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各地社科联的实践探索再升华

各地社科联的实践探索再升华

时间:2023-07-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中办国办《意见》出台后,各省市陆续出台实施意见。随后甘肃、安徽、山东、广西、江苏等也相继出台本省关于规范和引导社会智库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

各地社科联的实践探索再升华

虽然在一定程度上,社科联自身的研究力量有限,并不一定能够称得上严格意义上的智库实体,但社科联具有智力集中、联系面广、信息量大、渠道通畅等特征,具有“联”的功能、“合”的优势,在新型智库建设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一、 从各省市出台的实施意见,看社科联参与智库建设的格局

中办国办《意见》中,对党校、高校、社科院等在新型智库建设中的职责进行了明确定位,并要求人民团体“发挥密切联系群众的优势,拓展符合自身特点的决策咨询服务方式”。中办国办《意见》出台后,各省市陆续出台实施意见。从目前已经公布的官方文件或官方媒体报道中,可以发现社科联在地方新型智库体系建设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山东提出建立“1+N”智库体系,其中“1”是指以省社科联建设的智库作为枢纽库,“N”是指以全省各高校、党校行政学院、社科院所、社科类社会组织、党政研究部门、党委宣传系统中的智库资源为单元库,努力形成各有侧重又相互协调、良性竞争又优势互补、具有高度系统性融合性的新型智库发展格局。江苏提出,省社科联要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组织引导全省各类社科研究组织特别是社科类学会(研究会)强化决策咨询服务导向,鼓励更多的优质社科资源向智库建设集中,把全省社科界建设成为决策咨询的强大智库(4) 。内蒙古自治区明确提出“人民团体要发挥广泛联系群众的优势,拓展符合自身特点的决策咨询服务方式”,并要求“社科联、科协要加强对所属智库类学会、协会、研究会的日常管理”,同时把自治区社科联与内蒙古党校、内蒙古社科院、内蒙古发展研究中心等一起列为全区“先行开展高端智库建设试点工作”单位(5) 。陕西提出,由省社科联依托有关社会组织牵头组建智库联盟,促进智库跨学科、跨单位、跨领域开放合作。河南强调:“社科联要积极组织对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重大发展问题的研究,拓展符合自身特点的决策咨询服务方式”,打造省社科联“河南发展高层论坛”等智库品牌。河北提出,充分发挥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和省社会科学院学科门类齐全、综合性专业研究、科研人才密集的优势,从整体上发挥智库核心载体和主体平台功能,成为进入国家重点建设的50~100 家新型智库行列的在省内外有影响力的河北中心智库(6) 。湖南明确“人民团体要发挥密切联系群众的优势,拓展符合自身特点的决策咨询服务方式”(7) ,广东、四川、宁夏回族自治区等省份实施意见也进一步提出了对人民团体或社科联的要求。

江苏的一些设区市在新型智库体系建设中赋予社科联更加重要的角色。苏州市率先出台智库建设文件,明确苏州市哲学社会科学工作领导小组统筹负责新型智库建设的组织领导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社科联,具体负责全市新型智库建设的协调指导和管理服务工作。江苏省泰州市着力构建“1+1+4+6”新型智库体系,即以一个决策咨询委员会为统筹、一批市决策咨询顾问为引领、四大重点新型智库为主体、六类智库创新发展,其中市决策咨询委员会办公室与市社科联合署办公,承担日常工作。

二、 从社会智库《若干意见》,看社科联的业务主管功能

长期以来,社科联负责对社科学术社团工作的指导和管理。2017年5月,民政部、中宣部、中组部外交部公安部、财政部、人社部、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国家统计局联合印发《关于社会智库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对社会智库实行民政部门和业务主管单位双重负责的管理体制。其中,民办社科研究机构由省(自治区、直辖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担任业务主管单位,进一步强化了省社科联在智库建设中的责任担当。就有关省市的情况看,2017年8月,黑龙江在国家9个联合会签部门基础上,增加了省直属机关工作委员会和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两个部门,11部门率先联合印发《关于江苏社会智库健康发展的实施方案》。随后甘肃、安徽、山东、广西、江苏等也相继出台本省关于规范和引导社会智库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其中,山东在国家9个联合会签部门基础上,增加了省委统战部、省委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办公室、省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和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四个部门,共13个部门共同发布。明确实行重点名录管理,力争到2020年培育发展10个左右的省级重点社会智库,符合条件的纳入省级重点新型智库。安徽的实施意见明确由省民政厅和省社科联联合研究制定规范和引导社会力量兴办智库的若干意见,用5年的时间重点培植10个有重要影响力的社会智库。2016年,安徽开展智库评选,共评出10个重点智库,5个重点培育智库,由安徽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管的智库中共有2家分别入选重点智库和重点培育智库,分别是安徽省循环经济研究院,安徽省发展战略研究会。广西提出,建立以一个决策咨询委员会为统筹、一个智库联盟为协调、六类智库建设为主体、四种服务平台为支撑的“1+1+6+4”广西特色新型智库体系,强调“发挥广西社科联对社会智库的管理、协调和服务作用”“加强广西社科联东南亚经济与政治研究中心建设”。河南结合自身实际,提出落实《若干意见》的具体意见,多措并举引导社会智库献智中原

三、 全国各地社科联在新型智库体系建设中的实践探索

一是发挥渠道优势,增强智库建设的内生动力。第一,积极促进智库产品供给和需求有效对接。上海社科联搭建“官学互动”平台,建立市领导与社科工作者的对话交流机制,内容包括上海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云南社科联施行“社科专家基层行”的课题发布形式,由地方党委、政府向省社科联申报发展面临的问题,省社科联在专家库中遴选课题专家,实现政府出题与专家解题相结合(8) 。第二,积极促进智库研究成果转化。为畅通智库成果转化报送渠道,江苏省社科联以《决策参阅》的形式向省领导报送成果,福建省社科联的《成果要报》、重庆市社科联的《重庆智库》、北京市社科联的《社科视点》、江西省社科联的《内部论坛》、河北省社科联的《优秀成果专报》、四川省社科联的《专报》、湖南省社科联的《新声》、上海市社科联的《上海思想界》等,也都是接触决策层的内刊。

二是发挥联合优势,整合各类智库资源。天津市社科联借助信息化手段,建立社科界专家数据库。陕西省社科联建立了退休社科专家库、青年专家人才库和正高职称专家库,凝聚智库界力量。贵州省社科联、吉林省社科联建立智库联盟,通过智库联盟共建有关平台、共享资源、共享成果,协同创新。江苏省苏州市哲学社会科学工作领导小组统筹负责全市新型智库建设的组织领导工作,领导小组下设苏州市新型智库建设办公室,设在市社科联,根据领导小组的决策部署,具体负责全市智库建设的协调指导和管理服务工作。

三是发挥平台优势,增强智库间的交流合作。江苏省社科联成立江苏智库研究与交流中心,组织智库交流活动、开展智库研究、指导智库建设、培养智库人才等,与省委宣传部联合举办江苏智库峰会、江苏青年智库学者培训班暨“两聚一高”青年智库学者沙龙、江苏高层次智库专家研修班,成为江苏省新型智库体系“一体两翼”的重要一翼。四川省社科联和省教育厅联合建立了59个重点研究基地,发挥决策咨询、人才培养等功能,并积极向特色智库转型(9) 。内蒙古自治区社科联分学科打造社会智库,建设相同或相近专业的社会智库联盟,加强社会智库信息化建设,鼓励社会智库之间、社会智库与高等院校及科研机构之间的有序竞争。(www.xing528.com)

四是发挥人才培养优势,培育智库界新生力量。从2015年开始,河北省社科联分批分期组织社科学术骨干开展专题培训,满足新型智库建设的人才需求。贵州省社科联实施创新团队培养工程、社科名家培养工程等,培养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社科领军人才。

五是积极推动社会智库建设。内蒙古自治区举办“内蒙古社会智库建设论坛”,推动分享社会智库建设的新进展新做法新经验。黑龙江社科联充分发挥社会智库业务主管部门的作用,对社会智库的管理与服务科学规划,将社会智库分散的力量凝聚起来,探索打造适合黑龙江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的、“接地气”的社会智库孵化平台(10)

北京市社科联和北京市社科规划办合署办公,整合平台和资源,共同推进首都高端智库建设,促进首都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为推动首都高端智库发展,颁布《首都高端智库试点单位奖励经费实施细则(试行)》等,并召开首都高端智库建设经验交流暨调研座谈会,推动各首都高端智库加强交流沟通,并深入研讨首都高端智库建设。

天津市社科联成为“中国智库索引”CTTI智库共同体成员,完成了本地的系统部署。在“中国智库索引”(CTTI)来源智库增补上做了大量工作。按照与南京大学光明日报战略合作内容,天津市社科联组织开展面向全市的智库增补工作。经形式审查、修改、审定后,遴选出30家候选智库参与增补评审,并制定了详细增补评审方案,通过资质评审、量化评分、MRPAI计分三个环节,遴选总排名前21位的智库为CTTI来源智库。

浙江省社科联具有独特的优势,规划办是省社科联的内设机构,由于规划办的职能优势,在智库建设方面,一方面,可以充分利用国家课题和省级课题资源,促进成果转化运用;另一方面,在推动智库建设上,有更多的主动权。2018年,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发展领导小组将浙江大学公共政策研究院等13家智库列为浙江省新型重点专业智库,浙江大学金融研究院等8家智库列为浙江省重点培育智库。2019年,为加强浙江新型智库建设,推动国别和区域研究,更好服务“一带一路”建设,浙江社科联将中国计量大学“一带一路”区域标准化研究中心等7家研究机构作为浙江省新型智库培育单位列入培育考察对象,拓展了智库格局。

山东省社科联以《山东社会科学》杂志社为依托,以计算机技术为支撑,收集、整理、提炼国际国内的学术、社会、环境数据,建立山东社会科学数据库,为全省社会科学研究和普及工作奠定基础、提供服务。在此基础上,充分发挥社科联“联”的优势,与各类智库互通链接,建立山东省社会科学界智库枢纽,形成“1+N”智库体系,实现了社科领域发展的新业态、新模式,为社会科学工作者提供了社会科学服务一体化平台。

贵州省社科联积极推进成立贵州智库联盟,涵盖政界、学界、商界和民界,有近200多个单位作为发起单位。成立智库联盟后,贵州社科联在人才培养方面,建立贵州智库联盟专家库,开发贵州智库联盟专家在线管理系统。并推动智库联盟与国内外智库机构交流合作,如与一带一路智库合作联盟、山东智库联盟、湖南智库联盟、广东智库联盟、德国智库、以色列智库、奥地利智库等智库机构进行沟通与合作,消除知识和信息壁垒,提高合作交流水平(11)

四、 社科联参与新型智库体系构建的局限性和瓶颈分析

尽管省级社科联在新型智库体系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由于国家层面尚未设立社科联,个别省市实行社科联与社科院合署,设区市以下社科联特别是县级社科联不健全,社科联自身结构不完整和联系的松散性,对省级社科联推动新型智库体系建设形成一定的挑战。第一,缺少顶层设计和上层推动。在推动智库体系建设方面大多处于自发探索的状态,没有政策文件的指导。各省市之间的交流,主要通过点对点交流和全国社科联协作会交流,具有俱乐部性质,缺乏固定的沟通机制。第二,缺少专业的内部机构推动。由于各省市社科联的职能和机构设置不一,大都没有与智库发展相对应的部门,缺少专业化的力量持续推动,特别是缺乏组织协调能力、成果转化能力和平台搭建能力。第三,缺少足够的资源支撑。推动智库发展的资源相对缺乏,发挥作用的空间相对有限,在资源杠杆使用、人才培养、品牌塑造等方面缺乏手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