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小学数学微课设计优化方案

小学数学微课设计优化方案

时间:2023-07-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设计是根据前期分析的结果,主要是教案的撰写、微视频的脚本设计,也包括配套资源的预期设想。微视频的脚本设计是微课的开发前提,包含微视频的长度、微视频的画面选择等。实施目的是为了特定的教育教学目标,同时也是为了检验微课设计质量的好坏。

小学数学微课设计优化方案

微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离不开设计环节。微课的设计要以教学设计理论为依据,开展系统的教学设计。微课的设计包括微课资源的设计和微课应用过程的设计。

(一)微课设计的理论模型

微课的兴起源自人们对优化教学活动的需求,微课的发展经历了从一般媒体出现时的无限憧憬到理性看待的过程,很多学者转变了“微课可以完全推翻传统课堂”的看法,转而认为微课可以改善教学活动,需要进行系统的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运用系统方法来分析和解决教学问题,能够有效地促进学习,因此成为教学系统设计教学系统设计的模型有几十种之多。其中,最典型、最广为人知的是ADDIE模型。ADDIE模型包含分析、设计、开发、实施、评估。

(二)小学数学微课的设计过程

基于ADDIE模型开展微课在传统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应包括分析、设计、开发、实施和评估五步。

1.分析

教学设计的前期分析是设计的基础,包括目标分析、学情分析、内容分析等。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预期的学习结果,它是教学的起点,也是教学的归宿,教学活动围绕教学目标展开。当前分析教学目标主要依据课程标准及教材内容,包括对重点、难点的把握。学习者是学习的主体,学习者分析包括学习者身心发展特点分析及知识背景分析。内容分析是依据课程标准及学习者情况,对学习内容在的地位做出判断。首先,小学生思维具有具体形象性,他们在感知事物时往往经历了从笼统、不精确地直观整体认知逐渐发展到能够较精确地认知事物的各部分。例如,认识三角形、长方形需要和“彩旗”“桌面”相联系。其次,小学生的好奇心强,他们对周围的一切有着浓厚的兴趣,尤其是生动、具体、新颖的事物。再次,小学生爱玩、好动,他们的精力旺盛,活泼好动,集中注意力较快,分心也较快。最后,缺乏坚持性,小学生自制力差,做事情往往在开始时的劲头十足,却常常虎头蛇尾,完成学习任务主要靠外部压力,而很少靠自觉行动。

2.设计

微课的构成要素包括微视频、微设计、微课件、微练习、微反思、微点评、微反馈。设计是根据前期分析的结果,主要是教案的撰写、微视频的脚本设计,也包括配套资源的预期设想。撰写教案要把学习目标、重点、难点的学习内容适当安排,在重点、难点及疑点部分使用微课展开教学活动,导入、合作交流、巩固练习及课堂小结仍采用一般教学模式。微视频的脚本设计是微课的开发前提,包含微视频的长度、微视频的画面选择等。

3.开发

开发是指教学活动的准备,既有微课资源的准备,包括微视频的开发、微课件的开发、微练习的准备,又有课堂巩固练习的准备。一切教学活动需要预设的资源都要在开发阶段完成。微课是以微视频为核心的教学资源包,包括微教案、微课件、微练习、微评价与微反馈。微课的开发应包括教学设计、视频开发、课件制作、练习制作等。

4.实施

实施是指依据教学设计,利用已开发教学资源,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实施中要围绕教学目标开展教学活动,时刻反思自身的教学是否在逼近教学目标。实施目的是为了特定的教育教学目标,同时也是为了检验微课设计质量的好坏。

5.评估

评估是对微课教学资源达到教学目标程度的价值判断,包括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评估的形式一般包括提问、测验、作业等形式。通过评估,检验微课资源是否满足教育教学需要、是否适应学习者学习的需要、是否能够稳定地运行等,以便为微课的修改完善提供依据。

(三)小学数学微课应用过程的设计

微课的设计不仅体现在微课资源的设计上,更体现在微课应用过程的设计上。所谓微课应用过程的设计,主要是指微课在具体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应该如何使用,也就是关于微课应用的步骤、环节的设计。

1.课内翻转是微课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应用方式之一

(1)基于文献和访谈的微课教学模式分析

微课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应用更加合理,教师对微课的理解是怎样的,教师在应用微课改进教学中遇到过哪些典型问题,都是微课在课堂教学中应用时亟待了解的内容。鉴于笔者在课堂教学中实践水平有限,我们采用文献研究法、深度访谈法,对微课在课堂教学中应用的模式进行探讨。

针对文献研究的内容,查阅相关文献,笔者对微课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方式进行探究,探究方式为访谈,深度访谈的内容是一线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使用微课的认识及使用感受、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现状及对多媒体教学的看法,访谈的对象为安阳市某知名小学中四位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数学教师。选择该校的原因在于学校硬件设备先进、教师业务素质高、曾开展过微课教学。

微课在教学中应用的常见模式包括四种——传统课堂模式、MOOC模式、翻转课堂模式和混合学习模式。笔者在中国知网,以期刊和硕博论文为检索范围,分别以“微课+传统课堂”“微课+MOOC(慕课)”“微课+翻转课堂”“微课+混合学习”为双重关键词检索,对微课在传统课堂、MOOC、翻转课堂、混合学习中的应用现状加以了解,旨在得出微课在哪个领域的应用更广泛、效果更好。相关文献的数量虽不能完全说明应用效果,但也足以说明其在相关领域的关注度。

为了更全面地了解微课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情况,弥补文献研究的不足,笔者针对A、B、C、D四位教师设计了访谈提纲,访谈内容详见附录一。对四位教师的访谈内容中分析、总结,教师A认为,小学数学具有很强的抽象性,在教学中要采用与实际结合的直观形式,使学生在获取知识时按照直观到抽象的转化,而课堂教学要解决的就是如何实现由直观到抽象。教师B认为,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应用微课的形式理应是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即采用“先学后教”的教学模式。但是,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由于小学年龄较小、身心发展尚未成熟,不具备完全的自主学习能力,自我约束力较差,易导致课外自主学习环节效率低下,而教师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获得效果一般。教师C认为,对于学生而言,要提高课堂学习效果,主体与客体双方缺一不可,即教师与学生共同努力。学生积极思考、主动参与课堂活动,教师准备把握学习目标、学生情况,善于组织教学,还要鼓励学生参与课堂。教师D认为,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要提升课堂教学效率,就要遵循“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教学理论,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与教师指导相结合,不断提高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习的积极性。(www.xing528.com)

结合对文献分析、四位一线教师的深度访谈及教学实际情况,研究结果倾向于采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是一种“先学后教”、以学生为主体、以“学”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在“翻转课堂”教学中,学生在家利用微视频等资源自主学习,教师根据自主学习的测评结果在课堂中开展针对性、深层次的讨论、展示等教学活动。由于小学生年龄较小,自我约束力较弱,学习依赖外部动机强,在家自主学习的效果不易控制,这样在学习的起始环节,学生就有明显差异,最终影响到课堂深度学习的效果。再加上,“翻转课堂”教学需要硬件设备及操作平台,对学习环境的要求较高,使得实施翻转课堂教学的难度增加。而在教师访谈中获取的信息又对“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有所否定,尤其是在基于学校、学生现状分析的基础上,倾向于把“翻转课堂”理念应用于课堂教学中。在进一步分析的基础上,笔者认为,基于研究对象,采用微课支持下的传统课堂教学模式更符合实际。祝智庭曾提出,微课在传统课堂教学中应用的模式,即课内差异化教学应用模式。这种模式没有给出教学流程,操作性不强、关注度不高,但其存在一定的合理性。笔者结合文献、访谈及学校、教师、学生等状况对两者进行了理性分析。

①微课应用于翻转课堂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是一种“先学后教”教学结构模式,以学生为主体、以“学”为中心是它的显著特征。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基本结构是“先学后教”,“教”仍然发生在课堂上,“学”发生在课外(基于我国本土化的应用,也可以发生在课内)。构建适用于微课的教学模式也是国内外教育者对微课应用研究的热点,将微课应用于课堂的有效教学模式——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已被应用于美国的不少中小学之中。在我国的应用中,其内涵不变,应用模式更灵活多样,从而衍生了很多翻转教学模式。翻转课堂是把传统的教与学的过程颠倒过来,让学习者在课外时间完成针对知识点和概念的自主学习,课堂则变成了教师与学生之间互动的场所,主要用于解答疑惑、汇报讨论,从而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翻转课堂实现了知识传授和知识内化两个环节的颠倒,它使学习发生了教学流程的颠倒、师生角色的转变、教学内容的变化、学生思维品质的提升等改变。

针对翻转课堂的理解,不同的专家、学者有不同的观点。正如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先驱乔纳森亚伦在其著作中所说,翻转课堂的优点在于以下五个方面:第一,它增加了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有助于教师更好地了解学生;第二,加强了学生彼此的交流与互动;第三,尊重学生个体差异的存在;第四,改变了课程管理方式和教师与父母对话的方式;第五,课堂上更加透明,对临时有事缺席的教师是最好的教学辅助工具。钟晓流在马秀麟所做出的定义的基础上提出,翻转课堂就是在信息化环境中,课程教师提供以教学视频为主要形式的学习资源,学生在上课前完成对教学视频等学习资源的观看和学习,师生在课堂上一起完成作业答疑、协作探究和互动交流等活动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

②微课应用于传统课堂

新课改的进程中,国内一些学校对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了大胆尝试,甚至有些学校取得了不错的效果,如杜郎口中学、洋思中学的“先学后教”模式,正是对传统课堂教学的重构。探究其教学理念和基础,与翻转课堂有着不谋而合的共同点,二者都求解课堂低效问题,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改革教学过程,倡导教师与学生的平等和对话。这说明,在传统课堂教学中也可以实施“先学后教”的教学模式。微课恰恰可以实现学生的“先学”,即利用微课自主学习。

微课在传统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有一定的依据,主要原因是翻转课堂中的课前自主学习环节的质量未必有保证,而自主学习的效果直接影响后续“教”的进度安排及效果。导致课前自主学习环节的质量无法保证的因素主要包括以下五个:第一,学生自觉性的差异;第二,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差异;第三,硬件设施(计算机、iPad、智能手机、网络等)无法全力保障;第四,学习过程监控有难度;第五,学习效果测评不可控。

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中,学生在家利用微视频等资源自主学习,教师根据自主学习的测评结果在课堂开展针对性、深层次的讨论、展示等教学活动。由于小学生的年龄较小,自我约束力较弱,学习依赖外部动机强,在家自主学习的效果不易控制,这样就会导致学生在学习的起始环节就存在明显差异,最终影响课堂深度学习的效果。再加上,翻转课堂教学需要提供硬件设备及一定得操作平台,对学习“硬”环境要求较高,增加了小学阶段实施翻转课堂的教学难度。

基于上述文献分析和教师访谈,笔者认为,基于小学生的特点及当前我国教育信息化的硬件环境条件,小学数学课堂中采用基于微课的课内翻转教学更符合实际需要,是当前微课应用于小学数学的有效应用方式之一。

(2)基于微课的小学数学课内翻转教学过程设计

微课之所以风靡教育界,最重要的特点是它可以实现个性化学习。微课支持下的传统课堂教学模式,有别于传统课堂教学,是体现微课支持自主学习及“先学后教”教学结构的一种课堂教学形式,贯穿了个性化学习的思想。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由于学生接受能力的区别、学习注意力的区别等原因导致的学习差异性,在学习完某个知识点或模块后,部分学生可能无法顺利完成对应的检测任务,此时,学生可以利用准备好的微课,及时回顾相关知识或概念,从而完成课堂任务。

因此,笔者认为,微课支持下的传统课堂教学模式是微课在传统课堂教学中应用的一种模式,体现微课支持自主学习及“先学后教”教学结构,是指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学习者为满足差异化的学习需要,利用微课自主学习、复习、巩固知识的一种应用模式。现代课堂教学提出“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笔者结合微课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设计了“复、自、合、巩、结”五字教学流程。

2.基于微课的小学数学课内翻转教学流程及特点

(1)基于微课的课内翻转教学流程

基于微课的小学数学课内翻转教学流程主要包括以下五个环节。

第一,复习旧知。让学生温习与新知相联系的旧知,搭建脚手架。旧知可以是上一节课学习的内容,也可以是之前章节学过的内容,它的选取依据是对新知的启发性、引导性。例如,新课内容是等式的性质,复习旧知环节安排学生回忆天平原理;新课内容是复式折线统计图,复习旧知环节让学生回忆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及与条形统计图的对比。

第二,自主学习。这是新课内容的独立学习。首先,根据学习目标利用教材及微视频自主学习新课,微视频不是教材内容的视频形式,而是重点、难点或疑点的讲解,要突出“微”;其次,完成微练习,微练习往往是变式练习,任务难度不能太大,学生自主对照题目答案;最后,进行微测评,对自主学习效果测试,反馈给学生,并进行简单点评。

第三,合作交流,根据微测评结果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教师巡视指导。首先,教师根据测评结果设置合适的问题情境(问题、质疑、练习题等),以便展开合作学习;其次,四人小组协同解决问题,以实现深度学习,四人小组按照“同组异质,异组同质”的原则分配,同时教师巡视指导;最后,针对问题情境,小组反馈学习成果,教师点评。

第四,巩固练习。这是学习内容的内化阶段。题型的设置提供多样的变式,题量针对性强、不宜过多。练习结束后,由学生或教师讲评。

第五,课堂小结,能促进知识结构的完善。结合学习目标,对知识点、重点、难点、疑点等归纳、总结,达到巩固、强化的效果。

(2)基于微课的课内翻转教学的特点

本书研究的微课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微课教学流程,实质是“先学后教”的教学结构。基于网络多媒体教室开展的学习活动,学生从学习开始就可以利用教师提供的微资源包或网络资源开展自学探究与合作交流;学生学习能力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在学习过程中,学生随时可以反复观看微视频,促进知识的传递。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