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欧洲经货联盟建设:欧元区的优化与发展

欧洲经货联盟建设:欧元区的优化与发展

时间:2023-07-1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经济与货币联盟意味着成员国不仅同属一个共同市场,而且实行共同的经济与货币政策。欧洲货币体系作为以美元为中心的布雷顿森林体系与货币联盟之间的桥梁,它的建立反映了对欧洲汇率稳定的追求。1992年欧洲货币体系危机成为欧盟货币统一的直接原因。欧洲央行和欧盟所有成员国央行共同组成欧洲中央银行体系,行使欧洲货币政策专属职权。随着欧盟经货联盟建设的推进,欧盟在金融治理领域的影响力也得以扩大。

欧洲经货联盟建设:欧元区的优化与发展

经济货币联盟意味着成员国不仅同属一个共同市场,而且实行共同的经济与货币政策。1957年欧洲经济共同体成立之初,成员国专注于建立共同贸易市场。随着时间的推移,设立共同货币以支持内部市场的必要性越来越显著。

作为对1968—1969年间的国际货币市场动荡回应,欧洲领导人成立了以卢森堡首相兼财政大臣维尔纳(Pierre Werner,1967—1969年在任)领导的小组,研究如何在1980年前实现货币联盟。1970年,《维尔纳报告》提出了一个在十年内创立货币联盟、包括设立单一货币的可能性进程建议。1971年12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十国集团签署《史密森协议》,宣布黄金官价从35美元兑换1盎司黄金调整为38美元兑换1盎司黄金,同时实行“可调整的中心汇率制”,允许各国货币汇率可上下2.25%浮动。以此为背景,1972年4月,欧共体六国开始允许成员国汇率上下1.125%浮动,对美元汇率上下2.5%共同浮动,即所谓“蛇形浮动”,试图缩小成员国货币之间的波动幅度。1979年,在美国继续美元贬值的情况下,为帮助欧洲抵御国际货币动荡、避免欧洲内部真实汇率的大幅波动,欧共体建立了欧洲货币体系。欧洲货币体系的主要内容包括创建欧洲货币单位、可调整的欧洲汇率机制(ERM)以及欧洲货币合作基金,其中核心是欧洲汇率机制。作为一个由相互支持所支撑的共同管理的固定和可调整汇率机制,欧洲汇率机制为成员国货币设定了固定汇率,并允许各成员国在固定汇率上下2.25%浮动。只要所有成员国同意,就可以重新设定汇率。1979年3月13日,欧洲货币体系正式运行。欧洲货币体系作为以美元为中心的布雷顿森林体系与货币联盟之间的桥梁,它的建立反映了对欧洲汇率稳定的追求。[18]

然而,欧洲货币体系存在无法化解的“三元悖论”:金融市场的自由化、汇率的固定与不同的货币政策三者无法兼容。虽然欧洲货币体系的目的是避免欧洲内部真实汇率的大幅波动,但在1979—1987年,即欧洲货币体系的前九年里,一系列货币危机却迫使固定汇率频繁调整。1979年9月23日、1981年10月4日、1982年6月12日,法国法郎对德国马克分别贬值2%、8.5%和10%,[19]法国法郎严重贬值几乎使欧洲货币体系濒于崩溃。1987—1992年间,虽然欧共体国家接受了德意志银行(Bundesbank)的低通胀战略并事实上锚定德国马克,不再重新设定固定汇率,德意志银行成为唯一可以自行其是的成员国央行,但其他欧共体国家又渴望建设货币联盟以重获对其货币政策的影响。可以说,欧洲货币体系的缺陷使得采用单一货币成为一种自然而令人期望的选择。

1992年欧洲货币体系危机成为欧盟货币统一的直接原因。1992年6月,丹麦公投否决包含欧洲经济与货币联盟内容的《马约》,造成欧洲汇率市场恐慌,索罗斯(George Soros)等国际投机力量伺机对意大利里拉、英国英镑发起攻击。1992年9月,欧洲外汇市场出现了大量抛售英镑和里拉、抢购马克的风潮,英镑和里拉对马克汇率急剧下挫。随着英镑和里拉保卫战的失败,英国、意大利先后退出欧洲货币机制,实行自由浮动。随后西班牙、葡萄牙和爱尔兰又遭受攻击,西班牙的比塞塔、葡萄牙的埃斯库多以及爱尔兰镑也受到重创,汇率暴跌、通货膨胀最终扩散到比利时、丹麦、法国等国。危机不仅使诸多西欧国家遭受巨大经济损失,而且使欧共体苦心经营的欧洲货币体系及其汇率机制变得支离破碎。受此冲击,汇率稳定的热情再次高涨,建设欧洲货币联盟的问题再次被提上了欧共体议事日程。

1997年12月,欧洲理事会决定建立欧元集团。1998年,奥地利、比利时、芬兰、法国、德国、爱尔兰、意大利、卢森堡、荷兰、葡萄牙、西班牙11个欧元创始国名单确立;同年7月,以维护货币稳定为主要职能的欧洲央行(ECB)在法兰克福正式成立。欧洲央行和欧盟所有成员国央行共同组成欧洲中央银行体系,行使欧洲货币政策专属职权。其中,作为核心的欧洲央行具有法人地位,其价格稳定为导向的货币政策独立性得到法律的保障。1999年1月,欧元作为“纸面货币”(book money)正式启动,欧元开始在欧元区被用于结账和结算;在欧元与成员国货币同时流通3年以后,2002年1月,欧洲央行发行的欧元支票和现钞开始流通;同年3月,成员国货币全部退出,欧元成为欧元区国家的唯一支付手段。(www.xing528.com)

随着欧元的启动,根据1997年《稳定与增长公约》(SGP,2005年修订)关于欧元区各国政府的财政赤字不得超过当年国民生产总值3%、公共债务不得超过国民生产总值60%的规定,理论上成员国的两大宏观经济调控手段,即货币与财政政策,也走向了统一与协调。[20]

与此同时,欧元区在地理空间上也不断扩张。2001年元旦,希腊加入欧元区。其后斯洛文尼亚、塞浦路斯和马耳他、斯洛伐克、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先后加入欧元区。自引入欧元以来,其通胀率几乎一直维持在2%左右。在欧元区内,不仅跨境流动的欧盟公民无须支付货币兑换的高昂费用,欧盟企业也不再承担汇率风险或跨境交易成本,可以统一开具以欧元计价的发票,从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贷款也更为容易和经济。目前,欧元不仅是19个欧元区国家、3.4亿人口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也是另外60个国家和地区的1.75亿人口直接或间接锚定的货币。欧元区已成为欧盟经济的中坚力量,欧元也成为继美元之后的世界第二大主要货币。

随着欧盟经货联盟建设的推进,欧盟在金融治理领域的影响力也得以扩大。进入21世纪之后,欧元单一货币帮助真正的欧洲资本市场的出现和持续成长、欧盟超国家监管能力进一步集中、21世纪初美国股市暴跌和丑闻缠身使美国治理与规则部分丧失合法性这三大原因,使欧盟在全球金融治理中的影响力越来越显著。[21]

图2-1 欧元区的扩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