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雷蒙德·威廉斯的现代革命悲剧观及其文化含义

雷蒙德·威廉斯的现代革命悲剧观及其文化含义

时间:2023-07-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当狭隘稳定的传统悲剧和悲剧理论无法处理现代社会活生生的悲剧性经历的时候,雷蒙德·威廉斯从社会经验和感觉结构出发,结合社会主义革命理论和自身实践,找到了革命这一现代悲剧的感觉结构。对威廉斯现代革命悲剧观念进行讨论之后,我们能得出以下两个结论。所以,威廉斯对革命悲剧的研究兼具文学与社会学的双重维度。威廉斯梳理了文化的含义,他认为有三种相互关联、不可分割的重要含义。

雷蒙德·威廉斯的现代革命悲剧观及其文化含义

当狭隘稳定的传统悲剧和悲剧理论无法处理现代社会活生生的悲剧性经历的时候,雷蒙德·威廉斯从社会经验和感觉结构出发,结合社会主义革命理论和自身实践,找到了革命这一现代悲剧的感觉结构。他从马克思关于社会主义革命的论说中得到启示,阐释了自己所理解的社会主义革命观念,并深度发掘其与悲剧的联系,在现实中再度找到革命悲剧存在的依据。对威廉斯现代革命悲剧观念进行讨论之后,我们能得出以下两个结论。

其一,文学研究与社会学研究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和文化分析(the Analysis of Culture)的治学路径。面对“悲剧已经衰亡”的论调,威廉斯既没有承认任何占据优先地位的构成,也没有沉湎于对文本的封闭阅读中:他拒绝流行意识形态的调度,深入到广阔的社会语境里,在丰富的生存经验以及大量实证材料的基础上找到了目前存在的革命悲剧。在对革命悲剧的研究中,威廉斯探究并思考革命的悲剧性经验以及人们对此的反应,阐释了现实生活中革命的悲剧性及表现形式,特别是布莱希特鼓舞人们进行变革的悲剧。所以,威廉斯对革命悲剧的研究兼具文学与社会学的双重维度

早在20世纪50年代,威廉斯就开始了一项贯穿终生的工作——对文化(Culture)及文化理论(Cultural Theory)的探讨。威廉斯梳理了文化的含义,他认为有三种相互关联、不可分割的重要含义。其一是文化的“理想的”(Ideal)含义,意指人类对某些永恒价值、思想精神的发现和描述,是一种追求自我完善的过程。其二是文化的“文献式(Documentary)含义,意指对人类各种知识、思想及经验的记录。其三是文化的“社会的”(Social)含义,意指人类特殊的生活方式,包括各种惯例习俗、日常行为、机构制度等。而文化分析,就是对这三者相互结合的经验复杂体进行综合分析。在威廉斯对革命悲剧的分析中,有对其所追求的民主、平等、自由等解放目标的阐述,也有直接对作品和前人文献的辨析[162],还有从整体社会、生活经验层面上介入对悲剧革命的说明。故不难看出,革命悲剧的分析已经与社会建立丰富的联系,它从文体及文本意义上的单纯的美学分析拓展到对整个悲剧感觉结构的文化分析。而这一治学路径下的革命悲剧研究,也为他的文化理论实践提供一个不可或缺的例证。

其二,深厚的人文主义情怀。威廉斯的人文主义思想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它让威廉斯敏锐地观察到,并认为社会主义革命具有悲剧色彩。如前所述,威廉斯是一个坚定的社会主义信仰者,他全力支持解放全人类的社会主义革命。但与此同时,人文主义的视角使他以生活在现实世界之中的活生生的人为起点,关心他们在革命中的遭遇和体验。这注定他不会那么天真乐观地看待革命——他不可能无视或遗忘在革命进程中,还存在着混乱与无序、虚假与异化、灾难与痛苦等悲剧性经验。另一方面,自古希腊以来的漫长的西方人文主义传统使威廉斯深信,每一个人都应享有诸如平等、自由和尊严这些与人生重大关切紧密相关的权利。这里,人文主义情怀与社会主义信念合流,共同指向一个尽管多次陷入失败与失望的困境,但依旧值得为之奋斗、充满光明的、民主的、多样化的开放未来。所以面对革命悲剧,威廉斯没有唉声叹气,而是在深思熟虑后,呼吁人们要正视这一状况,努力参与革命以早日终结它。从他的革命实践来看,他也带着使命感与责任感,发自内心地盼望朝向希望之旅不屈不挠地继续前行。

进入21世纪,革命悲剧仍然在上演。在消费社会中,在“娱乐至死”的年代里,革命似乎愈加不可能,甚至连对它的谈论都成了奢侈的事情。然而,资本主义社会转嫁危机的做法仍在继续,各种悲剧性的无序状况仍在上演。面对各种危机和存在霸权的状况,没有可供栖息或躲避的乌托邦国度,人们必须选择如何生活。把良知和正义放在心间,对种种压迫和束缚加以抗争,为一个人们能在其中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的民主化社会努力奋斗。故威廉斯对革命悲剧的分析及反思,时至今日仍颇具意义。

【注释】

[1]又译作“雷蒙·威廉斯”“雷蒙·威廉士”。为统一行文,本书全部译成“雷蒙德·威廉斯”。在引用他人著作及论述时,则使用被引用者的翻译,以保留引文原貌。

[2][古希腊]亚里士多德:《诗学》,陈中梅译注,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第63页.

[3][德]斐·拉萨尔:《拉萨尔附在1859年3月6日的信中关于悲剧观念的手稿》,曹葆华、孟复生译。见[德]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论艺术:第一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年版,第16页。

[4][德]马克思:《马克思致斐·拉萨尔》,曹葆华、孟复生译。见[德]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论艺术:第一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年版,第23页。

[5]同上,第30页。

[6]这一分类参考了黄璐的收集整理内容。见黄璐:《中西学术视域中的雷蒙·威廉斯研究》,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44卷第6期,第104—111页。

[7]目录见Alan Connor:Raymond Williams:Writing,Culture,Politics.(1989)。见Terry Eagleton:Raymond Williams:Critical Perspectives.(1989)和Fred Inglis:Raymond Williams.(1995)。

[8]参见John Higgins:Bibliog ra phy.In John Higgins,ed.The Raymond Williams Reader.BlackwellPublishers,2001:294-299.

[9]Cornel West:In Memoriam:The Legacy of Raymond Williams.In Christopher Prendergast,ed.Cultural Materia lism:on Ra ymond Williams.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1995:xi.

[10]Kenneth Surin:Ra ymond Williams on Tra gedy and Revolution.In Christopher Prendergast,ed.Cultural Materia lism:on Ra ymond Williams.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1995:143.

[11]Pamela McCallum:Questions of Haunting:Jacques Derrida's Specters of Ma rx and Raymond Williams's Modern Tragedy.Mosaic,2007,20(2):236.

[12]如洪进《威廉斯文化唯物主义思想述评》(2001),张平功《历史之镜:析雷蒙德·威廉斯的文化唯物主义》(2003),乔瑞金、薛稷《雷蒙德·威廉斯唯物主义文化观解析》(2007),段吉方《雷蒙·威廉斯“文化唯物主义”美学的理论范式及其思想意义》(2009),殷旭辉、王华《文化与政治——评雷蒙德·威廉斯的文化唯物主义理论》(2010)等。

[13]如2010年樊柯博士论文《走向文化社会学——威廉斯文化思想研究》、2008年傅振玲硕士论文《雷蒙德·威廉斯的文化思想研究》、2010年吴静媛硕士论文《雷蒙德·威廉斯文化唯物主义的文化观探析》、2011年徐懿然硕士论文《作为生活方式的文化——威廉斯的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研究》,以及张平功《雷蒙德·威廉斯的文化阐释》(2001)、李兆前《雷蒙德·威廉斯的“文化”概念透视》(2005)、李曦《雷蒙·威廉斯:文化观念的逻辑重构》(2010)、李兆前《论雷蒙德·威廉斯的文化分类》(2013)、邹赞《试析雷蒙·威廉斯的“文化”定义》(2014)、胡小燕《重构“文化”:T.S.艾略特与雷蒙德·威廉斯文化之间的关联》(2015)等。

[14]如2015年韩瑞峰博士论文《感知结构:雷蒙·威廉斯的理论追寻》,2011年李三达硕士论文《雷蒙·威廉斯“感觉结构”的批判性考察》,2013年谢菁硕士论文《论雷蒙·威廉斯的情感结构理论》,2014年胡晓晨硕士论文《文化、社会与感觉结构——解读雷蒙德·威廉斯的两个基础文本》,以及傅德根《感觉结构概说——雷蒙德·威廉斯的文化唯物主义的一个概念》(2006),杨击、叶柳《情感结构:雷蒙·威廉斯文化研究的方法论遗产》(2009),邓韵娜《雷蒙德·威廉斯文化理论中的“体验结构”思想》(2015)等。

[15]如2009年赵金平博士论文《雷蒙·威廉斯共同文化思想研究》、2001年黄华军硕士论文《雷蒙德·威廉斯的大众文化思想及其影响》,以及傅德根《威廉斯论共同文化》(2000)、李媛媛《谈雷蒙德·威廉斯思想中的“大众文化”问题》(2003)、黄华军《雷蒙德·威廉斯大众文化思想的理论立场》(2005)等。

[16]如2001年赵国新博士论文《背离与整合——雷蒙·威廉斯与英国文化研究》、2009年杨炯斌博士论文《雷蒙德·威廉斯和文化研究的转向》、2009年路莉侠硕士论文《论雷蒙德·威廉斯对文化研究的贡献》以及杨击《雷蒙·威廉斯和英国文化研究》(2003)、金惠敏《一种定义·一种历史——威廉斯对英国文化研究发展史的理论贡献》(2006)等。

[17]如傅德根《威廉斯与文化领导权》(2000)、王淑芹《威廉斯对马克思关于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关系的解读》(2006)、殷旭辉《文化唯物主义的理论尝试——评雷蒙德·威廉斯的马克思主义》(2009)、刘进《雷蒙德·威廉斯与马克思主义传统》(2011)、吴红《立场、概念与方法——解读雷蒙德·威廉斯〈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中的基础与上层建筑〉》(2011)、杨炯斌《雷蒙·威廉斯文化理论的葛兰西转向》(2014)等。

[18]如2011年杨磊硕士论文《雷蒙·威廉斯的“现代主义”文化批判》等。

[19]如2011年王晗博士论文《雷蒙德·威廉斯的文化社会学思想研究》、2015年李丽博士论文《雷蒙德·威廉斯文化哲学思想研究》等。

[20]如2016年许继红的专著《雷蒙德·威廉斯技术解释学思想研究》(在她的2010年博士论文《雷蒙德·威廉斯技术解释学思想研究》的基础上完成的)。

[21]如冯宪光《文化研究的词语分析——雷蒙德·威廉斯〈关键词〉研究》(2006)、黄擎《论雷蒙·威廉斯“关键词批评”的反辞书性》(2011)、黄擎《雷蒙·威廉斯与“关键词批评”的生成》(2011)等。

[22]如张玉娟2011年硕士论文《雷蒙德·威廉斯电视理论解析》以及张亮《雷蒙·威廉斯“文化唯物主义”视域中的电视》(2008)。

[23]如李永新《文学与社会:以表意实践为中介——论雷蒙德·威廉斯的历史符号学理论》(2010)。

[24]刘进的专著是在其2007年博士论文《文学与“文化革命”:雷蒙德·威廉斯的文学批评研究》的基础上修改而成的。

[25]如殷企平《召唤新现实主义——威廉斯小说观述评》(1997),殷企平《威廉斯小说观补论》(2000),李兆前《雷蒙德·威廉斯的戏剧理论研究》(2006),王小强、袁凤香《论雷蒙·威廉斯戏剧研究的方法论意义》(2012)等。

[26]如柴焰《反抗“悲剧之死”与反抗“后现代”——威廉斯与伊格尔顿悲剧观比较》(2011)。

[27]尽管在这本书里,威廉斯几乎没有明确提及他要相对抗的观点,也没有提斯坦纳的名字,但很多研究者都认为他是对斯坦纳《悲剧之死》的广泛讨论的直接回应。如持此观点的有Charles Swann(威廉斯的学生,基尔大学美国文学高级讲师)、Fred Inglis、Kenneth Surin、Pamela McCallum、Terry Eagleton(威廉斯的学生)等。参见Fred Inglis:Raymond Williams.Taylor &Francis e-Library,2005:185,191.Kenneth Surin:Raymond Williams on Tragedy and Revolution.In ChristopherPrendergast,ed.Cultura lMateria lism:on Raymond Williams.Minneapolis: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1995:143.Pamela McCallum:Questions of Haunting:J acques Derrida's Specters of Ma rx and Ra ymond Williams's Modern Tragedy.Mosaic,2007,20(2):233.Terry Eagleton:Criticism and Politics:The Work of Ra ymond Williams.New Left Review,1976,95:18—19.[英]特里·伊格尔顿:《甜蜜的暴力——悲剧的观念》,方杰、方宸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21页。

[28]Cornel W est:In M em oria m:The Legacy of Ray m ond Willia ms.In Christopher Prendergast,ed.Cultural M aterialism:on Ray mond Willia ms.U 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1995:Ⅸ.

[29][英]雷蒙德·威廉斯:《政治与文学》,樊柯、王卫芬译,河南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12—13页。

[30]同上,第23页。威廉斯认为,那时在他的阅读经验中,共产主义与工党政治之间没有截然的对立。所以,他加入共产党并不意味着放弃了工党政治,也不意味着转换了立场。

[31]同上,第44页。

[32]同上,第237页。

[33]同上,第50页。

[34][英]罗宾·布莱克本:《序言》,祁阿红、吴晓妹译。见[英]雷蒙·威廉斯:《希望的源泉:文化、民主、社会主义》,祁阿红、吴晓妹译,译林出版社2014年版,第1页。

[35]参见Alan O'Connor:Raymond Williams.Rowman & Littlefield Publishers,Inc,2006:1 1 5.

[36]新左派评论:《前言》,樊柯、王卫芬译。见[英]雷蒙德·威廉斯:《政治与文学》,樊柯、王卫芬译,河南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Ⅰ页。

[37][英]雷蒙·威廉斯:《希望的源泉:文化、民主、社会主义》,祁阿红、吴晓妹译,译林出版社2014年版,第8页。

[38][英]雷蒙德·威廉斯:《马克思主义与文学》,王尔勃、周莉译,河南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5页。

[39]同②,第73页。

[40][英]雷蒙德·威廉斯:《马克思主义与文学》,王尔勃、周莉译,河南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3页。

[41]同上,第4页。

[42]同上,第4页。

[43]Terry Eagleton:Introduction.In Terry Eagleton,ed.Ra ymond Williams:Critical Perspectives.Polity Press,1989:6.

[44][英]雷蒙德·威廉斯:《政治与文学》,樊柯、王卫芬译,河南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49—50页。

[45]同上,第49页。

[46][英]雷蒙德·威廉斯:《政治与文学》,樊柯、王卫芬译,河南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49页。

[47]同上,第180页。

[48]同上,第180页。

[49][英]雷蒙·威廉斯:《乡村与城市》,韩子满、刘戈、徐珊珊译,商务印书馆2013年版,第288页。

[50][英]雷蒙德·威廉斯:《〈现代悲剧〉编后记》,阎嘉译。见[英]雷蒙德·威廉斯:《现代主义的政治——反对新国教派》,阎嘉译,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第137页。

[51]关于下文“悲剧衰亡”论及乔治·斯坦纳“悲剧之死”的观点,参考了张乾坤的博士论文。参见张乾坤:《乔治·斯坦纳的“悲剧衰亡”论研究》,山东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2年。

[52]张乾坤:《乔治·斯坦纳的“悲剧衰亡”论研究》,山东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2年。

[53]据张乾坤的论述,“悲剧衰亡”论学派的其他论者的观点要么直接附和了斯坦纳的某些观点,要么不自觉地契合了他的观点;而且他们产生的影响远不及斯坦纳的《悲剧之死》。所以,这里以斯坦纳的观点为代表来说明“悲剧之死”。参见张乾坤:《乔治·斯坦纳的“悲剧衰亡”论研究》,山东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2年。

[54]这一课程名称原为“在现代文学中的悲剧本质”(The Nature of Tragedy in Modern Literature),第二年被威廉斯改为“现代悲剧”(Modern Tragedy)。参见Pamela McCallum:Questions of Haunting:Jacques Derrida's Specters of Ma rx and Ra ymond Williams's Modern Tra gedy.Mosaic,2007,20(2):232.

[55][英]雷蒙德·威廉斯:《政治与文学》,樊柯、王卫芬译,河南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203页。

[56]《关于一个悲剧的对话》发表于1962年;集中论述现代悲剧问题的《现代悲剧》于1964年写毕,1966年出版。威廉斯自述,《现代悲剧》中《悲剧与革命》一章“写得很晚”。参见[英]雷蒙德·威廉斯:《政治与文学》,樊柯、王卫芬译,河南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204页。

[57]见Raymond Williams:Film and the Dramatic Tra dition.In John Higgins,ed.The Raymond Williams Reader.Blackwell Publishers,2001:40.

[58][英]雷蒙德·威廉斯:《文化与社会》,吴松江、张文定译,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153 页。

[59][英]雷蒙德·威廉斯:《漫长的革命》,倪伟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13年版,第57页。

[60]同上,第56页。

[61]同上,第56页。

[62]同上,第57页。

[63]同上,第57页。

[64][英]雷蒙德·威廉斯:《漫长的革命》,倪伟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13年版,第74页。

[65][英]雷蒙德·威廉斯:《马克思主义与文学》,王尔勃、周莉译,河南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41页。

[66]同上。

[67]同上。

[68]同上。

[69]同上,第143页。

[70]威廉斯在《政治与文学》中直言:“‘经验’这个词是我取自《细察》的。……利维斯的力量在于重现并解释‘一部作品中的生动内容’。”参见[英]雷蒙德·威廉斯:《政治与文学》,樊柯、王卫芬译,河南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154页。

[71][英]雷蒙德·威廉斯:《马克思主义与文学》,王尔勃、周莉译,河南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42页。

[72]同上,第144页。

[73][英]雷蒙·威廉斯:《现代悲剧》,丁尔苏译,译林出版社2007年版,第4页。

[74][英]雷蒙德·威廉斯:《政治与文学》,樊柯、王卫芬译,河南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205页。

[75][英]雷蒙·威廉斯:《关键词:文化与社会的词汇》,刘建基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年版,第137页。

[76]同上,第167—171页。

[77][英]雷蒙德·威廉斯:《政治与文学》,樊柯、王卫芬译,河南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205 页。

[78][英]雷蒙·威廉斯:《现代悲剧》,丁尔苏译,译林出版社2007年版,第43页。

[79][英]雷蒙·威廉斯:《现代悲剧》,丁尔苏译,译林出版社2007年版,第43页。(www.xing528.com)

[80]同上,第41页。

[81]冯宪光主编:《新编马克思主义文论》,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190页。

[82][英]雷蒙·威廉斯:《现代悲剧》,丁尔苏译,译林出版社2007年版,第3页。

[83]George Steiner:The Death of Tragedy.Yale University Press,1996:Cover.

[84][英]雷蒙·威廉斯:《现代悲剧》,丁尔苏译,译林出版社2007年版,第7页。

[85][英]雷蒙·威廉斯:《现代悲剧》,丁尔苏译,译林出版社2007年版,第25页。

[86]同上,第25页。

[87]同上,第26页。

[88]同上,第28页。

[89]同上,第29页。

[90]同上,第29页。

[91]同上,第29页。

[92][英]雷蒙·威廉斯:《现代悲剧》,丁尔苏译,译林出版社2007年版,第38页。

[93]同上,第44页。

[94]同上,第44—45页。

[95]根据赵毅衡的论述,元—(meta-),原来是希腊语“之后”的意思。现代科学用meta-这一前缀,指的并非是“之后”“之上”,而是比原层次更深一层。故对任何一门科学理论背后的构成原理进行探讨的学科,称为“元理论”(metatheory)。威廉斯这一对“无序状况的经验、认识和解决”,是对现代悲剧及其情感结构的认识,也是他现代悲剧理论的内容之一。同时,它也可以看作是对现代悲剧理论的认识,是关于悲剧观念的解释(接下来我们能很明显地看到这一观念在他理论中的总领和支配作用,威廉斯涉及的每一个悲剧观念的背后,都能找到它的影子;故既能把它看作是悲剧理论的一部分,也超越了悲剧理论),是关于悲剧的解释的解释。它既与悲剧理论的其他内容属于同一层次,同时也能在这一层次外解释其他理论内容。所以可以把它看成是“元悲剧理论”。参见赵毅衡:《文学符号学》,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90年版,第36—38页。

[96][英]雷蒙·威廉斯:《现代悲剧》,丁尔苏译,译林出版社2007年版,第45页。

[97]同上,第46页。

[98]同上。

[99][英]雷蒙·威廉斯:《现代悲剧》,丁尔苏译,译林出版社2007年版,第49—50页。

[100]同上,第51页。

[101]同上,第51页。

[102]同上,第50页。

[103]这是威廉斯在评议他《文化与社会》的革新之处时所说的话,他后来在《关键词:文化与社会的词汇》里把这一思路构造成一种一般性的理论。参见[英]雷蒙德·威廉斯:《政治与文学》,樊柯、王卫芬译,河南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92页。

[104][英]雷蒙·威廉斯:《关键词:文化与社会的词汇》,刘建基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年版,第411页。

[105][英]雷蒙·威廉斯:《现代悲剧》,丁尔苏译,译林出版社2007年版,第55页。

[106]同上,第66页。

[107]同上,第37页。

[108]同上,第56页。

[109][英]雷蒙·威廉斯:《现代悲剧》,丁尔苏译,译林出版社2007年版,第56页。

[110]同上,第63页。

[111][英]雷蒙·威廉斯:《现代悲剧》,丁尔苏译,译林出版社2007年版,第63页。

[112]同上,第63页。

[113]同上,第64页。

[114]同上,第64页。

[115]同上,第66页。

[116][德]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译。见[德]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译,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2页。

[117][英]雷蒙·威廉斯:《希望的源泉:文化、民主、社会主义》,祁阿红、吴晓妹译,译林出版社2014年版,第330页。

[118][英]雷蒙德·威廉斯:《政治与文学》,樊柯、王卫芬译,河南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439页。

[119][英]雷蒙德·威廉斯:《漫长的革命》,倪伟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13年版,第362页。

[120][英]雷蒙德·威廉斯:《政治与文学》,樊柯、王卫芬译,河南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438页。

[121][英]雷蒙·威廉斯:《现代悲剧》,丁尔苏译,译林出版社2007年版,第66页。

[122]程孟辉:《西方悲剧学说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391—422页。

[123][德]马克思:《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见[德]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论艺术:第一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年版,第57页。

[124][德]马克思:《〈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见:[德]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论艺术:第一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年版,第56页。

[125]同上,第56页。

[126]20世纪50年代的著作《文化与社会》中,曾引用《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参见[英]雷蒙德·威廉斯:《文化与社会》,吴松江、张文定译,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340页。

[127]参见[英]雷蒙德·威廉斯:《政治与文学》,樊柯、王卫芬译,河南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33页。

[128]以下内容重点参考了《新左派评论》与威廉斯的访谈和威廉斯的论文集《希望的源泉》。见[英]雷蒙德·威廉斯:《政治与文学》,樊柯、王卫芬译,河南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英]雷蒙·威廉斯:《希望的源泉:文化、民主、社会主义》,祁阿红、吴晓妹译,译林出版社2014年版。

[129][英]雷蒙德·威廉斯:《政治与文学》,樊柯、王卫芬译,河南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71页。

[130][英]罗宾·布莱克本:《序言》,祁阿红、吴晓妹译。见[英]雷蒙·威廉斯:《希望的源泉:文化、民主、社会主义》,祁阿红、吴晓妹译,译林出版社2014年版,第3页。

[131]参见Seth Moglen:Contributions to the Long Revolution:Ra ymond Williams and the Politics of the Postwa r New Lef t.In W.John Morgan and Peter Preston,eds.Ra ymond Willia ms:Politics,E d uca t ion,Letter.St.Martin's Press,1993:69-72.

[132][英]雷蒙·威廉斯:《希望的源泉:文化、民主、社会主义》,祁阿红、吴晓妹译,译林出版社2014年版,第48页。

[133][英]罗宾·盖布尔:《致谢》,祁阿红、吴晓妹译。见[英]雷蒙·威廉斯:《希望的源泉:文化、民主、社会主义》,祁阿红、吴晓妹译,译林出版社2014年版,第3页。

[134][英]雷蒙·威廉斯:《现代悲剧》,丁尔苏译,译林出版社2007年版,第71页。

[135][英]雷蒙·威廉斯:《现代悲剧》,丁尔苏译,译林出版社2007年版,第69页。

[136][英]雷蒙·威廉斯:《现代悲剧》,丁尔苏译,译林出版社2007年版,第71页。

[137][英]雷蒙·威廉斯:《现代悲剧》,丁尔苏译,译林出版社2007年版,第70页。

[138]值得注意的是,之前阐述的“长期革命”并不排斥暴力的革命,所以不可等同于没有暴力的、缓慢而和平的建立共识的革命。

[139]同①。

[140][英]雷蒙·威廉斯:《希望的源泉:文化、民主、社会主义》,祁阿红、吴晓妹译,译林出版社2014年版,第81页。

[141][英]雷蒙·威廉斯:《现代悲剧》,丁尔苏译,译林出版社2007年版,第71页。

[142]同上,第71页。

[143][英]雷蒙德·威廉斯:《〈现代悲剧〉编后记》,阎嘉译。见[英]雷蒙德·威廉斯:《现代主义的政治——反对新国教派》,阎嘉译,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第136页。

[144]同②,第72页。

[145]同上,第74页。

[146][英]雷蒙·威廉斯:《现代悲剧》,丁尔苏译,译林出版社2007年版,第74页。

[147][英]雷蒙德·威廉斯:《〈现代悲剧〉编后记》,阎嘉译。见[英]雷蒙德·威廉斯:《现代主义的政治——反对新国教派》,阎嘉译,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第139页。

[148]同上,第139页。

[149]也被译作“间离化”“奇特化”。

[150][英]雷蒙德·威廉斯:《〈现代悲剧〉编后记》,阎嘉译。见[英]雷蒙德·威廉斯:《现代主义的政治——反对新国教派》,阎嘉译,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第130页。

[151][英]雷蒙·威廉斯:《现代悲剧》,丁尔苏译,译林出版社2007年版,第197页。

[152]同上,第199页。

[153]同上,第199页。

[154][英]雷蒙·威廉斯:《现代悲剧》,丁尔苏译,译林出版社2007年版,第201页。

[155]以下论述布莱希特的部分参考了Raymond Williams.Drama from Ibsen to Brecht.Penguin Books,1981:316-332.

[156]同①,第204页。

[157]同上,第205页。

[158][英]雷蒙·威廉斯:《现代悲剧》,丁尔苏译,译林出版社2007年版,第209—210页。

[159]Raymond Williams.Drama from Ibsen to Brecht.Penguin Books,1981:316.

[160][德]马克思:《马克思致斐·拉萨尔》,曹葆华、孟复生译。见[德]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论艺术:第一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年版,第24页。

[161][英]雷蒙·威廉斯:《现代悲剧》,丁尔苏译,译林出版社2007年版,第209—210页。

[162]如立足于文献,对自由主义革命悲剧、社会主义革命、布莱希特作品的分析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