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歌唱课的基本内容与方法优化方案

歌唱课的基本内容与方法优化方案

时间:2023-07-1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针对学前儿童的歌唱课,我们要放下成人教学的要求和内容,制定符合学前儿童身心发展规律的教学方法与内容。先天条件的好坏不是重要的,重要的是让每个孩子参与到歌唱课的学习中。(二)教学基本方法1.示范法学前儿童因为年纪尚小,没有辨别优劣的能力,很容易受到教师的影响,所以教师要为学生做出正确的示范。歌曲教学的目的不只是教会学生唱歌,教师还要将语言和律动融入教学中,让学前儿童主动参与到课堂活动中。

歌唱课的基本内容与方法优化方案

针对学前儿童的歌唱课,我们要放下成人教学的要求和内容,制定符合学前儿童身心发展规律的教学方法与内容。首先要弄清楚,学前儿童学习歌唱课的目的是什么?是通过歌唱学习,打开声乐的大门,感受音乐的美好,聆听动听的旋律,获得音乐审美的体验,从而实现艺术素养的培养。

(一)教学基本内容

在歌唱教学中,经常会听到这样的问题:“孩子音准不好怎么办?嗓音不好怎么办?”其实在学前儿童教学中,教师要明确的一点就是,所教授的对象不是成人,而是处在发育期的孩子们。先天条件的好坏不是重要的,重要的是让每个孩子参与到歌唱课的学习中。一般采取集体课教唱,培养孩子的集体观念、荣誉感等。总之,我们不能忽视学前儿童的声乐教学,不管是私教学习还是幼儿园集体课,都应有具体的教学方法和目的。

1.声音训练

对于学前儿童的声音训练,一定要注意不能过度。现在许多中小学生学习声乐时嗓子出现问题,声带闭合不好、小结等,就是在上学前参加歌唱学习过度用嗓导致的。这是很糟糕的教学结果,一定要引以为戒。学前儿童在成长期,身体的各个器官都处在最柔软、稚嫩的状态,发声训练切不可大声唱、大声喊。有的教师在要求学生唱高音时大声去唱,导致孩子脆弱的声带在没发育成熟的情况下受到损伤,导致终生遗憾。

所以,在声音训练上,我们首先应掌握适度原则,让学生在可承受的音高范围内发声,一般用元音字母即可,控制在一个八度之内,学会弱声唱歌,不可强行拔高,造成“挤压喉头”的刺耳声音。其次,用形象生动的语言或道具描绘气息的感觉,比如用吹气球的方式让孩子加强气息练习,学小狗叫、火车跑的声音练习气息,都是卓有成效的。最后,要有耐心。学前儿童的理解能力毕竟有限,跑调或音不准是正常现象,教师要耐心引导,慢慢纠正。

2.节奏训练

节奏是音乐中重要的音乐织体,体现了乐曲的律动性和带动性。在学前儿童声乐教学中,节奏训练尤为重要。一般儿歌都具有节奏鲜明、旋律轻快的特点,因此,在进行学前儿童歌曲教学时,要充分发挥儿歌本身的特点,编排一些朗朗上口、节奏感强的绕口令,用寓教于乐的方式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同时又进行了节奏练习,如“扁担长、板凳宽,扁担非要绑在板凳上,板凳偏不让扁担绑在板凳上”等。

在教授歌曲时,先让幼儿欣赏几遍歌曲,然后让他们拍着手跟着哼唱,还可以用游戏的方式进行练习,比如用小乐器沙锤、手铃等,通过多种形式来培养他们的节奏感。这样,在歌曲教学中,不仅能培养学前儿童的乐感,还能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3.歌词训练(www.xing528.com)

众所周知,歌词是一首歌曲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想创造出好听的儿歌,歌词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我们中国的汉字发音,四个声调、平翘舌、相似字都是难以掌握的。所以,在教学时,教师应先带着学生把字朗读一下,说清楚,讲明白。把字头、字尾分开念,平翘舌分清楚,这就需要教师自身普通话水平过关,不然言传出的便是错误,影响孩子的语言准确性。然后可以连续播放几遍歌曲,等学生掌握了节奏之后,教师可以要求学生自己说出听到的歌词,最后对比谁的准确率最高。如果难度较高的话,教师可以事先将歌词分成一句一句的,然后打乱顺序标上序号,让学生排出正确的歌词顺序。这样既可以锻炼学生的听觉,又可以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感觉。

(二)教学基本方法

1.示范法

学前儿童因为年纪尚小,没有辨别优劣的能力,很容易受到教师的影响,所以教师要为学生做出正确的示范。首先,教师要根据学前儿童的年龄和嗓音条件,引导他们用自然的声音来唱歌,也就是所谓的“头声”。只有这样,孩子才能发出甜美、干净、有光泽的声音。引导他们用嘴呼吸,唱歌时尽量不要大吼大叫,不然容易损伤声带。其次,教师可以利用五声音阶歌曲作为学前儿童的入门训练,因为孩子很难把握半音,只有掌握了五声音阶才能继续学习七声音阶。此外,五声音阶是我国民族音乐的独特标志,熟练地掌握五声音阶,对于将来继承和发展民族音乐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同时也有利于学前儿童学习其他国家的幼儿歌曲,不断拓展音乐艺术视野。

2.启发法

在众多的教学方法中,启发法对学前儿童的学习能起到激发兴趣、提高教学效率的作用。尤其是在歌唱教学中,运用学前儿童喜欢的方式进行教学,比如游戏教学、故事导入和肢体教学等方式,激发学前儿童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前儿童的乐感和节奏感,让学前儿童感受到音乐带来的愉悦体验,从而爱上音乐、享受音乐。歌曲教学的目的不只是教会学生唱歌,教师还要将语言和律动融入教学中,让学前儿童主动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比如《小燕子》这首儿歌,可以问学生“小燕子怎么飞呀?”“它穿着什么衣服?”等等,通过这些问题启发学前儿童的想象力和创新思维。

3.演示法

这里提到的演示法,不光是指教师的教学演示,更多的是指对于音乐表现力的演示。在学前儿童歌唱教学过程中,许多教师往往更多地注重歌唱技巧等方面的训练,忽视了音乐形象的塑造和表现,使得演唱中缺乏情感表现,死板生硬。因此,把音乐表现放在音乐教学重要的地位是有必要的,用音乐表现来带动音乐表演技能技巧的训练,往往能达到较好的效果,比如眼神、动作、姿态等等,这些表现都可以让孩子在表演中体会到音乐的美,感受音乐美的教育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