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建立稳固的粉丝社群:汇美集团的成功经验分享

建立稳固的粉丝社群:汇美集团的成功经验分享

时间:2023-07-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这里,我们以汇美集团为例,来说说维系粉丝社群的实战策略。如何做好这些工作从而顺利导流粉丝呢?在线下,方建华举办粉丝见面会,来加强粉丝群体的黏度和共性。汇美根据活跃度把客户分成三种圈层,建立分层运营机制,并尝试用粉丝去“带活”粉丝。这群粉丝也成了粉丝中的汇美“代言人”。短、频、快是现在粉丝活动的新特征。

建立稳固的粉丝社群:汇美集团的成功经验分享

网红作为一种人形化IP,有着自己的发展道路,那就是从“眼球注意力”到“品牌化发展”。他们不仅能够依靠个人魅力圈粉,同时以电商为依托的“吸金”能力也可见一斑,比如2015年“双十一”当天,天猫每7件衣服中就有一件是网红卖出的。这就是网红的作用,也是粉丝经济的力量。在这里,我们以汇美集团为例,来说说维系粉丝社群的实战策略。

汇美集团瞄准了粉丝经济,于2015年成立了致力于IP变现的电子商务公司——魔范(MOFAN),这是一个网红孵化器,它以明星艺人、网络红人影视文化IP作为切入点,从粉丝的热爱和需求出发,从而创造鞋包、服饰、护肤品等多品类时尚品牌,打造全渠道的商业化平台。平台的红人品牌发展至今,目前单品牌月销最高超过500万元,孵化了Dreamy、MUSCLEDOG、第九片海等红人品牌;2016年广东省移动经济协会评选其为“最具商业价值红人经济平台”。在PC时代最常用的邮件、短信方式已经逐渐失去效用,频繁的信息骚扰甚至会收获适得其反的效果,增加粉丝对品牌的黏度,理念的认可度和依赖度,对企业来说显得尤为重要。那么,到底如何维系粉丝社群?或许可以在汇美集团身上找到一些灵感。

汇美集团董事长兼CEO、茵曼品牌创始人方建华本身就是个拥有超多粉丝的网红:玩微博,开个人公众号,上综艺甚至玩直播,都是自己亲身上阵。也许秉承了他的这种性格,汇美的血液里多少也带着几分敢试敢做的冲劲:招呼粉丝线下开店进行共创,各地设立站长,线下活动轮番上场,圈一波红人帮他们运营,壮大粉丝队伍……对于很多企业而言十分难拿捏的粉丝经济,汇美却一直玩得如鱼得水,并建立起了一套独特的维护体系。

既然是社群电商,社群内容运营和粉丝管理很关键。如何做好这些工作从而顺利导流粉丝呢?“魔范”在微博等新媒体上分发内容和产品,吸引粉丝,还成立了官方微博,让红人和粉丝间高频互动;在微信等平台组织活动,方建华说他们有一位红人就在微信里举办过分享会,是关于夏日减肥的讲座。在线下,方建华举办粉丝见面会,来加强粉丝群体的黏度和共性。

汇美根据活跃度把客户分成三种圈层,建立分层运营机制,并尝试用粉丝去“带活”粉丝。就目前而言,参加过汇美旗下线下品牌活动的粉丝大概在5万至10万人,其中“铁杆粉”大约有1万人,而这1万人就是客户关系管理团队需要去建立深入链接的核心圈层。与他们建立密切的联系,甚至面对面的沟通是何健伟团队日常重要工作之一。她们作为汇美粉丝中的“种子选手”,不仅自己会第一时间参与集团活动,甚至不乏少数成为活动的自发组织者,以她们为核心产生内容,辐射到周边粉丝。这群粉丝也成了粉丝中的汇美“代言人”。

愿意为汇美集团活动产生二次传播的100万左右的中等活跃粉丝则在第二层,这些活跃粉丝一般会关注汇美旗下各个品牌的服务号、相关活动内容,也会参加与自己兴趣相关或者地域相近的微信群组,这就需要客户关系管理团队建立各渠道的沟通、互动机制。

如今的粉丝对原先的那种以宣导、形象为主的企业活动已经逐渐失去兴趣,由原来单向的沟通渠道转变为双向的互动,是汇美粉丝维护的一个重要转变。为了与粉丝建立真正的连接,建立不同品牌、不同风格、突出某一色彩的服务号成为汇美的首选。相比于略显正经的企业大号,极具个性的设计师、具有某方面专长等的个人号,现在成了粉丝更愿意关注的对象。以茵曼主打搭配的个人号为例,除了输出常规的服饰搭配的一些技巧内容,还可以为粉丝提供个性化服务,将粉丝通过看了详情页购买的服饰,根据其本身的体型特点,做出搭配方案和建议,也会通过其个人形象,为其推荐适合服饰元素、图案、版型等。

建立粉丝群也是一种常见但较有效的做法,汇美目前按照两个维度建群:一是以城市分类的群组,相同区域的粉丝汇聚更具有亲切感,一定程度上也更容易进行线下活动参与的可能性;二是以茶艺、花艺、阅读、音乐等兴趣建立群组,在里面粉丝则更容易找到志同道合的朋友,围绕本身兴趣进行探讨。一般在这些群里,汇美也会找到行业里的达人,定时在群里直播或者通过图文的方式教粉丝插花、创意DIY设计等,用内容黏住粉丝。再往外延辐射的300万左右粉丝,则属于默默的“潜水党”,他们关注着活动和品牌的举动,但目前仍处于观望状态,何健伟认为想要一直吸引着这些粉丝的关注,需要CRM团队产出更多优质内容以及精彩的线下活动去打动他们。(www.xing528.com)

短、频、快是现在粉丝活动的新特征。维护具有这种特征的粉丝有很多方式,最原始的就是店铺上新、会员积分活动、返场让利打折,比起线上这种比较单一的维护方式,现在汇美选择慢慢把用户引到线下去进行互动,要和用户去做朋友,让用户和用户相互成为朋友,这样才能建立比较稳定的关系。

通过调研数据,汇美发现其实粉丝并没有太清楚的线上线下界限,购买习惯更多还是基于场景的切换,线下购买主要集中在周六日,线上购买则多在周一到周五,团队在周一到周五主线上邮件、短信,店铺的互动,一到周六日则鼓励消费者参与到线下活动。为了沉淀出更多可行性方案,在每天上午做好日常维护工作之外,汇美团队的每位成员还要给出营销策划的点子,并通过投票的方式挑出“最佳idea”进行试行。同时,汇美关注到随着人们的时间逐步碎片化,营销活动的关注度会随活动时间推进而迅速回落,短频快也逐渐成为现在汇美活动组织的主要特征,合作成了其线下活动的落地方式。

2016年3月,方建华创建的茵曼品牌在全国不同的30个城市组织了“闺蜜瑜伽”活动,“茵符”(茵曼的粉丝)可以拉上朋友去和茵曼指定合作的瑜伽馆活动,而这场活动的准备时间也不过短短一周左右。对于瑜伽馆而言,茵曼给其带去了周边具有慢生活理念的客户,而瑜伽馆提供场地和课程为茵曼节约了不少活动的成本和筹备时间,将资源整合效果较好呈现。

除了集团自发的多城市联动的较大型的活动,汇美旗下还有一个非常具有特色的线下活动:粉丝作为自发的活动组织者,组织当地粉丝进行线下活动。根据地方为据点,汇美在粉丝主要汇集的城市设立了当地的粉丝作为站长,站长作为该地的粉丝活动的灵魂人物,也是当地粉丝活动的主要发起者,颇有几分类似明星当地后援会会长的角色。

方建华曾经分享过他关于红人粉丝经济的经验和观点:第一,现在市场上的网红店很快会死掉一大批。这些店缺少品牌塑造和运营的经验,没有供应链能力,产品基础令人担忧。仅仅会做变现的生意,这样循环会非常危险。第二,网红已经走到知识经济的阶段,靠脸靠颜值肯定持续不久,但很多网红公司还在大把花钱抢流量抢人。今后,只有把知识内容和流量结合起来树立个性品牌才是出路。第三,“魔范”最早提出基于红人做社群电商的模式,让红人向品牌创始人、品牌合伙人转变,进而塑造成个性化时尚品牌,而“魔范”就是他们的平台。

一个社群营销是否伟大在于你聚集的是一群什么人,大家能否一起同频共振,否则社群就是昙花一现。维系粉丝社群,关键是能够聚集人的网红做一个重量级IP并持续发展为品牌化。这是网红老板的当前任务,也是立足未来的必备能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