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暂缓起诉与刑事和解实践的优化方案

暂缓起诉与刑事和解实践的优化方案

时间:2023-07-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有鉴于此,下文就将从产生历程、适用范围、适用条件以及实践模式等方面详细介绍中国暂缓起诉和刑事和解制度的实践面貌。[15]再次,从适用条件和程序来看,目前正式开展暂缓起诉和刑事和解试点工作的政法机关都做了较为详细的规定。最后,从实践模式来看,暂缓起诉和刑事和解都因各个试点机关的具体情况不同而采取了不同的模式。

暂缓起诉与刑事和解实践的优化方案

一般来讲,所谓暂缓起诉,是指检察机关对符合提起公诉的案件进行审查以后,为了促使犯罪嫌疑人悔过自新、服务社会,决定对犯罪嫌疑人暂时不予起诉,要求其在一定的期限内履行约定的义务,如果犯罪嫌疑人在规定的期限内履行了义务,检察机关就不再对其进行起诉,诉讼程序随之终止,否则检察机关就会对其提起公诉,要求法院追究其刑事责任的制度。[6]所谓刑事和解,是指在刑事诉讼中,加害人以认罪、赔偿、道歉等形式与被害人达成和解后,国家专门机关对加害人不追究刑事责任、免除处罚或者从轻处罚的制度。[7]

从理论上讲,暂缓起诉与刑事和解制度并不是什么新鲜事物,因为域外法治国家早就存在相关的制度规定和实践。[8]不过这两个制度在中国引起广泛关注却主要不是因为比较法上的译介,而是因为实践部门的试点推动。在这个意义上,中国暂缓起诉和刑事和解的试点与实践,对于本文而言就具有了研究上的基础意义。有鉴于此,下文就将从产生历程、适用范围、适用条件以及实践模式等方面详细介绍中国暂缓起诉和刑事和解制度的实践面貌。

首先,从产生历程来看,暂缓起诉和刑事和解都已经有了数年的试点经验。据实践部门的人士介绍,暂缓起诉在中国最早可以追溯到1992年上海市长宁区针对一起盗窃案件采用的“诉前考察”制度,但是这一制度创新在当时并未引起学界的足够重视。[9]直到2001年以来,各地检察机关响应构建和谐社会的号召又开始纷纷试点暂缓起诉、暂缓不起诉和附条件不起诉制度,才引起了相关司法机关的系统性关注,并受到诉讼法学界追捧而成为热点问题。从目前笔者掌握的有限材料来看,北京、上海、河北、河南、江苏、陕西、江西、湖北、福建、吉林、山东、四川、广东等省的部分地区都已开展了暂缓起诉的试点工作,[10]许多地区的检察机关还制定了相应的规范性文件[11]

与暂缓起诉相比,最早有据可查的刑事和解实践可能是北京市朝阳区检察院2002年开始试行的《轻伤害案件处理程序实施规则》,该《规则》规定,在轻伤害案件中,被害人与犯罪嫌疑人达成和解的,检察机关可对犯罪嫌疑人做出相对不起诉的决定。不久北京市政法委在整个北京市范围内试行轻伤害案件的刑事和解制度,此后全国一些省、市(地区)甚至县级政法机关纷纷开展了刑事和解的试点工作。到目前为止,据笔者掌握的材料,最高检察院已在相关规范性文件中正式认可了刑事和解制度,[12]北京、浙江、上海、安徽、湖南、海南等省级政法机关已出台了办理轻伤害案件适用刑事和解的规范性文件,[13]另有大量的市(地区)、县政法部门出台了类似的政策性文件。[14]

其次,从适用范围上来看,暂缓起诉和刑事和解基本上都主要适用于犯罪情节轻微、社会危害性不大的犯罪嫌疑人,当然不同地区的检察机关或者政法机关之间又有所不同。就暂缓起诉的适用范围而言,目前各地主要有两种做法:一种仅适用于未成年犯罪嫌疑人,如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检察院《实施暂缓起诉制度细则》第三条就明确规定,暂缓起诉的适用对象为涉嫌犯罪的未成年人;另一种除了适用于未成年犯罪嫌疑人之外,还适用于在校学生等犯罪情节轻微、社会危害不大的成年犯罪嫌疑人乃至单位,如《无锡市检察机关暂缓起诉办法(试行)》明确规定暂缓起诉的适用对象是未成年人犯罪、在校学生犯罪,或者涉嫌职务犯罪经济犯罪和其他普通刑事犯罪,情节轻微、社会危害不大的犯罪嫌疑人(单位)。

就刑事和解的适用范围而言,起初其基本上只适用于轻伤害案件(当然是有被害人的案件),包括邻里之间、亲友之间、熟人之间的轻伤害案件,最高人民检察院和现有制定了规范性文件或者政策性文件的省和直辖市,就基本上将刑事和解的适用范围都限定在轻伤害案件上,许多市、县政法机关出台的政策性文件也多如此限定刑事和解的适用范围。不过,随着刑事和解理论和恢复性司法理论研究的推动,以及各地政法机关的纷纷效仿并试图进一步创新,刑事和解的适用范围逐步扩展到未成年人犯罪案件、过失犯罪案件以及在校大学生涉嫌犯罪的案件之中,所涉及的刑事案件类型也从最初的轻伤害案件扩展为交通肇事、盗窃、抢劫、重伤、强奸等案件。[15](www.xing528.com)

再次,从适用条件和程序来看,目前正式开展暂缓起诉和刑事和解试点工作的政法机关都做了较为详细的规定。就暂缓起诉而言,一般必须具备一定的实体条件并遵循一定的程序条件,实体条件包括:犯罪情节轻微;犯罪后确有悔改表现,或已向被害人赔礼道歉并赔偿损失,不致再继续危害社会;犯罪嫌疑人系初犯,偶犯或者是共同犯罪中的从犯、胁从犯;具备较好的帮教、监管考察和回归社会的条件;社会影响不大,受害人不反对等。程序条件包括:案件的犯罪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不具有不予起诉的法定条件;涉嫌犯罪者为未成年人的要写保证书并由家长出具担保书,且与检察机关签订帮教协议书;由检察长或者检委员会决定是否暂缓起诉;规定一个月到十二个月不等的考验期;定期帮教、考察、报告与回访等。

关于刑事和解的适用条件和程序,各地的试验一般都要求同时具备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加害方自愿认罪、悔罪、赔礼道歉并向被害方做出经济赔偿;二是被害方对加害方的认罪、悔罪、道歉以及经济赔偿数额表示满意,对其侵害行为给予谅解,并向公安机关、检察机关或者法院明确提交放弃追究加害人刑事责任的要求或者载有类似内容的协议;三是通过参与主持和解或者认真审查,公、检、法机关确认加害人的行为不具有较大的社会危害性,并且加害人通过真诚悔过显示其再犯的可能性不大,具有重新回归社会的可能性与条件,因此对其做出终止刑事诉讼或者减轻刑事责任的决定。

最后,从实践模式来看,暂缓起诉和刑事和解都因各个试点机关的具体情况不同而采取了不同的模式。从分析的角度来看,中国刑事司法实践中的暂缓起诉主要可以概括成两种模式:一种可以称之为被动回应模式,在这种模式中,一般都存在一定的中立的外部力量或者利害关系人要求检察院对涉案犯罪嫌疑人做出轻缓处理,比如村民联名要求从轻处理,[16]关工委向政法机关乃至党委、行政机关提出从宽处理的建议,受害人请求检察院从轻处理等;[17]检察院受这种外部力量的影响,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进行审查,在征询相关部门的意见,并落实帮教或者监管考察机制之后,做出暂缓起诉的决定。实践中,暂缓起诉的被动回应模式多见于初次进行暂缓起诉试验的检察机关,且涉案主要适用于未成年人、在校学生以及其他平时表现良好、确属情有可原而作案的犯罪嫌疑人。另外一种模式可以称之为职权决定模式,在这种模式中,一方面,检察院一般都直接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进行审查,只要案件类型和涉案犯罪嫌疑人符合暂缓起诉的条件,即做出暂缓起诉的决定;另一方面,检察机关在做出暂缓起诉决定之前,一般会主动与相关单位或机关联系,落实帮教、考察和监督机制与人员,并定期回访。实践中暂缓起诉的主动模式多见于就暂缓起诉出台了规范性文件的检察机关,适用范围也较宽,只要犯罪情节较轻、社会危害性不大又具有一定的帮教、监督和考察条件的犯罪嫌疑人,无论是否为未成年人还是在校学生,都有适用。[18]

与暂缓起诉相比,刑事和解的实践模式稍微显得复杂一些,根据笔者以前得研究,大致可以将其划分为被动确认模式、主动促成模式和委托/确认模式。刑事和解的被动确认模式是指这样一种和解形态,其中和解程序的启动以及和解协议的最终达成基本上都是加害人与被害人双方自行协商、交涉的结果,公、检、法机关基本上不参与加害人与被害人达成和解的协商过程,而只根据双方的要求对和解协议进行审查和确认。实践中,刑事和解的被动确认模式多见于加害人与被害人积怨不深、加害人有着强烈和解愿望的轻伤害案件或者熟人社会内部发生的轻微案件。[19]刑事和解的主动促成模式是指这样一种和解形态,其中和解程序的启动以及和解协议的达成,主要都是在公、检、法机关积极主动与加害方、被害方以及其他相关人员和单位进行沟通、交流、教育、劝解的结果。实践中,刑事和解的主动促成模式主要发生于加害方与被害方存在尖锐矛盾,加害人不愿意主动和解,同时被害方又有着强烈复仇心态的案件中。[20]刑事和解的委托/确认模式是指这样一种和解形态:首先,和解的参与者由公、检、法机关、中介机构(通常是调解委员会)、加害人、被害人四方;其次,和解程序的启动分为两步,公、检、法机关遴选适当的案件并委托相关中介机构进行调解为启动的第一步,中介机构组织加害人、被害人及相关人员乃至单位参与调解为启动的第二步;再次,中介机构主持下的和解达成过程既可能是被动确认型也可能是主动促成型(当然这里的被动、主动都是针对中介机构而言的);最后,中介机构成功调解即加害人与被害人达成和解协议之后,其结果要交由委托方即公、检、法机关进行合法性或合政策性的审查及确认。实践中,刑事和解的委托/确认模式基本上不受案件类型的影响,几乎只要可以适用刑事和解的案件,都可以适用刑事和解的委托/确认模式。[21]

毫无疑问,由于中国暂缓起诉与刑事和解的试点与实践尚处于不断的发展更新之中,在可以预期的将来,这两个创新型制度极有可能成为刑事诉讼法典的重要内容,[22]因此上述关于暂缓起诉与刑事和解发展历程、适用范围、适用条件和程序特别是实践模式的描述,也就变成了一种暂时的安排,需要今后不断地更新、补充和完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