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文献的类型和数量:全球出版物多样丰富,电子和网络版增长迅速

文献的类型和数量:全球出版物多样丰富,电子和网络版增长迅速

时间:2023-07-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据不完全统计,全世界每年出版的图书有80万~90万种、期刊20万种、研究报告70余万篇、专利说明书100万件以上、会议论文10多万篇、技术标准75万件、产品样本50万件、学位论文10万件、政府出版物20万篇以上、技术档案数百万件。如前1.2.1.2所述,文献有多种类型,尤其是近十年来电子版、网络版异常迅猛地发展。

文献的类型和数量:全球出版物多样丰富,电子和网络版增长迅速

1.2.2.1 文献概念、特点

1.文献概念

按照我国国家标准《文献著录 第1部分:总则》(GB/T 3792.1—2009)的定义:文献是指“记录有知识的一切载体”。根据文献的定义,可以看出构成文献的三要素:要有一定的知识内容;要有用以保存和传递知识的记录方式,如文字、图形符号、视频、声频等技术手段;要有记录知识的物质载体,如纸张、感光材料、磁性材料等。这三要素缺一不可。

2.文献的特点

(1)数量急剧增长。随着全世界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各种科研成果大量涌现,科技文献得到了极大的丰富。据不完全统计,全世界每年出版的图书有80万~90万种、期刊20万种、研究报告70余万篇、专利说明书100万件以上、会议论文10多万篇、技术标准75万件、产品样本50万件、学位论文10万件、政府出版物20万篇以上、技术档案数百万件。

(2)种类多、文种多。如前1.2.1.2所述,文献有多种类型,尤其是近十年来电子版、网络版异常迅猛地发展。现在随着各国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进步,不同语种的文献之间互译增多,许多文献都有了不同的译文。

(3)内容重复交叉,出版分散。在文献出版传播过程中,同一文献往往由一种类型向另一类型转换,不同文献类型之间相互交叉。同一专业性质的文献可能发表在众多不同的学科领域期刊上,学术性期刊跨界发表论文的现象日益增多。

(4)老化失效快。随着科技的发展,文献的老化失效速度越来越快。17世纪,文献知识老化周期为80~90年;19世纪到20世纪初为30年;20世纪下半叶为10年。

(5)文献载体电子化。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现代存储技术的不断发展,文献载体由传统的纸质向光介质、磁介质发展,目前文献载体电子化已成为文献的主要发展趋势。

(6)传播网络化。随着当代网络技术和电子文献的发展,文献传播不再受时间、空间条件的限制。在一般情况下,只要是电子版的文献,理论上就可以不断复制,通过电子邮件或其他网络传输途径在全球范围内迅速传播。文化和科技的交流速度正变得越来越快捷。

1.2.2.2 文献的类型

人类社会的发展,产生的文献资料浩如烟海,类型多种多样,其分类依据也多种多样。文献的分类依据有出版形式、加工深度、公开程度、载体形式、学科属性等。

1.按文献的出版形式划分

按照文献的出版形式,文献可分为图书、连续出版物和特种文献三大类,其中连续出版物包括期刊、报纸、年鉴,特种文献包括标准文献、专利文献、会议文献、科技报告、学位论文、政府出版物、产品资料、技术档案。

(1)图书。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图书的定义是:凡由出版社(商)出版的不包括封面和封底在内49页以上的印刷品,具有特定的书名和著者名,编有国际标准书号(ISBN),有定价并取得版权保护的出版物。图书的特点是内容比较系统、全面,理论性强、成熟可靠,缺点是编辑出版周期相对较长,从而导致知识的新颖性不够。图书的类型主要有专著、教科书、丛书、工具书。

(2)连续出版物。

① 期刊:有相对固定的名称、开本统一、有编号或年月标志、定期或不定期连续出版、每期内容不重复并由多名责任者撰写不同文章的出版物。期刊上刊载的论文大多数是原始文献,包含许多新成果、新水平、新动向。其特点是出版周期短、报道及时、内容新颖、学科广、数量大、种类多、发行及影响面广,是人们进行科学研究、交流学术思想经常利用的文献信息资源。

② 报纸:有统一的名称,定期连续出版,每期汇集许多篇文章、报道、消息等。它的出版周期更短,信息传递更及时。

③ 年鉴:以全面、系统、准确地记述上年度某一领域、某一地区、某一事物的运动、发展状况为主要内容的资料性工具书,按年度连续出版。年鉴是一种资料性工具书,与其他工具书和其他大众传媒相比,年鉴有五大特性:权威性、客观性、连续性、资料性、检索性。

(3)特种文献。

① 标准文献:对产品、工程和管理的质量、规格、程序、方法等所做的规定。它由有关主管部门批准颁布,是从事生产、管理的一种共同依据和准则。标准文献作为一种规章性的技术文件,具有计划性、协调性法律约束性等特点,是从事生产和建设的一个共同技术依据和准则,它可以促使产品规格化、系列化,产品质量标准化,对提高生产水平、产品质量、合理利用资源、节约原材料、推广应用研究成果、促进科技发展等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标准按使用范围可分为国际性标准、区域性标准、国家标准、部颁标准或行业标准、企业标准。

② 专利文献:主要指的是专利说明书。专利说明书是指专利申请人向专利管理部门递交的有关发明目的、构成和效果的技术性法律文件。专利说明书的内容比较具体,有的还有附图,通过它可以了解该项专利的主要技术内容,它是技术信息的主要来源。专利作为一种特殊文献,具有排他性或独占性、时效性、相关性等特点。

③ 会议文献:在国际和国内重要的学术或专业性会议上宣读发表的论文、报告。会议文献学术性强,内容新颖,质量较高,针对性强,往往能代表某一专业领域的最新的研究成果及水平。会议文献以会议录形式出版,也有不少会议文献在期刊上发表。

④ 科技报告:国家政府部门和科研生产单位关于某项研究成果的总结报告,或是研究过程中的阶段进展报告。科技报告出版特点是各篇单独成册,统一编号,由主管机构连续出版。与期刊论文相比,报告内容新颖、专深、详尽、可靠,出版周期短,报道速度快,能反映一个国家或某一学科领域的科研水平,是一种不可多得的信息源。科技报告根据其保密性可以分为保密报告、非保密报告和解密报告。

⑤ 学位论文: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的学生为申请学位而提交的学术论文。

⑥ 政府出版物:政府部门及其专门研究机构发布或出版的文献,分为行政性和科技性两大类。政府出版物的特点是具有正式性和权威性。

⑦ 产品资料:产品目录、产品说明书和产品手册一类的厂商产品宣传和使用资料。

⑧ 技术档案:生产建设活动中形成的、有具体事物对象的技术文件、图纸、图表、照片和原始记录等的总称。具体包括任务书、协议书、技术指标、审批文件、研究计划、方案大纲、技术措施、调查材料、设计资料、试验和工艺记录等。通常为内部使用,不公开出版发行。

上述具体的文献类型中,图书、期刊、专利文献、标准文献、会议文献、科技报告、学位论文、政府出版物、产品资料、技术档案被称为“十大信息源”,是进行学术研究、科研活动时获取资料的最主要的信息来源。

2.按文献的加工深度划分

按照文献的加工深度划分,文献可分为零次文献、一次文献、二次文献、三次文献。

(1)零次文献:未经出版发行的或未进入社会交流的最原始的文献,如传统的私人笔记、底稿、手稿、个人通信、新闻稿、工程图纸、考察记录、实验记录、调查稿、技术档案等,以及现代的电子邮件、论坛文章、博客和讨论文章等。其特点是内容新颖,但不成熟,权威性不高,很多不公开交流,获取相对比较困难。

(2)一次文献:依据著者自己的科研和工作成果而撰写并公开发表或出版的文献,习惯上称作“原始文献”。前面提到的图书、期刊论文、科技报告、学位论文、会议论文、专利说明书、技术标准、政府出版物、产品样本等都是一次文献。一次文献在形式上具有多样性,在内容上具有原创性,在出处上具有分散性,是文献的主体,是最基本的信息源,也是文献检索利用的主要对象。

(2)二次文献:根据实际需要,按照一定的科学方法,将特定范围内的分散的一次文献进行筛选、加工、整理使之有序化而形成的文献。如各种印刷版的目录、题录、简介、文摘和索引等,以及在这些印刷版的二次文献基础上形成的各种二次文献数据库。二次文献是报道和检索查找一次文献的检索工具,有助于人们全面快速地了解有关领域的情况,减少人们查找一次文献所花费的时间。因此,二次文献通常又被称为“检索性文献”“线索性文献”。

(3)三次文献:根据二次文献提供的线索,选用大量一次文献的内容,经过分析、综合和研究而再度出版的文献。三次文献主要包括3种类型:一是综述研究类三次文献,如专题述评、总结报告、动态综述、进展通讯、信息预测、未来展望等;二是参考工具类三次文献,如年鉴、手册、百科全书、词典、大全等;三是文献指南类三次文献,如专题文献指南、工具书指南、书目之书目、工具书目录等。(www.xing528.com)

总之,从零次文献、一次文献、二次文献到三次文献,是一个由分散到集中,由无序到有序,由博而精地对知识信息进行不同层次的加工过程。

3.按文献的公开程度划分

(1)黑色文献:非公开出版发行或者发行范围狭窄、内容保密的文献。如军事情报资料、技术机密资料、个人隐私材料等。

(2)白色文献:正式出版并在社会成员中公开流通的文献,包括图书、报纸、期刊等。这类文献多通过出版社、书店、邮局等正规渠道发行,向社会所有成员公开,其蕴涵的信息人人均可利用。这是当今社会利用率最高的文献。

(3)灰色文献:介于正式发行的白色文献与不公开出版并深具隐秘性的黑色文献之间,虽已出版,但难以一般方式获得。指不经营利出版者控制,而由各级政府、学术单位、工商业界所产制的各类印刷与电子形式的资料。

4.按文献的载体形式划分

(1)印刷型文献:也称纸质文献,是一种以纸介质为载体,以手写或印刷方式为记录手段,将文字、图像、数字、符号等固化在纸张上所形成的文献类型。如纸质的图书、期刊、报纸等。

(2)缩微型文献:以光学材料和技术生成的文献形式。常见的有两种胶片产品:缩微胶卷和缩微平片。

(3)声像型文献:也称视听型文献,它使用电、磁、声、光等原理、技术将知识、信息表现为声音、图像、动画、视频等信号,给人以直观、形象的感受,如唱片、录音带、录像带、CD光盘、VCD光盘、DVD光盘等。

(4)机读型文献:通过计算机对数据的存储与处理,实现文献信息的数字化,形成机读型文献,也称电子型文献、电子出版物。电子出版物包括电子图书、电子期刊、电子新闻、电子会议录等。机读型文献的品种多样,有磁带版、磁盘版、光盘版、联机版、网络版。

除了按照以上的几种分类依据进行的文献分类外,文献还可以按照学科属性进行分类,可以分为社会科学类文献、自然科学类文献和工程技术类文献;还可以按文献的语种分类,分为中文文献、英文文献、法文文献、日文文献、俄文文献等。

1.2.2.3 文献分布与文献评价

1.布拉德福定律与核心期刊

(1)布拉德福定律。

布拉德福定律是描述期刊中文献分布的定律,它的创始人是英国著名文献学家和物理化学家Bradford(布拉德福)。20世纪30年代初期,布拉德福发现当时世界上300种文献和索引类期刊存在着漏摘、漏编和重复摘编等问题,致使三分之二(约50万篇)的文献资源无法被读者利用,造成文献资源的巨大浪费。于是他猜想:文献在期刊上的分布可能是有规律的,某一主题的大量论文发表在少数的期刊上,其余论文则较为分散地发表在大量的“边缘期刊”和“普通期刊”上。

布拉德福在长期的观察和统计基础之上,提出了著名的“布拉德福分散定律”,简称为布拉德福定律或布氏定律:“如果将科学期刊按其刊载某学科主题的论文数量以递减顺序排列起来,就可以在所有这些期刊中区分出载文率最高的‘核心’部分n1和包含着与核心部分同等数量论文的随后几个区n2、n3,核心区和后继各区中所含的期刊数成1∶a∶a2的关系(a>1)。”即n1∶n2∶n3=1∶a∶a2。这就是布拉德福定律的区域表述形式。对于布拉德福当时统计的应用地球物理学的数据,a约等于5。如表1-2-1所示,将所有的期刊划分为3个区,使每个区的论文数大致相等,则期刊数服从布拉德福定律,即9∶59∶258≈1∶5∶52。

表1-2-1 应用地球物理学论文的布氏分布

(2)核心期刊。

核心期刊是指那些发表该学科(或该领域)论文较多、使用率(含被引率、摘转率和流通率)较高、学术影响较大的期刊。各个学科都有其核心期刊。目前,我国很多机构在进行中文核心期刊方面的研究和筛选。比较有名的是北大图书馆每4年出版一次的《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

核心期刊概念的最初起源是前面所介绍的布拉德福所揭示的文献集中与分散规律。1971年,美国情报学家、SCI的创始人加菲尔德参考文献在期刊上的分布进行了统计分析,发现24%的引文出现在1.25%的期刊上。这表明期刊存在“核心”效应,由此“核心期刊”的概念便应运而生。

核心期刊的评定体系有多种,国际上三大索引:《科学引文索引》(SCI)、《工程索引》(EI)、《科技会议录索引》(ISTP)收录的期刊被绝大多数机构称为一类核心期刊。目前我国有七大核心期刊(或来源期刊)评选体系:北京大学图书馆“中文核心期刊”、南京大学“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又称“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信息中心“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来源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报学会“中国人文社科学报核心期刊”以及万方数据股份有限公司的“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

2.被引文量、被引率、自引率、他引率

(1)被引文量指在一定时域内,被引文献被他刊引用和己刊自引的次数。它是期刊文献被其他文献吸收的程度或被实际利用程度的量度,因此,通常把它作为评价期刊质量的测度指标之一。就作者而言,他的成果被引文量越大,越能说明他在某一学科或某些学科领域里的学术地位。

(2)被引率指某一期刊一定时期内平均每篇相关学科文章被引的几率,也就是在一定时期内,某期刊发表的论文被“来源期刊”引用的次数(同一来源文献多次引用同一参考文献不重复计算)与该刊发表的论文总篇数之比。计算公式为:被引率=该刊被引论文总次数/该刊发表论文总篇数。

(3)自引率指某期刊在一定时间内的全部被引次数中,被该刊本身引用次数所占的比例。计算公式为:自引率=被本刊引用的次数/期刊被引用的总次数。

(4)他引率指某期刊在一定时间内的全部被引次数中,被其他刊引用的次数所占的比例。计算公式为:他引率=被其他刊引用的次数/期刊被引用的总次数。

一般情况下,被引率越高,表明论文质量越高,某一期刊的论文被引率高,说明这一期刊影响大,水平较高。但是,对于自引现象要客观地对待,自引一方面表明期刊或作者研究的连续性,另一方面也可能是期刊或作者信息交流范围的狭窄或自我彰显的结果。所以,要尽量体现论文被引的客观情况,最好将自引和他引分开统计。

3.影响因子

影响因子(Impact Factor,IF)是指该期刊前两年发表论文在统计当年被引用的总次数占该刊前两年发表论文总数的比例。由美国科学情报研究所(ISI)创始人加菲尔德在1960年创立,其后为文献计量学的发展带来了一系列重大革新。自1975年以来,每年定期发布于“期刊引用报告”(Journal Citation Reports,JCR)。

计算公式为:影响因子=该刊前两年发表论文在统计当年被引用的总次数/该刊前两年发表论文总数。

影响因子是用论文的平均被引率反映期刊近期在科学发展和文献交流中所起作用的指标,在一定程度上可反映该期刊的学术影响力,是衡量一个学术刊物地位的主要因素。需要说明的是,影响因子并非一个最客观的评价期刊影响力的标准。一般来说影响因子高,期刊的影响力就越大。对于一些综合类、或者大的研究领域来说,因为研究的领域广而引用率也比较高。如,生物和化学类的期刊比较容易有较高的影响力。影响因子虽然可在一定程度上表征其学术质量的优劣,但影响因子与学术质量并非呈线性正比关系,比如不能说影响因子为5.0的期刊一定优于影响因子为2.0的期刊,影响因子不具有这种对学术质量进行精确定量评价的功能。

4.文献半衰期

“半衰期”原为物理学和化学学科专业术语。1958年,著名科学家和文献学家贝尔纳(Bernal)在华盛顿举行的国际科技情报会议上发表论文,率先借用了“半衰期”一词来说明了文献老化问题,受到许多学者的赞同。文献半衰期是指某学科文献从出版到有50%内容因老化而失去参考价值时所经历的时间。文献半衰期不是针对个别文献或某一组文献,而是指某一学科或专业领域的文献总和而言的。

研究文献半衰期对于文献的使用者来讲意义重大。文献的半衰期越短,证明文献的时效性越强,知识更新换代的速度越快,我们就需要尽可能地查找最近几年的文献,找新观点、新技术、新方法,而早些年的文献的参考价值就较低,甚至没有了;反之,文献半衰期较长的学科,我们不但可以查找近几年的文献,还可以去追溯更早的文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