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校本课程:弘扬民族文化,激发学生潜能

校本课程:弘扬民族文化,激发学生潜能

时间:2023-07-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艺术教师依据本地的民族、民间艺术,编写、形成独特的校本课程。如花棍舞、皮影戏等,都是艺术课程珍贵的资源。学校不管组织什么样的艺术活动,始终坚持弘扬民族文化这根主线,并把本地区的“孔子文化书苑”作为师生的实践活动基地。用这些校本课程为学生特长发展搭建平台,激发了学生潜能。

校本课程:弘扬民族文化,激发学生潜能

1.以民间艺术项目为龙头,促进民间艺术的传承与发展

创设花棍舞、皮影戏等艺术项目。艺术教师依据本地的民族、民间艺术,编写、形成独特的校本课程。如花棍舞、皮影戏等,都是艺术课程珍贵的资源。艺术课程的开放性,请来了民间艺人进课堂,引导学生关注了自己身边的民间艺术环境,同时对民间艺术的传承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2.以民间艺术活动为载体,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热爱祖国的强烈意识,更好地传承民族文化和精神

通过艺术节、班班有歌声、高雅艺术进课堂等活动的开展,使学生在歌颂美好的理想,赞美祖国的大好山河、风土人情、父老乡亲的歌曲和乐曲中,在触景生情、借物咏志的音乐旋律中,得到陶情养性的作用。学校不管组织什么样的艺术活动,始终坚持弘扬民族文化这根主线,并把本地区的“孔子文化书苑”作为师生的实践活动基地

3.以学科教学为阵地,启发培养广大青少年对优秀民族民间文化的认知、兴趣和爱好(www.xing528.com)

通过艺术学科、其他学科教学活动把生活中能够接触到的优秀民间艺术之精华引进课堂教学中,从而使学生受到民族文化的熏陶。教育学生在平日的生活学习中去发现美、感受美、创造美。融进了民间艺术的特点,能够有效地贴近学生的生活体验和感受,学生学习兴趣浓厚,效果很好,增进了学生对本地区文化和地域文明的了解。我们还开设了插花艺术、花棍舞、课本剧、《弟子规》讲座等统一性校本课程,同时还开设手工编织、绘画、礼仪、舞蹈、音乐等艺术类的选择性校本课程。用这些校本课程为学生特长发展搭建平台,激发了学生潜能。

4.以校园文化建设为切入点,彰显民族教育特色

利用学校的橱窗、板报、校报、校园广播、校园网等阵地,展示中国传统文化。大力创造优美的校园艺术环境,以文化育人。学生跨进校门,他所看到的一切,所接触的一切,都应该是美的。比如今年,我们学校借校舍加固的契机继续大力创建整洁、优美、和谐、富有教育意义的校园环境,创造良好的校园生活环境,使学生在美的环境中得到熏陶。校内各层走廊、各专用教室(包括食堂),悬挂各种文化艺术作品,学校定期举办各种作品展,定期评比班级教室后面的板报;设计了校徽,它与我校“腾翔”雕塑有着相同的艺术内涵,在学生的校服、学校的旗帜等地方随处可见。这些既给人以美的享受,又让人感到和谐,在这样的环境中生活一定是快乐的。

营造浓厚的民族文化氛围,使学生在耳濡目染中接受教育和熏陶,使更多的人了解和喜欢优秀的民间传统文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