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推进文化创新:成渝地区文化保持发展优势的必然要求

推进文化创新:成渝地区文化保持发展优势的必然要求

时间:2023-07-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文化创新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而加纳却没有发生这样的变化,它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仅相当于韩国的十四分之一。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文化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和源泉。在经济全球化的推动下,世界各国经济和文化的竞争日益激烈,各个国家和地区为了在竞争中赢得主动,纷纷把提高创新能力作为推动经济文化发展的一个关键因素。因此,成渝地区文化要保持发展优势,不断推进文化创新是必由之路。

推进文化创新:成渝地区文化保持发展优势的必然要求

文化创新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20世纪80年代以来发展起来的新增长理论,认为经济增长的基本推动力是技术进步,并把这种技术进步内生化。新古典增长模型是二要素论,即决定经济增长的只是劳动和资本两个要素;新增长理论则认为还有第三个要素——知识和技术进步,而且这一要素是内生变量,可以提高投资的收益,使得边际生产率通增。实际上,在对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作用实证测度的过程中,除了发现技术进步的重大贡献外,还有相当一部分余值可以从文化创新的角度寻找根源。地理环境、交通条件和资源禀赋等都差不多的区域,经济发展的水平并不一样,有的甚至差距很大,究其原因,恐怕很难仅用经济因素来解释。哈佛大学亨廷顿教授和高级研究员哈里森在其合编的《文化的重要作用——价值观如何影响人类进步》中,对比了加纳和韩国的经济统计数据,发现20世纪60年代两国的经济水平惊人的相似: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大约相等,初级产品制造业和服务业所占的比例彼此相近,出口的绝大部分是初级产品,接受的经济援助水平也差不多。30年后韩国经济名列世界第14位,人均收入接近希腊的水平,在民主体制建设方面也取得了长足进步。而加纳却没有发生这样的变化,它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仅相当于韩国的十四分之一。如何解释这种现象?亨廷顿判断,文化在起重要作用。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文化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和源泉。美国经济管理学家德鲁克曾指出,当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真正占主导地位的资源以及绝对具有决定意义的生产要素,既不是资本,也不是土地和劳动,而是文化。

文艺复兴推动了西方资本主义经济社会几百年的持续发展。在历史上,欧洲曾经是个愚昧之地,但400年前的一场文艺复兴席卷欧洲,改变了一切,欧洲文化从此有了包容性。而文化的多元导致科学与技术的迅猛发展,科学技术的发展推动了生产力的极大提高,经济持续增长,人们生活水平迅速提高。

20世纪初的五四运动是一场意义深远的文化创新运动,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人们思想的解放。这一文化创新运动一直影响到后来的辛亥革命、民族民主革命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也在一定程度上促使中国经济从原始的手工作坊逐步向资本主义工商业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www.xing528.com)

21世纪初,成渝地区看到文化与经济的融合日益加快这种世界趋势后,开始对巴蜀文化的创新产生自己独特的思路:文化经济是以人文精神为先导、以科学为依托、以高新技术为支撑的新型经济。它在本质上要求根据社会结构体系内部的有机联系,将经济、政治、文化各领域的协调统一发展纳入社会发展的总体设计中。这是文化与经济、政治、社会和人民生活各领域在结构上不断整合的实践建构过程。这一过程进一步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催生全新的社会生产方式,对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起到变革和发展的作用,促进政治文明不断走向新境界,引领着人们自然观、价值观和精神世界的根本性转换,从而全面促进人类文明的巨大跃迁,同时实现文化最主要的价值——人文关怀。在这些观念创新的基础上,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提出了强文化经济的发展方向、总体构想、宏观规划和战略调整,采取了一系列实践举措[1],已经开局起步。文化产业迅速壮大,呈现出“通俗性强、普及度高、大众化浓”的成渝特色,展现出兼容性强、文化市场门类齐全、发展模式多元化的趋势。2019年《中国区域创新能力报告》统计显示,成渝区域创新能力综合排名与上年持平,在全国位居前列,仍然属于西部地区创新能力最强的区域。

有没有创新能力,能不能进行创新,是当今世界经济和科学竞争的决定因素。在经济全球化的推动下,世界各国经济和文化的竞争日益激烈,各个国家和地区为了在竞争中赢得主动,纷纷把提高创新能力作为推动经济文化发展的一个关键因素。因此,成渝地区文化要保持发展优势,不断推进文化创新是必由之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