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人的全面发展:从外部条件到内部原因

人的全面发展:从外部条件到内部原因

时间:2023-07-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我国的教育目的要求受教育者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全面发展。人的全面发展具体地包括下列几个意思。社会的发展和个人的发展长期处于对抗状态之中。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过程中,发达的生产力、生产关系和社会教育只是为个人的发展提供了外部条件,人自身的活动才是个人发展的内部原因。

人的全面发展:从外部条件到内部原因

我国的教育目的要求受教育者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全面发展。全面发展教育是实现全面发展的手段。那么,人的全面发展指的是什么?全面发展的教育又是一种怎样的教育?

(一)人的全面发展的含义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全面发展主要包括人的劳动能力的发展、人的社会关系的发展、人的自由个性的发展等。具体地说,是指人的智力、体力得到充分的、自由的发展,同时也包括道德志趣、意向等个性品质的发展。人的全面发展具体地包括下列几个意思。

1.个人的发展

马克思主义所讲的人,是包括个人、集体、社会或人类在内的;但在“人的发展”中所讲的人,主要不是类,也不是社会或集体,而是个人。因为社会、集体由个人组成,个人是社会、集体的基础,离开个人,就无所谓社会、集体。当然,个人又不能脱离社会、集体而生活,只有在社会、集体中个人才能得到发展。但是,在很长的历史时期内,人类社会的发展是靠牺牲个人发展为代价的。资本主义就是通过最大限度地损害个人的发展才取得一般人的发展的。社会的发展和个人的发展长期处于对抗状态之中。鉴于这种情况,马克思的历史任务,就是寻找一种社会形式来克服这种对抗状态,使社会的发展“同每个个人的发展相一致”。这种社会形式就是共产主义。所以,马克思强调共产主义社会是以“每个人的自由发展”为条件的,“人的发展”概念主要是讲个人的发展。正因为如此,马克思得出结论:“人们的社会历史始终只是他们的个体发展的历史,而不管他们是否意识到这一点。”[7]只有个体发展了,社会才能真正地发展,只有每一个人都得到解放,社会本身才能得到解放。

2.全面、自由、充分、和谐的发展

所谓全面发展,是人的各种需要、素质、能力、活动和关系的整体发展,包括物质和精神方面的全面性,核心是人的能力的全面发展。所谓自由发展,是把人作为目的的发展。所谓充分发展,是指发展的程度问题,在共产主义社会,人的“一切天赋得到充分发展”,体力和智力得到“自由而充分的发展”。所谓和谐发展,是指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他人以及包括个人自身在内各方面关系的协调和优化

3.现实条件是生产力

马克思认为,人的全面发展首先必须以发达的生产力为基础。因为只有生产力的高度发展,才能保证“人的体力和智力获得充分的自由发展和运用”;只有通过生产力的发展,才能促进生产关系的调整和变革,实现社会制度、社会形态的完善和更替,使人的社会关系全面生成和高度丰富起来;也只有生产力的高度发展,才能消灭旧社会的生存条件,消灭阶级、消灭旧的分工,实现“自由个性”的发展。生产力包括科学技术,生产力对人的发展的作用也包括科学技术的作用。科学技术的发现、发明及其运用,必然是劳动时间的缩短和“自由时间”的延长,而这正是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重要条件。

4.内部原因是人自身的活动

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来自对资本主义社会现实的批判,他一针见血地指出,工人之所以片面的、畸形的发展,生产力是根本原因,而生产关系则是直接原因,人的全面发展还取决于高度发展的生产关系。人的全面发展还要通过一定的教育或训练才能实现。教育是传递知识和经验的一种手段,是培养人的一种途径。它不仅是提高社会生产的一种方法,而且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过程中,发达的生产力、生产关系和社会教育只是为个人的发展提供了外部条件,人自身的活动才是个人发展的内部原因。可见,通过实践活动,提高主体自身的素质,这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现实步骤。

(二)人的全面发展的实现

1.全面发展教育的内容

人的全面发展需要通过全面发展教育来实现。所谓全面发展教育,是指以幼儿身心发展的现实与可能为前提,以促进幼儿在体、智、德、美诸方面全面和谐发展为宗旨,并以适合幼儿身心发展特点的方式、方法、手段加以实施的、着眼于培养幼儿基本素质的教育。幼儿全面发展教育包括下列各项内容。

(1)幼儿体育

指在幼儿园进行的,根据幼儿身体生长发育规律,运用科学的方法,以增强幼儿体质、保证健康的一系列活动。在幼儿个体发展中,生命的健康存在是幼儿一切发展的基础和前提。同时,幼儿的健康水平从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健康水平。重视幼儿体育,有利于提高全民族的身体素质。

(2)幼儿智育

是指有目的、有计划地传授幼儿初步的知识技能,发展智力,增进对周围事物的求知兴趣,并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教育活动。幼儿期是大脑发展最快的时期,智力的早期开发是幼儿发展的需要。在开发幼儿智力的同时,培养幼儿良好的智力品质,激发幼儿对知识探索的兴趣与欲望,启迪幼儿的智慧,帮助幼儿逐步学会学习,学会认知,为其今后不断地、主动地获取新知识、创造新知识打好基础。(www.xing528.com)

(3)幼儿德育

是指对幼儿实施的品德教育。幼儿期是个性开始形成的时期,对幼儿实施德育是幼儿个性发展的需要。良好的个性品质对人一生的成长和发展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很大程度上,幼儿的思想品质和道德素养代表未来社会的文明程度,对我国未来的社会风貌、民族精神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

(4)幼儿美育

是指根据幼儿身心发展特点,运用美的事物和各种审美活动来培养幼儿感觉美、表现美的情趣和能力的教育活动。美育通过艺术形象的魅力,潜移默化地感染和熏陶幼儿的心灵,使幼儿在感受美的同时,发展积极向上的精神和活泼开朗的性格,产生美好的情感和情绪体验。

在幼儿的发展中,体、智、德、美四育具有各自独特的作用,具有各自不同的价值,不能相互取代。几个方面统一于幼儿个体的身心结构之中,体、智、德、美任何一方面的发展都与其他方面的发展相互促进、相互渗透、相互制约,不可分割。对幼儿的全面发展来说,不能偏废任何一方面,任何一方面的偏废都将影响其他方面的发展。

2.实施全面发展教育的策略

实施全面发展教育是实现我国社会主义教育目的的必然要求。在保育教育实践中应特别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根据各育关系科学设计保教活动

强调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并不意味着平均用力,应根据各育的特点和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进行科学设计、合理安排。如各育的内容选择、课时比例、保育教育方法和手段、效果评价方法和手段等,都应充分考虑各育的特点和不同阶段幼儿发展的特点。

(2)正确认识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的关系

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是一致的、统一的。全面发展是指每个人的全面发展,即“个性的全面发展”。个性是指每个人在全面发展过程中由于客观存在的各种差异而形成的各不相同的个性,是全面发展的自然结果,即“全面发展的个性”。马克思主义的全面发展有一个重要的维度是自由发展,是以个人合乎本性的自由发展为条件的。全面发展是对人的普遍、统一的基本要求,个性发展是教育的必然结果。教育实践中要在全面发展这一基本要求的基础上,根据每一位幼儿的特殊性因材施教,在充分发挥每个幼儿长处的同时实现幼儿的全面、和谐发展。

(3)坚持育人为本,充分发挥幼儿潜能

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育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坚持育人为本就是要把教育的重点转向人本身,在教育过程中把人的全面发展放在中心地位,就是要顺应人的禀赋,以人的个性发展需要为本,最大限度地开掘、发展人的潜能,完整而全面地关照人的发展。

(4)培养幼儿创新精神和操作能力

实施全面发展教育,首先要解决幼儿的学习方向、学习动力等问题,激发幼儿的学习欲望。其次要重视培养幼儿的创新精神和操作能力。创新精神包括创新意识、创新兴趣、创新胆量、创新决心,以及相关的思维活动,是进行创新活动必须具备的一些心理特征。操作能力,即指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社会实践的能力等。重视实践、重视实践能力的培养既是知识学习的需要,更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途径。

(5)确定合理的培养目标促进幼儿主动发展

教育目的是对人的理想设计,是教育努力的方向,它对教育实践发挥着价值引导作用,是对各级各类学校的统一要求。培养目标是教育目的的具体化,从幼儿园教育的实际出发,提出既与教育目的的指导方向一致,又符合幼儿教育实际需要的目标,将教育目的的指导性与培养目标的现实性统一起来,才能真正指导幼儿园的保育与教育活动。培养目标的确立除了考虑落实教育目的之外,还应结合幼儿园教育的性质和任务,以及特定幼儿的身心特点及规律。确定合理的培养目标,才能使教育目的真正落到实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