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如何在日常工作中预防神经衰弱

如何在日常工作中预防神经衰弱

时间:2023-07-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要时刻记得,我们是在儿童的世界中工作的。精通这种和谐的韵律,是我们在从事教育工作时能够保持精神矍铄、心情愉悦、获得成功的最重要的条件。其中,最讨厌、最让人焦虑的则是神经衰弱。这应该就是神经系统紊乱。不要在心中埋下怀疑和不信任的种子。心怀敌意是一种危险的心灵疾病,既影响心脏,也影响神经系统。如果上述情况已经初露端倪,那么教师的心脏功能就会因为要时刻压制内心的愤懑而日渐衰弱。

如何在日常工作中预防神经衰弱

要时刻记得,我们是在儿童的世界中工作的。这是一个特别的、无与伦比的世界,我们不光要了解它,还应深入其中。可以说,每个教师的身上都闪烁着童真的火焰,永不熄灭。

儿童的世界是什么样子的呢?我并不想从心理学科学的角度去定义儿童的特征,只想给教师提供一些实用的建议。我认为,儿童首先是用情感来感知世界的。儿童的世界,就是他们对自身所见所为的感知。内心充满阳光,生机盎然,情感丰富,情绪多变——这就是儿童的世界。它既是我们教育工作服务的对象,也是我们工作的空间。

儿童的内心生活,时时刻刻让我们品味到满意和不悦、高兴和苦恼、忧伤和欢愉、疑惑和惊诧、温柔和愤怒。在儿童呈现给我们的丰富的情感世界里,有愉快和不快的、高兴和忧伤的乐章。精通这种和谐的韵律,是我们在从事教育工作时能够保持精神矍铄、心情愉悦、获得成功的最重要的条件。如果与儿童交流除了让教师感到伤心、愤怒之外再无其他,那么教师的心灵就会因此受到伤害,身体健康也会受到影响。一些不善于发现和感受儿童世界中各种复杂情绪的教师,经常会出现神经失调的问题。其中,最讨厌、最让人焦虑的则是神经衰弱

康波夫州的一位老师恩·莉齐雅写道:“我一天只有三节课,回家后却已筋疲力尽,不仅没有精力备课或看书,甚至没有力气思考,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在学校里,我像时刻绷紧着的一条弦——孩子们太顽皮了,让人不得安宁。那些小男孩似乎在故意气我。费佳在上课时戳了瓦尼亚的腰,瓦尼亚就用尺子敲费佳的头……在其他老师眼里,这些都是小事,我却无法平静面对。我被气得浑身发热、心跳加速、手脚发麻,想平静地和学生提要求,声音却因气愤而发抖。学生们也发现了这一点,他们好像还在嘲笑我,用新花样气我。我该怎么办啊?”

这应该就是神经系统紊乱。究其原因,则是无法理解儿童的世界。亲爱的同行们,儿童的世界总体而言是美好的。如果你了解这个世界,如果你在其中有一种如鱼得水的感觉,那么相较于那些负面情绪,它带给你更多的是愉快。要学会倾听,体会,感悟这首被称为童年的乐曲。首先要会捕捉其中明快、开朗的旋律,不要只是去听、去欣赏,还要会谱曲,成为这首乐曲的创作者。要在这首歌中添加清新、爽朗的元素,因为这关系到你的身体健康、精神状态以及内心感受。用来创造这首曲子的钢琴乐谱、指挥棒是既简单又复杂的东西——乐观主义。请记住,在儿童、青少年中并没有心存险恶之徒,即使有,也是成千上万人中的那么一两个。既然邪恶创造了他,那就需要一把有魔力的小提琴和指挥棒来拯救他,这把琴和指挥棒就是善良、人性和乐观主义精神。

教师对待孩子不能苛刻,如果孩子们身上出现了不良行为,也应该让善良去赶走它。这并非是与恶习妥协,而只是对儿童世界的真实看法。我很讨厌对孩子们报以叽叽歪歪的怀疑态度,也讨厌那些形式主义金科玉律。但这并不是提倡在工作中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或“自由式教育”,而是坚信:对儿童的友善、亲切和喜爱并非空泛的表象,而是充满人性的、真实的、满怀信任的。这是一股强大的力量,可以挖掘人身上的一切美好,让孩子成为理想中的样子。我不相信,一个接受了正确教育的孩子会成为无赖之人、好吃懒做之人、厚颜无耻之人、谎话连篇之人或是道德败坏之人。(www.xing528.com)

乐观、对人信任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创造力永不枯竭的源泉,是他们神经力量不断迸发的源泉,也是他们保持健康的源泉。不要在心中埋下怀疑和不信任的种子。对人的极度不信任开始可能并没有什么影响,最后却会发展成一种不友善的可怕癌症(比喻成癌症是因为这里谈的都是人的身心健康问题)。心怀敌意是一种危险的心灵疾病,既影响心脏,也影响神经系统。它遮蔽了教师的双眼,让他无法发现人身上的优点。它也像一副魔幻的眼镜,把别人的优点缩小到看不见,又把缺点无限放大,掩盖人性最细微的特征。我想告诉年轻的朋友们,教师的健康之所以会出现问题,正是因为他不仅让不友善的种子在内心萌芽,还纵容它肆意发展,违背了乐观向上、善意待人的处事原则。不友善是怨恨之母,而怨恨就像锋利的刺,时不时就会扎到心脏最敏感的部位,使人精神疲惫、神经衰弱。

要像防火一样预防那种幸灾乐祸的态度。比如说(但愿这种情况永远不会出现!),你严厉“训斥”了一个学生,让他很受伤害。你在日志上记录了这个学生调皮捣蛋的行为,内心深处的某个角落蹦出一个幸灾乐祸的想法,似乎在对孩子说:“你父亲可是一个严格的人,他看到我的评语,一定会好好修理你……”你只是匆匆瞄了一眼那孩子满是忧伤的眼睛,内心没有感到不安,反而很平静。亲爱的朋友,要明白,你最大的麻烦从此时此刻就开始了:幸灾乐祸这根毒苗已在你的内心扎根,它起初看起来并无大害,事实上却像是一条毒蛇。幸灾乐祸又滋生出狭隘偏执,你的内心也因此变得又聋又哑,完全捕捉不到儿童心中的细微变化。幸灾乐祸之人把孩子们普通的调皮捣蛋看成是邪恶和不怀好意。对孩子们的恶作剧和顽皮无法容忍,会让老师变成冷漠的说教者或是只谈理性的监督者,孩子们讨厌这种老师。他们有自己的办法应付老师的吹毛求疵:激怒他,故意“得罪”他。如果上述情况已经初露端倪,那么教师的心脏功能就会因为要时刻压制内心的愤懑而日渐衰弱。朋友们,你肯定很害怕这种情况的发生吧?如果你没有办法克服,就会出现肝火郁结、暴躁易怒、内心阴郁的情况。工作于你而言将会是一件痛苦的事,你也会因工作而百病缠身。

彼此关心、善意待人是儿童集体生活中应有的氛围,也应是师生关系中最重要的相处之道。关爱是多么美妙的词语啊,同时又体现了多么深邃、复杂而又多元的人际关系啊!如果关爱是相互的,那么人与人就会彼此敞开心扉。

我已经说过无数次并始终相信,师生间的关爱是连接彼此心灵的纽带。有了这条重要的纽带,人与人之间无须语言也能相互理解,也能感受到彼此内心的变化。多年的从教经历让我坚信,如果我关爱孩子们,同时让他们学会关爱他人,那么孩子们对我的心脏和神经也会温柔以待,在我不舒服、不愿讲话时也能理解我。发现我情绪不佳、内心烦闷时,他们甚至能轻声细语、不吵不闹,课上和课下都尽量让我能清静一些。亲爱的同行们,这种惺惺相惜、彼此体谅的情感是让你永葆健康的源泉。现在我们谈论的是校园生活中非常特殊的一个领域,我们对此还不甚了解,需要更深入、更理智地去探讨。我指的是关爱的本质问题,这是情感教育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