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课例研究的功能及其对教师专业化的促进作用

课例研究的功能及其对教师专业化的促进作用

时间:2023-07-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课例研究在进行过程中要全面体现教师的教学技能,这些技能帮助教师在研究中更好地将理论与时间呈现出来。当然,课例研究不只是有以上的这七种功能,能够促使教师更为专业化,还要求教师时刻关注自己在课堂进行中的应变能力、知识的扩展能力、语言的抑扬顿挫、使用教具的能力,这些都将使得物理教师能较快提高教学水平与专业素养。

课例研究的功能及其对教师专业化的促进作用

(一)提高教师的备课质量

通过国外学科教学教师进行的课例研究,可以看出他们在研究某节课堂时会对内容进行特定的教学思考和一些关键问题的预设解答,进而针对同类型课程进行关联性分析。例如他们都会思考“这一课在新课程标准中需要学生掌握什么技能”和“这一课在阶段学习中有多少同类型之间又有多少关联”,而不是只针对“这一课涉及什么内容”进行教学。在进行更为全面的思考之后,教师就必须针对教材全面备课来解决备课过程预设的这些问题。

(二)完善教师的知识结构

知识结构就是指当今社会人才所要具备的根本体系,既有对专业专职知识的深刻认知,又有广泛的知识层面,具备事业发展单位对人才的运用实际需要的最高深、最完善的知识体系。而教师作为国家的教育实用人才,首先必须具备合理的知识结构,在专业知识方面需要培养科学的思维方式,在进行授课以及学习研究中需要提高自己的实用技能,这样教师在进行课例研究时就能够完成新型教师知识结构的特点类型转化。

1.从单一型向复合型转变

现在国家对于教师的人才培养使教师不仅要在专业领域进行自己的研究与发展,而且要在多方面进行知识的完善与提升。因为现在很注重对学生学习力的提升,教师不单单教授学生知识以及应付考试。全面发展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就需要教师成为全方面的人才。

2.由封闭性走向开放性

知识结构的要求使得教师不再局限于课本的理论概念与解答讲授,不再讲授给学生这就是专业、这就是学习的权威,使学生的思维局限于课本的理论。教师需要的是引导学生思考、建设自己的思维模式。

3.被动型向主动型的转化

多数课堂总是教师一整节课都在授课,一味地传授给学生知识体系,以达到学会知识的目的。学生缺乏主动性,根本无法达到我们号召让学生开拓思维的目的。这就需要教师将课堂由授课模式变成学生能够自主发挥的课堂,而后教师引导学生完善自己对知识的认知。

4.从经验型向学者型发展

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只是一味地总结经验,在课堂教学中寻找最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以提高学生的学科成绩。知识结构的完善需要教师在教学中不单单是经验者,教师需要掌握的不仅仅是一节课的经验,而是针对同类型课的讲授方法,即需要教师也成为一个研究者。(www.xing528.com)

(三)提升教师的教学技能

物理教师的教学技能是指教师根据教育教学文本,运用教师本身的专业知识和多年的课堂教学经验,引导学生掌握物理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体会物理教学中的研究思维所采用的教学行为方式。课例研究在进行过程中要全面体现教师的教学技能,这些技能帮助教师在研究中更好地将理论与时间呈现出来。这些技能主要指的是物理教学设计的技能、教学媒体使用和制作的技能、课堂教学技能、实验技能、指导学生物理学习方法的技能、教学评价技能、教学研究技能。

(四)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针对课例研究的研究过程对教师发展的完整体现,刘易斯是这样认为的:教师个体的职业化得到发展,进行课堂研究教师就是授课者的身份;研究的课堂实践教学教师需要观察学生的反映,即学会观察学生;在进行课例教学时教师做好了全面备课,引导学生开阔了新的视野,教师也许会有新的发现;整体研究过程中教师进行团队教学,完全体现了学校对新课标教学目标的要求以及对学生思维能力长远发展的重视,通过团队研究的这个过程使各学科教师间获得专业知识的合作交流;对教师进行合作教学时促进了教师间积极的教学竞争;在研究课程类型时提升了教师与学生整体创新思维的发展;完整的团队研究过程形成了教育的国际化视角;课例研究主题的研究核心是以教师为引导进行的,凸现了教师角色的中心地位。

(五)促进教师深入了解教材

在进行课例研究的过程中,教师的研究前提就是必须深入学习了解教材从而深化自己的知识体系,尤其是现在课程改版速度很快,教师必须很快地适应课改的速度、掌握新课程的标准,新增添的课程内容或者不再作为教学重点的内容就更需要教师钻研学习。并且不同年龄段的教师对于课程标准有不同的认知,学科教师进行的课例研究刚好能够提供教师之间分享获得不同教师对教材更深刻的理解这样一个平台,并且促使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发现和矫正个人对专业知识认识的不足。

(六)促进学生学习力的提升

教师在进行学科课例研究的过程中研究主体是学生,是为了找到更适合学生发展学习力的最有效方法。学习力是一个集合概念,包括多种心理特征和技能,这些心理特征与技能使人能够有效地应对各种学习中的挑战。学习力最主要的就是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它区别于学生对各个学科的学习能力,不是将学生按照模式进行规训、塑造,而是要让学生在教师教授中通过自己的学习思维能力来实现教师的教学目的,发展学生本体的个性化发展。

(七)加深教师对学生课堂学习的关注

进行课例研究的这一研究过程是一个反复的过程,教师需要不断地修正自己的教案,修正就是不断在课堂教学中改进,需要关注和观察学生的反应,然后根据预设的教案通过学生的课堂反应进行下一次改进。授课教师和观课同行教师会在教室里观察学生知识变化、行为信息、学生对教师预设问题的反应以及学生之间讨论探究的程度,了解掌握这些情况时,教师就需要一边进行课堂一边与学生互动交流。没有某种教学方式的帮助,教师在遇到一些解决不了的问题时往往通过查阅资料来解决,那课例就很好地针对这些问题给予教师帮助,向熟悉类似问题的同行寻求帮助,找寻类似案例。课例研究对学生课堂学习情况的关注,充分体现了团队观念,教师之间不再是你的课、我的课,学生不再是你的、我的,而是我们的课程、我们的学生。

当然,课例研究不只是有以上的这七种功能,能够促使教师更为专业化,还要求教师时刻关注自己在课堂进行中的应变能力、知识的扩展能力、语言的抑扬顿挫、使用教具的能力,这些都将使得物理教师能较快提高教学水平与专业素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