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提升文化传播力,改善地方形象的有效方法

提升文化传播力,改善地方形象的有效方法

时间:2023-07-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只有适度增加信息的传播,提高人们对成渝地区真实环境的了解和掌握程度,才有可能维护好成渝的地区形象。提升文化传播力,有利于消除文化隔阂对地方形象带来的负面影响。因此,文化传播能力对消除外界对成渝形象的误读,具有非常关键的作用。成渝地区在形象建设的过程中,必须加大文化传播的能力,通过精心提炼文化内涵、采用受众比较容易接受的形式,对成渝的形象符号进行重新编码,打造出更具吸引力的地方形象。

提升文化传播力,改善地方形象的有效方法

提升文化传播力,有利于增进人们对地方形象的了解。现代营销学之父科特勒将形象界定为“人们所持有的关于某一对象的信念、观念与印象”。从这一定义可以看出,形象是主体感知客体的结果,它既构筑于客观存在的现实之上,与现实环境紧密相连,又经过大脑的选择、过滤与加工,是人们情感投射下的主观认知。一个地区形象的产生,离不开感知主体与事物客体的互动,而在没有直接接触该区域现实环境的情况下,人们主要通过各种媒体获得信息,从而形成自己的判断。离开了有效信息的供给,离开了媒体的沟通,形象的建立也无从谈起。由于成渝地区在处理公共关系上长期存在认识误区,在地方形象的建设方面过于注重“务实”,喜欢“只做不说”或“多做少说”,外界无法通过媒体获得充分的信息,在舆论方面形成真空。这样的结果只会导致不确定性的增加,让众多负面信息乘虚而入。只有适度增加信息的传播,提高人们对成渝地区真实环境的了解和掌握程度,才有可能维护好成渝的地区形象。因此,在增进公众了解这一方面,文化传播能力对地方形象的塑造至关重要。

提升文化传播力,有利于消除文化隔阂对地方形象带来的负面影响。文化差异无处不在。人们往往无意识地以自身的文化习惯为中心进行思维、判断,这就容易造成文化间的误读与误解,从而产生文化隔阂。由于形象的塑造是一种与文化背景高度相关的心理建构过程,文化隔阂的存在会扭曲人们对事物产生的认知与印象。成渝文化地域气息浓厚,人文风尚别具一格,无论是语言还是生活习惯,与中原文化相比都存在巨大差异,因而常会遭遇误读与误解。要想扭转这一局面,就必须增强传播能力,努力使传播者与被传播者对成渝文化的理解达成一致,以消除文化隔阂带来的负面影响。正如美国学者德弗勒·丹尼斯在《大众传播通论》一书中所指出:“传播的核心问题是传播者与接受传播者之间互相领会对方的含义。”[1]随着传播者传播能力的提升,受众一方领会传播者意图的能力也会相应增加,对信息理解的偏差也会随之减少。因此,文化传播能力对消除外界对成渝形象的误读,具有非常关键的作用。(www.xing528.com)

提升文化传播力,有利于地方塑造积极健康的形象符号。根据英国文化研究者斯图亚特·霍尔的“编码—解码”理论:“意义生产依靠于诠释的实践,而诠释又靠我们积极使用符码—编码,将事物编入符码——以及靠另一端的人们对意义进行翻译或解码来维持。”文化传播正是这样一种以符号方式为信息媒介的编码与解码的过程。在这里,传播发挥的不仅是一种信息传递的能力,更是一种符号塑造与意义解读的能力。成渝地区在形象建设的过程中,必须加大文化传播的能力,通过精心提炼文化内涵、采用受众比较容易接受的形式,对成渝的形象符号进行重新编码,打造出更具吸引力的地方形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