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提升单项选择题评分的优化建议

提升单项选择题评分的优化建议

时间:2023-07-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王老师与李老师的不同做法反映了()。这说明幼儿具有()。这种教育观是()。A.育人为本B.终身教育C.全面发展D.素质教育17.现代教育观认为,教师在教育过程中起()。这体现了育人为本的()。A.示范性B.复杂性C.长期性D.创造性29.教师在保育教育原则、内容、方法、手段的选择、运用和处理上,往往“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这说明教师职业的()。在这里,王老师扮演的角色是()。

提升单项选择题评分的优化建议

1.每当幼儿请教课堂上没有听懂的问题时,王老师总是批评幼儿没有用心听,而李老师则会耐心地给幼儿解答。王老师与李老师的不同做法反映了( )。

A.职业知识的差异 B.职业理念的差异

C.职业能力的差异 D.职业认同的差异

2.体智德美是幼儿园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内容,其中美育是指( )。

A.艺术教育 B.音乐教育 C.美术教育 D.审美教育

3.教师的下列做法中,不符合育人为本理念的是( )。

A.培养幼儿的特长 B.发展幼儿潜能

C.尊重幼儿的个性 D.拆看幼儿信件

4.董老师上课时,小明总爱举手,但是答题经常出错,小强不爱举手,但是点名提问时却总能答对,教师下列的做法中,最合适的是( )。

A.表扬小明爱举手,批评小强不发言 B.批评小明总出错,批评小强不发言

C.启发小明多思考,鼓励小强多举手 D.批评小明总出错,表扬小强爱思考

5.下面对素质教育的理解,存在片面性的一项是( )。

A.尊重幼儿个性发展 B.教育面向全体幼儿

C.促进幼儿专业发展 D.引导幼儿协调发展

6.在世界上首次提出终身教育概念的是( )。

A.埃德加·富尔 B.雅克·德洛尔

C.保罗·弗莱雷 D.保罗·朗格朗

7.我国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是( )。

A.高等教育、中等教育、初等教育学前教育

B.正规教育、业余教育、普通教育、职业教育

C.德育、智育、体育、美育

D.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

8.在我国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中,保证发展的方向和动力作用的是( )。

A.美育 B.智育 C.体育 D.德育

9.马克思主义认为,实施全面发展教育的最根本途径是( )。

A.教劳结合 B.课堂教学 C.课外活动 D.班级活动

10.美国华盛顿儿童博物馆有句格言:“我听见了就忘记了,我看见了就记住了,我做了就理解了。”这种教育观念需要教师在教育过程中( )。

A.尊重儿童的人格和情绪 B.重视儿童积极情感体验

C.重视儿童学习的自律性 D.重视儿童的主动操作性

11.“育人为本”的儿童观认为( )。

A.儿童是家族繁衍的工具 B.儿童享有各种权利

C.儿童是父母的私有财产 D.儿童是国家的财富

12.以促进儿童个性发展的教育,首先应该承认儿童的( )。

A.个体差异 B.兴趣爱好 C.原有知识 D.可塑造性

13.“学生如同泥坯,他能否成型,依赖于教师的雕塑”,这种说法忽视了学生的( )。

A.能动性 B.向师性 C.可塑性 D.发展性

14.发挥幼儿主体性的前提条件是承认幼儿的( )。

A.选择性 B.独立性 C.创造性 D.调控

15.幼儿入学后,会自然地亲近、尊敬甚至崇拜教师,把教师作为获取知识的智囊、解决问题的顾问、行为举止的楷模。这说明幼儿具有( )。

A.可塑性 B.依赖性 C.向师性 D.定向性

16.当今教育界普遍认同的核心在于对人性的充分肯定,对人的智慧、潜能的信任,对自由、民主的向往和追求。这种教育观是( )。

A.育人为本 B.终身教育 C.全面发展 D.素质教育

17.现代教育观认为,教师在教育过程中起( )。

A.助手作用 B.从属作用 C.主导作用 D.顾问作用

18.育人为本儿童观的最终目的是促进( )。

A.幼儿的全面发展 B.幼儿主体地位的形成

C.幼儿的身心健康 D.幼儿教育的公平公正

19.下列各项中“师爱”表达不正确的是( )。

A.研究与了解幼儿 B.尊重与热爱幼儿

C.信任并期望幼儿 D.尽量满足幼儿要求

20.“育人为本”的儿童观要求教师要从幼儿的实际情况、个别差异出发,有的放矢地进行有差别的保育教育,使每个幼儿都能扬长避短。这体现了育人为本的( )。

A.公平性原则 B.全面性原则

C.服务性原则 D.因材施教原则

21.“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说明儿童是( )。

A.具有生存权利的人 B.具有发展潜能的人

C.具有独特个性的人 D.具有独立人格的人

22.幼儿的本质属性包括( )。

①发展中的人 ②完整的人 ③自然人 ④具有社会意义的人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23.“柴也愚,参也鲁,师也辟,由也喭。”这要求教育活动的开展要坚持( )。

A.循序渐进 B.因材施教 C.启发教学 D.小组教学

24.从“育人为本”的教育观出发,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必须是( )。

A.教师 B.幼儿 C.教材 D.教学

25.下列选项中,对于“育人为本”儿童观的思想内涵叙述正确的是( )。

A.“育人为本”在教育活动中也就是“以幼儿和教师为本”

B.“育人为本”的教育观就是素质教育

C.“育人为本”就一定要落实到人的全面发展目标上

D.“育人为本”强调人的特长发展,而非全面发展(www.xing528.com)

26.196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关于教师地位的建议》中提出,教师工作应被视为一种( )。

A.半专业 B.专门职业 C.非专门职业 D.准专业

27.教师首次被列入“专家、技术人员和有关工作者”类别的文件是( )。

A.《关于教师地位的建议》 B.《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职业分类与代码》

C.《教师资格条例》 D.《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

28.“以身立教”“为人师表”体现了教师职业的( )。

A.示范性 B.复杂性 C.长期性 D.创造性

29.教师在保育教育原则、内容、方法、手段的选择、运用和处理上,往往“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这说明教师职业的( )。

A.示范性 B.复杂性 C.长期性 D.创造性

30.“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体现了教师职业的( )。

A.个体性 B.复杂性 C.长期性 D.创造性

31.教师在充分尊重儿童的意愿和现有发展水平的基础上,创设良好的、能够激发他们兴趣的环境,采取适当的教育方法,充分调动其主动性和积极性。这就要求教师要扮演好( )。

A.指导者角色 B.工程师角色 C.支持者角色 D.中介者角色

32.王老师每天都对活动室进行紫外线消毒,告诉小朋友饭前便后要洗手等等。在这里,王老师扮演的角色是( )。

A.幼儿的指导者 B.幼儿的养护者

C.幼儿与社会的中介者 D.教育实践的研究者

33.张老师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非常注意观察并记录幼儿的发言、动作、交往等各种情况,并作深入的反思,为以后改进教学做好准备。张老师在这里承担的角色是( )。

A.幼儿发展的指导者 B.幼儿发展的促进者

C.幼儿与社会的中介者 D.教育实践的研究者

34.俗话说“十个手指各有所长”。每个幼儿各有各的长处与短项,同一个年龄段的幼儿有许多共同之处,但也各具特色,个性纷呈。这就要求教师做到( )。

A.关爱幼儿,维护幼儿 B.尊重幼儿,信任幼儿

C.研究幼儿,了解幼儿 D.承认差异,引导幼儿

35.不同阶段的幼儿具有不同的生理心理发展规律,而同一阶段的幼儿又具有差异性,这就要求教师在保育教育过程中做到( )。

A.育人为本,德育为先 B.依循规律,尊重差异

C.激发兴趣,鼓励创新 D.自主探索,适应社会

36.教师的根本任务是( )。

A.教人做人 B.教好功课 C.教育研究 D.教书育人

37.教师专业化发展经历了( )。

A.专门化—非专门化—专业化三个阶段 B.专业化—专门化—非专门化三个阶段

C.非专门化—专门化—专业化三个阶段 D.非专门化—专业化—专门化三个阶段

38.我国学者叶澜等将教师成长阶段划分为( )。

A.非关注、虚拟关注、生存关注、任务关注和自我更新关注五个阶段

B.新手阶段、高级新手、胜任阶段、熟练阶段、专家阶段五个阶段

C.关注生存阶段、关注情境阶段、关注学生阶段三个阶段

D.准备、求生、巩固、更新、成熟五个阶段

39.李老师在保育教育活动中遇到困难与问题时,一般都会根据大学里所学的原则和规范去处理,缺乏灵活性,实际效果往往不佳。根据伯林纳的观点,李老师的专业发展处于( )。

A.新手阶段 B.熟练阶段 C.胜任阶段 D.专家阶段

40.黄老师能够把所学的保教理论与现实问题联系起来,并能够有意识地分析自己的得失,在成功或失败中获取经验。但她还不能有效地处理保育活动中的突发情况,也不知该如何树立自己的威信。虽然工作很认真,但效果并不是太好,处理问题缺乏灵活性,也缺乏一定的责任感。根据伯林纳的观点,黄老师的专业发展处于( )。

A.高级新手阶段 B.胜任阶段

C.熟练阶段 D.专家阶段

41.陈老师拥有娴熟的保教技能,教学效果优良,能凭借扎实的理论功底和丰富的实践经验来解决各种保教问题。也能够较好地鼓励、指导别的老师,并不断进行批判反思和探索创新,从而实现自我超越。根据伯林纳的观点,陈老师的专业发展处于( )。

A.熟练阶段 B.胜任阶段 C.骨干阶段 D.专家阶段

42.王老师上班后,最担心的问题是“小朋友喜欢我吗?”“同事们如何看我?”“领导是否觉得我干得不错?”等等。根据富勒和布朗的理论,王老师处在( )。

A.关注生存阶段 B.关注情境阶段

C.关注学生阶段 D.关注成长阶段

43.张老师在幼儿园开始关心如何教好每一堂课,关心诸如班级的大小、时间的压力和备课材料是否充分等与教学情境有关的问题。根据富勒和布朗的理论,张老师处在( )。

A.关注生存阶段 B.关注情境阶段

C.关注学生阶段 D.关注成长阶段

44.黄老师在设计保育教育活动时,会充分考虑幼儿的个别差异,根据不同发展水平幼儿的不同需要,选择相应的教学材料和教学方式。根据富勒和布朗的理论,黄老师处在( )。

A.关注生存阶段 B.关注情境阶段

C.关注学生阶段 D.关注成长阶段

45.幼儿园教师的专业理念与师德,具体包括职业理解与认识,以及( )。

①专业意识与专业成长②对幼儿的态度与行为

③幼儿保育和教育的态度与行为④个人修养与行为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46.黄老师平时经常与幼儿交流幼儿园的各种情况,主动与同事分享经验和资源,而且乐于鼓励家长参与幼儿园的各种活动,结果幼儿、家长和同事们都很喜欢她。这说明黄老师已经具备了( )。

A.环境创设与利用能力 B.一日生活的组织与保育能力

C.沟通与合作能力 D.教育活动的计划与实施能力

47.教师通过参加专题培训班、助教进修班、研究生课程班等方式,不断追求新知,掌握新的教育教学知识和技能,做到与时俱进。这种教师专业发展途径属于( )。

A.职前培养 B.在职进修 C.观摩学习 D.合作互助

48.“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说明教师要扮演好( )。

A.传道者角色 B.研究者角色 C.管理者角色 D.心理医生角色

49.在我国首先提出“以美育代宗教”的教育家是( )。

A.孔子 B.孟子 C.蔡元培 D.王国维

50.提出“教师即反思性实践者”观点的是( )。

A.布鲁纳 B.布鲁姆 C.舍恩 D.杜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