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西洋档案概览

西洋档案概览

时间:2023-07-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兹不过就其大概情形言之。英国一八三八年之法律规定,全国各地分藏之档案均集中一处,设档案主任管理之,该主任复荐举二人以助清查。此法并赋权于王,凡前此档案中未有之官档,均有权聚集之。公档多加盖国玺,公开送达保存者,秘档多封固送达保存者。国家文件局成立于一五七八年,后合并于官档局。至于档案之出版,一八〇〇年特成立一王家委员会,专力于官档之印刷与分配。官档局所办理而出版者,成绩远过之。

西洋档案概览

西洋各国之档案管理方法,多较我国进步,故其所存档案甚多。即一国一省一城一镇之档案,言其详亦非易事。兹不过就其大概情形言之。《大美百科全书》Record—Public下有云:“古代对于档案之保存甚鲜注意,惟帝王酋长之行事记载,确曾保存之。由尼尼微及巴比仑之泥版书(the clay tablets of Nineveh and Babylon)可以见之。但其中之所记载,多偏于军旅之行踪,王朝之炫耀,而法律及影响于公众之事件则甚少。然文化进步,法律日繁,制定保藏,于是真正之档案生焉。当时之法规布告等,多书于羊皮纸及坚韧耐久之材料上,或榜于通衢(posted in a public place),或传令州县,以晓谕百姓。故西历三百零三年之罗马法律裱于十二木牌之上,置之公共场所(forum),以展览之,所谓十二表法(twelve tables)是也。中古时代法律亦多书于羊皮纸上,存于官厅,惟判案及田契等尚无系统之记载。法国为首先保存管理司法档案之国家,法国北部之洛尔曼人,遂传其法于英格兰。”

大英百科全书》Record下有云:“管理档案有集中与分储二法,两者各有优点,至今讨论未决。多数之欧洲国家,美国,坎拿大,南非洲,皆效法国之所为,采取分储法。法国者,管理档案首倡之国也。概言之,各国虽多分储,而亦大抵皆有一集中储藏关于全国之文件。英格兰及威尔斯则为行集中法者。”

英国一八三八年之法律规定,全国各地分藏之档案均集中一处,设档案主任管理之,该主任复荐举二人以助清查。并制定适于公众之名词。此法并赋权于王,凡前此档案中未有之官档,均有权聚集之。后并将前国家文件局(Old State Paper Office)旧档,移入官档局(Public Record Office),惟关于印度之文件仍旧不移。此后伦敦官档局,分为二部:司法档及国事档。后者包含旧内阁各部之档,前者分高等法院(Chancery)档及度支部法院(Exchequer)档二部。高等法院原隶属于王室,故其内容为皇家文件(royal letters)、公档(patent rolls)、秘档(close rolls)等均起自约翰王之时。公档多加盖国玺,公开送达保存者,秘档多封固送达保存者。公档内容为封地、封爵、封官、封主教、复官、赏赉以及各地疆域分合之诏谕等。此中早年之档,并有关于外交方面之文件,如公使之职权,与外国议和之函件、条约等。后发觉其不妥,乃改入国事档中。秘档内容异常复杂,大抵私人函件及较为关于私人性质者为多。其前管理员哈代氏(Sir Thomas Hardy)曾述其内容,谓关于守约、停战、求助、征税、复地、婺产、受朝、修建宫室、造币、皇室内务府事务、俸给、刑狱等令文,以及议会之开闭、军事之调动等诏令,遗致外国君相之文书、布告、禁令、榷酤、造船、征兵、筹饷、田赋等册,均有之。

度支部法院档中最早最著名者,为威廉王(William the Conquer)时代所制之英格兰陆地测量簿(domesday book)。度支部档中,分上院档,即查账档;及下院档,即收账档。上院档又分为度部收债局,及王室收债局二部。度部档以官员之俸给账项为主,王室档以国家用费账目为主。下院档大抵关于人民、教会及其他各地巨室账目。

关于普通法档,其中最早而有名者为理查王亨利王时之宫庭档(curia regis rolls)。其余皆历史公私诉讼之重要案件,如庭对档(coram rege)、公诉档(crown)、陪审档(assize)等。

关于国家文件,前已言之,颇有一部分入于高等法院档中者。国家文件局成立于一五七八年,后合并于官档局。中分内务档及外交档二部。后又添设殖民地档。迨殖民局成立,殖民局档遂转移于殖民局保管。内务档之内容,为王室政府收发之函件及委任状、命令等。

外交档以有关系之国为次,内容如各公使之函件、条约、议和等。

至于档案之出版,一八〇〇年特成立一王家委员会,专力于官档之印刷与分配。印出之物虽属不少,但因编制索引不良,殊无多大用处。官档局所办理而出版者,成绩远过之。

此外,学术团体如派普档案会(Pipe Roll Society)及塞登会(Seden Society),对于档案之批评解释,亦颇有成绩。凡学者若非专为对证原迹者,则已可以不必求阅原物,印出之档案,已足供研究之用矣。

按英国官档局,档案收藏最富,管理亦至有条理。贾士比著有《官档局藏档指南》一书,最为详尽。第一卷论法档,第二卷论国家文件及公共部档。芮伊氏《伦敦图书馆指南》中,有官档局中之国家档案一章,亦可供参。其中有云:“此种档案均含有官务之性质。所存之档,前后有八百年之久,世界各国所存之档,所包时间之长,内容之备,未有能过之者。”并云官档之内容可归为以下六种:

①Records of the Chancery and Exchequer and Courts of Law(King's Bench,Common Pleas,High Court of Admiralty,etc.,including those of the Justice Itinerant and the Clerks of Assize)down to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Supreme Court of Judicature.

②Records of the Supreme Court of Judicature,namely of the Chancery,King's Bench and the Admiralty Divisions,and of the Clerks of Assize.

③Records of special,local and abolished jurisdictions,such as the Courts of Requests,Star Chamber and Wards,and of the Palatinates of Chester,Durham and Lancaster,and of the Duchy of Lancaster and the Principality ofWales.

④Records of the Copyright Office,Stationer's Hall.

⑤Records of the State Paper Office,Comprising the Domestic,Colonial and Foreign series of the Secretaries of State.

⑥Records of Public Department.

十二世纪以前之档案,存者较少,自十三世纪起,多量完备之档逐渐保存。如Chancery rolls等,其中之patent rolls继续保存直至现在。中世纪之档案,保存最多者,为Chancery及Exchequer之各部,及Kings'bench,common pleas and other courts of law其中多为法律的及行政的。因早年之Chancery及Exchequer为政府之主要行政机关,其法律方面之功用乃后来所发展者。但在十六世纪之时,Secretary of State却为政府之主要行政机关,故自此以往state paper逐日加多。自1780年以后,state paper合并于Home Office,Foreign Office,Admiralty,Colonial Office,War Office and other departments,直至现在尚是如此。国家各部皆移其不复现用之档案于官档局。官档局如此继续增加文件,以至不能容纳,现已有档件四千万件以上,有二十六英里长之书架矣。

官档局有研究室三:一室为研究历史者之用,一室为研究法律者所用,一室为政府各部之代表持有某部之特别许可证以研究近日之档案及不公开之档案者所用。凡欲研究一八〇一年以前之档案者,可以照式填就请求书,经局中秘书允许,免费取得阅览证。若为外籍人士,则须其国之公使馆之介绍信。局中并印有小册,载明各种阅览规程及抄检档案之用费表。阅览室星期及例假外,每日上午十时至下午四时半开放。

其展览室(themuseum of the Public Record Office)在Catalogue of Manuscripts and Other Objects in the Museum of the Public Office(by Sir H.C.Maxwell Lyte)一书中言之最详。其地原为the Chapel of House of the Converts,一二三二年亨利第三所建以为犹太人之信耶教用者,后改为Chapel of the Rolls。但自黑帝华王第一放逐犹太人之后,此地已成空名。一三七七年黑帝华王第三乃以之给与keeper of the rolls of Chancery,直至一八三七年始行退还于王室。现有之建筑成于一八九五年,乃就原址加添。凡从前之有历史上或艺术上之价值者,概保存勿失。其所以选此为档案之展览处,亦即取其有历史及艺术上之价值也。展览橱柜甚多,计:

橱A writs,charters.1094—1311

橱B charters,diplomatic documents,seals.1281—1454

橱C illuminations,bindings.1185—1495(www.xing528.com)

橱D five plea rolls of the Court of King's Bench in the Tudor Period

橱E early Tudor documents.1489—1509

橱F specimens of treaties,illuminated manuscripts.1500—1535

橱G drawings,seals.1559—1625

橱H small seals,indentures,tallies,curiosities.1229—1617

橱I naval and military papers.1782—1815

JJ a document stamped With two specimens of the first issue of New South Wales stamps,the two penny“Sydney View”issue of 1850

橱K Oriental Letters.1583—1766

KK保存不善,致有损坏,复经修补之档案样本

橱L diplomatic documents.1621—1814

LL correspondence relating to Colonial postal issues of 1859

橱M some very interesting American and Colonial papers.1621—1820

台子上a collection of autographs.(墨迹)1366—1790(凡一百余件)

补充橱局中1918年以后所获得之珍品

此外,于其中之墙上框架中尚有若干重要档案展览于是焉。

关于美国之档案,《大英百科全书》Record下有云:“美国各邦公档藏于国会图书馆,各邦之档各邦自藏之。此外邦图书馆中之档案部、国家历史委员会、国家历史学会皆有研究档案者。美国历史学会致力于此方面之工作最多。唯美国历史远在其成为独立国以前,故有甚多之材料须向欧洲求之,最重要者如英伦官档局及殖民局档等是。安堵氏(Andrew)曾将官档局、大英博物院、牛津及剑桥大学图书馆、英国元老院及其他藏档之处之关于美国部分者编成目录,颇便参考。”《大美百科全书》Record下有云:“美国仿英国之法,自开国以来,即保存公档,世界各国保存档案,未有如美国之注意之甚者。凡各邦之田地产业均应留下记录,法庭之记录则由法庭书记保存之,各邦法规则由各邦官吏保存之,并以公诸人民之查阅。联邦政府保存《独立宣言》及各邦间与联邦政府间之档案。各邦各县各市均有保存档案之设备。依习惯法,保存于政府当局中之档案,人民无绝对之权求阅。譬如关于产业之记录,不能仅以研究寻求材料之理由而求阅,除非实际与此事有关系之方面方可。然美国档案之准人民查阅者,限制仍较他国为宽。”

美国对于联邦政府及各邦各县之档案皆有详细之调查与报告,使寻求材料者得知何处有可资参考之档案,甚为便利。譬如W.G.Leland等编之Guide to the Archives of the Government of the United States in Washington(1907),对于中央档案,分部叙述甚详。每部每局述其行政之组织,历史之变迁,重要之档案等。计分:白宫、邦政部、财政部、战事部、司法部、邮传部、海军部、内政部、农业部、商工部、内政委员会、国内商务委员会、司法院、大理院、高等法院、参议院、众议院、国会图书馆、国际局等篇。每篇之下又各依其行政组织而加以区分。关于各邦之档案,各邦均有指南,如The Historical Department of Iowa有Reports on the Public Archives;C.C.Stiles有Public Archives:a Manual for Their Administration in Iowa;J.F.Davis有Guide to the County Archives of California;American Historical Association有Report of the Public Archives Commission of A.H.A.等是。

苏格兰之重要档案储于爱丁堡之General Register House。高等法院及度支院尚藏有其自己之档案。爱尔兰官档局成立于一八六七年。国家文件局虽受官档局管辖,但仍为一分别之机关。爱尔兰之重要档案有五百卷之多,都在伦敦。南非及坎拿大亦各有其档案。

世界各国档案管理之法,以法国为最早最善。一八七八年时即已定下周详之计划,而历代守之不渝。国家档案分为三部:历史部、行政部、立法及司法部。均储置于巴黎苏比院(Hotel de Soubise)。各部保存其本部之档并从前之各省旧档及革命后之行政档。各部受中央统制,用一致之分类法排列。此外则有市政档、乡村档及医院档。此种档案大部分均经精密之清点。除用最严格、合理、一致之方法管理外,并有一文献学校(Écoles de Chartres)作科学之研究。仿为之者甚多,然未有能与之比拟者也。

其他欧洲大陆各国管理档案之法,多仿法国。瑞士与荷兰于其州县及都城皆有贮藏档案之机关。德国旧档(reichsarchiv)一九一九年已为新政府接收,储于Postam。各邦亦各有其邦档,普鲁士邦除主要档案储于柏林者外,尚有十六七处置档之所。市档如Frankfurt及Cologne等地者皆有极大之价值。意大利有十七藏档处,归内政部统辖。伐梯堪[8](Vatican)之档另行独立。关于档案之出版,荷兰国最堪注意。二十世纪初成立档案出版委员会,内有著名学者十人,每年聚会三四次以指导处理档案事宜,其工作之价值早已超出荷兰国(Netherlands)之外矣。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