称之为“无历史,不生存”,但我更想肯定的是他几十年始终如一的“有向度的追求”,这种有向度的追求帮助他迈上“正高级教师”的平台。

树全老师常说自己学历不高,读书不多,需要“补课”。因为心中有“度”,所以读书、学习是他教书之外最主要的“业余”生活。正是这坚持不懈地阅读,垫起了树全老师课堂的厚度、托起了树全老师课堂的高度、拓展了树全老师课堂的宽度,使他的历史课被学生赞誉为八十九中的“百家讲坛”。

朱永新在《专业阅读造就幸福教师》中说:“没有专业阅读,就无法造就真正的教师。如果说,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他的阅读史,那么,一位教师的阅读史,不仅是他的精神底色,也是他的教育蓝图……我们把职业认同与专业发展视为教师成长的双翼,其中,专业发展包括专业阅读、专业写作与专业交往的‘吉祥三宝’。这一教师成长理论的核心要义,就是希望教师能够虔诚追寻教育,通过专业发展不断追寻卓越,更重要的是,在这追寻的过程中,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度过幸福完整的一生,成为一位幸福完整的教师。由此可见,专业阅读作为教师专业发展的第一宝,也是最根本的基础。”

读书、学习是教师的必修课,是教师实现专业成长的法宝。从某种意义上说,教师的高度决定教学的高度,教师要给学生一碗水,就必须拥有一桶水。马卡连柯说:“学生可以原谅老师的严厉、刻板,甚至吹毛求疵,但不能原谅老师的不学无术。”教师职业的特殊性要求教师必须要有终身学习的意识,应该将学习和阅读作为自己教育生命的底色和根基。

叶澜老师也说:“没有教师生命质量的提升,就很难有高的教育质量;没有教师精神的解放,就很难有学生精神的解放;没有教师的主动发展,就很难有学生的主动发展;没有教师的教育创造,就很难有学生的创造精神。”从树全老师的这本书中,能看到一名教师主动追求的精神,也能看到一名教师生命质量的高度。

西安市第八十九中学是一所百年历史名校,历经时代沧桑巨变,沉淀了深厚的文化,树全老师就是在八十九中这棵参天大树下一步步成长起来的。三十多年如一日,坚守自己深爱的课堂,呵护学生生命的成长,也铸就了自己生命的光彩。

作为树全的同事,也是朋友,希望他能够永远心中有“度”,拥书自雄,在历史教育的道路上走得更远。

是为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